八百壯士被忽悠繳械,子彈達12萬發,比129師全部彈藥還要多

2020-11-26 騰訊網

淞滬會戰發生在1937年,是中日雙方展開的一場大戰,這次戰役的戰況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在這一次的戰爭當中,八百壯士的命運可以用悲壯來形容。當時在戰爭中,雙方都投入了很多的兵力。兩國加起來的兵力能夠達到百萬,更讓人擔憂的是當時我方幾乎一天就會被日方打掉一個師的兵力。

八百壯士以謝晉元為首,在10月份。八百壯士在淞滬會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為了能夠掩護主力部隊撤退,所以這些人就去進駐了四行倉庫,在那裡孤軍奮戰了四天四夜,已經用生命去捍衛了民族的尊嚴。當時倉庫當中有大量的食物和救護用品,所以這個倉庫也成為了日本人所攻擊的目標。當時謝晉元在這裡死守,堅持不撤退。當時謝晉元的人在這裡死守了四天四天。

而日軍因為過於顧忌,害怕會因此誤傷租界,四行倉庫四周都背靠租界,所以沒有用重型武器轟炸。在八百壯士完成了任務之後,原本就已經沒有退路的士兵們就只能夠奉命撤退,退到了公共租界的地方。也就是英租界,而當時的英國並不敢得罪日本,還解除了武裝,進行繳械,全部都被關進了集中營當中。而且當時88師的參謀長還跟八百壯士們解釋,這是「保管武器」,肯定不會是繳械。

因為孤立無援,八百壯士又被稱為「孤軍」,因為是國軍下的命令,孤軍只好交出了武器,光是步槍就有260支,高射機槍2挺、還有手槍10支,順便還有手榴彈和迫擊炮彈,都達到了上百枚左右。光是子彈就已經達到了12萬發,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孤軍的裝備非常的精良。完全比得上129師,光是子彈數量來說,孤軍所擁有的子彈比129師全部所擁有的子彈數量還要多。英軍這一次的繳械,可以說是把一個師的戰鬥力都給繳走。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租界和日軍早有預謀,孤軍也成為了被軟禁的對象,在4年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八百壯士又被日軍所俘虜,因為租界變成了日軍的地盤。八百壯士的遭遇實在令人痛心,但是他們的愛國精神讓人非常敬佩。

相關焦點

  • 八百壯士被騙繳械,子彈達12萬發,比129師全部彈藥還多
    近段時間來,關於1937年淞滬會戰中的八百壯士群體,各方面的文章都談的比較多。但是過多人糾結在了戰鬥環節,卻對八百壯士在租界的遭遇及背後的意義著墨不多。 事實上,八百壯士的悲慘命運是日軍的兇惡殘暴、國府的軟弱無能及租界的無恥混蛋共同造成的。
  • 八路軍抗戰有多艱難?129師全部彈藥加起來還不如八百壯士多
    其實這完全是胡說八道,八路軍不打陣地戰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彈藥太缺了。全面抗戰爆發時,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八路軍每月只能從國民政府處領取區區5萬發子彈。一個戰士每月還均不到兩發子彈,在這種情況下,試問八路軍如何去打消耗極大的陣地戰? 也許有朋友會問了,既然一個戰士每月還均不到兩發子彈,那八路軍是如何在平型關伏擊日軍的呢?這還要「感謝」閻錫山。
  • 9000多人的八路軍主力師,只有10萬發子彈
    可是八路軍的裝備別說與日軍相比了,甚至比偽軍還要差,至少偽軍不至於缺子彈。正是因為老版《亮劍》在這些細節上下下了功夫,所以比較受歡迎。我們知道在電視劇中李雲龍的獨立團是129師386旅的編制,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129師的彈藥情況怎麼樣呢?
  • 百團大戰中129師彈藥消耗:38個團,打了不到72萬發子彈
    即便在關家堖戰鬥中,先後動員了多支部隊,但實際投入的兵力、兵器及火力也是相當弱的。我們這麼說不是空口無憑,不妨從彈藥消耗等後勤角度來看看當時百團大戰的另一面。百團大戰中,129師及總部直屬部隊是主力,我們就以129師的作戰後勤來進行剖析。
  • 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血性本色
    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了日軍的多番進攻,掩護了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及其主力部隊向西撤退。這次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失利而下挫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七七事變」發生後,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企圖在華北製造第二個滿洲國。在全民抗日浪潮的推動下,國民政府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
  • 我和八百壯士萬連卿
    這期間,我認識了上海淞滬會戰「四行保衛戰」中八百壯士的倖存者萬連卿老人。懷著對八百壯士的無限景仰和對中國抗戰史的濃厚興趣,我一有空就主動接近萬連卿,和他聊天交心。相處時間長了,我們慢慢地聊出了友誼,聊出了感情,逐漸成了忘年之交,無話不談。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電影《八佰》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 電影《八佰》中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原標題: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
  • 「八百壯士」唯一在世的楊養正檔案曝光,附​「八百壯士」歷史...
    「八百壯士」的照片。在淞滬戰場,國民黨軍最多時投入了75萬軍力,包括當時裝備精良的兩個德械師,即張治中的87和88兩個師。然而,由於蔣介石的指揮失策和中日兩國軍隊裝備上的懸殊,中國軍隊打得異常艱難。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抵抗到最後圖為閘北陣地上的中國軍人。這場戰役整體是悲壯的,75萬中國軍隊,最終付出了29萬的傷亡。
  • 「八百壯士」唯一在世的楊養正檔案曝光,附 「八百壯士」歷史影像...
    在淞滬戰場,國民黨軍最多時投入了75萬軍力,包括當時裝備精良的兩個德械師,即張治中的87和88兩個師。然而,由於蔣介石的指揮失策和中日兩國軍隊裝備上的懸殊,中國軍隊打得異常艱難。
  • 這位壽縣人,是「八百壯士」一員
    近日,電影《八佰》上映,引起國人共鳴,四行倉庫一戰重振了當時淞滬會戰受挫下中國軍民的抗戰士氣。電影中,「八百壯士」英雄而悲壯的奮戰場面讓不少觀影人淚流不止。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守住國土,壯士們經受住了生死的考驗,熱血、慘烈、震撼、悲慟……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一部電影把我們重新拉回到那個我們不忍直視但又必須刻骨牢記的傷痛歲月。  這一縱敢於馬革裹屍的「八百壯士」中,一位抱定了捐軀赴國難的勇士王文川有倖存活了下來。他是淮南壽縣人,是「八佰」中的機槍手。
  • 七位影帝演《八佰》,還原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
    《八佰》誓以我命固我土!3月6日,由管虎執導的抗戰題材影片《八佰》發布了首款先導預告片,影片講述了淞滬抗戰中著名的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保衛戰。100秒的預告片主演都沒有露臉,基本用全景去交代環境背景,戰爭場面寫實壯烈。
  • 八百壯士悲慘的結局,一群硬骨頭勇士,最終被一群軟骨頭賣了
    但等到奉命堅守閘北時,全師已經減員1.2萬餘人,前後經過了6次補充,最初的營連排幹部所剩無幾,老兵只餘十之二三,此時的戰鬥力其實已經十分有限,而且補充的新兵,也根本不具備開展敵後遊擊戰的軍事素養。 所以不論是派88師固守閘北的計劃,還是完成固守後化整為零開展遊擊戰的設想,都是不切實際的。
  • 「八百壯士」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電影《八佰》熱映,羊城晚報記者專訪謝晉元次子謝繼民——「八百壯士」背後的故事由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正在全國熱映,8月22日,《八佰》單日票房2.06億元,破2020年單日票房全球紀錄。截至記者發稿時,累計票房已超過8億元。
  • 除了「八百壯士」,淞滬會戰中還有哪些英雄部隊?
    謝晉元寫下這封家信的時間是1939年9月18日,距離他率領524團的「八百壯士」撤入租界已經過去了一年零兩個月。此時的他已經做好了為國成仁的準備,家信即是遺書。5個月後,他在出操時遭到刺殺,傷重而逝,年僅37歲。 八百壯士以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壯舉,詮釋了捨生取義的民族精神。
  • 老報紙中的「八百壯士」
    日軍扔下10多具屍體,慌忙撤退。報導說:「我88師1營以上之忠勇將士八百餘人,由團長(團附)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率領……此1營以上忠勇將士,系奉命扼守要點,掩護大軍撤退者。」  四行倉庫保衛戰打響後,10月27日從正午起至下午三時止,日軍在坦克的掩護下,從東西兩側同時向四行倉庫進攻,「勢如潮湧,擬奪門而入,此時我軍乃大發機關槍,拋擲手榴彈,敵軍被擊斃達六七十人之多,自此敵軍即取包圍形勢,未敢輕進。」  10月29日又報導說:「28日,謝團八百人屢挫敵軍,租界居民冒險送往食鹽麵包及國旗等物,河南岸英軍鹹表示萬分敬佩。
  • 「八百壯士」的最後歲月
    電影《八佰》的熱映,讓1937年8月「八百壯士」的浴血傳奇重現公眾視野。147分鐘的精彩劇情,讓我們直達歷史現場,重溫那裹著血與火的硝煙……聞名天下的「八百壯士」最後被迫放下武器,退進租界孤軍營。晚年,「八百壯士」老兵田際鈿仍然記得:1946年12月底,他們這些倖存者被澳洲政府派船、由國際紅十字會遣送回國。據田際鈿回憶:他們經香港回到上海,上海市政府組織人到港口迎接。在上海住了一段時間,國民政府對他們這些在抗日中九死一生的倖存者態度逐漸冷漠,既不安排工作,也沒有什麼優待。
  • 八百壯士是不是上海最後的孤軍
    八百壯士是不是上海最後的孤軍?電影《八佰》沒告訴你的歷史細節用醒目大字寫著「八百壯士抵抗數萬日軍,保衛上海最後一塊陣地「(見截圖),引來瘋狂點讚一百多萬。八百壯士26日夜或27日晨進入四行倉庫,30日夜或31日晨撤離,31日當天即被日軍佔領。在這四天當中,淞滬戰鬥仍在激烈進行。在真如、在南翔、在金山衛、在龍華、在楓涇、在浦東……等等,都有我重兵集結。即便在31日四行倉庫失守,八百壯士被解除武裝以後,也還有幾十萬將士成建制的戰鬥在大上海的土地上。又堅持抵抗了十多天,到了11月12日,整個上海方告棄守。
  • 《八佰》中你不知道的事:「八百壯士」現實結局比電影更令人唏噓
    全世界的圍觀 電影《八佰》取材於「八百壯士」於上海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史實。 淞滬會戰末期,這場持續數月的大會戰讓中國軍隊損失慘重,當局決定戰略性退出,以保障南京安全。
  • 你了解「八百壯士」的真實歷史嗎?這段視頻值得一看!
    因為《八佰》這部電影的熱映,四行倉庫紀念館的訪客量比以往多出兩倍,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到這個廣場,獻上鮮花以及對英雄的敬意。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局勢惡化,中國軍隊西撤迫在眉睫。此時,九國公約籤字國會議即將召開,為爭取國際支援,蔣介石下達「留置主力一部在閘北堅持戰鬥」的命令,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