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多會「騙人」?二戰德軍大部分被蘇聯消滅,卻吹成他的功勞

2020-12-22 廢柴新視野

史達林格勒戰役進行了六個多月,雙方的傷亡人數超過200萬,平均每天就有一萬人死亡。在庫爾斯克戰役中,雙方有300萬人,蘇聯的人員傷亡總數超過80萬,坦克的損失總數超過6,000,德國的人員傷亡總數接近50萬,坦克的損失超過1,500,但這只是東線戰役的冰山一角。

瓦西裡耶夫是《寂靜的黎明》的作者,出生於1924年,戰爭開始時,蘇德才17歲,二戰結束時只有21歲,戰後他受傷並返回家園,是高中班唯一一個還活著的男孩。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有一段有趣的段落,辛德勒的猶太會計師在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火車上被捕,辛德勒趕到火車站找人,一名德國士兵說,火車即將啟程,找不到。辛德勒威脅他想不想到東部前線為國家服務?然後在火車站的德國士兵立馬開始幫助他找人。

根據記載,諾曼第登陸英格蘭和美國的事件共造成40,000人喪生,並殺死了20,000多德國人。在西部戰線上,阿登人傷亡最多,雙方都有十萬人傷亡,相比東線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西部陣線的盟軍總數為250萬,美國在北非和西線發動的各種戰鬥只算作一小部分。西線的盟軍總數才250萬,北非戰場也只有幾十萬的兵力,太平洋戰場僅僅有一百萬。250萬隻是在蘇德戰爭中一場戰鬥的傷亡人數,可想而知東線戰爭有多麼可怕。

雖然蘇德戰爭的研究者早已經對數據麻木,傷亡已經變成了白紙黑字的數字,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場戰鬥中消失了。但是迄今為止,使用了超過200萬部隊參加一次戰鬥的國家,並以100萬部隊的水平反覆參加戰鬥,只有蘇聯和德國。有一句話頗具諷刺意味,蘇聯在戰場上消滅了85%的德國軍隊,美國在屏幕上消滅了99%的德國軍隊。

美國吹牛表示自己遭受了200%的人員傷亡,這意味著傷亡人數超過了在編人數的兩倍,這樣的傷亡人數在東線真的算不得什麼,就連一個帥一個軍一個集團軍在戰役中徹底消失都在東線是司空見慣的。 由兩個人口超過一億的大型工業化國家動員的數以千萬計的兵力在數百萬平方公裡的戰場和數千公裡的前線廝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
  • 二戰時期:德軍跟日軍相比,誰消滅的美軍多?
    人類的歷史總是伴隨著戰爭,在上個世紀,美國一開始並沒有參與二戰,二戰的戰場主要在亞歐大陸,一開始戰火沒有波及到美國。當時,亞洲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都遭到法西斯勢力的侵略,其中有兩個國家的攻勢最猛,那就是日本和德國。美國加入二戰後,與這兩個國家都有對戰,那麼,是德軍消滅的美軍多,還是日軍對美軍的戰果更厲害呢?
  • 二戰期間,德軍殲滅大部分蘇軍之後,為何蘇聯的軍隊越打越多?
    因為在西歐戰場的輕鬆勝利,滿心歡喜的希特勒和他的團隊制定了一個瘋狂的目標:6個月拿下蘇聯,希特勒妄想在當年聖誕節前德軍就可以攻下莫斯科,也就是6月22日開戰,12月25日之前結束戰鬥。蘇軍之所以一敗塗地,是在戰爭開始前,和德軍準備充足不一樣的是,蘇聯沒有預計到德國會這麼快的進攻,因為史達林的原因,軍中大部分優秀的指揮官受到處分,一開始士氣低落,甚至倉皇而戰,結果就是被德軍團滅。事情經行的比原來想的還容易,看起來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未必不可能。
  • 二戰最後的裝甲列車曾經服役過蘇聯後來又被德軍繳獲
    說到二戰時期蘇聯裝甲列車可是鼎鼎大名,二戰初期蘇聯的裝甲列車曾經一度是史達林格勒戰線一條無法輕易的攻下的鋼鐵防線,由於是裝甲列車可以隨著戰場進程機動布防運送兵力,所以一度成為了二戰初期德軍斯圖卡轟炸機,最重點打擊的蘇聯重型裝備,即使在1941年6月22日到7月22日一個月的時間內,
  • 蘇聯在戰場上消滅了85%的德軍,美國在電影裡消滅了99%的德軍
    1941年,德國軍隊悍然向蘇聯發起了大規模進攻,並且擅長閃電戰的德國人很快就將戰線推到了蘇聯腹地。被稱作二戰轉折點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打了半年時間,對戰雙方死亡人數超過了200萬,也就是說,每一天,都有超過一萬人死去。庫爾斯克戰役,蘇聯軍隊的傷亡達到了80萬人,超過6000輛坦克被炸毀。
  • 如果二戰中德軍戰鬥力為100,蘇、美、英、日、中分別能有多少?
    現在,依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巨大作用的聯合國,就是二戰勝利後的產物。不過,說回二戰,雖然德國為首的法西斯最終取得了失敗,但是單純從軍事上說,德國甚至堪稱雖敗猶榮。因為,德軍在戰爭初期取得的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軍事奇蹟,例如橫掃西歐、滅亡法國、徵服東歐、閃擊蘇聯等等,都將德國軍隊的戰鬥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 二戰傳奇女狙擊手!半年擊殺309名德軍,卻被蘇聯禁止再上戰場
    《兵臨城下》中的男主人公的原型,是二戰時期蘇聯的傳奇狙擊手瓦西裡·扎伊採夫,他在戰爭期間消滅了400名軸心國士兵。在世界十大狙擊手中,戰績排名第四。實際上前十名狙擊手中,蘇聯佔了相當大一部分,其中還有一位被稱作「狙擊女王」的美女殺手,她就是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
  • 二戰中如果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蘇聯會滅亡嗎?
    短暫的交手之後,雙方很有默契地籤訂了停戰協定,一直到二戰後期雅爾達會議後,蘇聯才再次出兵東北,進攻關東軍。這場戰役,日軍在軍事重工業上的劣勢暴露無遺,面對蘇聯的重型坦克、火炮,被壓製得很慘,打得十分艱苦,但日軍的頑強作戰意志,也使蘇軍承受了巨大損失,雙方對比下來,蘇聯贏也是慘勝而已。
  • 二戰蘇聯敢死隊的特殊成員,能閃電般速度摧毀坦克,德軍士兵都有...
    二戰中這樣的小股部隊很多,其中較為著名的像日本的神風敢死隊,還有二戰蘇聯時期的「反坦克狗」敢死隊。與前者不同,蘇聯反坦克狗敢死隊並非以士兵作為敢死隊成員,而是訓練一批狗,讓它們背上炸藥裝置,成為蘇聯敢死隊成員。
  • 二戰時如果日本以全部兵力北上進攻蘇聯結果將會怎樣?
    蘇聯會失去遠東地區,莫斯科也可能會被德軍攻佔,整個二戰進程將會完全不同,二戰後的政治格局也會隨之改變。1941年6月22日,德軍及其盟國出動550萬大軍,兵分三路向蘇聯發起全面進攻,規模宏大的蘇德戰爭正式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 二戰中,所向無敵的納粹德軍為何會最終失敗?「十大」原因說明了問題
    客觀地講,二戰確實是納粹德國最精彩的一場表演,無論是兵員素質還是軍事將領,都毫無疑問是世界各國中最頂尖的存在,二戰中世界排名前幾位的名將大都出自納粹德國陣營,像有「帝國之鷹」之稱的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以及卡爾·鄧尼茨、龍德施泰特、費多爾·馮·博克等,每個人都是無敵一樣的存在,納粹德國的士兵素質就更不用說了,是當時世界上單兵素質最高的
  • 中國對二戰有多重要?羅斯福:如果中國投降了,世界史或將改寫
    在第二次大戰過程中,美國對中國的支援可謂是傾盡全力,為何美國會如此不計成本和損失的支援中國?原來在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看來,中國是贏得二戰的關鍵,若中國輸了,英俄將註定敗亡,屆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可能以德日的勝利宣布結束。
  • 二戰蘇聯波波莎衝鋒鎗PK德軍MP40衝鋒鎗,在戰場上你選擇哪個?
    蘇德戰爭初期,德軍的攻勢勢如破竹,蘇聯大部分的兵工廠被摧毀,而前線卻迫切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尤其是需求量最大的步槍和衝鋒鎗。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生產「最簡單的結構、最經濟的設計、最優良的火力」的衝鋒鎗才是上上之舉。
  • 二戰德軍在蘇聯的暴行——難怪戰後要對其瘋狂報復
    1942年7 月初,經過半年多圍困和猛攻,法西斯德軍終於攻陷蘇聯克裡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託波爾要塞。殺紅了眼的德寇拼命報復。他們不僅殘殺蘇軍戰俘和傷病員,而且大肆屠殺手無寸鐵的居民。對於婦女所犯下的罪行更其殘暴,不但將她們QJ、LJ,事後還挖眼睛、剖腹、截肢,令人髮指。
  • 被稱為大勝的諾曼第登陸戰,盟軍卻死傷十幾萬,德軍防禦有多強?
    導語:被稱為大勝的諾曼第登陸戰,盟軍卻死傷十幾萬,德軍防禦有多強?諾曼第登陸堪稱一部好萊塢大片,美國的巴頓將軍被部署在巴萊--海峽的最狹窄的地方,巴頓將軍天天操練演習迷惑敵人,還使用了很多假坦克,德國一直以為登陸地點在巴萊所以調去重兵;又找了和英國蒙哥馬利一樣的人化妝後到處去視察演講迷惑敵人,德國以為最近不會有大規模登陸。據說選在6月6日登陸因為隆美爾老婆生日,這個大情種每年都回去給老婆過生日。
  • 同盟國兩大軍事強國蘇聯和美國,誰對二戰的貢獻更大
    以一個客觀公正的視角看待美蘇兩國對二戰的貢獻,到底是美國對二戰勝利的貢獻大,還是蘇聯對二戰勝利的貢獻大呢? 蘇聯的主張和法國的主張不謀而合。有了法國的支持,蘇聯向英國提出了籤訂《東方公約》,建立歐洲集體反德國同盟的主張。但由於德國的阻撓和英國綏靖外交的影響,《東方條約》的籤訂困難重重。到了後來,隨著法國外交從積極防禦德國轉向對德國綏靖,1935年蘇聯和法國籤訂的共同防禦德軍進攻的《蘇法防禦條約》也成為一紙空文。
  • 二戰時,德國明明是侵略者,為何蘇聯老百姓卻將德軍當成救星?
    在二戰的時候,希特勒橫掃和整個歐洲大陸,唯獨只有英國逃過了一劫。當時在德國佔領了法國之後,便開始劍指蘇聯。很多人對於希特勒的想法非常的不解,因為當時就算是德國所有的工業實力還有農業生產力量加起來,還是和蘇聯差了一截,不知道德國為什麼有進攻蘇聯的底氣。
  • 二戰時德軍在東歐有多暴虐?屠殺的斯拉夫人竟達數千萬
    二戰時期出現的納粹德國是一個意識形態相當極端化的政權,也正是因此,其犯下了不少種族主義暴行,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猶太人大屠殺,超過600萬猶太人被「以工業化的形勢成體制消滅」,這極為令人深思,至今很多歷史學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還會有如此恐怖的國家形態出現。
  • 二戰時期,如果德軍來到亞洲,日軍去到歐洲,二戰結果會怎麼樣?
    可以說如果是日本進攻波蘭的話,基本會跟波蘭打成對峙的局面(只要蘇聯沒插手),而一旦打成了對峙的局面,西邊的英法一看日本人沒成氣候,也會乘機向日本發動進攻。▲二戰時期的德軍如果到了亞洲,只能是無敵的存在了不出意外的話,德國很快會佔領當時的民國,然後迅速席捲東南亞,然後與英美開戰。至於蘇聯,德國應該是沒有多少興趣的,因為蘇聯的遠東地區在那個時候也沒什麼油水,一旦打起來,還要從蘇聯的遠東一直打到歐洲,縱橫5000多公裡,也是有夠打的。
  • 他是朝鮮人,卻當過日本皇軍、蘇聯紅軍、納粹德軍,打遍歐亞大陸
    二戰三巨頭這不,二戰中,就有這樣一個小兵,他出生於朝鮮,卻先後當過日本皇軍,蘇聯紅軍,納粹德軍,最後又在諾曼第登陸戰中被美軍俘虜,是盟軍開闢第二戰場俘虜的第一人。但很不幸的是,歷史又一次重演, 1943年哈爾科夫戰役中,德軍以23萬兵力大敗60萬的蘇聯軍隊,蘇軍損失24萬人,死裡逃生的楊慶瓊又成為了納粹德軍手中的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