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格勒戰役進行了六個多月,雙方的傷亡人數超過200萬,平均每天就有一萬人死亡。在庫爾斯克戰役中,雙方有300萬人,蘇聯的人員傷亡總數超過80萬,坦克的損失總數超過6,000,德國的人員傷亡總數接近50萬,坦克的損失超過1,500,但這只是東線戰役的冰山一角。
瓦西裡耶夫是《寂靜的黎明》的作者,出生於1924年,戰爭開始時,蘇德才17歲,二戰結束時只有21歲,戰後他受傷並返回家園,是高中班唯一一個還活著的男孩。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有一段有趣的段落,辛德勒的猶太會計師在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火車上被捕,辛德勒趕到火車站找人,一名德國士兵說,火車即將啟程,找不到。辛德勒威脅他想不想到東部前線為國家服務?然後在火車站的德國士兵立馬開始幫助他找人。
根據記載,諾曼第登陸英格蘭和美國的事件共造成40,000人喪生,並殺死了20,000多德國人。在西部戰線上,阿登人傷亡最多,雙方都有十萬人傷亡,相比東線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西部陣線的盟軍總數為250萬,美國在北非和西線發動的各種戰鬥只算作一小部分。西線的盟軍總數才250萬,北非戰場也只有幾十萬的兵力,太平洋戰場僅僅有一百萬。250萬隻是在蘇德戰爭中一場戰鬥的傷亡人數,可想而知東線戰爭有多麼可怕。
雖然蘇德戰爭的研究者早已經對數據麻木,傷亡已經變成了白紙黑字的數字,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場戰鬥中消失了。但是迄今為止,使用了超過200萬部隊參加一次戰鬥的國家,並以100萬部隊的水平反覆參加戰鬥,只有蘇聯和德國。有一句話頗具諷刺意味,蘇聯在戰場上消滅了85%的德國軍隊,美國在屏幕上消滅了99%的德國軍隊。
美國吹牛表示自己遭受了200%的人員傷亡,這意味著傷亡人數超過了在編人數的兩倍,這樣的傷亡人數在東線真的算不得什麼,就連一個帥一個軍一個集團軍在戰役中徹底消失都在東線是司空見慣的。 由兩個人口超過一億的大型工業化國家動員的數以千萬計的兵力在數百萬平方公裡的戰場和數千公裡的前線廝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