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煞家長,幼小銜接的「小豆包」上課十分鐘就東搖西晃

2020-12-22 騰訊網

北京「幼升小」入學現場登記啟動,孩子們都有了較為明確的去向。家長的擔憂也從孩子去哪上學變成了如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宅家數月,一些即將升入小學的孩子玩慣了。雖有網課,但是時常出現坐不住、精力不集中等情況,而本已準備恢復線下課的幼兒園和培訓班又再次推遲複課時間,一些家長十分擔憂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不能適應小學的要求。

小學老師對此支招,在現階段應該讓孩子具有簡單的知識儲備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相比於在學習知識上的提前搶跑,更應注重習慣養成,這對孩子未來發展更加重要。

習慣不好 十分鐘後便如坐針氈

「**,我怎麼看不到你了?」「***,不要說話了。」「**,上課不能吃東西。」……網課中,老師不斷提醒著學生們上課應該遵守的規矩,但是效果甚微。

不僅需要老師提醒,幽幽媽媽也坐在她的身邊,不斷提醒坐姿。但是,幽幽卻並不以為然,手剛不擺弄鉛筆,腿又開始不斷抖動。坐了十來分鐘後,身體便東搖西晃起來。「撓撓這、摳摳那,已經明顯坐不住了。」

坐不住是幼升小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

默默平時比較調皮,在幼兒園的網課中,也常常被老師點名要求坐好,不能隨便離開。「一堂課半小時,隔幾分鐘他就得下地溜達一圈。」默默媽媽對此也頗為無奈,平時需要上班,老人帶著孩子還需要做飯,在網課時對於屏幕中的老師,默默並不怕。

在某小學即將入學的家長群中,每當提及「精力不集中、坐不住」時,都會引起許多家長的「吐槽」,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讓家長擔心。「在家待了小半年時間,從作息、上課規矩再到學習習慣都不太好,雖然有網課,但是隔著屏幕,老師只能看到孩子的頭,手和腳總在下面搞小動作。」

小凡不僅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坐不住,在做作業的時候也是拖拖拉拉,注意力很難集中。只要周圍有風吹草動,就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如果我們不盯著,做幾道題之後就不知道坐那想什麼了,要麼就玩鉛筆、橡皮或其它小東西。」

為了讓東東有個好的作息和學習習慣,媽媽給他報了幼兒園的網課,但是在老師講課時,他常注意力不集中,不時地搖晃桌椅,而每次老師點他回答問題時,東東都是一臉錯愕地看著屏幕中的老師。「點到他名字的時候,他經常是一個激靈,根本沒有注意聽老師講的內容。」

家長焦慮 白天上班晚上當「家教」

「十以內加法教了一個月,減法教了一個月,二十以內加法學了兩個月還沒學完,實在不能明白怎麼把孩子教會。」從春節之後,考慮到幼兒園、培訓機構短期內不能開學,丫丫媽媽就下定決心自己教孩子。她在網上找到了很多教學視頻,還專門向曾經當過小學教師的丫丫姥姥請教,認為準備得非常充分後,開始教孩子計算題。

「自己覺得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各種教學技巧、解題思路都記在筆記上了,但最後才明白,最好的準備其實應該是心理準備——做好怎麼教孩子都不會的心理準備。」丫丫媽媽的吐槽中都透著疲憊。「孩子能把10的幾組分解數字背得滾瓜爛熟,但是2加8等於幾就不知道了,拿積木擺的時候能擺對,寫在本上就不會了……什麼是行,什麼是列,講了4個月,還是不理解。」

丫丫媽媽惟一慶幸的就是今年新入學的孩子相對都缺少學前知識儲備,「大家起步差異不會太大,也許老師在課上就會教得慢一些,丫丫也能跟上。」

雯雯媽媽則發愁孩子在學拼音的時候,總是跟英語混淆,發音和書寫都經常弄混了。「可能我們教的時候方法不對,現在有越教越亂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反而給老師添亂了。」

不少線上教育機構也看到了這個巨大需求,陸續推出了線上的幼小銜接課。彤彤媽媽也給孩子兌換了某網課的兩期銜接課,共90天,每天5分鐘,只堅持了3天就放棄了,「老師教的很淺,都是背講義型的,然後就是給孩子布置作業,第二次課也沒有跟孩子的互動和講解,其實還是都甩給家長了。」

推遲返校 老師與孩子還得當「網友」

「『神獸』即將回籠,你做好準備了嗎?」在家長群中,老師發來了幼兒園要開園的消息,劉婷第一時間報名。「不想著讓他多學什麼知識,而是想讓他回到學校的環境,養成好習慣,以免到小學的時候不適應。」

上周五,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老師也稱,線下課即將開始,自己所在的機構已經開了復工復學大會。「跟孩子們做了幾個月的網友,終於要見面了。」

這對劉婷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畢竟線上課對於六歲的孩子來說,效果並不理想。「他們現在需要有學校的環境去規範,養成學習習慣,在家裡很難做到。」

考慮到孩子之前在國際幼兒園上學,怕不能適應小學的教學秩序,李豔本來給孩子定了小區附近幼小銜接班的一個半年學位。雖然這個學期幾乎已經結束,但是老師們通知她,校方也做出了調整,將在七月初到八月中旬開設短期的銜接班,「讓孩子習慣小學的一日流程,養成獨立學習、就餐等好習慣。」

而張曉源家孩子所在的私立幼兒園也取消了暑假,只要家長願意,正式開園後可以讓孩子一直上到小學開學。為了吸引家長繼續將孩子送園,幼兒園還在未來的兩個多月中開設了銜接課程,取消午休時間,由老師帶著孩子進行教學活動。

在班級群裡,老師發送了各項教學安排,「有拼音、十以內加減法,還請之前的畢業生分享上小學後的各種改變,看著還是挺吸引人的。我們現在就盼著快點開學了。」

但因為疫情的突然變化,幼兒園老師給劉婷發來了推遲開園的通知,同時英語機構老師也發來消息稱「我還要跟孩子再做一段時間的網友。」

而李豔和張曉源七八月份的課程也不知能否實現。「就算到時候說能上,我們也還是有擔心,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去上,只能到時候再做決定。」

如何過渡 良好的習慣比知識更重要

韓瑞為孩子列了一個學習時間表,每天需要完成一百道數學題、認識六個漢字、讀一本英文繪本以及兩天背一首唐詩。在她看來,在比較規律的學習中,孩子也有了明顯進步。通過軟體讀繪本從開始的七十多分,變成現在的九十多分。「漢字認識的多了,孩子也更願意去自己讀書。前幾天去郊區玩,孩子脫口而出說了兩句與景色相配的唐詩。」在韓瑞看來,疫情開始後自己居家辦公,對孩子的學習也提出了要求,雖然學習有時會中斷,但是大多數時間都堅持下來了。「自認為不管從學習習慣還是獲取的知識量都有很大的收穫。」

已經在小學教學崗位上工作了十幾年的劉老師告訴記者,其實並不要求新入學的孩子掌握過多的知識。「有的孩子入學前就會四則運算了,或者已經學習奧數了,其實並沒有必要。超綱學習不僅降低了大多數孩子對於學習的樂趣,更給家長帶去了巨大的壓力。」

「相對於知識儲備,家長幫助將要入學的孩子們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更加重要。」劉老師做過多屆班主任,在她看來,一些孩子心理上還沒有做好成為小學生的準備,尤其在今年較為特殊的情況下。在幼兒園階段孩子的一些事情,都是由家長完成,現在應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比如能自己整理書桌、收拾書包、儘量會寫名字、課堂上專心聽講。目前孩子無法返回學校,家長也應該注重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於坐不住的孩子,家長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從坐15分鐘慢慢過渡到30分鐘,期間可以讓孩子安靜看書或者由家長給孩子講故事。「家長不用著急在學習知識上提前搶跑,應該注意的反而是習慣養成,這個對孩子未來發展更加重要。」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知識儲備和習慣培養
    【幼小銜接】知識儲備和習慣培養轉眼間,學前大班的小豆包們也即將邁入一年級的課堂,從幼兒園到小學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寶貝該如何適應即將到來的一年級課程呢?為了幫助寶貝和家長們更平穩地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樂播TV新東方學堂準備了幼小銜接系列課程,陪伴寶貝一起,輕鬆入學!
  • 小學要求有基礎,幼兒園卻不讓教,家長無奈:「幼小銜接」太難了
    不少家長都無奈表示,「幼小銜接」太難了,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要有基礎,難道還要家長自己教嗎。在我們身邊的絕大部分家庭中,父母都不是專業的幼兒園老師或者小學老師,對於給孩子上課、教孩子知識完全是門外漢。正是由於父母的能力有限,對於孩子的幼小銜接這件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的任務,也只能有心無力。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跟不上」,家長:幼小銜接到底該怎麼辦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幼小銜接都特別擔憂,所以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會儘量選擇一些會進行幼小銜接教育的幼兒園,但是由於教育局出臺新的規定,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讓許多父母非常擔憂。教育局發布的規定中明確指出,對幼兒園進行的拼音、漢字、英語等課程要堅決禁止,社會上的任何機構也不得以幼小銜接的名義開設任何的課程,小學的教育必須從零開始。
  • 摩比推出《家長手冊》 幫孩子備戰幼小銜接
    國內首部針對家長的幼小銜接實用手冊——《家長手冊:幼小銜接你準備好了嗎》近期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 摩比《家長手冊》  孩子即將升入小學,角色和所處的環境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同時家長的角色也要發生很大的變化。作為國內首部幼小銜接實用手冊,《家長手冊:幼小銜接你準備好了嗎》為家長們提供了全方位的幼小銜接指導。
  • 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數學嗎?錯!幼小銜接還要提高這些能力
    一轉眼,就進入7月底了,離一年級小學生開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你家娃幼小銜接做好了嗎?一提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認字。實際上,這只是幼小銜接的其中一部分。不管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孩子都要經歷完全徹底的改變,所以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學習方面,還有這幾點,家長要注意提前幫助孩子提前養成。一、基本的自理能力在幼兒園的時候,一個班級三個老師,孩子的生活都能得到非常好的照顧。
  • 幼小銜接之幫助孩子適應小學作息
    幼小銜接永遠是家長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小學作息。有小學老師說,其實孩子沒必要在上小學前學習太多的小學知識,上所謂的幼小銜接班,因為這些輔導機構的教學質量不能保證,萬一孩子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上小學時老師會花大力氣糾正。況且孩子提前掌握了小學知識,上課就很可能不好好聽講,也不利於養成上課專注的好習慣。老師認為,作息習慣的適應比上所謂的幼小銜接班更重要。
  • 《成長魔方》:如何科學做好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是每屆父母都非常關注的話題,那究竟什麼是幼小銜接?幼小銜接從什麼時候開始?又該怎樣做好幼小銜接?而幼兒園學習的課程有這麼重要嗎?與小學有哪些關聯呢?
  • 幼小銜接課一般多少錢_金蘋果教育您的滿意我們的動力
    幼小銜接課一般多少錢,金蘋果教育您的滿意我們的動力,如今夏老師以「金蘋果教育」全新出發,爭取交給各位家長一個優秀的「蘋果」。幼小銜接課一般多少錢, 每天兩個小時課程,共40節課、價格2480元。該輔導機構一名工作人員介紹說。記者注意到,在該機構報名登記表上「幼小銜接班」一欄已填寫得密密麻麻。
  • 幼小銜接階段,家長這樣教比老師有效
    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才發現拼音原來比數學還要難。數學加減法背倒是還能背下來,但是語文拼音就難了,孩子讀都不讀不對,更別說拼成字了,認字都是難事。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學好拼音是我們認識字,學好語文,從而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前提。
  • 機構稱33%家長對孩子注意力方面表現不滿 幼小銜接能力培養需求仍在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相關政策的完善讓學前教育市場朝著越來越規範化的方向發展,但做好幼小銜接仍是眾多家長關注的焦點。12月6日,由卓越教育集團旗下學前教育品牌巧問教育與中國智庫教育網、亞洲幼教年會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出爐。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布的《白皮書》,在南北共四座城市進行了「注意力實驗」,圍繞4-5歲兒童的學習注意力開展實驗研究。據了解,幼小銜接行業的首份用戶調研白皮書發布於2018年,到今年已經是第三次發布。
  • 2020幼小銜接調研白皮書發布,近七成家長對孩子幼升小感到焦慮
    12月6日,卓越巧問教育與中國教育智庫網以及亞洲幼教年會三方聯合發布《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此次發布的《白皮書》,在南北共四座城市,圍繞4-5歲兒童的學習注意力開展實驗研究。
  • 孩子上幼小銜接,怕一年級學習跟不上?老師:家長做好3方面功夫
    幼小銜接階段是一個比較容易讓父母操心的階段,因為幼小銜接階段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那麼就無法很好地適應未來的小學生活。但是到了小學,各種規矩就會嚴格起來,小學上學不能遲到,小學放學也不能早退,上課的時候不能說話,這些規矩與幼兒園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孩子們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夠更好地掌握。想讓孩子們及時地掌握並且遵守這些規則,需要母子共同加油。
  • 幼小銜接市場如何正確打開百億規模
    不過,根據《2020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當前的幼小銜接賽道處於良莠不齊的階段,仍有機構打著政策「擦邊球」進行超前教育。在超百億的規模之下,幼小銜接市場藏著可觀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規範化發展的挑戰。需求膨脹從數據來看,幼小銜接已經越來越成為家長眼中的剛需。
  • 【家長必看】別入「幼小銜接」的坑!(後附望城區培訓機構黑名單)
    【家長必看】別入「幼小銜接」的坑!>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別入「幼小銜接
  • 幼小銜接,到底應該如何銜接?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幼小銜接,到底應該如何銜接?大家都知道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但由於幼小兩學段教育內容與教學形式上存在較大差異,加上媽媽們的入學焦慮等問題,使得幼小銜接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
  • 卓越巧問教育第三度發布《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
    卓越巧問教育與中國教育智庫網以及亞洲幼教年會三方12月6日聯合發布《2020中國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在為幼小銜接行業帶來指引的同時,也將研究成果分享至全教育行業,為行業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教育方法。據悉,該白皮書將於12月8日進行網絡首發。
  • 幼小不聯手,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但是呢,實際情況是幾乎沒有小學在降低坡度,沒有給幼兒充足的適應時間,教學進度很快,違背了幼兒的發展規律,沒有真正為幼小銜接作出實際的努力。這必然導致某些幼兒園為迎合這錯誤,忽視幼兒生長學習規律,提前教授小學知識,再看社會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幼小銜接」機構,這種嚴重性可見一斑。
  • 幼小銜接別報班?帶了兩屆畢業生的成都老師,提了8個建議
    「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報?」最近在學區寶的社群裡,不少家長都在討論幼小銜接要不要報班的話題,大家各執一詞,沒有定論。今天,學區寶特地邀請了陽陽老師來給大家解答幼小銜接班的若干問題。陽陽老師是成都一位小學教語文的班主任老師,已經帶了兩屆畢業生,今年又開始帶一年級的小朋友了,在幼小銜接話題上很有發言權。接下來我們看看,陽陽老師在幼小銜接這事上,怎麼看?又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 幼小銜接班今年格外火 記者探訪:培訓機構不愁生源
    城區一家培訓機構的幼小銜接班,孩子們在上國學課。暑假生活已經過半,對於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而言,如何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家長當前最為關心的話題。受疫情影響,今年孩子在園時間短,「幼小銜接」不太充分,孩子升入小學後,對於新階段的學習生活能否適應?如何讓孩子順利「升級」?8月11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 濰坊幼小銜接班今年格外火 記者探訪:培訓機構不愁生源
    探訪培訓機構不愁生源根據教育部門相關規定,幼兒園不能提前學習小學課程,但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幼升小後不適應,假期裡都會選擇幼小銜接班過渡。據了解,這家機構的幼小銜接班每人收費在1000元左右,招生信息發出後,一個班12個名額很快被搶空。記者還走訪了城區蒲公英教育、金牌幼小銜接、瑞斯幼小銜接等幾家教育機構發現,今年的報名情況非常火熱。為期一個月的課程,少則800元,多則上千元,基本都不用為生源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