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檯曆發現,7月6日是小暑。然而這一天卻不是入伏第一天。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幹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7月6日小暑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可以免費洗桑拿。
高溫桑拿模式即將開啟
小暑並不是最熱的時候,進入伏天后,將會是十分的人炎熱,通常三伏天就在小暑節氣中開始的,每年入伏的日期各不相同。
熱在三伏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幹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幹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
所以,小暑並不是初伏,而也不是入伏的開始。
迎接三伏天,你準備好了嗎
2020年三伏天時間: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
三伏天,清淡飲食很關鍵
小暑到了,提醒各位的是,除了避暑外,在飲食上也要以清淡為主,記住多食新鮮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