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產票房前10位的類型趨勢來看,喜劇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動作片、犯罪片、愛情片保持穩定,奇幻和災難片大幅往網絡平臺遷移;
目前國產電影的前5名,無一例外是新類型、新題材。如果說今後中國電影什麼樣的片子會爆紅,我們用數據告訴大家,那就是新類型和新題材;
年輕觀眾更喜歡『與當下有關』『與我有關』。這個『當下』是現實生活,是個人情感,是與你我相關的家國情懷……」
11月26日,在第33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期間,影視業人士圍繞不斷湧現的新內容和新趨勢展望未來,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文娛電影業務負責人李捷在阿里影業內容戰略發布會上分享的行業數據以及市場觀察,引發關注。
今天,影視行業正面臨一個「前所未見」的未來。數據顯示,當前很多年輕觀影用戶不在院線觀看電影。據優酷平臺統計,25歲以下的用戶40%在過去一年沒有進過電影院。「他們未來是不是不會進影院?答案是不一定。如果我們能找到與當下有關、與年輕人有關的題材,這些年輕人依然會走進電影院。」李捷說。
為了更好地講述有時代性的年輕故事,擁抱和直面觀眾對於未來內容的需求,阿里影業當天宣布推出全新廠牌「可能製造」,在創作方向上高度聚焦三大主題內容:當下青春、趣味人生、近未來科幻。
阿里影業製片人、「可能製造」廠牌負責人柳青伶介紹,「當下青春」聚焦的是「正在發生」的當代青春故事;「趣味人生」挖掘的是新時代生活方式不斷被重塑下,不同年齡段的「新人生故事」;「近未來科幻」將呈現科技進步帶給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按計劃,「可能製造」首批將陸續推出20餘部自製影片,導演大部分是「80後」。在這份導演名單中,既有入選「青蔥計劃」(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主辦的中國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的導演,也有其他重點節展創投單元中湧現的優秀導演,既有專業科班出身、拍類型片的導演,也有拿著DV拍網絡視頻起家的導演。
作為第三屆「青蔥計劃」的五強導演之一,梁鳴也是「可能製造」廠牌推出的一位年輕導演。由他執導的電影《日光之下》,此前在平遙、香港、澳門等各大國際電影節上包攬了眾多獎項,近期正在全國公映。在梁鳴看來,「可能製造」不僅為年輕導演提供機會,而且充分尊重年輕導演的創作,「我用什麼樣的主創團隊和班底,他們都特別支持。包括後期剪輯,他們會提出意見,但最後會說『導演你來做決定』,這對年輕導演來說非常難得和珍貴」。
「希望這些新作及其背後的年輕導演,能為中國電影的未來增添新的動力。」李捷表示,「影視行業人才稀缺,故事更稀缺。今後我們不僅要繼續挖掘優秀青年導演,幫助他們釋放潛能和才華,還要不斷尋找好故事、好項目,實現內容多元、創作互通,打造出更多與『我』和『當下』緊密相關的優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