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飛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一直很「火爆」,大多數人都在打算買房。因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房才有家」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房子是家庭的基礎,而且現在的婚姻是以有房有車為前提的,沒有房子,基本上很難找到媳婦。因此,面對如此高的房價,不少人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甚至還通過貸款購買了房子。但是在今年,買房已經不再是中國人花錢最多的一件事了。那麼錢花哪了?
「教育行業」反超「買房」
《中國經濟生活調查》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前三大支出清單分別是教育培訓、住房和保健養生,顯然,在2020年中國人的消費中,人們用於教育培訓的支出已經逐漸超過了買房的成本,面對教育培訓的投資,房子逐漸變得不受歡迎。
教育行業這次之所以能超越房子,是因為人們買房的熱情已經開始消散。「限購令」的種種政策,讓炒房者不敢再猖獗,而老百姓卻在房價的大起大落中失去了熱情。因此,買房的人越來越少,消費比重下降。現在很多人對買房並不「執著」。現在,更多的人把錢投資在教育上,而且大家都花得心甘情願!
中國是教育大國,本身對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被看中的。中國的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普遍都願意花錢,有著再窮不能窮教育就是一個思維慣性,而且近年來,成人教育培訓消費意願呈上升趨勢。終於,今年全國人民自我學習的意願非常強烈,無論是高收入者還是低收入者,都會自我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從2020年中國消費排行榜可以看出這一點。
人們的教育培訓消費主要包括兒童教育培訓和成人技能培訓,如學生補習班、興趣班、成人技能培訓班、資格考試等,可見現在不僅要重視兒童教育,就連大人也開始注重自己的文化底蘊,大家都想有進一步的提升。
教育行業的需求日益增加
人們常說,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少年強,則國強。如果說房子是人們的剛需,那麼教育就是人們的「軟需」,只有提升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隨著中國家長消費能力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的家長會意識到教育更多的是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特別是在收入水平較高的一、二線城市家庭,大部分家長在選報完學科輔導課程服務後,會根據孩子感興趣程度選擇性地選報興趣班讓孩子全面發展。
根據2019年的一項調查數據,38.8%的被調查家庭將其年收入的20-30%用於子女教育,其次為22.9%的受訪家庭佔1-2成,而且,幼兒在學前、初中階段的家庭教育投入最高,呈現出年齡越小支出越高的趨勢。近六成家庭為孩子報名參加課外班,近七成家長認可教育支出佔家庭收入的40%以上。
另外,教育產業從古到今的發展,從私塾學堂到學校網課,不僅是教育方式的轉變,也是思想的巨大變革。以網絡課程為例,它是在網絡經濟下誕生的。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與現場教學相比,網絡課程擁有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和交流渠道,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對於工作的年輕人,由於年齡、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回學校讀書顯然不現實,外面的培訓機構和網絡課程不需要任何條件,只需要交學費就可以學習,是他們最好的選擇,而一些職場人士往往因為面子和工作壓力,會選擇留在家裡學習網絡課程。
網際網路+教育,新教育模式的崛起
根據字節跳動發布的《抖音企業號-教育行業白皮書》顯示,自2019年3月底以來,抖音教育行業的企業號增加了324%,播放量增加達100%。平均有1.8億人能夠通過抖音來豐富自己並學習新知識,其中,90後佔39%,80後佔38%。這兩個階段的大多數人已經生活在社會中,所以社會人士在網絡平臺上學習的佔比還是非常大的
光是在抖音上就有了如此大的消費群體,而我國能夠在網上學習的平臺軟體很多,例如百詞斬,嗶哩嗶哩等,可想而知,我國的教育市場具有非常大的需求,而網課也具有非常大的潛力。在今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中,「網絡教育」更是被推向了高潮。
網際網路教育並不同於網際網路工業般的模式化、機械化。它不是把傳統的教育變成一個規範統一的過程,而是一種以優化教育資源為目的的變革。在網際網路環境下,傳統教育產業不會被淘汰,而是得到優化,網際網路教育具有驚人的潛力和前景。
現在,房地產的潮流已經不復存在,未來崛起的領域就是教育了,教育不僅可以增加中國人的文化修養,而且可以增加職業技能,擴大就業機會,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這是一個積極的發展趨勢。人人都在教育上花錢,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本文由商媒體鴨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