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詮釋對黨的忠誠 實現對人民的承諾丨德江縣煎茶鎮...

2020-12-14 天眼新聞

我叫黎海兵,28歲,是一名黨員。2015年9月參加工作進入鄉鎮扶貧站,現任德江縣煎茶鎮扶貧工作站站長,歲月匆匆,一晃做扶貧工作整整5個年頭,驀然回首,脫貧攻堅碩果歷歷在目。

拿著聘用合同,剛踏入政府大院,右邊牆上醒目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幾個大字,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不久後,我向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組織的重重考核,2018年成為一名正式黨員,由此更加堅定了用青春和熱血為國家和人民做最大貢獻的入黨承諾。

輔助醫生給小孩看病

自踏入扶貧工作站以來,我始終謹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剛接觸扶貧工作,常常隨身帶著脫貧攻堅相關手冊、資料和一支中性筆,以最短時間熟悉工作業務,經過幾個月時間,走遍全鎮21村(社區),常常白天走家串戶,察民情、解民憂,晚上整理資料,思考下一天的工作。「黎站長,麻煩你幫我分析下我幫扶這戶情況」「黎站長,麻煩幫我看下這張表填寫正不正確」「黎站長,請問你什麼時候有空,到我們村去指導下脫貧攻堅業務……」除了辦公室日常工作以外,還要接到村裡、幫扶幹部不計其數的電話諮詢,讓我越來越認識到扶貧工作無小事,必須一絲不苟。

走訪貧困戶

在抓好業務指導的同時幫扶也必須做好,大到全鎮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小到結對幫扶戶家庭小事,必須都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具體行動上。2018年,主動到人口少,土地貧瘠、產業薄弱、基礎設施差的深度貧困村尖臺村幫扶。我幫扶的2戶10人,都是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屬於硬骨頭中的硬骨頭,經過和駐村工作隊不斷上門做工作,帶領農戶實地參觀安置房,幾番周折下來,終於實現搬遷入住,如今在銅仁大龍安置點生活已將近兩年,真正實現了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2019年5月,幫扶對象文治齊孫子文義呂因上幼兒園體檢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突入其來病情降臨在不滿5歲的孩子身上,知道消息後我,輾轉難眠。經過不斷查詢政策文件,諮詢行內人員,終於確定了治療措施。「老人家,我查到了,國家對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屬於免費治療,您放心,我會幫助您的!」我第一時間告訴我的幫扶對象文治齊。「黎主任,謝謝你,文義呂的手術很成功,恢復也很好,現在飲食已正常了……」文治齊如是說道。聽到文治齊家告訴我這個喜訊,我也由衷地感到高興!五年的艱苦奮鬥,五年的脫貧攻堅,有感動也有心酸,全鎮5個貧困村一個個出列,1678戶7176人一批批高質量脫貧,369戶1646人易地搬遷住新房,6.5萬煎茶人民告別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一組組數據背後,是全體黨員幹部和自強不息的人民們一同努力付出的結果。

作者 黎海兵

見習編輯 梁珍情

編輯 孫遠銘

編審王璐瑤李劼

相關焦點

  • ...上跑出扶貧加速度︱德江縣煎茶鎮大路村脫貧攻堅隊隊長譚雪松
    我是德江縣煎茶鎮大路村脫貧攻堅隊隊長譚雪松,有幸參與這場戰役,把激情燃燒在戰鬥的歲月,留下永恆記憶。連心活動上群眾送來感恩錦旗2019年3月,經組織安排,我從大路村的聯繫領導成為攻堅隊長,在「大路」上帶領全村群眾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 「我的扶貧故事」從白衣護士到攻堅勇士|德江縣潮砥鎮石板社區駐村...
    我是德江縣潮砥鎮石板社區駐村幹部吳宇珊。2018年1月在德江縣潮砥鎮衛生院參加工作,成了一名護士。2019年3月7日,我懷著興奮又期待的心情,背著行囊「駐」進了村裡(石板社區),從一名衛生院護士轉變成石板社區脫貧攻堅隊隊員。
  • 「我的扶貧故事」村民叫我「楊老師」丨德江縣平原鎮南坪村第一...
    我叫楊治毅,是銅仁學院藝術學院的一名教師。2017年3月,受銅仁市委組織部選派,到德江縣平原鎮南坪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南坪是德江縣平原鎮的一個貧困小村,全村只有3.28平方千米,5個村民組208戶800多人。
  • ...不下「火線」,只為群眾喝上乾淨水︱德江縣煎茶鎮水務站站長張...
    我是德江縣煎茶鎮水務站站長張建康,脫貧攻堅以來,「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中的飲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也是最大的難題。為了全鎮安全飲水全覆蓋,我們戰酷暑、鬥嚴寒,頂烈日、抗風雨,跋山涉水是常事。德江縣煎茶鎮水務站站長張健康(左),幫助群眾鋪設飲水管道「李醫生我還需要多久才能出院啊!」  「都說傷筋動骨100天,作為醫生我要求你最少也要住半個月。」醫生嚴肅地回答道。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我多了一位父親|德江縣長堡鎮大宅頭村駐...
    我叫餘萍,德江縣長堡鎮龍橋完小教師。2018年1月,我與該鎮大宅頭村下鹽井組三戶貧困人家結緣,成為他們的幫扶責任人。之後的每個寒(暑)假、周未或課餘時間主要任務就是幹幫扶工作。幫扶中,我與我的貧困戶都結下了深厚感情。現在,我來說說我和我的幫扶戶「亨爸」的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路上,我的青春不褪色丨德江縣潮砥鎮牌坊...
    我是龍興楊,是銅仁市德江縣潮砥鎮牌坊村的一名駐村幹部。德江縣是隸屬於潮砥鎮最大的一個村,全村近三千人,共839戶,其中148戶是貧困戶。初來牌坊村攻堅隊的我就感受到了「脫貧攻堅戰」正在進行時的強烈氛圍。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
    背著行囊,懷揣夢想,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我踏上了這片民風淳樸、發展後勁十足的土地——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  我叫劉傑,現任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走進扶貧工作站的那一刻起,我便默默起誓,用自己小小的身軀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4年的攜手奮進與不離不棄見證了我與金堡人民的不解情緣。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服務村民的「外來書記」丨德江縣龍泉鄉...
    我叫簡光賢,2018年12月25日,我從德江縣應急管理局派駐龍泉鄉鬧水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一轉眼就快兩年,對於當時沒有農村工作經驗的我來說,面對新的工作,新的環境感覺壓力山大、任務艱巨。簡光賢帶領幫扶幹部為貧困戶挑磚自知沒有了解就沒有發言權,為了儘快熟悉掌握村情,我始終堅持每天深入田間地頭、不分白天、黑夜深入農戶家中開展交心談心、打開群眾心結、走進群眾心裡,了解群眾生活疾苦,幾個月下來對全村267戶群眾基本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獲得了第一手資料
  • 「我的扶貧故事」上堡村多了歡聲笑語丨德江縣長堡鎮上堡村駐村...
    去年4月6日,我剛到德江縣檔案館工作半個月,便被安排到長堡鎮上堡村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此時,大女兒正讀初三,小兒子不足兩歲,我心裡很是焦慮。  但一想到,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020年全國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的我,必須無條件服從。  一咬牙,我狠心將小孩託付給鄰居,背著背包就出門了。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不落下一家一戶丨平壩區夏雲鎮橋上村駐...
    自2019年2月擔任橋上村第一書記以來,接近兩年的扶貧工作,點點滴滴、種種經歷、所見所聞,都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也為我幹好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回想起駐村以來的扶貧工作,心中有太多的話想說,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剛駐村時第一次去貧困戶家走訪。
  • 「甘南日報評論員文章」忠誠擔當 勇於奉獻——二論向全國優秀共產...
    出生於普通農家的張小娟,大學畢業後不忘當初的承諾,毅然決然回到家鄉參加工作。她一直堅守在農村基層、奔波在脫貧攻堅一線,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她是在黨的培養下,特別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長起來的優秀黨員幹部。青山埋芳骨,龍江頌忠魂。
  • 人民日報解碼顯著優勢: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以強大軍事實力為支撐,在黨的絕對領導下實現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把堅持黨指揮槍作為顯著優勢,表明我們黨將繼續以強大定力,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不動搖,引領人民軍隊書寫新時代強軍事業的壯麗篇章,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 「十佳民警」候選人丨 劉守成:始終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奮進新時代,追夢寫忠誠。從警21年來,劉守成同志以對公安事業的滿腔熱血和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始終戰鬥在刑偵、特警等基層一線崗位,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抓隊伍,練精兵,提素質,鍛造穆稜特警鐵軍「決戰用我,用我必勝。」特警大隊作為公安隊伍巡邏防控、維穩處突、反恐防暴的中堅力量,責任重大。
  • 「我的扶貧故事」我把他鄉當故鄉 他鄉待我如閨女丨劍河縣觀麼鎮...
    為此,我暗下決心,要把這裡當故鄉一樣來熱愛和付出。我把村莊圖作為電腦桌面,貼在辦公室和床頭,並一戶戶走訪,生怕漏掉一戶一人。我分類建立了村情民意臺帳,和村「兩委」一起找鎮政府、找幫扶單位,一層層上報,一件件落實。在這條扶貧路上,有著很多的故事,在此拾一以作分享。2016年,萬文海戶通過村裡開展貧困戶「再回頭」,被納進貧困戶,我成為了他家的結對幫扶人。
  • 「我的扶貧故事」新手上路的扶貧幹部丨正安縣謝壩鄉扶貧幹部張杰
    我叫張杰,是正安縣謝壩民族中學的一名特崗教師,也是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青年扶貧幹部。謝壩鄉位於正安縣東南邊陲,是少數民族居多的鄉鎮,有著獨特的風土人情。  我先到的第一戶貧困戶是在環山村,這個家庭比較特殊,家裡有5口人,其中有一位患病的老年人,還有兩個在讀小學的小朋友,其中女孩子是智力殘疾,家裡的經濟重擔就落在了孩子父親一個人身上,他的妻子照顧老老小小的生活起居。  夫妻二人生活壓力特別大,這也導致我的幫扶對象脾氣暴躁,對生活有很多的抱怨。  我和他心平氣和談了幾個小時,向他宣傳黨的脫貧政策,雖然他當時沒有反駁我什麼,但是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不信任。
  • 忠誠火焰藍丨朗誦《一個大黨和一隻小船》節選
    忠誠火焰藍丨朗誦《一個大黨和一隻小船》節選 2020-05-13 0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戰貧路上,需要我們做的還有很多|銅仁市德江縣桶...
    安亞(前排左)組織村民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我是德江縣桶井鄉綜治中心專職副主任安亞,2017年7月,有幸被組織選派到桶井鄉沿江村任攻堅隊長,成為一名脫貧攻堅戰士。我深知肩上責任重大,群眾會上我把「要解決村民出行難,要改變村容村貌,要發展產業,要讓村民吃得飽,穿得暖,住房有保障……」想法說出來時,鄉親們那一雙雙滿是懷疑的眼神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有我的青春閃耀過丨清鎮市麥格鄉新廠村...
    我叫李希,是貴陽市清鎮市市委黨校選派到麥格鄉新廠村的一名駐村扶貧幹部。2019年8月28日,接到下鄉扶貧通知的第二天,我帶著簡單的行李踏上了前往麥格鄉新廠村的扶貧之路。新廠村原名店子上,位於麥格鄉政府西北面14公裡,全村有5個村民組,191戶100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1戶24人,現已全部實現脫貧。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全面脫貧奔小康,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夢想。脫貧,一個都不能少!減貧,一個都不落下!這是我們駐村扶貧幹部的擔當與使命,同時也是我們對新廠貧困戶的莊嚴承諾。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文志華:當好人民的勤務員|彭洪啟...
    當好人民的勤務員興義市灑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辦事處主任 文志華2017年3月,我到興義市灑金新市民居住區負責抓好新市民工作。為實現「一戶一培訓、一戶一就業」的要求,我努力協調,以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為主陣地,採取長短結合、產教結合、工學結合等方式,對16至60歲的新市民開展全員培訓,共培訓64期3169人,實現技術工種人均月工資在2000元以上。在不斷的工作探索中,我發現家政市場隱藏著「商機」。2018年5月,我們成立了「公司+新市民」感恩服務團,提供家政、環衛、護工等崗位,幫助新市民靈活就業。
  • 珠醫著力產業扶貧 立體增強茂坡村「造血」能力
    產業基地提升貧困群眾「造血」能力珠海市人民醫院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促進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要抓手。為進一步擴大產業扶貧覆蓋面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充分發揮村「兩委」在產業扶貧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茂坡村扶貧產業基地「肉豬養殖場」該基地 2018 年被評為廣東省「十大人氣產業扶貧項目」及「珠海市 2018 年度特色扶貧產業項目」,獲獎勵資金 26 萬元;2019 年被評為「珠海市 2019 年度特色扶貧產業項目」,獲獎勵資金 40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