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縣西嶺村:蘋果產業撐起小山村發展大業

2021-01-12 騰訊網

一、西嶺雙千畝蘋果示範園。

近年來,吉縣柏山寺鄉大莊村委西嶺自然村按照 「園區化發展、標準化生產、有機化種植、產業化開發」的發展思路,打造蘋果標準化示範園,2020年蘋果生產迎來大豐收:全村141戶454人,蘋果銷售總收入達1100餘萬元,人均蘋果收入2.4萬元,收入在20萬元以上的果農有32戶,蘋果產業的發展壯大讓該村成為全縣名副其實的小康村。

二、選擇與發展。

「我家裡有19畝地,有600株果樹,2020年套袋30萬袋,每斤蘋果賣到2.9元,能賣31萬元,刨除十萬元的投資,還能掙21萬元。」面對記者,68歲的西嶺村村民小組組長劉天保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興奮地說,有了蘋果產業做保障,這日子真是越過越甜了。

說起種蘋果的歷史,劉天保對往事記憶猶新。

吉縣地處呂梁山區、黃河岸邊,被國家農業農村部果樹專家評為全國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種植蘋果擁有緯度最適宜、海拔最適宜、土壤最適宜、溫差最適宜、光照最適宜、空氣品質最適宜的 「六個最適宜」,這也成就了吉縣蘋果好看、好吃、好存的「三好」特點。而西嶺村的海拔和緯度則在吉縣種植蘋果的最優生長區域內,屬於「王冠上的明珠」。然而,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2000年以前,種植蘋果卻不被大多數村民所認可。

「原來村裡都是小塊坡地,村民大都種植糧食。」劉天保說,在2000年,縣裡提倡種植蘋果,村民們都不太願意,擔心「種了蘋果吃什麼」。在縣職能部門的大力倡導下,和大多數村民一樣,劉天保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自家地裡種上了蘋果樹。「種蘋果生長周期長,見效慢。剛開始那幾年,地裡還種其他作物,家裡主要收入靠外出打工。」劉天保說,這樣一年的收入僅僅夠維持開支,再加上家裡有人生病,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即使在蘋果剛剛掛果的時候,也是入不敷出。「掛果第一年,蘋果才賣了6000多元。」

但蘋果樹經過10年的生長後進入盛果期,這種境況迅速得到扭轉。「這幾年,每年賣蘋果收入達到十幾萬元已經不再是稀罕事。」劉天保說,去年他種蘋果僅僱工付工資一項就支出4萬元,其中套袋2萬元,摘果1萬元,其他勞務1萬元。

劉天保種蘋果的經歷是西嶺村蘋果產業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據大莊村村委主任李吉宗介紹,每年到了蘋果套袋的農忙季節,西嶺村的勞務用工費是周邊鄉鎮最高的村莊。「村民僱車到十幾裡外的屯裡鎮明珠村把村民拉過來套袋,一人一天130元,還管飯。村裡幾乎家家都僱人。」李吉宗說,現在西嶺村的僱工範圍已經擴大到運城萬榮、新絳、河津等地,每年農忙那一陣,西嶺村特別熱鬧。

三、產業升級。

站在西嶺村蘋果技術培訓基地的頂層俯瞰西嶺雙千畝蘋果示範園,蘋果基地白色的防雹網在地面上構成條形圖案,綿延千米,蔚為壯觀,將兩千餘畝蘋果樹保護得嚴嚴實實。

西嶺雙千畝蘋果示範園是吉縣蘋果中心實施的名優水果全產業鏈開發項目之一。該項目共投資1100萬元,完成了包括防雹網、滴灌、地布在內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果樹不受自然災害影響,促進果農持續穩定增收。

「這防雹網實在太實用了。讓蘋果不再怕霜凍和冰雹。」劉天保告訴記者,政府不僅在村裡推廣這項技術,還發補貼鼓勵大家裝防雹網。

種植蘋果,最大的風險就是每年開花季節的霜凍和蘋果成熟期遭遇冰雹。為了徹底改變這一局面,吉縣果業中心在包括西嶺村在內的全縣蘋果種植村推出以下措施:

1、是凍害預防保生產。在春季召開預防倒春寒安排部署會,組織鄉鎮技術體系人員宣傳引導並現場指導果農採取坑洞燻煙、主幹塗白、噴水澆灌等措施,強化了預防意識,學會了防治措施。

2、是蜜蜂授粉保高產。在果花大面積盛開時,為了提高蘋果坐果率,優化蘋果果形,邀請果業授粉專家,組織相關農業託管合作社、蜜蜂養殖合作社開展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工作,保障當年蘋果花期授粉達到最佳效果,有效解決了果型偏斜問題,提高果品質量。

3、是農業保險保生產。依據 《吉縣實施蘋果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試點工作方案》,積極動員果農辦理生產成本保險,財政每畝補貼98元,共投資940餘萬元,為9.6萬餘畝果樹辦理保險。

4、是防雹設施保穩產。繼續依據《吉縣果園防雹網搭建獎補方案》,鼓勵引導果農搭建防雹網,繼續實施每畝補貼500元的獎補政策,鼓勵引導果農搭建防雹網。截至目前,累計搭建防雹網5000餘畝。在原有5個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點的基礎上新增2個作業點,進一步完善了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體系,切實增強了果園抵禦冰雹自然災害的能力。

為進一步推動蘋果產業升級,西嶺村大力發展主導產業,打造了千畝果園生態旅遊項目,修建了果園防護欄,完成果園防雹網、滴灌、地布等配套工程,新建蘋果200方灌溉蓄水池和蘋果技術培訓基地,為蘋果產業提質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該村還圍繞蘋果產業大做鄉村旅遊方面的文章,打造了千畝刺槐林,修建了人工步道和公廁,成功舉辦了果花節、槐花節、採摘節、蘋果文化藝術節,並協助臨汾市工會舉辦了平陽工匠選樹活動,為蘋果銷售擴大了影響,同時延伸產業鏈條,開發了柿餅、辣醬、槐花和蜂蜜等深加工產品,把野生資源和農家院落變成了「香餑餑」。

四、科研與推廣。

2020年12月29日,吉縣林業局和柏山寺鄉在西嶺培訓基地聯合舉辦了一次為期兩天的農村電商講座和乾果經濟林綜合管理培訓會。柏山寺鄉果農、椒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帶頭人共150餘人參加培訓。此次培訓邀請了陝西韓城花椒研究所所長雲豐民、電商運營培訓講師霍州同心雙創創始人王強為學員授課。

王強結合農村電子商務的實際情況,從電商與農村電商對比、電商發展趨勢、網絡營銷技巧、物流配送、誠信經營、電子商務開店應用實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並結合農村電商領域成功案例,為柏山寺鄉農村電商發展出謀劃策。雲豐民從花椒肥水管理、主幹培育、整形修枝、病蟲害防治、摘採等全過程作了系統、詳細的講解,特別對冬季田間管理與花椒種植戶互動交流,耐心解答村民們提出的在種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據大莊村村委主任李吉宗介紹,這是西嶺培訓基地建成後第四次舉辦全縣性果樹種植技術培訓。西嶺培訓基地始建於2019年4月,2020年9月完工並投入使用。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主樓為三層結構,一二層為住宿標準間,三層為培訓教室,配有先進的電子屏、音響設備,可一次性容納150多人上培訓課。

邀請科研院校的老師到村裡為村民講課是西嶺村做強做大蘋果產業規劃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要想種好蘋果,必須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種植技術。要做到與時俱進,就要不斷接受新知識。村民賀文定是該村推行技術培訓的受益者之一。去年靠種植14畝蘋果,套袋27萬袋,「一斤賣了3.12元,總共能賣32萬元,投資十萬元,淨收入達22萬元。」賀文定說,「能夠有這麼好的收成,一定要科學化管理,懂技術,選好品種,優質品種價格肯定高,肯定能結下好果子,再一個就是要勤幹,有空就幹。」賀文定總結他種蘋果成功的經驗,表示只有經過科學的技術培訓,才能掌握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種植技術。

與此同時,西嶺村和吉縣果樹研究所達成協議,流轉240畝土地,建成了有機蘋果示範基地。作為吉縣蘋果專業科研機構,西嶺村有機蘋果示範基地研發、培育、推廣蘋果新品種,通過合理密植、修剪樹形,為全縣蘋果樹提質升級和長遠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也帶動了該片區內的蘋果發展。吉縣蘋果研究所的入駐和有機蘋果示範基地的建立,以及西嶺培訓基地的建成,讓西嶺村的蘋果產業發展從最初的粗放式經營躍上現代化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吉縣蘋果產業一面閃亮的旗幟。

相關焦點

  • 宜秀區羅嶺鎮妙山村: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增收
    宜秀區羅嶺鎮妙山村:發展特色產業,助力脫貧增收
  • 加快產業關鍵技術創新支撐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蘋果產業高...
    會議聚焦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強調以加快構建現代蘋果產業體系、現代蘋果生產體系、現代蘋果經營體系為主線,以蘋果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突出蘋果產業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快蘋果產業新舊動能轉換、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推動現代蘋果產業發展振興。
  • 鐵嶺市昌圖縣太陽山村:紅蘋果紅透太陽山
    原標題:紅蘋果紅透太陽山大雪節氣過後,空曠的鄉間更添幾分蕭瑟。在鐵嶺市昌圖縣昌圖鎮太陽山村,新建的3座氣調庫內人頭攢動,十幾位村民正忙著將寒富蘋果分揀裝箱,準備在冬日裡上市銷售。「馬書記,今年咱這蘋果能賣上高價吧?」
  • 一畝田助力臨猗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畝田助力臨猗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來源:聯商網2020-11-16 17:0511月12日,第九屆山西臨猗果品文化節暨「運才興運」臨猗專場活動果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關漢卿大劇院舉行,臨猗縣委副書記、縣長靳國全出席論壇。
  • 山西省哪裡產的蘋果好吃、有名?山西8大名蘋果,你知道幾種
    本期內容找吃為大家介紹山西省的8大特產蘋果,主要包括:運城紅富士蘋果、平陸蘋果、芮城蘋果等,給大家了解山西省什麼蘋果出名、好吃。一起來看看具體是哪些蘋果吧!山西省的8大特產蘋果:1,運城紅富士蘋果運城紅富士蘋果,山西省運城市特產,運城紅富士蘋果主產於山西運城市萬榮、臨猗、平陸、芮城等地。運城紅富士蘋果具有口感好,營養豐富,色澤紅潤等特徵。
  • 科技注產業,蘋果種幸福,芒果TV《果味香村》見證禮縣蘋果發展
    由芒果TV出品,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自製紀錄片《果味香村》,於11月26日起甜蜜上線!每周四上午10點芒果TV全網獨播。本期節目《注入科技的禮縣蘋果》由芒果TV籤約藝人楊霖作為「果味體驗官」去到了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永平鎮上寺村,在短暫體驗中認識了作為蘋果矮砧密植園種植受益者之一的「蘋果西施」陳豔峰;為蘋果園規劃設計,見證禮縣蘋果發展的「幕後設計師」陳明生;嘗試矮砧蘋果樹種植的第一位試驗者馬宇曦,三位主人公,三段與蘋果結緣的科技故事,講述在甘肅上寺村的振興發展之路。
  • 甘谷縣「煙富八號」蘋果榮獲中國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金獎
    近日,在山東省棲霞市舉行的2020年中國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甘谷縣甄家灣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選送的「煙富八號」蘋果,榮獲中國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金獎。2019年結果後,嫁接的蘋果既有了俄矮二號的顏色和果形,又有「煙富八號」的口感。此次評比是中國農科院舉辦的,是目前國內蘋果品質鑑定方面最權威的機構。在甘谷嫁接生長的「煙富八號」蘋果,由於色澤紅豔,口感甘甜,從405份樣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優質蘋果大賽金獎。這說明甘谷蘋果不論在品質上還是它的經濟性狀上,都是得到國內專家認可的。
  • 廖興號:發展海棠產業 助力群眾增收
    我叫廖興號,是白雲區沙文鎮對門山村駐村工作組組員。對門山村位於沙文鎮政府東北面,全村總面積5.18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1310畝、海棠種植面積1000餘畝,轄村民組5個,共234戶、891人,有黨員23名。
  • 「消費扶貧e起來」走進陝西千陽:矮砧密植模式引領蘋果產業發展轉型
    」產地行首站走進中國蘋果之鄉——寶雞市千陽縣,探訪蘋果產業發展的「千陽模式」。在南寨鎮三合村趙乃強家的果園裡,70歲李金鳳正端著一個小梯子採摘蘋果,只見她手拿著一個小剪刀,很輕鬆的就將一棵蘋果樹上的紅蘋果全部摘完。「原來蘋果都是大樹採摘非常不便,現在改成矮化後,採摘非常方便。」李金鳳是鄰村鄧家塬6組的,早上從家裡騎車過來只需十幾分鐘,每年的蘋果採摘季她都會到各處的果園去幫忙摘蘋果,一天收入六七十元,一個採摘季下來可以增收三四千元。
  • 貧困小山村變身脫貧奔小康「樣板村」
    中新網太原7月29日電 題:貧困小山村變身脫貧奔小康「樣板村」  作者 楊傑英 郭學紅  盛夏時節,走進山西沁縣漳源鎮北安家嶺村,看到錯落有致的農家院落被濃鬱的綠色包圍。  以前的北安家嶺村不是這樣。
  • 隆基泰和穩中求勝 從建築產業拓展多元化產業發展
    隆基泰和穩中求勝 從建築產業拓展多元化產業發展 時間:2020-12-14 15:14:22 來源:竹海熱線網 隆基泰和集團創立於1995年,是一家致力於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從事地產開發、旅遊產業
  • 吉縣農商銀行開展「三強一轉」專題教育活動業務知識競賽
    為進一步深入開展「三強一轉」專題教育競賽活動,全面提升信貸人員工作效率和服務客戶水平,11月30日,吉縣農商銀行在總行七樓會議室組織召開了「三強一轉」專題教育競賽活動之信貸業務知識競答。賽後,吉縣農商銀行副行長李傑對此次知識競賽進行了點評,並提出了三點要求:1、要高度重視理論學習大家要自覺參加集體學習,充分利用業餘時間,運用各類學習平臺,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
  • ...激活發展動能——來自湯家山村農宅合作社改革試點的啟示
    湯家山村大片美不勝收的油菜花。湯家山村緊緊抓住承擔全省農宅合作社改革試點機遇,大膽探索農宅合作社改革「135模式」,即搭建一個平臺、推行三種模式、強化五類保障,利用合作社平臺進一步激活資源稟賦,盤活農民閒置資產,持續促進農民增收,有效發展村集體經濟。
  • 新時代文明實踐|順山村:綠水青山兩相宜 美麗村莊入畫屏
    ,或大或小的花盆擺放在院壩周圍,串串植物綴滿樹枝,在花盆裡快樂生長。 順山村國土面積49.3平方公裡,有耕地22792畝,林地38800畝,轄5個自然村31個村民小組,種植以蘋果、烤菸、核桃、馬鈴薯為主導產業,全村種植面積達4227.5畝,經濟產值329.74萬元。
  • 微視頻|一個富崗蘋果的「自白」
    邢臺市內丘縣崗底村過去是個窮山村,靠山吃不上山。但是如今,這裡生產的蘋果已成富民大產業。一個優質富崗蘋果能賣到100元。是什麼原因讓蘋果「身價倍增」呢?因為它有「內涵」!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親自為富崗蘋果量身定做的128道標準化生產工序,保證了果品獨特的優良品質,科技感十足。1995年,「富崗」商標正式註冊,開啟了全國蘋果註冊商標的先河,品牌文化深厚。
  • 牛叫山村農村振興為什麼是「牛氣沖天」?
    牛角山村,這個10年前「老、少、邊、窮」純苗族聚居村。近年來,牛角山村實施退耕還「茶」,確定了「產業興村,文化活村,旅遊富村」的發展路線,村民平均年收入翻了20倍,成了遠近聞名的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獲得省級文明村、中國茗村等榮譽稱號。
  • 牛角山村的鄉村振興為何「牛氣沖天」?
    牛角山村,這個10年前「老、少、邊、窮」純苗族聚居村。近年來,牛角山村實施退耕還「茶」,確定了「產業興村,文化活村,旅遊富村」的發展路線,村民平均年收入翻了20倍,成了遠近聞名的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獲得省級文明村、中國茗村等榮譽稱號。
  • 【蘋果重點發展鄉鎮展示】寺河:蘋果王國故事多
    編者按 近年來,靈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蘋果發展,在去年發展「一村一品」、到洛川學習取經、召開全市蘋果產業發展座談會集思廣益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蘋果產業發展思路,並成功申報靈寶蘋果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
  • 大業股份去年增收不增利 歸因下遊輪胎汽車行業不景氣
    輪胎汽車行業走勢影響業績作為一個與「車輪」息息相關的產業,大業股份的產品主要用於輪胎生產的配套。自設立以來,大業股份的主營業務和主要產品未發生重大變化。大業股份的主營業務為胎圈鋼絲、鋼簾線及膠管鋼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乘用車輪胎、載重輪胎、工程輪胎及航空輪胎等各種輪胎製品。
  • 佳縣:黨建強 產業興 群眾富
    馬家溝藥材加工廠 陳靜仁攝就這樣,王寧山村圍繞紅棗形成了一條綠色生態循環產業鏈,這條綠色產業鏈帶動全村173戶建檔立卡戶實現穩定增增收。據杜軍鋒介紹,今年年底王寧山村的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100萬元。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佳縣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以發展扶貧農場為主抓手,整合村集體合作社資源和產業扶貧資金,切實解決產業扶貧項目小散弱等問題,每個鄉鎮至少建設1個扶貧農場,把貧困戶嵌入產業鏈,按照「東棗西果北蔬菜、旅遊畜牧雜糧中藥材」產業布局,依託「3+X」產業,推廣「村集體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種養加產業、鄉村旅遊、光伏電站等多種模式的扶貧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