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是歷史的見證者,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既體現了中華人民的智慧積累,也體現了每一個時代的人文歷史和經濟文化。現今,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投身於古錢幣收藏的人越來越多,致使錢幣市場極為火熱,高價頻現。在整個收藏市場也佔有一席之地,逐漸成為藝術品收藏的重要板塊,隨著收藏投資者的不斷湧入,其未來仍有很大的升值空間,被收藏愛好者視為當下最具投資價值的藝術品投資板塊!
存世珍品—太平天國背聖寶禮錢
「太平天國」背「聖寶」禮錢一對,清末太平天國起義時期(1851—1864)太平軍鑄造,此種花錢是太平天國特鑄的紀念性錢幣,用以贈友邦、賞功臣,亦稱「禮錢」。面文「太平天國」二字直讀,背文「聖寶」豎讀,正面四周是「二龍搶珠」,背面四周是「八寶」圖案。珠的四周是火焰光芒,不是太陽的射線。雙龍尾間圖紋,稱「壽山福海」,但亦稱「海水朝天圭」,都是寓意吉瑞。背面四周圖案「八寶」紋,也稱「八吉祥」,是指寶蓋、法輪、金魚、寶傘、妙蓮、寶瓶、盤腸,法螺八件吉祥之物的統稱。本品鑄工精整,文字挺拔有力,龍鳳等紋飾纖細雋秀,穿口和邊道規矩,色澤包漿自然熟舊,質地水渾銅,存世量非常稀少,無疑為太平天國錢幣之大珍!
「太平天國」背「聖寶」花錢近年來市場記錄
「太平天國」背「聖寶」小花錢
成交價(人民幣):184萬
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賣會—馬定祥收藏錢幣遺珍夜場
清「太平天國」背「聖寶」小花錢
成交價(人民幣):19.25萬
中國嘉德2003年春季拍賣會錢幣專場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清朝的武裝起義。1853年3月,太平軍攻佔南京後建都,改稱天京,隨即建立太平天國貨幣制度,錢文除初期名稱為通寶外,其餘均稱聖寶,但其版本極為複雜,其中以「太平天國」背「聖寶」禮錢最為罕見,被視為太平天國錢幣中的第一名珍,素來為藏家所珍視,近年來古錢幣市場非常強勢,價格有明顯提升,實力藏家真可謂為古泉傾其所有,一擲千金。而如太平天國」背「聖寶」禮錢,存世燦若星辰,公開市場可謂一幣難求,早在2011年錢幣學家馬定祥所藏此錢更是拍出184萬天價,可知其珍貴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