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具盒竟然可以這麼好看?上萬件「寶貝」亮相北京國際文物...

2020-12-11 央視新聞

作為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最後一個活動,為期五天的202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昨天(29日)在北京閉幕,來自北京、天津、遼寧等地的一萬多件文物藝術品參展,海外13個國家的30多家知名拍賣公司則通過線上平臺參與同步直播、競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臺央視記者 羅子瑛:從文物藝術品當中的我們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比如說這個2000多年前西漢年代的銅鏡,它的背面有非常精美的葡萄花紋,正面雖然已經鏽跡斑斑,但是依稀可以照見人影。再來看這個小盒子非常的精美它是黃花梨材質的,是一個八寶鑲嵌盒,你能猜到它是做什麼用的嗎?

展商:它就是放文具用的,這個就是咱們清中期的一個黃花梨八寶鑲嵌一個文具盒,鑲嵌的用的是卵石、紫藤木,這種是螺鈿。

瓷器、玉器、壽山石、古董珠寶……本屆文物博覽會上,琳琅滿目的一萬多件文物藝術品 來自60多家古玩經銷商和藝術品機構,以及北京、湖南、河南等地22家國有文物商店,每家文物商店還拿出十件精美文物藝術品進行惠民拍賣。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 陳名傑:這一屆我們特別突出了惠民拍賣的理念,這個也是疫情之後能夠推動市場消費的一個重要的舉措。有的專家預測說中國文物藝術品的這個市場是萬億級的市場,希望通過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這個平臺來推動整個市場。

此外,本屆文物博覽會還藉助前沿網絡技術,特邀來自海外13個國家的40多家知名拍賣公司共同在線上搭建拍賣會的同步直播,讓大家足不出戶,參與交易,實現了文化與科技的高度融合。

202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線上拍賣負責人 紀曉蒙:由於全球的疫情還是比較嚴重的,我們很多的藏家是無法走出去。我們向海外的拍賣公司也是發出了邀請,那他們也是特意調整了相應的拍賣時間,整個我們博覽會期間陸陸續續在舉辦拍賣會,這個數據每天也會更新。

(編輯 吳夢萱)

相關焦點

  • 202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亮點紛呈
    11月25日下午15點,作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化服務板塊(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的分會場,202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文物博覽會」)將在北京古玩城拉開帷幕。專場惠民文物拍賣會專場惠民文物藝術品拍賣是近幾年文物博覽會上深受群眾喜愛的傳統項目。與往期相比,本次惠民拍賣會標的除了來自民間藏家,還有200餘件拍品來自參展的國有文物商店。
  • 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今起在京開放,有展位平均每分鐘賣出四五件
    202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昨天下午在北京古玩城拉開帷幕。在開幕後舉行的行業專場上,熱門展位前一度出現觀眾排起長隊的火爆景象。博覽會今起面向公眾開放。展廳裡,最火爆的要數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的展位。排在隊尾的小楊是玉石方面的專業藏家,他對在古玩城舉辦的文物博覽會可以說是「期期不落」。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業務部副經理董琪介紹,這次他們一共帶來了3000件「寶貝」,包括瓷器、玉器、雜項等。價格親民,「從幾千元到上萬元都有。」從下午三點多展會一開幕,展位前就一直排著賞寶、買寶的「長龍」,一個多小時就賣出了近三百件,「平均每分鐘『出去』四五件!」
  • 世界最大考古博物館、曹操墓文物首次全面亮相、搶救黎巴嫩文物...
    曹操墓文物2021年首次全面亮相 近日有報導稱,河南安陽曹操墓文物將首次全面亮相。官方回復,安陽曹操高陵(曹操墓)目前仍處於保護規劃建設狀態,文物展陳正處於施工階段,最快將於明年年初面世,具體文物展出數量會根據展廳容納面積來綜合考量。
  • 印尼海底撈出7萬件中國文物,我國想索要回來,對方:一口價3.5億
    —— 愛默生 眾所周知,中國是古代四大文明之一。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華夏民族有著豐富的文化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比如現在人們能看到的大量古建築和古代文物,都是我國重要的文化成果。雖然我國發現並出土了許多文物,但這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在戰爭期間,許多文物都丟失給了外國。許多外國收藏家或博物館可以在中國,看到這些文物,但更難從他們手中拿回來。
  • 北京:光緒女龍袍、6噸紫檀制角樓模型亮相文物博覽會
    2019年11月28日,北京農業展覽館,重達6噸的紫檀制北京西北角樓模型亮相2019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本屆博覽會以「文物、收藏與生活」為主題,70餘戶國內外參展商亮寶,品類包括家具、瓷器、玉器、佛造像、古董珠寶類。
  • 臺灣最大博物館,內藏文物近70萬件,人稱「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博物院集中華文物之大成,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70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共約70萬餘件,是參觀古代文物必不可少的一個景點。難怪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這一說法。
  • 文物博覽會開幕 鹹豐時期龍袍亮相
    一件清鹹豐時期的棕色緞繡彩雲金龍紋龍袍、一件「紫檀制老北京城西北角樓建築模型」以及100餘種、200餘件形態各異的瓶子組成的百瓶展……「2019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今天在全國農業展覽館3號館拉開帷幕,70餘戶國內外參展商攜寶亮相,等待市民把玩鑑賞。
  • 202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在京開幕
    11月25日,作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化服務版塊(第十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的分會場,2020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文物博覽會」)於北京如期舉行。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電影局局長王傑群,北京市文物局局長陳名傑等參加開幕會。
  • 鹹豐、光緒朝龍袍亮相文物博覽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低價競拍、免費鑑寶、百瓶大展……即日起公眾可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與文物親密接觸。11月27日,「2019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在農展館3號館開幕。本屆博覽會以「文物、收藏與生活」為主題,70餘戶國內外參展商亮寶,品類包括家具、瓷器、玉器、佛造像、古董珠寶類。 重達6噸的紫檀制北京西北角樓模型在本屆文物博覽會首次亮相。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由北京古玩城與北京古玩文物藝術協會共同評選的北京古玩城專業藝術館,今天在開幕式上授牌,授予雅俗藝術苑、古董鐘錶和九華茶會三家機構,作為首批織繡、鐘錶和書畫藝術館。
  • 三件河南文物將亮相《國家寶藏》 有哪些看點?
    12月6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第一期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播出,國寶守護人靳東、張子楓、馮小剛為大家呈現了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在這季節目中,代表3300年殷墟文化傳承的殷墟博物館也將亮相,會拿出哪三件國寶呢?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 三件河南文物將重磅亮相
    (原標題:三件河南文物將亮相《國家寶藏》)
  • 我國打撈出4艘古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國喊話:請立即歸還
    不少外國侵略者趁虛而入,對我國實行了慘絕人寰的侵略戰爭,而我國各朝各代積攢和流傳下來的文物,也就此受到了他們的掠奪。在建國之後,我國也十分注重發展考古業,這也是為了彌補當時被侵略者搶走的那些缺口。之前,我國專家曾經在海中打撈出四艘古代沉船,而船上竟然裝滿了圓明園中的文物,這對我國來說是意外的驚喜。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三國志》開展 18件四川文物精彩亮相
    7月9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
  • 英國探險家砸碎中國上百萬件文物,獲利數億,卻沒受國際輿論指責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數千年的歷史從未間斷,其中許多的文物珍寶被人們世代相傳保留至今,但也有很多東西因為戰爭被損壞,很多珍貴的古典文物被別的國家掠奪和佔有。那些侵略者像是無理野蠻的強盜,搶走了原本屬於中國的文物、瓷器和各種珍寶,給中國的歷史文明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今天講到的這個人,他砸碎了中國上百萬件的文物,獲利數億元。
  • 我市11件館藏文物進京「祝賀」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圖為參展文物。鳳陽縣博物館供圖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國內收藏文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的博物館,北京故宮是世界著名遺產地及旅遊目的地。為紀念故宮建成600周年,自9月10日起,「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紀念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 這68件回家文物將在線展覽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馬首銅像為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融合了東西方藝術理念與設計風格,清乾隆年間由宮廷匠師精工製作,以精煉紅銅為材,色彩深沉厚重,以失蠟法一體鑄造成型,神態栩栩如生,毛髮分毫畢現,歷百年風雨而不鏽蝕,展現出極高的工藝水準,是一件非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
  •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今揭幕 匯聚160餘件精品文物
    圖說: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今揭幕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今天,一場講述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航海文明的展覽——「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匯聚了旅順博物館的針碗、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的蒜頭紋銀盒等160餘件航海精品文物。
  • 怎麼追回流失國外的1000萬件中國文物,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別去買
    目前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在國外,流失文物數量甚至超過了中國本土博物館藏品的總量。12生肖獸首中除用巨資購回的幾件外,尚有蛇首、羊首、雞首、狗首至今流落海外下落不明。原藏於圓明園的11095冊《永樂大典》,目前僅有不足百冊分藏在北京和臺北。
  • 與文具盒有關的記憶
    文具盒成了我的寶貝,我非常愛惜,但是連接蓋子和盒身的鐵絲很容易斷,父親就找了一段鐵絲幫我重新串上。盒子外面的漆也容易掉,盒身就變得鏽跡斑斑,即使這樣我也捨不得扔,一個文具盒用了好幾年。到我上中學的時候,多了圓規、三角尺和量角器,舊文具盒放不下了,父親才給我買了一個新的文具盒,中間帶隔層的,感覺好高級。
  • 25年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句號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回國
    品相好精品多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