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官員能窮到什麼地步,明朝三位神仙級別的清官!

2020-12-07 韓苑雜談

導言

很多人一提到明朝就會想到貪腐,這一點無可置疑,客觀來說是朱元璋超低的工資制度,但這並不能成為官員貪腐的藉口,內因才是最主要的,官員應該從自身找問題。

朱元璋

大家可能會問,當時有沒有不貪汙的人呢?我回答大家,確實是有的。

俗話說得好,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明,他們一生清廉,但是他們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三位神仙級別的清官!

說起清官,海瑞絕對是不能少的。

海瑞

在明朝只靠俸祿過日子的人,最出名的莫過於海瑞了。這位仁兄實在是位天字號的正人,他幾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幹活,沒有什麼奢侈的享受(主要是沒錢),不該拿的錢他一分也不拿。

在明朝,官員貪腐的必修技能就是火耗和淋尖踢斛,這兩個好處他一個都沒利用。每月就靠那點俸祿過活,家裡窮得叮噹響。他最後的官職是南京右都御史,這是個二品官,大致相當於監察部部長,這算是官員中俸祿最多的了,因為明朝沒有一品官(都是死後追封),可他家裡還是請不起幾個傭人,很多事都得自己動手。海瑞吃的也不好,家中常年吃不到肉,甚至長期營養不良。

傳說海瑞也奢侈了一把,在他母親過壽時去家門口買了二兩豬肉,這大概是他好幾年裡吃到的最好的一頓了。

海瑞像

他死後,他的朋友僉都御史王用汲(這位老兄家裡是真的有錢)來處理後事,一進門看見海瑞的家便痛哭失聲。他想不到海瑞臨死竟然如此悽慘,家裡到處吊著舊布帘子,用的箱子破爛不堪,家裡人都穿著補丁衣服,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毫不過分。更讓他難以置信的是,海瑞家甚至連辦喪事的錢都拿不出來,棺材也買不起,出殯的錢還是大家湊起來的。

這樣的人在朱元璋的時代也有,還是兩個。

刷牆、插秧,清官的備用技能

當時的弘文館學士羅付仁,為人十分老實,家裡也很窮,但朱元璋對他仍不放心,有一天甚至跑去他家裡去突擊檢查。這個羅復仁買不起好房子,因此只能在北京城郊買個破房子艱難度日,朱元璋七拐八拐才在一個只角旮旯裡找到見兩間破瓦房,外面有一個人正提著桶刷牆

明朝官服

朱元璋見此人灰頭土臉,粉跡滿面,以為是給羅復仁幹活的民工,便問他:「羅復仁住在這裡嗎?」沒想到,刷牆的這位聽到有人問他,回頭一看,大驚失色,慌忙跑過來跪拜,說道:「我就是羅復仁」朱元璋這才看清他的臉,原來這個人真是羅復仁,再看他的打扮,一手拿著刷子一手提著桶,衣衫襤褸,和叫花子沒什麼區別,頓時哭笑不得。

半天憋出一句話:"你怎麼住這樣的房子?"羅復仁回答到:「臣窮,住不起好房子。」,朱元璋也有點不好意思,就送了他一套大宅子。

羅復仁雖然非常清廉,但他畢竟官小,下面這位才是真的厲害。

在六部之中吏部的地位最為重要,吏部尚書吳琳為官清廉,後來退休回家。朱元璋派使者去打探他的近況,使者到吳琳家鄉,考慮到他當過大官,應該有很大的房子,便去尋找,但轉了一圈,沒有見到什麼大房子。

吳琳

他便在路邊找到一個正在插秧的老農,問道:「請問吳尚書住在哪裡啊?」誰知那老農抬頭對他說:「我就是吳琳,啥事?」使者十分感動,便將此事回報朱元璋,朱元璋聽後也十分感慨。

這三個人道德很好,修養極高,但這樣的人著實不多。

現在有些人認為不需要清官,堅信所謂的「清官沒能力、太清廉會被人排擠」,在我看來這都是廢話。就以海瑞為例,誠然,他是靠徐階、張居正等人提攜才能混跡於明朝官場上,其先後在淳安、興國二縣任職,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他種種行為都是那樣完美無缺,後期更是玩了一出抬棺上疏,這樣的人怎麼能說什麼清官沒能力呢?

劇照

有人以張居正舉例,說什麼「像張居正這樣的人都貪,憑什麼別人不能貪」,更有甚者說小貪能治國、只要幹實事貪點無所謂。我非常討厭這種話,雖然在明朝確實有吃死工資能餓死的現象但最重要的還是人心。這邊有人小貪能幹實事,但大多數貪官都不幹正事只想著貪汙,這樣的國家怎能不滅亡。

張居正

在我看來,張居正是因為完全沒辦法改變才不得不與之同流合汙(純個人想法),這樣的改革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所以說張居正等改革只是為明朝續命,卻永遠無法改變明朝走向滅亡的命運。可悲嗎?不,可嘆!

相關焦點

  • 明朝官員到底有多窮?正三品退休後賣女兒,正二品沒錢買棺材下葬
    在我們固有的觀念中,為官者都不會窮,既是達官,那麼,就是貴人。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倒也不是如此,為官者不一定非富即貴,也可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尤其是在明朝的時候。在明朝時期,官員的工資待遇確實是一般,官員們大都很窮,有多窮呢?
  • 「創作開運禮」歷史上最窮的大朝代:明朝是怎麼窮死的?
    但歷史上偏偏就有這個一個王朝,因為其紊亂的財政政策,導致了國家的滅亡,那就是明朝。明朝的滅亡表面上是內憂外患導致兵戈四起,最終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推翻。但實際上其根本原因是窮死的。明朝最後窮到什麼地步呢?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在明代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說他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後知八百載」之能,所以,人們常常將他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樣的能臣幹吏,理應受到重用,那麼,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給予了劉伯溫什麼樣優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職,與現在相比,又相當於什麼級別呢?
  • 海瑞,清官典範還是頂級偽君子?明朝人: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
    海瑞本是個小官員,也說不上什麼政績,但在當時及歷史上名氣如何赫赫,是靠清廉、忠君、至孝、不怕死留名的。整個晚明,基本全官皆貪,但他當官老爺,完全是個異端。大概也因此,他的同僚沒有喜歡他的,他好幾次被官員舉薦,但這些人也不是真心,而只是討厭他又又找不啥他問題,就想方設法用提升的方式希望他調任別處。後來連皇帝也認為他就是圖名也幹不成啥實事,利用他的價值給他樹個清官招牌了事。
  • 漢學|「清官尤可恨」
    前一段時間重溫,除了再次覺得展昭很帥、包拯很黑之外,還解開了自己的一個「世紀困惑」:小時候一直不明白「鐵面無私編中間」是什麼意思,這次特意看了片頭曲字幕,原來是「鐵面無私辨忠奸」。
  • 國考人數157萬再創新高,那古時候官員的待遇到底怎樣?
    其實今年國考人數再創新高也是在意料之中,畢竟在經歷了這動蕩的2020年之後,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穩定性」這三個字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一個「鐵飯碗」。當然,公務員除了穩定性以外,它的一些福利,比如公積金,社會地位,工作時間等等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 海瑞窮得連肉都吃不起,為什麼娶了三個妻子,納了兩個小妾?
    海瑞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有「海青天」之名,當然,世人對海瑞的評價,除去認為他是個清官,為百姓做了很多事外,還有就是覺得海瑞性格偏執,不近人情,這在他的為官生涯中有所體現,但更多的則體現在他的家庭生活中。海瑞的家庭生活主要圍繞著七個女人,即海瑞的母親謝氏,海瑞的三個妻子和兩個小妾,以及海瑞的一個女兒。
  • 明朝「錦衣衛指揮使」什麼級別?正三品官階,堪比兵部侍郎
    也會在官員跟皇帝講課,貢士參加殿試,親王出行時負責保衛工作。到了朱元璋擔任皇帝的中後期,錦衣衛開始增加緝捕、刑獄的工作。雖然朱元璋後來廢除了錦衣衛這一方面的職權,但在朱棣繼位後,錦衣衛職權範圍開始重新擴大。並且範圍更廣。除了官員,錦衣衛還會被皇帝派往民間,偵緝民情。避免有人造反。錦衣衛機構職權的擴大,對錦衣衛指揮使而言,自然是有好處的。
  • 《C位成神》:當神仙混不下去了,怎麼辦?下凡人間找兼職
    《C位成神》:當神仙混不下去,怎麼辦?下凡人間找兼職,看雨師尋找信仰,一步一步,C位成神。漫畫《C位成神》講述了神仙雨師化名為石雨下凡到人間,被黑心老闆拐入貧困潦倒的娛樂公司做練習生,參加選秀節目「我是C位」的故事。至於神仙為何下凡衝C位?
  • 明朝史上最大的謊言:歷經276年的洗腦,我們終於把它奉為真理
    說起明朝官員的工資,很多人似乎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他們的工資非常低!總而言之,朱元璋以前過慣了窮日子,所以對官員們非常苛刻,一方面讓他們拿最低工資,另一方面卻又讓他們使勁幹活,同時又不允許他們弄點外快,所以明朝官員的大都非常辛苦,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以至於很多官員只能鋌而走險去貪汙。
  • 古代,官員工資最高與最低的朝代分別是哪兩個?這個朝代千萬別待
    至於那些雜七雜八的福利待遇,更是數不勝數,例如每個月能享受到一百石的俸粟,春冬兩季的四十匹綾、六十匹絹、一百兩棉等。這其中,最令人眼紅的是,宋朝官員的貼身僕人的工資,同樣由朝廷來承擔。以宰相的貼身小廝為例,每個月一個小廝能拿到一千二百束的工資,這些錢都是直接發給宰相的。
  • 灶王爺、土地爺、門神,三神仙的級別誰高誰低?從人生4件事去看
    古代神話傳說其實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 ,比如神話小說《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唐僧,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對應的人。小說作者吳承恩就是以明朝社會背景展開豐富的想像,為後人留下了一本名著。天上的星宿和鬼神,也能在現實社會中找到他們的影子。其實天上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小社會,眾神仙的官職、地位都有明顯的區別。那麼灶王爺、土地爺和門神,誰的級別高誰的低呢?要想了解這些,有必要普及一下三位神仙的來歷。
  • 明朝那些有趣「冷知識」,城隍爺成官員,你知道寶鈔司幹嘛的嗎?
    再加上公元1662年的時候,南明的最後一個皇帝永曆被吳三桂在昆明處決。所以用君王死社稷來形容是很貼切的,明朝經歷這些事跡也就給人們留下了鐵骨錚錚的印。但也就是這樣一個鐵骨錚錚的王朝,也發生了不少有趣的冷知識。 明太祖朱元璋對與城隍神特別信仰,於是就下詔給城隍神封了官,不同的城隍神還有不同的爵位跟服飾。朱元璋不僅在京城這樣搞,還下令了多地也要這樣做。本來是神仙的城隍神就變成了明王朝的官員,當時朝廷的大臣對此不敢有意見還尊敬有加。現在看來也是挺搞笑的,人家神仙當得好好的成了民間的大臣。
  • 清代官員郭琇的「蛻變」-郭琇,湯斌,鐵面,餘國柱,清官,御史,清廉...
    沒過幾年,餘國柱東窗事發被罷黜,接任者湯斌則是個大名鼎鼎的清官,此人「以清介自勵,淳厚風化;其下屬有貪汙者,皆善為勸勉;其不改者,始以法懲之」。湯斌把郭琇叫到省城去面誡,郭一不掩飾二不諉過,當即表示:給自己一個月的時間「悔過自新」,倘不改弦更張,「自辭之」。湯斌給了他機會,郭琇果然也沒有辜負湯斌的期望。
  • 被康熙評價為「清官第一」的于成龍,最高官職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正如電視劇《于成龍》所演繹的那樣,歷史上的于成龍能廉潔到何種程度,絕非現今世人所能想像。官職越升越高的于成龍,生活條件卻越來越艱苦,從「屑糠雜米為粥,與同僕共吃」到「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稱其「於青菜」都有抹黑嫌疑。就這樣一位於官場20多年,歷任顯要官職的大人物,去世時「僅餘官服一身,再無他物」。
  • 作為正部級幹部的海瑞,死的時候身上只有8兩銀子,為何這麼窮?
    歷史記載明朝官員薪水是非常之低的,如正二品的海瑞,在死之前幾乎一家人都養不活,是海瑞作秀,還是真實境況呢?明朝官員的薪水真的是那麼低嗎?是什麼原因導致明朝官員薪水這麼低的呢?當然各朝的俸祿差別還是很大的,相對來說唐宋時期的薪水是最高的,而漢朝、明朝薪水是比較低的,尤其是明朝,薪水低到讓官員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程度,不僅僅低級別的官員薪水比較低,甚至一些二品官員薪水都比較低,比如當時二品的海瑞,相當於我們國家的正部級官員,平時的生活都很清貧。
  • 明朝歷史上三位藩王承繼大統,有的勵精圖治,有的含恨千古
    中後期許多皇帝不上朝,可國家機器依舊正常運轉;明代的歷史上,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有三位是藩王承繼大統。有的勵精圖治,也有的含恨千古。分別是永樂,嘉靖,崇禎。他們三人所做的歷史貢獻都不一樣,後代的評價也不相同。
  • 在清朝,什麼級別的官員能穿「麒麟服」?總督能穿嗎?
    在歷史的朝代中,只要是當官的,或者說有這當官的潛質的,那麼他的地位一定比老百姓要高,而且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哪怕只是一個讀書的秀才,只是參加過科舉,就會避免交稅,而在老百姓當中,只有活到70歲以上才會有這個待遇,但是在古代當中,70歲的老人少之又少。
  • 此人被稱為天下第一清官,赴任時沒有路費,瞎子說:你帶上我吧
    史書上記載的清官不少,但相比於貪官的龐大群體,清官的人數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正因為清官不易,所以每一個清官都值得大書特書,每一個清官都值得被讚頌。古代官員若是清廉,離任時百姓為其送行,鄉紳們會捧上一隻裝滿清水的白瓷碗,象徵著品行高潔、為官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