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出土怪異青銅器,揭開用途專家震驚了:原來古人這麼超前

2020-12-11 騰訊網

關於吃這個話題,我們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畢竟中華美食可是折服了眾多的外國友人。我們現代的技術,最提倡的就是蒸煮,因為用蒸的方法是最不易讓食物流失養分的,因此市面上各式各樣的蒸鍋到處都是。

然而在1979年3月出土的文物裡,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件形狀極其怪異的青銅器,經過一番研究,才發現這居然是古人使用的蒸鍋,原來蒸煮這個方法,並不是我們現代人首創的,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了,不禁讓人覺得古人真的是太厲害了。1979年3月,考古學家們在江蘇省發現一處遺址。

在將遺址中的文物清點好運出來時,專家們發現了一件造型極其怪異的青銅器。這個青銅器高約四五十公分,上半部分是一個釜,也就是鍋,但在他的下部居然還連著一個更大的圓形物件,足足比釜大出一倍,兩側還用吊鏈吊著。

而圓形物件與釜之間又沒有東西相隔,由於形狀實在怪異,一時間專家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只好將它做出標記,等運回去了在廣集各界人士來解答了。當這件青銅器一經展出,就引起了大家的廣泛猜測,有人說這就是一個雙層的鍋,但是如果要用雙層,為什麼不直接做一個更大的鍋呢?

也有人說這可能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蒸鍋,這倒是一個很相近的猜測了,但是圓形物件與大鍋中間並沒有格擋,放哪裡蒸呢?考古是不容猜測的,面對這樣一個奇怪的物件,專家們開始翻閱典籍。

經過長達數月的查找,最在相關文字史料中找到,這個青銅器名叫甗,與演同音。在明朝時造出的這樣一個東西。在崇禎末年,發明出來的這樣一個物件,上面用來炊東西,也就是燜煮,下邊用來燉炒。

功能很像我們現在的蒸鍋,去掉上邊的籠屜,下邊就可以直接炒菜,加上上面的籠屜,就可以在燉東西的同時在將東西放在上邊蒸。所以也就是說,在明朝時期,人們就已經想出了將食物蒸煮這樣的一種烹飪方法。

儘管早就知道五千年的文明讓我們的古人積累了很多的智慧,但真的將這些東西,尤其是真的看見這個奇異的青銅器之後發現早在明朝就有蒸煮方法的時候,還是不禁被古人的智慧嚇了一跳。另外,我們的專家還發現,早在7000年前我國就已經有鍋了,可見在美食領域,我們早了世界整整幾千年。

相關焦點

  • 明朝出土怪異青銅器,用途揭曉專家吃驚,直呼:古人超前又厲害
    然而,考古學卻告訴我們蒸煮這樣養生的烹飪法,並不是我們現代人首創的,遠在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古人常用這個煮、燉、煎、炒食物。1979年3月,考古學家們在江蘇省發現一處遺址。在將遺址中的文物清點好運出來時,專家們發現了一件造型極其怪異的青銅器。
  • 湖南出土一商朝青銅器,卻被認為是邪物,賣到日本被列為一級國寶
    除了以上這兩種情況外,還有一些中國文物是不小心流失出去的,比如說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珍品猛虎食人卣這件文物。本來它好好地待在中國,但因為當時沒有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之後便流落到國外,我國就這樣失去了一件珍貴的文物。這件青銅器珍品的名字就十分奇特,聽起來有些兇惡,而且長得也很怪異,和一般的青銅器不太一樣。
  • 湖北發現地下水墓,墓中出土一件逆天神器,專家:鎮國之寶
    今天小編給大家所介紹的這座古墓是在湖北出現的一座古墓,這座古墓居然是地下的水墓,而且在這座古墓中所出土的文物,也讓考古專家們感到非常的震驚,那麼在這座古墓中究竟出現了什麼文物呢?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 西安出土一「怪異頭骨」,眾人認為是外星人,專家:這是唐墓公主
    我國文化歷史悠久,在數千人的文化傳承中,古人已留下了許多優美的文學古詩,教會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還用他們勤勞的雙手,傳承下了無數的文物,文物上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精髓,時時刻刻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和探索。在一些年代非常悠久的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物品往往非常非常神奇,形狀更是多種多樣,甚至有些物品,讓人摸不著頭腦,而在西安的一處遺址中,就出土了一個「怪異頭骨」, 頭骨的形狀讓人質疑,所有人都認為是外星人留下的,但這樣的說法直到被專家聽到,專家露出了異常的表情,直言:這是名副其實的公主,到底是怎麼回事?
  • 山東發現一古墓,出土的青銅器上刻了9個字,專家:姜子牙不是神
    2003年山東挖出一座古墓,出土的青銅器上刻了9個字,專家:姜子牙不是神在山東的一個小村莊,人們無意中發現了周朝左右的古老遺蹟。在這個遺蹟的一個地區,人們發現了古老的周朝墓葬。在眾多文物中有一個記載著文字的青銅器,上面刻有「豐啟厥作文祖甲齊公」這九個大字的銘文,專家經過鑑定得出結論:姜子牙並不是《封神傳》中的神。「齊公」二字就證明了,姜子牙就是齊國的第一代君主。
  • 考古挖掘秦始皇祖墳,出土一隻黃金啄木鳥,考古家:極度怪異
    這座古墓雖然被盜,但仍出土了大量的稀世文物,這些文物都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化隗寶,但在考古挖掘秦皇陵祖墳出土的文物中,世人知道的僅是一些珍貴且大型的青銅器,而忽略了一件非常怪異的文物,這件文物的名字被稱作「春秋金啄木鳥」。
  • 安陽殷墟出土的這件商朝文物,古人幹嘛用的?考古專家:青銅假手
    2000年,在河南安陽殷墟54號墓出土了一件形狀特別的青銅器,由於當時很難為這件青銅器定義,便將它暫定為是一件工具。但目前來說,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隻青銅手,這也是這件文物的名字。這件文物的年代與婦好墓出土文物年代相當,屬於商晚期。
  • 河南發現戰國墓葬,出土大批刻紋青銅器,專家:從紋飾看出一現象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豫北地區發掘出大量戰國時期的墓葬;出土眾多價值極高的文物;其中青銅器佔了很大一部分;專家發現,這些青銅器製作工藝相比以前年代的進步很大;尤其是上面的刻紋圖案發生了重大改變;從這些改變中看出來一個現象;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 安徽發現神秘「玉人」,專家鑑定後發現超前微雕技術,至今都是謎
    每一次的考古都能為我們揭開許多未知的歷史謎團,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古人的歷史文化,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現代的科技如此發達,何必再去和古人較勁呢?的確我們現在的科技愈加的發達,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古人就比我們現代人要笨。
  • 河南出土一「人面怪物」,專家卻認為是「外星人」,美國:是伏羲
    考古出土的文物確實有許多非常的不可思議,因為大家根本無法想像得到這居然是古代的創造發明,如今許多的文物就連現在的科學技術都無法真正的仿製出來,比如馬王堆出土的那件素紗襌衣,專家嫩是花了10年的時間才仿製出來。
  • 九龍山漢墓出土一個無名文物,專家經過研究,它的名字叫鎏金軛角
    從考古發現來看,漢代古墓也總能出土一些十分獨特的文物,比如考古專家就曾在九龍山漢墓中出土一件怪物青銅器,經過研究後對其作用大吃一驚……究竟是什麼樣的文物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河南出土銅人面具在廣州展出 酷似猴面用途不明
    銅人面具開展  來自河南考古新發現,酷似猴面,尚未考究出是何用途  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實習生 葉青 通訊員 宋敏) 今日起,「發現與解讀——河南考古新發現展」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  本次展覽通過大量圖片、文物,展示、解讀發掘出來的文物、遺蹟,從而復原歷史,重新詮釋古人的種種文化內涵。展現的是近年來河南省最重大、最具有意義的考古發現,包括十大遺址(古墓)的發現、發掘情況,及相關文物精品。  遺址(古墓)包括河南靈寶西坡遺址、鹿邑長子口墓、平頂山應國墓地、寶豐縣清涼寺瓷窯遺址等。
  • 陝西寶雞出土罕見青銅器,內部刻「中國」二字,如今成為鎮國之寶
    而陝西寶雞被譽為「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寶雞作為周秦王朝發祥地,迄今為止寶雞地區出土的青銅器數不勝數,因此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今天我要講的是上世紀60年代,村民賣到廢品收購站的東西,後來竟然是國寶。事情回到1963年6月,陝西寶雞賈村鎮村民陳堆因老屋住不下,於是租了隔壁陳乖善的兩間房子,而院子的後面就是土崖。
  • 三星堆遺址,在出土了大量國寶級青銅器之後,為什麼不挖了?
    其中,除了在遺址中出土的數量較多的珍貴文物之外,對中華文明的起源也開拓了新方向。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附近的鴨子河畔,屬於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址。因為在其古遺址區域內,有三座起伏相連的黃土堆而得名。遺址距今約4600年到3000年。因為其範圍較大,文化內涵豐富,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 中國3000年前青銅器,被專家當成「邪物」,流失日本卻被奉為國寶
    經過很多專家的鑑定之後,認為這件文物乃商代晚期的青銅器。 這本來應該是令人高興的事情,因為在考古界流行一個說法,金器銀器都不如商周青銅器。 但是為什麼專家卻認為它是「邪物」呢?首先來看一下這件文物的名字,這件文物名為「猛虎食人卣」。
  • 1977年出土的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美酒
    1977年出土的戰國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美酒文/無計讀史炎炎夏日,似火驕陽,人人都說酷暑難耐,現代人自然是不怕熱,不怕夏天的高溫的,因為我們已經有相當成熟的避暑設備如空調一、 古代避暑神器1.青銅冰鑑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發明於戰國時代!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避暑工具!古代人偏愛飲酒,因而這也是他們冰鎮美酒的工具。
  • 1977年出土的戰國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
    1977年出土的戰國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美酒 文/無計讀史 炎炎夏日,似火驕陽,人人都說酷暑難耐,現代人自然是不怕熱,不怕夏天的高溫的,因為我們已經有相當成熟的避暑設備如空調、風扇等,然而在中國古代,在完全沒有現代技術的支撐下,極具智慧的古代人民會想出怎樣的奇招避暑呢
  • 專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直到1980年時,社會穩定,所以才有了考古專家對三星堆進行挖掘。而兩大祭祀坑的相繼出土則是使得海內外學術界開始對其十分重視。 在三星堆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其中,最多也重要的,還當屬青銅器。 《山海經》中所述「神樹」或成真實 在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銅器造型各異,與同時期的中原文化大為不同。而這裡面最讓人注目的便是兩棵非常大的青銅樹了。
  • 茹家莊西周魚伯墓中,出土了魚尊,專家說:它身上至少有三個謎團
    1974年,文物工作人員在茹家莊西周魚伯墓,出土一個造型奇特的「魚尊」,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專家們卻說:它身上至少有三個謎團,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平整的過程中,卻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們竟頻繁挖出青銅器、馬骨架和大量的硃砂,村委書記看到後,懷疑村內存在遺址,連忙將消息上報給當地的文物研究所。
  • 關羽墓遭暴雨衝毀,意外出土一物,專家檢測後大呼:我們拜錯了
    在公元1592年那會,明朝統治者念及曹操的關廟年久失修,不僅對其進行全面修繕,還在上面擴建加蓋了關林廟。到了清朝那會,康熙大帝還將洛陽的關帝陵敕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林」,始稱「關林」。 這是什麼概念?古人墳墓能被稱作「林」的,必然是那種名垂千古的偉人。像是孔子的墓就被稱之為孔林,而關羽也是唯一一個享有「林」墓規格的武將,可見他在古人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