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數千日軍衝進皇宮,宮外瞬間就像屠宰場一樣

2020-12-17 騰訊網

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數千日軍衝進皇宮,宮外瞬間就像屠宰場一樣

眾所周知,到了二戰末期,美國為了儘快結束此次戰爭,就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徹底壓垮了日本天皇身上的最有一根稻草,所以就準備宣布投降保命。但這投降卻是一拖再拖,只因在日本政府當中,依舊有許多人認為還沒有戰敗,還能夠繼續戰爭,而這些全是日本軍國主義最忠實的粉絲。而在1945年8月14日夜晚,日本天皇將投降的錄音錄製完成。

在錄製結束後,一名信差準備將其送到東京廣播室當中,正在這時,數千日軍突然衝進皇宮,並切斷了其中的所有通訊,四處找尋日本天皇錄下的投降錄音,想阻撓天皇宣布投降。甚至以日本陸軍為首的部隊戰士,開始對皇宮進行攻擊。幸好這個錄音被皇宮當中的內官隱藏的很好,並未被叛軍找到。

天亮之後,東部軍司令田中靜一在知道皇宮被襲擊的消息後,立即派兵前去鎮壓,而最終的頭像錄音也順利播放,日本宣布了無條件投降。這一夜,對激進派人士而言,註定是一個十分漫長且壓抑的夜晚。他們在精神層面感受到了強烈的自豪感,覺得是在挽救正在朝著屈辱行進的國家,妄想著自己是大日本帝國的大英雄。

但他們完全不知的是,日本天皇正在隱蔽的地方看著他們的行為,在時間到了後,天皇向皇宮警衛隊下令將整個天皇府包圍,所有激進派分子都變成了甕中之鱉。最後結果可想而知,激進派分子起義未能成功,那一夜,宮外無數人切腹自盡,其一是為了展現自己對國家的忠心;其二則是希望天皇可以看見他們的決心。更有甚者,直接在皇宮前用手雷自殺,那晚,日本天皇的宮外如同屠宰場一樣,四處都是剖腹自盡的人。

相關焦點

  • 日本宣布投降時,數千日軍闖進皇宮,為了尋一段錄音而血流成河
    日本宣布投降時,數千日軍闖進皇宮,為了尋一段錄音而血流成河 【導語】: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了解侵華戰爭,這場戰爭對於無數中國人來說,永遠是心中無法忘記的一個傷痛,在當時日本因為實力逐步增強,開始變得有野心,所以試圖吞併中國,而當時的中國還處於一窮二白的局面,面對日軍的侵略,只能英勇的反擊,在這個過程中
  • 日本宣布投降的當晚,日本皇宮之外變成了「屠宰場」,最後的瘋狂
    日本內閣就分裂成兩派,陸軍大臣阿南惟幾認為必須有條件的接受波茨坦公告,如果條件過於苛刻不惜本土決戰到底。而鈴木貫太郎首相則冒死力主接受波茨坦公告,儘快結束戰爭,保護裕仁天皇全身而退。在一系列的爭吵之後,日本天皇選擇了無條件投降。
  • 日本投降後,這個日軍「戰神」向蘇軍挑戰,最後死得很慘
    眾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讀了無條件投降的公告,並命令各地的日軍就近向盟軍繳械投降。 然而,天高皇帝遠,消息的傳播難免有遲滯,再加上不少日軍頑固分子本來就不死心,索性搞出了一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公然違抗命令,繼續作戰。
  • 二戰日本天皇投降前夕,千餘軍官拒絕投降詔書,衝進宮廷血染皇宮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號,日本裕仁天皇發布了《終戰詔書》,向全世界宣布了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一天被整個世界銘記,無數國家的群眾為這一天歡呼,引起世界的重大反響,也代表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全面勝利
  • 日本政府宣布投降的前夜,皇宮爆發叛亂,投降詔書差點被毀
    大家都知道,日本天皇裕仁於1945年8月15日,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向盟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但在宣布投降的前夜,日本皇宮卻發生了驚心動魄一幕,以陸軍省和近衛師團少壯派為主的少數主戰派人員,不甘心投降,密謀發動叛亂,企圖阻止日本盟軍宣告投降。
  • 最後的瘋狂:日本投降的前一天
    頑抗到最後一刻日本宣布投降的前一天,也就是1945年8月14日,絕望中的日本軍隊突然躁動起來。陸軍的畑中健二少佐等下級軍官對於天皇和陸軍省準備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決議非常不滿。他們並不準備投降,並秘密結成同盟,決心頑抗到底。這些少壯軍官計劃調動兵力,把主和派要員們全都和天皇隔離開,實行軍事戒嚴。
  • 日本宣布投降後,長白山兩萬日軍拒不投降,至今還沒有發現蹤跡
    日本一直覬覦著中國這片土地,先前都已經侵略過中國好幾次,只是在二戰是奔著滅國去,所以抗日戰爭是中國不得不打的一場戰爭,中國軍人頑強的和日軍打了14年,才把這些無恥的侵略軍趕走。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就已經做好了精密的部署,把地理位置優越的東北作為了突破口,並且以雷霆之勢拿下後就派了重兵駐守。
  • 日本宣布投降後,長白山有2萬日軍拒不投降,且至今未發現蹤跡
    抗戰時期日軍有一支軍隊名為關東軍,這隻軍隊因為實力強悍,在中國的名氣也是不小,在日軍內部也是很受重視的一支隊伍。日本關東軍常年駐紮在中國東北地區,所以他們對當地的情況也是非常熟悉。在日本決定發動侵華戰爭時,也是決定要先把東三省拿下來,關東軍在這裡待了有一段時間,自然也知道東三省對中國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才會把這裡當做首要目標。
  • 天皇準備投降,下級軍官不甘竟夜襲皇宮,美軍:差點就得再扔一顆
    1945年8月6日,為瓦解日軍抵抗意志,美國總統杜魯門一聲令下,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原子彈,3天後美軍又在長崎投下了另一顆原子彈。在兩顆原子彈的威懾下,日軍的抵抗意志土崩瓦解,順勢投降......在天皇都開始準備投降演講稿的時候,這些人依然想著「為天皇盡忠」,甚至不惜掀起政變,襲擊皇宮。8月9日,第二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之後,日軍陸軍省高層和天皇對於是否堅持繼續抵抗這件事的態度開始發生扭轉。日本陸軍省是非常有意思的部門,面對天皇他們高喊盡忠,但實際上對於現實利益拎得比誰都清,對於中下級軍官,他們高喊要為天皇盡忠的口號,再通過武士道精神來進行控制。
  • 原子彈與日本投降前的垂死掙扎
    這群修正主義者們喜歡引用美國戰略轟炸調查(USSBS)為資料,該調查稱日本「極有可能」在1945年11月之前投降,「肯定」會在12月31日之前投降。這一結論是美國戰略轟炸調查研究小組在動身前往日本搜集情報之前得出的。他們的這一結論已被事實所無情地「打臉」:無論是在調查中的發現,抑或是倖存的日本高層提供的證詞,幾乎都不支持前述結論或類似的說法。
  • 日本投降的前一天,他策劃了一場陰謀,幸好沒有得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標誌著二戰這場浩劫的落幕。但是,對於宣布投降的前一天,日本國內究竟發生了些什麼,卻鮮有人了解。 在日本歷史學家的眼中,1945年8月14日這一天堪稱「決定日本歷史的一天」,在這一天,爆發了直接針對裕仁天皇的政變,如果這場政變成功,那麼日本恐怕將繼續陷入瘋狂的戰爭,最後真的將萬劫不復。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場政變的策劃者,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日軍少佐——畑中健二。
  • 二戰日本投降內幕,不到一禮拜的內訌廝殺,高層幾乎全軍覆滅
    事情進行得很順利,結果也是好的,但是過程卻是驚險萬分,在正式宣布投降前,日本經歷了長達半個月的內訌廝殺,主和方高層幾乎全軍覆沒。但日本選擇了負隅頑抗,所以在8月9日,美國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同天,蘇聯正式對日宣戰,隨即就開始進攻庫頁島,沒多久日本關東軍防線,消滅黑龍江富錦地區的主力。我國毛澤東也發表了《對日寇最後一戰》聲明,朱德更是在18個小時內連發上百個命令,若是日軍再不投降,將會進行大反攻。不久晉魯豫三軍結合,對拒不投降的日偽軍進行剿滅,消滅10餘萬敵軍,解放黃河周邊的山西、綏遠等地。
  • 二戰日本投降的內幕,不到一禮拜的內訌廝殺,高層幾乎全軍覆滅
    事情進行得很順利,結果也是好的,但是過程卻是驚險萬分,在正式宣布投降前,日本經歷了長達半個月的內訌廝殺,主和方高層幾乎全軍覆沒。 但日本選擇了負隅頑抗,所以在8月9日,美國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同天,蘇聯正式對日宣戰,隨即就開始進攻庫頁島,沒多久日本關東軍防線,消滅黑龍江富錦地區的主力。我國毛澤東也發表了《對日寇最後一戰》聲明,朱德更是在18個小時內連發上百個命令,若是日軍再不投降,將會進行大反攻。不久晉魯豫三軍結合,對拒不投降的日偽軍進行剿滅,消滅10餘萬敵軍,解放黃河周邊的山西、綏遠等地。
  • 瘋狂而漫長的一天,日本投降前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1945年8月15日凌晨,盛夏之夜,日本皇宮在夜晚的籠罩下格外靜謐,砰砰砰!!!突然響起了槍聲,與此同時東京城內火光四起,軍內高官被無情斬殺,有人在瘋狂的搜尋,有人在拼命的躲藏,這一幕就發生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前夜,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日本宣布投降後,中國與日本還打了一場戰爭,很多人卻根本不知道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國土面積很小,而且是有四個大島以及好多個小島構成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日本國土面積也不大,許多文化都來自中國。然而,就是如此一個小國也想要摧毀中國。抗日戰爭十四年後,日本宣布了投降,但在無條件投降的情況下,日軍和我們還有一場戰爭。
  • 瘋狂而漫長的一天,日本投降前夜到底發生了什麼?|畑中健二|日本...
    1945年8月15日凌晨,盛夏之夜,日本皇宮在夜晚的籠罩下格外靜謐,砰砰砰!!!突然響起了槍聲,與此同時東京城內火光四起,軍內高官被無情斬殺,有人在瘋狂的搜尋,有人在拼命的躲藏,這一幕就發生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前夜,到底發生了什麼呢?事情還得從九天前說起。
  • 宮城事件:日本軍國主義在投降前夜的最後瘋狂
    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東京當地時間的中午12點整,天皇裕仁通過廣播電臺發表了「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接受由中國、美國和英國聯合發表的《波茨坦公告》,正式無條件投降。就在天皇宣布投降的前一天,也就是1945年8月14日,日本國內發生了一次重大事件,差點兒就改變了歷史發展的進程。以畑中健二為首的一批下層軍官,堅決不同意日本投降,希望再來一次類似於「二二六事件」的軍事政變,而這一天也被日本稱為「二戰史上最長的一天」。
  • 二戰時期,日軍投降前還剩多少兵力?其實並不是強弩之末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壯大的同時,邪惡軸心國的有生力量也在持續消耗,1943年9月8日,義大利率先投降並對德宣戰,1945年5月,柏林被蘇聯紅軍攻佔,德國隨之也宣布接受無條件投降,邪惡軸心國陣營就只剩下日本還在垂死掙扎。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於放棄掙扎,接受了波茨坦公告,二戰就此畫上句號。那有人知道日本在投降前還有多少兵力嗎?數據可能出乎您的預料。
  • 對日本天皇投降不甘心!他在前一天發動了政變,絕命詩還說不後悔
    自1944年以來,日本連連戰敗,都能感到這場戰爭註定要失敗了,還進行最後瘋狂的反擊。日軍不是組建神風特攻隊,就是燃燒自己衝向敵人陣營,可怕的玉碎戰術,簡直是殺紅了眼。 即使在1945年8月,日本天皇已經接受條約,準備無條件投降,日本一些大將還不甘心。 就在日本天皇投降的前一天,日本畑中健二還發動了政變,差點讓日本天皇當場喪命。
  • 閻錫山是岡村寧次學生,日軍投降後,閻錫山竟收買日軍圍剿解放軍
    何應欽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此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月初得知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時,表示不希望投降,因為日軍在中國的建制相對完整,仍然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當時,日軍在華高層很多人與岡村寧次想法一樣拒絕投降。8月14日,岡村寧次上奏日本昭和天皇,要求拒絕發布投降詔書,請求在中國繼續進行抵抗作戰。日本國內的很多人也抱持抵抗到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