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動物拯救人類自己—BBC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

2020-12-11 閱行天下

01. 貪婪的人類對穿山甲進行了無情地大屠殺

紀錄片一開始就是老爺子大衛·愛登堡的解說「This is a pangolin……」(這是一隻穿山甲),有著「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之稱的老爺子,他解過很多眾所周知的紀錄片《藍色星球》《地球的脈動》,最近熱播的《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也是老爺子解說的,特別震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有麟哺乳類,在地球上生活超過了4000萬年,在地球上有8個物種,4種在非洲,4種在亞洲。穿山甲以螞蟻為食,一隻穿山甲一年可以吃幾百萬隻螞蟻,保護250畝森林免受白蟻的威脅。可是因為鱗片有膠原蛋白,具備所謂的食用和藥用功能,它們正遭受著人類致命地殘殺。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隻穿山甲被捕,也就是,每年有10萬隻穿山甲在地球中消失。甚至,為了增加穿山甲的重量,賣更高的價錢,人類對他們強行灌食,用細長的管子往體內灌入食物或水,甚至是水泥;緊接著,為了方便運輸和更好地銷售,又給它們打上鎮定劑和興奮劑。這些可憐的小動物,就這麼被人類玩弄於手掌之中,它們無力的反抗完全被忽視。

被殺害的穿山甲

02. 萌寵Honey Bun

Honey Bun 中文名是蜜寶,圈粉無數。它在野外出生,它的母親在遭受到人類襲擊的時候將它緊緊地擁在懷中,「即使自己遍體鱗傷,也要守護年幼的孩子」是,Honey Bun 在被Maria解救後,就開始和Maria一起生活,現在已經18個月了,通過Honey Bun,也使得人類對穿山甲這個群體有了更多的了解。

蜜寶媽媽將蜜寶保護在懷裡

Honey Bun有時候很調皮,把家裡的東西弄得到處都是,還會用它的小腳打開冰箱找吃的;有時候很乖巧,靜靜地依偎在Maria的肩膀上,是個溫順的乖寶寶;有時候很能幹,每天要走6公裡找吃的;有時候又很膽小,暴雨天的時候,遲遲不敢睡覺,需要從Maria身上獲得安全感。

Honey Bun還是穿山甲這個群體的形象大使,和Angelababy一起合拍了系列公益片,為自己的同伴發聲,呼籲人類不要消費穿山甲。

03. 為了穿山甲變賣所有家產的Maria

Maria瑪利亞·迪克曼是納米比亞的環保學家及科學家,是世界上可以圈養穿山甲的三個人之一。為了穿山甲變賣了所有的家產,只為致力於保護穿山甲。

在紀錄片中,她多次哽咽,看著穿山甲的遭遇,為自己的有限的力量感到遺憾;看到警方繳獲的穿山甲,崩潰落淚,她說雖然她是個科學家,但首先是個環保學家,很難不情緒化,很難不想起那些死去的穿山甲;在影片的最後,她有些哀傷地說道「如果穿山甲在野外滅絕,我就失敗了,如果我們在這方面失敗了,我們還會在哪些方面失敗呢?」

對於Maria,特別地佩服,不為名利,不為榮譽,只為守護這一群讓人心疼的小生命。想起《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第二期廖昌永和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合唱團唱得《祖國不會忘記》裡面的歌詞「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歷史會記住這樣一群無私奉獻者的,你們甘於平凡,你們甘於寂寞,但你們為拯救動物做出了非凡的貢獻。

04. 沒有需求,則沒有殺戮

有需求,就會有黑市。紀錄片的鏡頭從非洲抓到了東南亞的越南,接著轉到了香港,我的心裡咯噔一下,因為在紀錄片《象牙的遊戲》也有香港的鏡頭,難道又要寫中國人吃野生動物嗎?可是,這確實是事實,穿山甲在香港的黑市上繼續交易。還好鏡頭是為了講述Angelababy用自己的影響力發起保護穿山甲的活動。

我們痛恨捕獵穿山甲的人,其實,我們是不是更應該痛恨消費穿山甲的人,穿山甲並不便宜,能夠消費穿山甲的人應該是有一定基礎的人;的確,捕獵穿山甲的人並不值得同情,雖然他們有的是為了孩子的學費,為了家裡的夥食從事這樣的違法活動,為了滿足馬斯洛需求中的底層需求「生存」的需求;可是,消費穿山甲的人應該讓人痛恨吧,如果沒有需求,就不會存在殺戮,穿山甲就不會變成極危物種。前兩天,看到新聞說,朝鮮官員從中國回去後,因為到大澡堂洗澡被立即執行槍決,突然在想,要是用非常重的立法來保護這些動物,人們的膽子是不是會小些,這些動物的命運是不是會好些?

05. 欠我們家的貓咪一句「對不起」

朋友發給我一個連結《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實話說,一開始,我並不打算看,即使它是BBC的紀錄片。因為我還是比較「害怕」這種動物的,看著既像四腳蛇,又像剛出生的小老鼠(剛出生的穿山甲Baby),還有有點像恐龍(純粹個人感覺),我對這樣的小動物實在愛不起來。這部紀錄片勾起了我一些不太美好的回憶。

初中時,宿舍好多老鼠,有一次半夜被舍友吵醒,原來,老鼠跑到她的被單裡邊,她就拽著被單的一角使勁搖,直到第二天天亮才想辦法處理;初中的床鋪是上下床,有一晚,一隻小老鼠從我身上爬過去,然後沿著鐵桿往上鋪爬,爬到一半又摔下來,我嚇得整個人僵在那,一動不動,直到現在我敲打這些文字的時候,手指都在顫抖;初三的時候,一天早上醒來,舍友和我說「昨晚老鼠與我同床共枕」,她被老鼠給咬了一口,於是,我陪她到鎮上的醫院打狂犬疫苗,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被老鼠咬了和被貓狗咬了的,打的疫苗是一樣的。因此,看到穿山甲圖片,我有些猶豫。

而對貓的不喜愛源於小時候爺爺養的貓總是喜歡爬到餐桌上偷吃我們的菜,只要一不留神,它就上桌偷吃。小時候,家裡一餐也就兩三個菜,貓一碰,我就不敢吃了,更重要的是,我媽捨不得倒了,她會繼續吃,無論怎麼勸都不行,物質缺乏的年代長輩是捨不得浪費任何食物的。我內心充滿恐慌,要是得狂犬疫苗怎麼辦?所以,我開始對貓不喜歡。心地善良的爺爺會給貓好吃的,豬肉,魚肉等,野貓跑來家裡,爺爺也會餵養它們,結果它們就不走了,因為爺爺的溺愛,有幾隻貓不僅不會抓老鼠,甚至怕老鼠。有一次,爺爺抓到一隻老鼠,用繩子綁著放在桌底下,貓看到老鼠,嚇得要死。這讓我,對貓更加「痛恨」。有一次,貓又偷吃東西,我氣不打一處來,我用力踹了貓一腳,如今,我覺得我欠貓一句「對不起」,我不應該將自己的怒氣發洩在貓身上。而觀念的改變,也算是紀錄片帶給我的改變之一吧,地球上每個生命應該被尊重,每個生命都應該好好珍惜。

06. 寫在結尾」

誰都不希望我們的後代只能在動畫片《葫蘆兄弟》中才能看到「曾經有過一種名叫穿山甲的動物……」,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自古以來對我們的教導。拯救每一個動物,每一個生命的同時也是在拯救人類自己,希望在人類共同的努力下,有更多的生命被呵護!

相關焦點

  • 被捕殺最多的動物:穿山甲究竟做錯了什麼?
    人類和動物本應該是和平相處的,不過卻因為人類的貪慾,讓地球上的生態環境逐漸被破壞,很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人類佔領,甚至為了人類的利益,它們的生命也要被人類取走,很多動物因為人類而正在走向滅絕,比方說我們今天文章中的主角——穿山甲。
  • 穿山甲被瘋狂捕殺的罪魁禍首——你必須要知道
    BBC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說它陌生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並沒有經常見過實物的穿山甲,熟悉是因為我們的中醫裡有眾多藥物含有穿山甲鱗片。BBC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穿山甲慘遭滅絕的真正原因最近,有一些關於穿山甲的文章在社交平臺上傳得火熱,寫的基本上都是關於穿山甲肉被吃的事情。
  • 人工養殖能拯救野生動物?別太天真,商人有100種方法獵殺動物
    前段時間,就有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和穿山甲中病毒的基因序列有高達96%以上的相似度,這一度讓公眾懷疑是不是穿山甲將病毒傳染給人類的。但目前真正的新冠病毒中間寄主尚未確定,而且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喜歡吃野生動物呢?人類捕殺野生動物的目的無非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為了吃它們的肉;另一方面是利用它們身上的部位。
  • 豆瓣9.4高分紀錄片:「反科學論」可以結束了,穿山甲或將滅絕!
    研究表明「有70%的傳染病都來自於野生動物。」而這一論證也在03年的非典和此次的新冠病毒上得到了進一步的說明。最近,華南農業大學曾經發布消息,認為穿山甲很有可能就是病毒的宿主之一。其實當前關於售賣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的黑灰產業十分興旺,從捕殺到售賣甚至已經形成了一條有序的「產業鏈」了。此前,BBC曾上映過一部紀錄片名叫《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豆瓣給出了近9.4的高分成績,不過漂亮成績的背後,也是為我們揭露了穿山甲的真實樣子。
  • 穿山甲、斑鱉、大鯢,那些因為人類而即將消失的中國動物
    本文出處:《動物眼中的人類: 一位動物翻譯官的自然保護區考察筆記》,趙序茅著,中信出版社2020年11月版。穿山甲平常無固定住所,隨覓食時所挖洞穴而居,棲息一兩晚,如果覓得地下的大蟻巢,停留時間就會長一些,吃完巢蟻才走。
  • 穿山甲,又一個快被吃滅絕的動物
    華南農業大學的論文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甚至有人質疑他們的穿山甲檢測樣本來源不明。放下這件事不說,穿山甲這麼珍稀的動物,怎麼會有可能把病毒傳給人類的?答案,就是「吃」。加上其他省份,估計當時每年就能捕獲15、16萬頭穿山甲[5]。被捕殺後遺棄的穿山甲屍體 / 豆瓣《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不過,80年代以後,穿山甲的數量就開始急速下降[3]。
  • 保護動物穿山甲尾巴被狗咬爛,養狗請拴繩!
    副標題:人類救治受傷的野生動物就是幹涉大自然法則,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臺灣省臺東市的動保組織接到消息,路邊發現一隻受傷的穿山甲,志願者趕到現場後,發現穿山甲的尾巴被咬傷,鱗片脫落,且有骨折跡象,從傷口上判斷,咬傷穿山甲的應該是犬科動物。
  • 尚未被重視的虐待動物群體,是藥用企業
    這是國內野生動物保護團體,呼籲多年之後才得到的一點點小成果。同時,在最新出版的《中國藥典》裡,中華穿山甲及其製品,也不再列為藥用資源。但即使這樣,也仍舊難以避免大量的穿山甲被繼續捕殺,因為還是有很多製藥企業的民間偏方,要繼續使用穿山甲鱗片。
  • 穿山甲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保護穿山甲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拒絕野味
    2018年的時候,BBC發布的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向人們揭示了這一物種的生存現狀。同年,在國內一部16分鐘的紀錄片——《尋鱗》向大眾揭露了穿山甲非法交易的冰山一角。在這部紀錄片中,環保志願者寧智傑通過暗訪,在廣州一條賣中藥的街道上發現哪裡偷偷販賣穿山甲,雖然最後販子被判了刑,然而救助的穿山甲卻因為灌了水泥而死去了。
  • 野生動物的體內被人類注入水泥。這部紀錄片帶給你瀕臨絕望的沉重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關於拯救野生動物的國產紀錄片,這部片子只有不到20分鐘,拍攝和後期製作並不太專業,關注的人很少,就連豆瓣網上也沒有相關的評分,但在僅有的一些評論當中,很多網友對此表示這種片子無需打分,只有厚重和震撼。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釋新聞|穿山甲為何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意味著什麼?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曾巖博士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穿山甲種群數量近年大幅度下降,一是因中國人對野味、藥用的需求,雖然利用效率低,但需求量大;二是對環境的破壞。穿山甲依賴相對完整的叢林生態系統,如果林子被砍伐,穿山甲就很容易暴露在人類視野裡,更容易被抓到了。
  • 因為人類,它們成了地球上最孤獨的動物
    書單君今天想給大家推薦這本,近幾個月來治癒了我的動物畫冊,《地球上最孤單的動物》。每當我負能量纏身的時候,看看書裡的小動物們,我就感覺,我依然熱愛著這個美麗的世界。它們美麗得不像地球之物如果你去翻看豆瓣紀錄片的評分排行榜,會發現,排在前列的幾乎全是關於地球和動物的。
  • 維舟:讓野生動物活,也讓人類自己活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多年來無數環保人士、動物保護組織,甚至執法者付出多少努力都無法杜絕的惡習,反倒因病毒而顯露出「根除」的跡象。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既然像穿山甲、蝙蝠這樣的野生動物是病毒的宿主,那為了杜絕再次感染的風險,不如乾脆把它們全數「生態殺滅」算了。2003年SARS爆發後,就有大量果子狸被殺死。
  • 世界新聞攝影2020,得獎圖片故事訴說人類與瀕危動物的愛與恨
    近日因新冠疫情影響,不少地方都出現動物佔領瀝青路的趣怪畫面,但並不等於人類與動物之間就此達至和諧。「世界新聞攝影2020」的得獎作中,有4輯圖片故事不約而同,訴說著人類與不同動物物種千絲萬縷的愛恨情仇:因為食用而濫捕,因為開發而傷害,因為好奇豢養而失衡,又因為快將滅絕而拯救。
  • 瀕危動物的出路在何方?非洲「白色巨人」轟然倒下,誰來拯救?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雖然這句話並不完全對,但很多時候都能夠用來解釋一些現象的發生,例如野生動物遭到人類的殘酷獵殺,常見的就有穿山甲、果子狸、鯊魚等等,其中以瀕危動物的生存狀況最為危險。中國公益廣告中的一句「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精闢地解釋了人類殺害野生動物的動機,最終都能歸結為利益驅動。那麼為什麼有些野生動物明明沒有鼓吹的那樣有營養價值,還會受到人類的追捧從而遭受獵殺呢?這裡以鯊魚為例子,人類認為鯊魚身上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它的魚翅,而中國傳統的山珍海味中就有魚翅的一席之地。
  • BBC有史以來最棒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它們吹的哨聲我們聽見了嗎?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以人類為主導的星球上,我們的一舉一動對動物們都產生極大的影響。 巨型鯨就是其中之一,它們差點因為人類的捕殺而從地球上消失。 數據統計單南極海域就有超過150萬頭鯨魚相繼遭到獵殺,人們從它們身上剝下厚厚的脂肪,放入大桶中,熬煮製作人造黃油和肥皂。 目前記載人類捕獲的最大一頭藍鯨體長33米,壽命超過100歲,但它在短短兩小時內消失不見。
  • 穿山甲與國寶大熊貓同一級別!由二級保護動物變為一級保護動物!
    要知道熊貓是一級保護動物,現在穿山甲也變成一級保護動物,且保護難度比熊貓難得多!同時還是印證了一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它之所以能變成保護動物還是因為大量不法分子對其進行捕殺,獲取穿山甲身上利益,有了市場的存在,不法分子才願意幹這種違法活動!捕殺穿山甲是會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現在變為一級保護動物,那便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 差點滅絕,穿山甲被藥典除名,瀕危動物有救了
    在我們霸佔生物鏈頂端的這些年,大批野生動物走向滅絕,即使4000萬年前遠古生物也不例外。穿山甲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它的身上披著厚厚的鱗甲,身體細長呈圓錐形,四肢粗短,尾巴細長,主要以螞蟻為食。有些地方也靠它控制蟻患。在我國傳統醫學典籍中,穿山甲的鱗甲有改善哺乳期婦女皮膚狀況,改善血液循環,刺激乳汁分泌等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