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狂風暴雨後的「巨型紅水母」,又一種科學破解的神秘現象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天空中的怪異景象總能給人帶來無限的想像,比如古人將日食視為視為「天狗食日」,把彗星當成「掃把星」。

我們很早就從影視劇裡學會了以「鄙人夜觀天象」為開頭的調侃之辭,但如果真的看到天空中從未出現過的現象,往往會將其視為UFO,由此也產生了不少烏龍。

現代科學對很多現象做出了解釋,但天空遠不如我們想像那般安寧。上半年廣州塔與東方明珠接閃的場面頗為震撼,但同樣是在雷暴天氣,不知道你是否有見到過漂浮在天空高處的「巨型紅色水母」。

也許你見到過,但一眨眼的功夫這些「紅色水母」就消失不見了,以至於以為自己眼花了,其實這並不是幻覺。

你能在下面這張智利拉西拉天文臺的照片中看到什麼:滿天繁星,璀璨的銀河還是位於中部右側的大小麥哲倫星雲呢?但與隱藏在照片左部地平線上的主角相比,這震撼的景象也有些黯然失色。

圖源:P. Horálek/ESO

以下六張放大圖可以幫我們更好地觀察這一神秘物體:在約40分鐘的時間裡,遠處山頭出現了一系列紅色帶狀閃光,之後消失的無影無蹤,好像從沒有出現過一樣。

圖源:P. Horálek/ESO

據推測這些紅色閃光極有可能發生在500公裡之外,每一個紅色閃光都高達80公裡,持續時間僅為幾分之一秒。

這一神秘現象的出現是由於黎明前幾個小時,遙遠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場強大的雷暴,於是地球的高層大氣再一次淪為了它們的遊樂場。

這些紅光像莎士比亞筆下《仲夏夜之夢》和《暴風雨》中的精靈那般難以捉摸,於是阿拉斯加大學的戴維斯·森特曼博士將這種天氣現象命名為「精靈(sprite)」。

他認為這個名字「非常適合描述它們的外觀」,而且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它們轉瞬即逝的「天性」。

看,精靈是真實存在的——雖然和我們想像的精靈並不一樣,它甚至不是一種生物。

這些精靈其實是發生在雷暴雲或積雨雲以上的大範圍放電現象,呈現出明亮的紅橙色閃光,寬達數公裡,高達96公裡,穿過平流層、中間層,一直延伸到電離層。電離層是大氣中較脆弱的部分,它標誌著地球環境的終結和太空的開始。

雷暴雲之上的「精靈」

一些精靈有著紅色、藍色或紫色的卷鬚,向下垂向平流層;而另一些精靈則長著像頭髮一樣的紅色絨毛,延伸到電離層。

它們的頭部最亮,下部會在離地面40到24公裡的高空消失,最近可以到達雷暴雲的上方,而雷暴雲最高時在地球上空約16公裡處。

2015年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發現的精靈

更神奇的是,它們常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成群出現,最亮的那幾個伴隨著越來越微弱的回聲。

所以這些精靈比我們平常看到的閃電要高得多,在夜空中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因此又可以分為水母精靈、蘿蔔精靈和柱狀精靈等。

柱狀精靈

但是它們不像閃電那樣常見,而且不容易觀察及拍攝。拍攝它們需要一些特殊的條件,比如清晰的視野和沒有光線的天空,因為雲和雨使觀察更加困難,以及紅光敏感設備等等。

因為精靈只持續十分之一秒,而且常常會被風暴雲遮擋,所以很少有人能從地面上看到它們。

不過2011年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阿拉斯加大學的一位空間物理學家表示,從地球上看,「它們比金星還要亮」,因此對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人看到它們仍然感到十分驚訝。

我們不知道第一個看到這種現象的人是誰,但最早的報告可以追溯到1730年,當時德國歷史學家約翰·格奧爾格·埃斯特(Johann Georg Estor)就記載了雷暴雨以上的短暫發光現象。

約翰·格奧爾格·埃斯特

他在一本書中提到,自己通過騎馬及步行的方式探索了黑森達姆施塔特的風景地貌,完成了一本有關國家地理的書。之後老師給了他一個提示,讓他去觀察天空。

於是有一天他穿過雷雨雲,爬上了勃格特附近福格爾斯山脈中最高的一座山。置身雨雲之間時,他感到有小水滴在皮膚上,就像露水;到達山頂後,他看到了頭頂上的藍天,身下的雲塊像白色的海洋,從雲塊上發出的光直接飛向天空。

而有關偶遇精靈的報導至少可以追溯到1886年,託因比(Toynbee)和麥肯齊(Mackenzie)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描述。儘管幾十年來偶爾有飛行員和其他人聲稱看到了這樣的奇怪景象,但直到1989年7月6日,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們才第一次在偶然間拍到了精靈的照片。

那一天,大氣物理學家、長期研究高空現象的約翰·溫克勒(John Winckler)在雙子城東北約64公裡的一個天文臺,檢查一套將用於為不久後火箭測試的低光度攝像系統。

在這一過程中,攝像機記錄下了地平線上的一道閃光。「它看起來和我所見過的任何東西都不一樣。」溫克勒博士在一次採訪中回憶道。

1990年,他在論文中估計這兩次閃電的長度約為12英裡,他指出,這「比雲對地閃電要長得多」,這道向上的閃電究竟是一種偶然,還是一種新的閃電,就像它的顏色一樣都是未知的。

精靈的第一張彩色照片拍攝於1994年

無意中溫克勒和他的學生們成為了第一個在磁帶上捕捉精靈的人,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意外,使精靈成為一種真實存在的,並且值得研究的現象。

不久後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們開始從環繞地球飛行的太空梭拍攝的雷暴錄像帶中搜尋。1990年4月拍攝的一張圖像顯示,在非洲西北部出現了一場強烈的雷暴,頂部明顯出現了大約20英裡高的垂直閃光。在此之後他們很快發現了其他相似的圖像。

這些證據都表明飛行員極有可能很早就偶遇過這些「紅色精靈」,不過可能擔心別人認為他們精神不正常所以沒有公布。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研究精靈,並將這些事件統一命名為瞬變光學事件(TLEs)。

各種大氣層放電現象

有趣的是,諾貝爾獎得主查爾斯·威爾遜早在1925年就提出,理論上高層大氣可能會發生電擊穿。而且據說在1956年,他目睹了一個可能是精靈的東西。

在2006年2月22日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中,杜克大學的電氣工程師坎默(Cummer)和他的同事們描述了精靈產生的具體過程。

2005年夏天,他們在科羅拉多州柯林斯堡的野外觀測站,使用一種用於研究爆炸等快速現象的電子相機捕捉到了精靈的圖像。

這種相機最快的幀速率產生的慢動作圖像相當於將一秒鐘的正常速度的視頻拉伸成大約五分鐘的超慢動作,每一幀之間的時間間隔小於一毫秒。

看到精靈的人都很興奮。高速視頻記錄顯示,當它們展開時,粗柱和細帶以高於閃電的速度向上或向下傳播並且產生分支,起爆點通常位於海拔80或90公裡的高中層。要從這些起爆點到達平流層,至少要下降30公裡。

精靈產生過程

精靈有時候也會被誤稱為「高層大氣閃電」,但它們其實是一種缺乏對流層閃電高溫的冷等離子體現象,它們更類似於螢光燈管放電而不是閃電放電。

閃電是持續時間很短但是電壓很強的電流,而紅色精靈通常很弱,持續時間不會超過幾秒鐘,因此不被認為是特別危險的,然而它們或許與發生在雷暴上空的各種無法解釋的飛機事故有關。

2016年,颶風「馬修」路過過加勒比海時,人們也觀測到了精靈,不過對於精靈在熱帶氣旋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當時拍到的精靈

而且精靈形成的具體細節還是未知的,科學家們也不知道它們是對天氣起著重要作用,目前還僅僅是好奇而已。

當然你或許對這種神秘的天氣現象也產生了好奇心,想親眼看一看這些神秘的「精靈」,有人也分享了觀測精靈的技巧:

「想在暴風雨期間用肉眼看到它們,需要找一個遠離城市刺眼燈光的避風處,因為霧霾和空氣汙染也會遮擋精靈。然後凝視空中的雷雨雲,同時用紙板遮擋一下視線,避免閃電的影響。預計在風暴最猛烈的時候,它們平均每10分鐘左右就會出現一次。」

P. Horálek. Midsummer night brings sprites — rare phenomenon caught on camera at La Silla.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2015.1.20.

Antonia Čirjak. Is Red Lightning Real? World Atlas. 2020.7.15.

William J. Broad. New Class of Lightning Found High Above Clouds. The New York Times. 1995.6.17.

Brian Clark Howard. Rare, Colorful Lightning Sprites Dance Over Hurricane. National Geographic. 2016.10.3.

原標題:《藏在狂風暴雨後的巨大「紅水母」,又一種被科學破解的神秘現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水母雲一1618
    說到海洋,一定會聊到我們的「海洋精靈」——水母。我們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水母,了解水母,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困頓在電視上,課本中,手機裡。  為了讓人們能更多的了解海洋,觀察水母,多一種方式去認識世界,水母雲-1618便由此建立了。
  • 2000年前在地球上出現的神秘巨型圖案,各國學者為它吵個不停
    一直以來,全球就存在著各種神秘的現象和地區,困擾著人類數百年。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迷霧也漸漸被撥開,比如外國的百慕達、中國的迷魂函等地區,都已經被破解。但是,目前來說人就有一些地方,無法用科學解釋,比如納斯卡線條。
  • 壯觀無比:水母精靈漂浮空中,美麗的紅色閃電
    據雅虎新聞網近日報導,如果在暴風雨時抬頭,在天空中看到有一個紅色的水母,不要擔心,你並沒有產生幻覺。這美麗的水母是由無數的紅色閃電構成,並被稱為「紅色精靈」。紅色「水母精靈」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自然現象,持續時間可能僅僅一秒,並在地面上很難觀測到藏在風暴雲層後面的閃電。史蒂芬·胡默爾(Stephen Hummel)是一名來自麥克唐納天文臺的專門研究夜晚星空的研究員,在今年的7月2號的美國德州洛克山脈,機緣巧合的拍攝到了「紅色精靈」的美麗身影。
  • 水母都是如何入侵人類的?
    水母不可貌相,藏得夠深啊!由於這些劇毒水母大多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北沿海的水域,所以當地的一些度假勝地,都設立了這種水下隔離網,來保護遊泳的人免受世界上對人毒性最強的生物的襲擊。即便是這樣,在過去的25年中,被箱形水母蜇傷導致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64人,要知道同時期死於鯊魚之腹的只有13人。
  • 美國上空出現罕見現象,疑似水母又像外星人,它從何而來?
    美國上空出現罕見現象,疑似水母又像外星人,它從何而來?在地球上很多事物的出現都超乎了人類的想像,一些生物甚至不受自然規律的管轄,它們似乎可以實現長生不老,除了自然界的生物以外,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奇觀異象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很多現象都是由衛星拍攝到的,通過拍攝到的衛星圖像,能夠清晰看到宇宙中的其他事物,讓我們對宇宙有了一個重新的了解和看法。
  • 廈大小夥亮相央視《科學動物園》 講述萌萌噠的水母
    尼紫泰在央視科教頻道的《科學動物園》欄目中,講述水母知識 7日晚上,央視科教頻道的《科學動物園》欄目來了一名廈門大學的小夥子尼紫泰。他在節目中生動講述了海月水母的「長生不死」,並現場給水母餵食。其實,最近兩年,尼紫泰一直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做科普,介紹不同水母的特點。此外,他還設計一套水母表情包,用「萌萌噠」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水母。
  • 網紅違法採摘水母雪兔子遭譴責,水母雪兔子究竟是什麼「寶貝」?
    在9月20日播出的《極限挑戰寶藏行》中,某網紅嘉賓疑似採摘瀕危植物水母雪兔子引發熱議,並且,一些植物學家對網紅擅自採摘水母雪兔子的違法行為提出了嚴厲批評。那麼,水母雪兔子究竟是什麼「寶貝」呢?為何不能採摘呢?
  • 澳洲發現像深海彩帶巨型管水母,最外一圈長47米,實際全長還未知
    在海洋的深海中,有很多神奇的生物,其中有些水母看似很小,實際上它們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體長也是非常驚人的。近日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寧加洛深海峽谷中,美國加州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長度驚人的巨型生物——管水母。
  • 【科學闢謠】看科學如何破解 「鬼壓床」的玄幻色彩
    【科學闢謠】看科學如何破解 「鬼壓床」的玄幻色彩 2021-01-14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母中也有巨無霸,長度疑是藍鯨的2倍,身藏劇毒十分可怕
    海洋世界中存在著許多奇特的物種,例如雄性可以繁殖後代的海馬、智商超群的海豚等等,其中的水母也讓人類感到驚嘆。根據專家介紹,水母是一種適應能力較差的海洋生物,一旦生活環境中的水溫和水質發生了變化,那麼它們很大機率會因為不適應環境變化而出現死亡現象。
  • 神奇動物看這裡:恐怖而又少見的深海動物——冥河水母
    看過《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朋友,相信大家對於裡面從第三步《阿茲卡班的囚徒》裡面出現的攝魂怪印象深刻,這種攝魂怪的恐怖形象也是諸多90後朋友們的童年陰影
  • 天文學家發現50公裡寬紅色精靈「水母」,出現在80公裡高太空邊緣
    那麼這些巨大的紅色水母究竟是什麼東西,真的是來自外星的天外來客嗎?它們到地球來幹什麼呢?其實這些紅色水母的正式名字叫精靈(Sprites),是一種發生在積雨雲之上,太空邊緣的罕見天象,是一種瞬態發光現象,而不是什麼可以長期以實體存在的生物。
  • 燈塔水母永生不死?不要被騙了!
    燈塔水母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長約為4~5毫米,除了紅色的消化系統外其它身體部分都是透明的,形狀如燈塔因而得名燈塔水母!燈塔水母多生活在熱帶海域,是肉食性動物,以浮遊生物,小的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的魚類為食!
  • 心靈感應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而微觀世界跟宏觀世界有很多的不同,很多宏觀世界的理論在微觀世界並不適用,甚至於微觀世界的一些現象完全顛覆了我們的認知,比如神秘的量子糾纏現象。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存在的一個神秘現象,是量子力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難題。對於量子力學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它是現代科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說是現代最偉大的一門科學。
  • 黑夜中的神秘光球,瑪爾法幽靈燈,是科學還是超自然現象
    記得從很小的時候老一代的人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關於「鬼火」的神奇經歷,就是在夜晚的時候會看到遠處有發光物體,並且在運動,當人們靠近反光點的時候燈光消失了,他們的解釋都是因為自然現象引起的樹木腐爛後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形成的木頭到了夜裡就發出幽靈般的光,更甚者會說那些都是棺木經過長時間的自然環境造成的自然發光現象。
  • 來廣東科學中心探究《神秘海洋》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11月20日,大型國際科普巡展——《神秘海洋》展覽在廣東科學中心亮相,該展覽分8大主題展區,設超多互動體驗展項,並配套新奇的展教活動、科技電影,將帶領觀眾踏上一段海洋世界的「神奇之旅」。
  • 神秘的「球狀閃電」是自然現象嗎?它如何形成的?
    大氣的這种放電現象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一種在平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了。科學家估計,平均每秒鐘全世界會發生100多次閃電現象。我們平時在天空中看到的閃電象限多為分叉的樹枝狀。關於大氣這种放電現象,我們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因為它們發生頻率高、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但是在自然界還存在另外一個非常其他的自然放電現象:球狀閃電。這種閃電由於其十分罕見,難以捉摸,一直以來被人們認為是一種謠傳,或者一種非自然現象,但隨著近代照相技術的發展,我們獲得很多關於球狀閃電珍貴的影像資料。
  • 水母百科|皇冠水母介紹及如何飼養?
    02皇冠水母特點介紹今天水母君給大家帶來了一種無比華麗的水母——皇冠水母。與其他水母的不同之處在於傘周圍有一條深深的溝槽,賦予了它們冠狀的形狀。它通常出現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開闊海域。由於表面突起類似花椰菜,因此,這種水母還有一個常見的名稱——花椰菜水母。
  • 你知道冥河水母嗎?海底深處幽靈般的存在,巨大到讓人懷疑
    在2100米的海底深處,生活著一種恐怖的生物,它巨大的體型讓人震驚,在深海的幽深處,如同幽靈般遊來遊去。倘若你站在它面前,恐怕你更多的是驚嚇!這個巨型生物就是冥河水母。冥河水母的發現1901年,冥河水母首次在南極海域為人類所發現,這是巨型水母與人類的首次見面。在這之前,人類一直認為北極霞水母是最大的水母。北極霞水母屬於霞水母的一種,也被稱為師鬃水母,傘徑在5米左右,觸手長達35米。體型巨大的北極霞水母,卻是個外強中乾的生物。
  • 《口袋妖怪紅黃藍綠》瑪瑙水母怎麼捕捉 瑪瑙水母捕捉方法分享
    導 讀 口袋妖怪紅黃藍綠瑪瑙水母怎麼捕捉,許多萌新不是很了解,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