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邪不壓正》評價兩極化 原著黨高曉松:完全不是《俠隱》的氣氛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讓子彈飛》的全民狂歡和《一步之遙》的全面落敗,使得姜文導演的新片《邪不壓正》這部新片更吊起了觀眾的胃口。上周公映至今7.2分的網絡評分,恰好讓《邪不壓正》的口碑夾在前兩部電影之間,伴隨著的還有兩極分化的評價和多種維度的解讀。正如姜文的很多電影一樣,「看沒看懂」成了觀眾們站隊的重要標籤。

資料圖:白繼開攝點讚派:從頭到尾都是姜文烙印

「特別的爽,特別的姜文,特別的電影。」這是寧浩導演對《邪不壓正》的評價,也是大部分給出五星好評的觀眾最強烈的感受。電影從頭到尾都打上了標誌性的姜文烙印,幽默荒誕的臺詞、密不透風的節奏、滿屏飛濺的荷爾蒙、浪漫到飛起的詩意表達……這樣的電影,確實很姜文。

有了《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兩部電影的觀影經驗,《邪不壓正》給人的直觀感覺還是熟悉的味道,只不過把背景從鵝城、上海搬到了北平。七七事變的前夕,日本特務、親日分子、豪門舊戶、國際醫生、交際名媛在北平城輪番登場,明爭暗鬥之間醞釀出一場腥風血雨的復仇大計。不少觀眾表示,整部電影看下來很燃很爽也很嗨:「節奏暢快、臺詞精妙、音樂悠揚,交織出一部浪漫色彩濃烈的電影,看完就像酷暑中灌下一杯冰爽烈酒。」影片中時不時冒出的黑色幽默臺詞也讓觀影過程笑聲不斷,比如,諷刺蔣介石寫日記的臺詞、汽車裡姜文「壓著速度」的哭戲、反覆出現的曹雪芹故居梗……尤其是廖凡和朱皇帝畫像合影一幕,「笑」果最佳。

一眾主演也為《邪不壓正》奉上了絕佳好戲。影評人董冬冬表示:「彭于晏再一次印證了自己作為演員的可塑性。」廖凡則將一位「可愛又迷人的反派」完美演繹,不僅夠邪夠狠,還貢獻不少笑料。片中一場吃餃子的對峙戲,廖凡和姜文惜字如金,卻在心機攻防之間,將文戲演出了武戲的驚險效果。周韻仍是姜文電影中的那抹「絕色」,其演繹的奇女子是本片中點睛之「魂」。許晴將亂世之中的性感尤物演繹出決絕硬氣,「讓人心生憐愛」。

值得一提的是,連綿不斷的「屋頂」成為影片的重要意象,也是《邪不壓正》的靈魂所在。清華大學尹鴻教授認為,影片通過相對虛構的時間和空間的環境,塑造了一群屋頂上的、體面的中國人。「以前也有電影描寫屋簷上,但更多的是某個瞬間,有點浪漫感,但《邪不壓正》整個就是浪漫主義的,這些人到了屋頂上都是洋洋灑灑的自由。」周韻則在採訪時透露,屋頂正是姜文的創作初衷,「這部小說是姜文十年前買的,一直找不到切入口。之後,姜文忽然對電影有一個『屋頂之上和屋頂之下』的最初靈感,他腦子可能有1937年的北平的屋頂,這是他最早對於電影的切入口。他認為屋頂之上是一個乾淨、浪漫、有靈魂的地方,。屋頂之下則是權謀的。」

吐槽派:人物故事混亂缺邏輯

《邪不壓正》的故事發生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之前,一個身負大恨、自美歸國的特工李天然(彭于晏 飾),在國難之時滌蕩重重陰謀上演了一出終極復仇記。十五年前,師兄朱潛龍(廖凡 飾)勾結日寇根本一郎殺害師父滿門,與李天然結下血仇。神秘人藍青峰(姜文 飾)遊走於正邪兩邊,暗自布局。

其實這個故事並不複雜,姜文導演一言以蔽之,「如同北平的哈姆雷特,如同李小龍智取危機四伏的卡薩布蘭卡!」但就是這樣一個直白的復仇故事,卻讓很多觀眾感覺「沒看懂」。彭于晏為什麼遲遲不動手?藍青峰究竟是什麼人?謀劃了15年的大計,為何又在關鍵時刻草草放棄?……雖然《邪不壓正》的臺詞密集、信息量巨大,但卻在荒誕、跳躍的敘事間,讓觀眾對故事和人物的運轉邏輯感到摸不著頭腦。

眾所周知,姜文的電影都是編劇到了現場還在改劇本。影評號「褻瀆電影」認為,這可能是導致其故事混亂的原因所在,「彭于晏飾演的男一號沒有主觀能動性,無法驅動情節,只是一個棋子,也看不出來他內心的恐懼和性格的層次感,而躲子彈、筷子殺鬼子的身手又跟抗日神劇差不多,半小時之後這個劇本就爛成了篩子。節奏亢奮失控本來就是姜文的問題,這次的劇本更是凸顯了這個問題,本來很簡單的故事,但混亂的節奏卻讓人有難以消化的感覺,這就是很多人看完不舒服的原因。」影評人風間隼也認為:「自從美國人摔死之後,人物開始崩坍,劇情徹底亂來。姜文太沉迷於操縱觀眾的情緒了,沒把人物和故事放在第一位。」

姜文電影強烈的個人風格也令一些觀眾感到不適,「兩個小時的《邪不壓正》真的做到了高潮迭起,精彩不斷,但問題是這樣兩個小時讓人全神緊繃的電影也真的很容易讓人在觀影后感覺既空虛又勞累。」影評人「桃桃淘電影」認為,這是一部成也姜文、敗也姜文的片子,「姜文的電影裡,角色總是帶著些瘋癲,所有人都像嗨過一樣,臺詞密,表演也有意的過。想法太多,使得影片會有些散。另一方面,隱喻仍然很多,壞主意也仍然很多。」

解讀黨:歷史梗外夾帶私貨

姜文電影的另一個有趣現象就是,無論好壞,總有大批影評人和觀眾熱衷於研究電影中沒有說透的那一部分,以此來解讀姜文,又或者是「過度解讀」。《邪不壓正》同樣給大家提供了這樣的解讀空間。

比如,在李天然前往協和報導的第一天,曾在院長面前對著一隻腎的標本起誓。電影中提到,這是院長的一次手術失誤,切去了患者健康的右腎,留下了患病的左腎。而這個腎的主人,其實是梁啓超。這是歷史上的真人真事,最頂尖的醫生為當時的名人治病,卻鬧出了這樣的笑話,這就是姜文所要表達的荒誕。荒誕不是電影的創造,生活本身已經足夠荒誕。

片中還有很多人物也源於真實歷史,藍青峰提到的「老西兒」和「小諸葛」,分別指的是北洋時期的著名軍閥閻錫山和白崇禧。藍青峰最後救出的張將軍,是抗日名將張自忠。巧紅的人物原型,是為父報仇刺殺孫傳芳的「巾幗英雄」施劍翹。李天然入職協和不久碰上的謀殺案,則是歷史上確有其事的「帕梅拉案」。

影片中最大的笑點莫過於朱潛龍和「太祖畫像」合影一幕。這幅畫並非完全杜撰,它的原型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副不太常見的肖像畫,只不過,姜文給畫上加了兩撇小鬍子。這樣一來,和廖凡的相似度就更高了。朱潛龍為了「認祖歸宗」,還將這幅畫像紋在了自己的胸口,十足滑稽。朱潛龍原本隨師父姓李,後來為了當皇帝改姓朱,也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當然,姜文也少不了在電影中夾帶「私貨」。片中,李天然回國住進內務部街11號院,正撞上藍青峰出門去買醋,這個院子就是姜文小時候住的部隊大院,也是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故事發生地。而電影中說起北平公安局的地址在東棉花胡同39號,這個地址現在是中央戲劇學院,正是姜文的母校。

有一個角色可能會讓影評人不爽,那就是史航扮演的「北平首席影評人」潘公公,他嘴裡時常提到的「吾師庒士敦」,就是溥儀的外籍老師庒士敦。而姜文也借這個人物,狠狠地調侃了一把「不識字」的影評人們,看來,他對《一步之遙》的口碑風波似乎還耿耿於懷。

在諸多解讀中,關於國民性的隱喻也是影迷們討論的焦點。有人認為,李天然代表了中國人民,周遭的人物則分別代表當時的國際勢力和國內黨派,在尋求各方勢力幫助未果的情況下,李天然終於走上了自我覺醒的復仇之路,這也象徵著中國人民的自救之路。當然,這是否屬於「過度解讀」,就是智者見智了。

原著黨:《俠隱》的精彩被完全捨棄

電影《邪不壓正》改編自張北海的小說《俠隱》。一向大刀闊斧改編的姜文,這一次也不例外,只用了《俠隱》裡的主要人物和復仇主線,而在表達上呈現出和原著完全不同的氣質。

高曉松曾透露,他也想過買《俠隱》的改編權,沒想到被姜文搶先一步。作為原著黨的他,在看完《邪不壓正》後有點遺憾,「恨吶,原來那本書裡我最喜歡的,就是瀰漫著的那種淡淡的北京味道,就感覺到處是那種小炊煙小煤球,小炕小路,小飯吃著,然後小話聊著,那是我看那本書特別感動的地方。」高曉松本來以為姜文會把它拍成一部進階版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結果一看,完全不是那個書裡寫的氣氛。恨得我咬牙切齒。」

其實,影片並非沒有對老北京的展現。無論是CG製作的雪後北平,還是姜文在雲南實景搭建的四萬平方米的「屋頂世界」,都充滿了懷舊風。但這樣的場景,更多的不是意在還原老北京的生活,而僅僅是給李天然和巧紅提供一個理想的精神世界,給復仇的故事提供一個歷史的真實背景。原著中老北京真實的煙火氣,在片中只剩下了「講究的餃子」。

《俠隱》的另一個主題,是武林的消失,舊時代的逝去。電影則乾脆不講「俠」,不談武林,把它徹底變成了一個哈姆雷特式的復仇戲。姜文自己曾坦白地說:「我對俠沒興趣,我更相信武器。」

至於《邪不壓正》真正想表達什麼,姜文也特別通俗地回答過:「我通過電影表達成長和變化。」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李俐

相關焦點

  • 張北海的《俠隱》,在《邪不壓正》裡早就名存實亡了
    不論好壞都經歷過的姜文,也不知道為什麼,唯獨看上了張北海的《俠隱》,讓這部讀完有點寡淡的作品作為自己「北洋三部曲」的終章,畢竟書中文風和姜文的風格完全不在一個世界。 這部作品究竟講了些什麼?姜文的改編和原作有哪些不同?原作作者張北海又是何方神聖呢?
  • 《邪不壓正》幕後那些事,姜文苦勸彭于晏拍裸戲,許晴也是他教的
    在姜文「神」一部「爛」一部的輪迴中,大家對《邪不壓正》充滿了期待。影片劇情出自小說《俠隱》《邪不壓正》出自小說《俠隱》;這部小說的作者是著名藝人張艾嘉的叔叔張北海所寫。當時還有一位名人對這部小說十分著迷,他就是現在風評很差的高曉松;高曉松看過小說之後,也曾找過出版商。張艾嘉選定了姜文然而這部小說的版權並不是誰都能買的,當時一共有12個人想買這部小說的版權。
  • 姜文新片上映 小說《俠隱》歸來
    2018年版    姜文新片《邪不壓正》上映,想必會激起一輪觀影熱潮,順理成章地,是影片的原著小說《俠隱》由世紀文景再版。該書曾於2007年首次和中國大陸讀者見面。    《俠隱》是張北海寫於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他以描繪紐約生活的散文著稱,《俠隱》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背景設置在20世紀30年代的北平,他童年生活過的地方。小說描寫一位受過現代教育的江湖遊俠李天然自海外歸來,為尋找五年前師門血案的元兇,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
  • 假如高曉松拍了《俠隱》
    觀眾在意的,不是「真不真」,而是「像不像」。胡金銓是考據狂魔,老片影迷都知道。可他也有「不敢考據」的東西。他拍武俠,明代錦衣衛出現頻繁。錦衣衛用的武器很常見,但太特殊。創作者要滿足的,不是史書裡的真實,而是觀眾的想像。相比於考據狂導演,觀眾們無暇埋頭高文典冊。高曉松要讓1937年的美國大夫,在北平喝上原著裡的「Dewar’s」,只怕觀眾會當成植入廣告。這酒近兩年才重回大陸,誰知道它有那麼長歷史?
  • 《邪不壓正》:《俠隱》最好的影像化表達
    歷史隱喻:敘事模式、迷失與成長姜文影片的故事邏輯雖然時常被質疑,但《邪不壓正》的敘事模式還是可圈可點,整個故事集中體現李天然從迷失到成長的過程,整體的故事線索是明晰的。李天然少年時目睹師父全家被師兄朱潛龍殺害,僥倖逃脫的他被美國醫生亨德勒救下被送去美國學醫,同時接受特工訓練。
  • 姜文將拍《俠隱》 「我的電影一直尋找真相」
    姜文新片敲定《俠隱》,4月13日,在杭州出席導演生涯二十年活動的姜文宣布新片為《俠隱》,與前兩部作品《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共同構成
  • 邪不壓正片尾有彩蛋嗎是什麼 邪不壓正片電影結局是什麼意思
    電影《邪不壓正》目前已經上映了,相信不少人都去了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而《邪不壓正》的結局也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還是來和小編了解了解邪不壓正結局是什麼意思?知識點一:那是誰的腎?片中李天然入職協和醫院時,和同事對著一顆腎宣誓。他好奇為何要對著一顆腎宣誓。
  • 成都坐動車直達《邪不壓正》取景地!姜文任甩一個畫面,都讓人心馳...
    據8月1日數據顯示上個月的電影票房姜文四年磨一劍的《邪不壓正》過5億拿下第三圖:東方IC雖然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可謂「冰火二重天」但是幾乎沒人否認姜文挑取景地的眼光一禎一畫面洗!眼!睛!啊!發仔不得不感嘆《邪不壓正》這部影片的畫面真的超級美!
  • 一身血仇,一腔國恨~這很姜文!
    7月13日,《邪不壓正》,共赴狂歡!姜文導演、彭于晏、廖凡、周韻、許晴強強聯手,演繹快意恩仇的北平風雲。暌違四年,今朝出鞘,姜湖相邀,請君來賞! 以前王法再不是東西,還能容得下我們,還尊稱我們是俠義道,可現在,法律取代了正義,第一個給淘汰的就是我們。幹我們這一行的,現在連口飯都沒法混。藍青峰也給李天然舉了個例子——刺客施劍翹。暗示當時的社會已經不再允許私刑。即便是施劍翹家世了得,最終得到國民政府特赦,也還是免不了經過法庭審判的過程。
  • 結合原著《盜官記》,我們來談談《讓子彈飛》後面的姜文
    前言可以說《讓子彈飛》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裡程碑,雖然以前改編自文學原著的成功作品不計其數,但作為一個個人風格非常明顯的新一代導演,他在用幽默改編文學原著《盜官記》時,可以充分融合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但以極大的現實主義和諷刺性,彝族的語言藝術用我們有著鮮明的特點,可以說,他真正實現了商業與藝術並存的電影現象,極大地促進了電影文學的發展
  • 原著小說改編成影視劇,在很大概率上,就是毀經典
    一種是被原著讀者高度認可,認為拍攝出來的影視劇完全符合他們腦海中的想像,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作品拍攝出來被原著黨嫌棄,認為影視導演把小說都給搞砸了。 在很大程度上,小說改編影視劇,拍出來註定是讓人失望的。只有兩種情況可能不失望,一種是原著效果過於簡單且不吸引人,一種是觀眾沒看過原著。
  • 解讀姜文經典電影,彭于晏主演的邪不壓正,這無疑是一部上乘佳作
    有刀有動作,有正有邪有味道,姜文的《邪不壓正》我們都能感到所謂濃濃的荷爾蒙,我覺得如果把它轉換成一種觸覺的話,它有一種熾烈的熱度,它會感染很多人,因為姜文聊著聊著他就會把一個事件完全聊城一個傳奇,比方說很多人一看他的上一部作品《一步之遙》一開頭就驚了,感覺看到的是《教父》的片頭,很明顯的這是在電影史上邊的一個經典的段落
  • 姜文竇文濤飲酒互懟,看圓桌派上誰更邪不壓正?
    姜文攜新作《邪不壓正》做客《圓桌派》,與文化名嘴竇文濤、馬未都飲酒暢談。匪幫「大佬」與讀書郎的思想碰撞,必定好戲連臺。姜文是電影人心中的英雄,他所拍的電影皆是一場盛大的夢,他時常用新奇有趣的手法為觀眾敘述世事人情,不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是《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姜文的電影總是引人回味,就像一壇老酒,愈久愈香,百種滋味便構成它獨有的魅力。
  • 姜文新片《邪不壓正》將上映!網友:光預告片都能把人看高潮了
    觀眾對他的期待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姜文不會讓人失望。他的作品從來都是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用他獨一無二的方式震撼你的內心。所以在2018年,距離姜文這部《邪不壓正》上映還有一個多月,影迷們就呼聲一片,可謂萬眾矚目。
  • 《邪不壓正》正式上映,首日票房高達4791萬,完全碾壓《阿修羅》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國產電影卯足了勁想大賺一把的時候,為了賺錢競爭激烈,偷票房、刷評價,無所不用其極。可是今年的《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上映9天怒斬票房20億,甚至原定月6號上映的《爵跡2》不得不推遲檔期。今日上映最新一部電影,由著名導演兼演員姜文導演的電影《邪不壓正》今日正式上映,截止到今天早上六點整,其票房已破4791萬,首戰今日單日票房第一名!
  • 《環太平洋》3月歸來 姜文《邪不壓正》暑期上映
    《環太平洋》3月歸來 姜文《邪不壓正》暑期上映 時間:2018.02.09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到:
  • 《一人之下3》評價兩極分化的原因,動畫黨與原著黨的眾口難調
    給予差評的人以動畫黨為主,給予好評的人以原著黨為主,雙方站在各自立場來對《一人之下3》這部作品進行不同的評價,這導致雙方在評分上出現極大的差異,漫改作品在原著黨與動畫黨之間一直存在著眾口難調的問題。由於原著黨與動畫黨對作品的感情不一樣,所以對動畫的期待也不一樣,漫畫被改編成動畫播出的基礎是原著黨提供的人氣與消費支持,所以原著黨更希望動畫能夠對漫畫進行還原,原著黨對動畫的質量判斷是以漫畫作為判斷基準,而動畫黨首先接觸的是動畫,對於作品的質量判斷是以動畫為基礎的,雙方對於動畫的需求完全不一樣,所以原著黨與動畫黨之間經常會出現關於漫改作品的爭論。
  • 姜文說她的身材沒有骨頭,高曉松說她是「大颯蜜」
    姜文說她的身材沒有骨頭,高曉松說她是「大颯蜜」有人說她那麼大個人了,還一身的「公主病」,有人說她灑脫個性,活成了大部分女人想要的樣子!有人說她永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情商低,融入不到被人的圈子裡,有人說她一直保持「少女心態」,知天命而不認命,努力讓自己綻放!
  • 從《邪不壓正》談起:看音樂世界中的「姜湖」
    姜文可以說是眾多中國導演中,唯一讓小編為他口碑跌落而「痛心扼腕」的鬼才。然而在觀眾褒貶不一的評價中依舊不能否認的,還是姜文的才華橫溢:他敢說,把自己內心的好惡,直挺挺的放在電影裡。姜文的電影中,一向不乏各類型音樂元素的運用。甚至連配樂師們都對於姜文的音樂素養表示驚訝。今天,咱們就從《邪不壓正》走起,看看「姜湖」中的音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