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給人的印象,就如同沈從文筆下的翠翠,輕柔曼妙,舒逸盎然。其實最佳方式是走水路,沿著沈老當年順沅水回鳳凰的路線,直至遊入湘西最深處。鳳凰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有著「中國最美的小城」之譽和「畫鄉」的美稱。土家住房多依山建築,一般是長方形,三間,中為堂屋。房屋建築材料,有的以木架屋,房頂蓋瓦;有的編竹為牆,茅草為頂。走在武陵山中,步入湘西神界,無論在州府吉首,邊城鳳凰,還是古鎮王村,無不讓人感受到湘西的正宗滋味——酸辣。
1、鳳凰龍鬚糖
龍鬚酥據傳已流傳民間二千年,正德有民間時,發現民間竟有此糖,民間稱之為銀絲糖,入口極香感到非常特別,因而對此物產生好感,於是下旨帶回宮中,由於形如龍鬚,所以取名為龍鬚糖,後傳入民間,亦叫龍鬚糖,也稱為龍鬚卷,一直流傳至今。
2、鳳凰涼粉
涼粉是這邊最具特色的小吃之一了,人們喜愛吃,不僅味美,而且可以消暑,更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其他營養,是一種低熱能高膳食纖維的健康食品
3、鳳凰餈粑
每逢春節來臨,農曆臘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餈粑。據鄉土志書記載:糯米飯就石槽中杵如泥,壓成團形,形如滿月。
4、茶峒碗兒糕
白的雪白、黃的金黃、膨鬆糯軟、香甜微酸的碗兒糕是茶峒的又一大特色。
5、裡耶米豆腐
6、湘西苗家臘肉
「於陽而煬於火,曰臘肉。」證明臘肉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湖南土家、苗家臘肉是土家人民和苗家人民為延長豬肉保質期而獨創的一種具有特殊風味的地方名產,其特點是:脂香濃鬱、皮色黃亮、肉色似火、紅豔喜人、滋味鮮美、營養豐富。
7、糯米醃酸魚
糯米醃酸魚,菜質建構相宜、營養價值極高,是苗家待客的上乘美味佳餚。
8、鳳凰血粑鴨
製作時先將預先浸泡好的上等餈糯米裝入瓷盆裡待用,在宰殺鴨子時將鴨血溶入糯米浸泡均勻,等鴨血疑固後,上鍋蒸熟,血粑冷後,將血粑切成小塊小塊的方塊,然後用茶油煎熟,鴨肉和豬肥肉、花椒、植物油一起爆炒,炒幹水分,再加入鹽、醬油拌勻,加入清水,大火煮十幾分鐘,有香氣溢出,再加入大紅椒切片。待鴨肉煮熟時,再將血粑放入鴨肉裡小煮,並摻合一定的香料,煮成色成金黃即可食用,血粑鴨子既有鴨肉的鮮美味濃,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吃起來到口香濃,讓人食慾大增,少有的美味佳餚。
9、霸王湯
「三合湯」稱「霸王湯」,相傳晚清大臣在湖南組建「湘軍」時,「湘軍」士兵因為長期生活在野外、湖區,患風溼病的日見增多,致使士氣低落。於是曾國藩用重金聘請名廚,精心調製了一種去風溼病的「三合湯」,作為士兵佐膳的菜餚。
10、湘西血灌粑
血灌粑除了要有血和腸子以外,還要加上糯米。具體的做法是,先將豬大腸洗乾淨備用,再把糯米洗乾淨,然後在糯米裡加入新鮮的豬血和鹽拌勻,講究一些的還可以加入肉沫、胡椒粉、辣椒粉等,然後把混合了豬血的糯米像灌香腸一樣裝進豬大腸裡。注意裝的時候不能裝的太滿,要考慮到糯米煮熟會膨脹,一般只要裝一半即可,再用棉線把豬大腸的兩端纏緊,用針在腸子上扎一些小孔,以便透氣。最後,把一節節裝好了血糯米的豬大腸放在鍋子裡蒸熟就可以食用了。
沒有寫到的美食,請大家寫在留言區,以便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