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入胃,或會發出預警,4類食物別捨不得吃,或可養護胃

2020-12-22 大旺醫生談

導語提到胃病,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幽門螺桿菌。調查顯示,我國現有的14億人口中,有接近7億,也就是將近一半的胃病患者,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得的胃病。常見的胃病像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都是由於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幽門螺桿菌如此可怕,如何抑制和預防幽門螺桿菌,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想要預防幽門螺桿菌,就要時刻注意身體的變化,第1時間發現它

幽門螺桿菌,也叫幽門螺旋菌,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很狡猾的病菌。它可以很好地避開胃部的強胃酸環境,一直吸附在胃黏膜上,破壞傷害胃黏膜。當身體發出下面這些預警,就說明:幽門螺桿菌,它找上門來了。

1、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

幽門螺桿菌破壞胃黏膜後,胃部會出現一些炎症,導致人的消化系統出現紊亂。而消化功能出現問題了,進入胃內的食物就不能被及時消化。沒有消化的食物一直存儲在胃裡,人就會出現反酸水,胃脹等一系列不舒服的感覺了,這都是幽門螺桿菌造成的。

如果你也有以上的異樣感覺就要引起重視了,如果時間拖得太久,讓幽門螺桿菌長時間傷害胃黏膜,導致胃潰瘍就麻煩了。得了胃潰瘍是會讓我們腹痛難忍的,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不過胃潰瘍發作前會給我們一個信號:就是早上起床的時候,嘴巴裡會有一股很難聞的口臭味道。如果偶爾一兩次口臭的話,可能是吃了味道比較重的食物。早晨如果經常有口臭,最好去醫院檢查胃部。

2、體型變得消瘦

如果我們任由幽門螺桿菌長期附著在胃黏膜上面,而不管不顧。時間長了,胃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而胃消化不良了,我們攝入體內的營養物質就不能被胃吸收。當人體內沒有足夠的營養補充,體型就會變得越來越消瘦

只要我們的身體收到了上面所說的2個信號,就說明胃已經被幽門螺桿菌侵襲了。這時候,我們要常吃4種食物,或能趕跑幽門螺桿菌,讓胃更健康

1、抑菌殺菌的食物

生活中有很多常用的食材,是可以抑菌殺菌的,比如:姜,蔥,蒜,都有非常好的抑菌殺菌的作用。不過對於幽門螺桿菌來說,抑菌殺菌最好的食物還是蒲公英

研究表明在服用抑菌殺菌藥物的時候,若能同時食用一些蒲公英,是能增強所服用藥物的藥效的,讓藥物治療效果達到90%以上。

2、修復胃黏膜的食物

我們知道,幽門螺桿菌對胃部的傷害,是從胃黏膜開始的。那麼,如果我們經常食用一些能夠修復胃黏膜的食物,自然也就減輕了幽門螺桿菌對胃黏膜的傷害。修復胃黏膜的食物有番木瓜和蘿蔔,不過要說效果最佳,還是秋葵

秋葵,俗稱羊角豆,是一種長得很像辣椒的食物,可以生吃也可以做熟了吃。它不僅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還能給胃黏膜建造一堵保護牆,保護胃部不被幽門螺桿菌侵襲。

3、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免疫力就是讓人身體健康的護城河。免疫力高了,幽門螺桿菌也就不容易入侵。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有:香蕉,菠菜等,不過要說效果最好的,還是葡萄柚,深水魚(深水魚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比淺水魚的豐富,肉質也比淺水魚的彈性大,所以不建議用淺水魚代替深水魚食用)。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很好的提高身體的免疫力,讓我們的體質更強,平時要多吃一些。

4、醫生建議:要養胃,嘗試養胃小助手--養胃茶

胃病患者要儘量多喝水。水不僅能促進身體的代謝循環,對於胃病患者來說,喝水還能稀釋食物,減輕胃部消化食物的負擔。可很多人覺得白水無味,他們希望能找些養胃食材加入水中一起喝。不僅水有滋有味了,養胃的作用也更好了。

《千金要方》記載:茯苓,丁香,猴頭菇,沙棘等食材,有修復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我們在平時喝水的時候,可以在水中加入這些食材,對胃部的健康是有很大幫助的。

茯苓化瘀,活血,促消化吸收,安神靜心,養胃,利水

丁香:緩解胃潰瘍,健脾,護胃,昇陽,降逆,止吐,補腎,止痛

猴頭菇:改善人體消化功能,修復胃黏膜,養胃,抗衰老,抗腫瘤

沙棘:祛痰,止咳,健脾,養胃護胃,散淤,活血,助消化

看到這個小食方,很多想要養胃護胃的朋友,都想著試一試。可是,一方麵食材的搜集很麻煩,一方麵食材的配比自己也不容易掌握。朋友們的困擾,小編深有同感,因此特意找到了一款製作好的茶包,分享給大家。這款茶包裡面添加了古醫書中列出的所有食材,經過科學配比,調製而成。包裝也是獨立小包袋,攜帶非常方便。想喝的時候,用水衝泡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您也想要養胃,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同款茶包,胃部健康值得您用心養護!

結語: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很狡猾的病菌,被它侵襲了,麻煩還是很多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以預防為主。多吃一些殺菌養胃的食物,同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家人之間最好分碗分筷使用。跟伴侶接吻後,注意漱口。只要我們防護的好,幽門螺桿菌就無法損害我們的胃了。

相關焦點

  • 這4類食物儘量少吃,或會引起胃不適,是幽門螺桿菌的「好夥伴」
    導語:生活中患有胃病的人逐年增多,胃病可大可小且不能忽視,否則會轉變成胃癌。而目前,導致胃癌出現的元兇便是幽門螺桿菌。當它進入人體,會與胃部細胞黏附在一起,難通過排便將其排洩出體外。長期以往,胃黏膜上皮細胞會出現壞死,誘發潰瘍等胃部疾病,這些症狀和疾病極有可能會漸漸演變成胃癌。
  • 養胃冠軍已公布,不是小米粥,經常吃,滅幽門螺桿菌,胃或更舒坦
    當胃部受損時,也會立刻向主人哭訴,胃也有喇叭的稱號,他可不會像肝臟一樣默默無聞地承受著痛苦,一旦胃部受損了,就會立刻發出疼痛感,人們也會率先察覺。正所謂「愛哭的孩子有糖吃」,人們在平時也格外呵護胃部健康,當胃部出現問題時,也會率先養胃護胃,吃一些治療胃病的藥物。
  • 專家提示:2種食物,胃越痛越要吃,或是能讓幽門螺桿菌不來擾
    感染幽門螺桿菌,通常有4個明顯表現,早發現早治療牙齒發黃一般經常不刷牙還有抽菸的人牙齒發黃很明顯,還會有口臭,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的牙齒也會慢慢變黃,因為這個細菌它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無法得到正常消化,導致一部分的毒素和殘渣吸附在牙齒上,久而久之就算天天刷牙也不會變好,且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是更重的口臭。
  • 幽門螺桿菌在胃裡作怪,身體會發出三個信號,常喝一水,胃越來越好
    ,幽門螺桿菌也會隨之脫落,並通過糞便排出,汙染食物和水源,傳播感染。 2、腹痛 幽門螺桿菌患者還會有腹痛的現象,這是由於胃和十二指腸黏膜受到損害,且有些患者還可能會有反覆發作性猛烈腹痛、上消化道少數出血等表現。
  • 幽門螺桿菌的「源頭」被發現,消化科主任:這3物嘴再饞也別碰!
    相信大家對於「幽門螺桿菌」這個詞估計會特別陌生,因為這個細菌是最近兩年才火起來的,尤其是我們身邊有一些人曾經被「幽門螺桿菌」拜訪過,少部分人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具調查,成人感染率在50歲之前超過百分之八十。那麼為什麼會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 幽門螺桿菌「最怕」1種水!早晚堅持喝,口臭沒影了,胃會感激你
    隨後醫生讓她進一步做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很意外—幽門螺桿菌指數高達189,而正常值應該小於40,醫生告訴她這屬於幽門螺桿菌嚴重感染。「醫生,快救救我,我聽說幽門螺桿菌會引發胃癌,可我還很年輕……」,醫院裡,孟女士焦慮不已,急得哭了出來。
  • 幽門螺桿菌的「終極剋星」,堅持泡水喝,抑菌養胃,胃或誇你聰明
    醫生詢問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小李剛剛出校門,進入職場不久,公司是大企業,對制度、能力要求很嚴格,小李為了跟上公司的步伐,常常熬夜加班,吃飯也不規律,不吃早飯,或者在路上隨便吃點,晚飯隨便點外賣湊合吃一些,而且他自己也比較喜歡吃水煮魚、小龍蝦這類的重油特辣的食物。
  • 拒絕吃2種食物,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忽視的一種水消滅菌類,胃精神起來
    胃是人體的重要器官,管理著身體的所有營養,胃是一個很強的器官,但是它也有很強的敵人,那就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可以破壞胃黏膜,當胃黏膜受到破壞,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就會因為胃痛、胃脹、口臭甚至胃癌等。
  • 胃越痛越要吃這3種食物,或能阻止幽門螺桿菌,早看早了解
    在這個食物多樣化的時代中,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而在我國超過一半的人口患有幽門螺桿菌,聽到這個詞有很多人都會害怕,因為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頑固的菌感染性極強,而且容易反覆發作,一旦進入胃中間無法除根,也可能會侵蝕我們的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的疾病發生。
  • 幽門螺桿菌的兇手終於找到了,奉勸一句:這4種食物,再饞也別吃
    咱們提倡使用公筷,並不是針對幽門螺桿菌,而是因為唾液能傳播的病原體可真太多了。別嫌麻煩,公筷還是用起來!3、咀嚼餵飯孩子胃內環境不同於成年人,幽門螺桿菌進入到孩子胃裡容易定植繁衍,交換唾液對成人來說不算什麼,對孩子來說就可能增加了風險。數據顯示,我國 10 歲以下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高達 40%~60。
  • 三種食物對胃傷害大,不想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勸你最好撤下餐桌
    有些孩子家長,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會將嘴裡咀嚼的食物餵給孩子,這樣就可能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呼籲孩子的碗筷要專用,要拒絕咀嚼以後再餵食給孩子。另外,如果唾液裡有幽門螺桿菌,深度接吻也可以導致;3、胃-口途徑:如果患者有胃食管反流吐出來的食物裡有幽門螺桿菌,其他人接觸到也會導致傳播。部分患者還擔心做胃鏡是否會感染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公布,若能經常端上餐桌,胃或會感激你
    身體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或許會有4個表現,如果佔了兩個,請勿大意1、口臭身體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會有很嚴重的口臭,即使每天都把牙齒清潔得很好,也不能改善這種狀況。3、飢餓感染上幽門螺桿菌後,身體很容易有飢餓感,有些人明明吃飽了飯,但過不了多久就感到餓,這是因為染上幽門螺桿菌後,人的身體會腹脹,只吃一會兒,吃進的食物就被消耗掉,因此會有飢餓感。
  • 26歲女子幽門螺桿菌值高達677,胃受傷,醫生提醒:2個食物是幫兇
    幽門螺桿菌感染,醫生提醒:2個食物是幫兇1、醃製食物吃太多醃製類食物裡面含有的硝酸鹽含量比較大,不加克制的食用就會讓我們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如果你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還在長期吃醃製食物,會加重胃部疾病的出現,如胃炎、胃潰瘍。
  • 幽門螺桿菌的「剋星」找到了,不是蜂蜜,而是它,可勁喝,胃變強
    出現胃部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細菌,可在幽門和胃竇中存活。 這種細菌很容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甚至是胃癌。 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傳染性病原體。 因此,如何殺死幽門螺桿菌對於治療胃病患者非常重要。幽門螺桿菌從哪來?
  • 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的關係,傳播途徑是什麼|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胃...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寄生於胃內的細菌,粘附於胃黏膜以及細胞間隙,即可引起炎症。 它在胃腸道中還會產生毒素,損傷我們的胃黏膜。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胃 黏 膜 相 關 淋 巴 組 織(MALT)淋巴 瘤 和 胃 癌 的 主要 致 病 因 素。[2]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
  • 幽門螺桿菌的「剋星」找到了,不是大蒜,若經常吃,胃或感謝你
    在網上流傳著很多食療小方法,比如吃大蒜,喝酸奶,吃蜂蜜等等,這些對養胃護胃或有所幫助,但是想通過食物來消滅細菌,真的有點不現實,也沒有專家直接說可以根治幽門螺桿菌的食物。一、如何殺滅幽門螺桿菌呢?1、經常吃外賣隨著生活的便利,越來越多的人在變懶,甚至吃飯也開始靠外賣湊合,其實這是很不衛生的,一方面飯店環境較差,衛生不過關,而且在送餐過程中,會經歷難以預測的事情,很容易被幽門螺桿菌入侵。
  • 幽門螺桿菌的「禍根」公布,奉勸:4類食物,儘量少出現在飯桌上
    不僅如此,幽門螺桿菌(簡稱Hp)為了能夠在胃部強酸環境下存活,會通過尿素酶水解尿素產生氨氣,就像裹了一層防護罩保護自己,而氨具有惡臭氣味,從嘴巴呼出就會使人口臭。幽門螺桿菌還很容易傳染,它可通過口口傳染、糞口傳播等,會在家庭之間進行傳播。
  • 胃不舒服,儘量少做3件事,忌口2類食物,胃也許會越來越好
    胃是身體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吃進體內的食物都要經過味道糜爛,才能進入腸道,胃就好比一個「攪拌容器」,所有的食物在胃內儲存,將大塊食物研磨成小塊。胃,又被稱為「喇叭器官」,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器官,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感,也會擾亂身體的健康。
  • 胃中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怎麼辦?「2黃和2白」,幫你解決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衛生的飲食,幽門螺桿菌便會趁機侵襲我們的腸胃,他是就目前得知,唯一可以在胃部高酸環境下生存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一旦進入人體內,很難徹底去除,他的體內侵襲著我們的胃部,損害胃黏膜,容易導致胃炎,胃潰瘍等多種腸胃疾病的產生。
  • 幽門螺桿菌「宿敵」找到了!平時可勁喝,胃更強壯,口臭也沒影了
    這讓肖女士很困惑,最近也不知是吃壞肚子還是怎麼了,她的胃開始是不是的脹痛,還沒有胃口,同時不停地反酸,最後在朋友的勸說下去醫院一檢查,結果是胃癌,這讓她當場崩潰。醫生說,肖女士的胃癌和口臭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肖女士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留意,導致其發展成了胃癌。因此當身體出現這3個異常時,就要及時養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