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分享|工業機器人技術引領智能製造:現狀、趨勢和機遇(上)

2020-12-22 珞石機器人

在4月29日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舉辦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公益大講堂上,珞石機器人創始人庹華帶來了以「工業機器人技術引領智能製造:現狀、趨勢和機遇」為主題的前沿乾貨分享,深度剖析了工業機器人產業在新基建背景下如何尋找新的破局點。

分享要點

工業機器人的誕生及發展工業機器人新場景應用難點及未來趨勢如何提高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柔性機器人技術特性及應用場景本期將重點分享前兩點內容,以下根據直播分享實錄整理。

01工業機器人誕生及發展

1.工業機器人的誕生

發展趨勢:從傳統到協作、由剛性到柔性,並逐漸變得安全、便捷。

2.汽車工業的自動化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汽車工業的自動化推動著工業機器人的蓬勃發展,全球第一臺工業機器人應用在通用汽車生產線上,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機器人四大家逐漸崛起。

汽車產業的四大工藝90%自動化率封閉式的全自動生產線面向自動化裝配的模塊化產品設計

3.工業機器人在先進位造中發揮重要作用

4.工業機器人的快速增長期

2008-2018年,工業機器人以20%以上的增速增長,裝機量翻了一番2017年,全球機器人裝機量增速達到31%,創造歷史記錄

5.工業機器人應用行業分布

特點:

傳統產業(汽車、電子行業等)為主導應用領域拓展,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自動化率依舊較低,市場潛力巨大趨勢:

由批量生產向大規模定製轉變更短的交貨周期、更快的上市速度人為幹預大幅減少(安全操作決策、協作)新的行業和應用場景越來越多

02工業機器人新場景應用難點及未來趨勢

1.工業機器人新場景應用難點

柔性對象控制和操作的困難傳統工業機器人可以對明確、剛性的對象進行操作。但在電纜插拔或縫製等行業中,針對柔性物料的操作是有困難的。

空間與能力的限制工業機器人一般採用位置控制,只能應用於嚴格結構化的場景,對場景中出現的不確定性不能很好處理。隨著工業自動化進程的加快及工業品工藝標準的提升,面臨一些新興行業和場景,現有機器人的功能無法滿足其需求。

核心技術和基礎服務能力的隔閡在汽車的焊接或塗裝中,有非常標準的工藝包或非常完備的定製方案。而面對一些新興行業,尤其跨行業的一些新場景,機器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未來智慧機器人系統引領智能製造

未來機器人是一個智能化系統,具備感知、技能學習、智能安全等方面的能力。

提高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降低機器人的使用門檻,是工業機器人發展的一個趨勢。比如機器人和視覺/力感知技術深度融合,利用機器學習技術構建一個智能系統,來解決生產中面臨的一些高階問題,才能在更多的行業和場景中得到大規模應用和延伸。

從客戶需求層面來看要求機器人的編程更加便捷、有效。另外可以提供更多場景的應用程式,即工藝軟體包,並且在多任務之間能夠進行高效互聯配合

從用戶角度來看對機器人的要求有易於使用、安全協作、可移動性等,比如協作機器人和AGV、AMR結合,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另外,機器人可以進行環境感知和自我診斷,比如機器人自我保養提醒,可以降低維護成本。

從技術實現層面來看前面的高階應用、高階實現,都是需要機器人通過模型的建立、自我感知、環境感知、機器學習來應對這些複雜的應用場景。

以上為本期分享內容,下期將為您帶來「如何提高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柔性機器人技術特性及應用場景」

相關焦點

  • 分析全球機器人領域的發展現狀、技術水平、發展趨勢、投資熱點與...
    賽迪顧問通過對中國乃至全球機器人領域的發展現狀、技術水平、發展趨勢、投資熱點與機會等進行的深入分析,指出工業機器人進入發展成熟期,服務機器人尚處於發展初期;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最大市場,服務機器人有望成為下一個藍海;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企業,協作型機器人企業以及著重軟體和算法的服務機器人企業將獲得更多投資機會
  • 2020智能製造產業-協作機器人創新生態大會圓滿落幕
    圖1:2020重慶智能製造產業-協作機器人創新生態大會現場本次創新生態大會圍繞智能製造產業的發展痛點和機遇,以"智能製造·創新未來"為主題,以協作機器人上下遊產業生態為核心,旨在打造重慶智能製造產業生態合作交流平臺
  • 工業4.0 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與往年不同,今年大會展覽搬到線上,大會線上線下同時舉辦11場主題分論壇和嘉年華活動,涵蓋江蘇智能製造各細分領域,多維度、全方位聚焦產業前景。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論壇上表示,人機共融是智慧機器人的重要特徵,「人機互動、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新一代人機共融機器人將引領時代潮流。
  • 工業4.0,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11月28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閉幕。與往年不同,今年大會展覽搬到線上,大會線上線下同時舉辦11場主題分論壇和嘉年華活動,涵蓋江蘇智能製造各細分領域,多維度、全方位聚焦產業前景。在數位化、5G等技術的引領下,江蘇企業正走在智能製造產業的前沿。工業4.0時代,江蘇的智能製造企業正做著怎樣的創新和變革?
  • 奧比中光線上workshop:探討智慧機器人行業現狀及對傳感器的未來需求
    來源標題:奧比中光線上workshop:探討智慧機器人行業現狀及對傳感器的未來需求 「能夠躲避障礙的掃地機器人、代替人類送餐的海底撈送餐機器人……」可感知、可交互的機器人正在走進日常生活,並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
  • 雙星:智慧轉型 做中國輪胎智能製造的引領者
    近年來,雙星集團圍繞輪胎、人工智慧及智能裝備、廢舊橡塑綠色生態循環利用等領域,不斷培養工業設計人才並學習先進的工業設計方法,逐步探索工業設計在輪胎、智能裝備及資源循環利用行業的應用,實現以設計引領產業綠色發展,以設計推動產業技術創新,以設計賦能企業智慧轉型,助力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並聯手錦湖輪胎,打造輪胎工業設計標杆。
  • 蘇創| 工業4.0,江蘇搶佔智能製造風口
    交匯點訊 11月28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閉幕。與往年不同,今年大會展覽搬到線上,大會線上線下同時舉辦11場主題分論壇和嘉年華活動,涵蓋江蘇智能製造各細分領域,多維度、全方位聚焦產業前景。  在數位化、5G等技術的引領下,江蘇企業正走在智能製造產業的前沿。工業4.0時代,江蘇的智能製造企業正做著怎樣的創新和變革?
  • ...抓住新機遇」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成功舉辦
    11月23日上午舉行的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主論壇聚焦機器人產業發展與趨勢,邀請了國內外機器人行業權威專家和企業家剖析探討2020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動向、面臨的主要形勢和全球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趨勢,並召開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CEO圓桌對話。
  • 引領疫後灣區智能製造新風向,2020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圓滿落幕
    2020華南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華南工博會)於10月15日今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圓滿落幕。超500家企業帶來工業自動化、機器視覺、工業機器人、雷射智能製造、雷射配套、光電技術、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工廠等領域的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為期四天的展會共吸引了39,208人次觀眾,近200個參觀團到會參觀採購。
  • 搶抓技術變革發展機遇 科大智慧機器人業務按下「快進鍵」
    李大偉表示,移動機器人經歷了由點到線、面再到全局柔性的不同發展階段,當前移動機器人應用行業越來越多,同時移動機器人品類眾多,技術繁雜,即使在單一行業中也存在多種車型協同使用的場景。因此,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更需深耕細作,共同做大市場,同時找準賽道,良序競爭,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尋求共贏。
  • 工業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景氣周期開啟,智能製造先鋒
    近年 來,一方面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使我國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工業機器人 產業鏈上國產化率的不斷提升又降低了企業進行自動化改造的資金門檻,二者將共 同推動機器換人的進程,帶動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人機協作是行業的發展趨勢。
  • 技術如何與工業基因相融合?卡奧斯「中國方案」引領智能製造變革
    老路走不通,企業和政府的目光開始轉向以智能製造為代表的新技術方案。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位造深度融合的產物,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可以通過數據驅動的方式,推動工業效率和產能的進一步提升。但製造業的複雜性,註定了這條路將極其漫長。
  • 新松鋒芒亮相2020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
    12月3日,2020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暨2020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在佛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啟。展會以「全球變局下的合作與共贏」為主題,囊括「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服務機器人與智能生活」等五個展區。
  • 2020中國(廣州)國際機器人、智能裝備及製造技術展覽會
    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巨大的發展前景,精確聚焦中國智能製造,將通過展示工業自動化、機器視覺和工業機器人技術、智能裝備和數位化工廠解決方案、數控工具機與金屬加工和雷射製造技術等全行業最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完美呈現智能工業產業鏈中的創新技術及產品的有效融合。
  • 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在佛山舉辦 TUV萊茵論道機器人質量安全
    機器人產業峰會上舉辦平行論壇,聚焦「機器人質量安全」,邀請業界專家就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機器人信息安全隱患,以及機器人行業人才培養等話題,從多個角度、不同領域展開分享和探討。信息安全技術專家鄧仲謀進行主題分享   「工業機器人代表著未來智能裝備的發展方向,推進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和發展,對於改善
  • 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在佛山舉辦,TUV萊茵論道機器人質量安全
    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以下簡稱「TUV萊茵」)攜手主辦方在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上舉辦平行論壇,聚焦「機器人質量安全」,邀請業界專家就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機器人信息安全隱患,以及機器人行業人才培養等話題,從多個角度、不同領域展開分享和探討。 隨著中國智能製造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到了智能組件、傳感技術、機器人和工業機器產業鏈中。
  • 全球工業機器人最新市場現狀分析
    現狀:長期穩健增長最新的《2020年世界機器人報告》數據顯示,在世界各地的工廠中運行的270萬臺工業機器人,創下紀錄,增長了12%。12月1日,工信部發布信息,今年1-10月,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183447臺,同比增長21%;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機器人製造企業營業收入396.2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利潤9.2億元,同比下降58.6%。10月份,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21467臺,同比增長38.5%。
  • 林業機器人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早稻田大學研發的一款環境監測機器人,可以通過傳感器獲得溫度、溼度、PM2.5、輻射等環境數據,可使用手機操控機器人移動並設定數據獲取周期。   美國SPRAYING SYSTEM公司和丹麥HARDI公司都研發了多種森林病蟲害防治機器人,融合光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和「3S」技術,遵循靶標適應性原則,實現智能、精準、高效的病蟲害防治。
  • 5G技術強勢崛起 推動工業機器人行業華麗轉身
    而作為信息交互頻繁的場景,智能製造領域無疑是5G技術大展拳腳之地。這其中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製造的核心要素之一,5G的應用也必然給工業機器人帶來巨大影響。  5G助力工業機器人升級  得益於超高的傳輸速度和極低的延遲,通過5G技術在智能製造領域將能實現對生產流程全面且持續的監控。
  • 轉型升級 兩岸智能製造「鬥陣行」
    施辰靜 攝  當前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和製造業加速融合,智能製造日益成為製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根據有關機構測算和預估,今年全球智能製造市場預計可達2700億元,智能工廠未來五年將為全球製造業注入5000億到1.5兆美元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