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製記非錄:朱元璋經典之作,用心良苦,「龍生九子種種不一」

2020-12-03 藍天說歷史

每當提及明朝的開國皇帝,相信很多人都會肅然起敬。能夠以一介農民在短短十五年的時間內平定天下,不可謂不傳奇。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朱元璋的歷史功績跟他們比起來也毫不遜色。正所謂「龍生九子,種種不一。」朱元璋一生一共生育了26個兒子,十幾位公主。表現有優秀的,也有非常糟糕的。優秀裡面的典型就是晉王朱棡跟燕王朱棣,後來我們都知道朱棣通過自己的本事起兵奪得天下。當中也有非常糟糕的,讓老朱很頭疼,幹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壞事。

第一:秦王,魯王都是荒誕之徒,幹了不少壞事,父親給兒子上「諡號」

1:朱元璋為了鞏固朱家天下,不顧葉伯巨的建議,執意分封藩王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開國功臣。之後為了朱家江山長遠考慮,把主要的三個兒子分封到藩地做藩王。老大朱標被培養成太子接班人,老二朱樉封地西安,稱為秦王;老三朱棡封地太原,稱為晉王;老四朱棣分封北平,稱為燕王。到了洪武后期朱元璋把大大小小的諸多兒子盡數封到藩地為大明朝鎮守邊疆,他的分封之策被一個人看出了玄機。這個人是一個縣的小吏,叫葉伯巨。給皇帝上了一道奏疏:「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都是活生生例子。」無奈老朱不聽,葉伯巨因此獲罪死在牢中。

2:秦王朱樉作為藩王之首,沒有帶好頭,做了許多壞事,都被計入在內

太子朱標從小就得到朱元璋的關愛,被培養出未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秦王朱樉作為藩王之首,更應該帶好頭。可他做的錯事也被列舉成一大堆,元朝滅亡前夕有一個人叫王婆,讓她帶著自己的兒子隨便出入王宮;蘇杭女子多出美女,讓有名畫家畫出一幅美女的畫,必須要把真人找到,否則就把你腿打斷。

宮中的美女原本就多得數不勝數,他還不滿足。把妓院的諸多妓女納入王宮縱情聲色,嫌棄西安本地女子的腳太大,派人到蘇杭前去尋找美麗女子。找的時候有一個叫王金奴的美女讓其眼前一亮,兩個人經常在一起商量如何做壞事。把一些尼姑叫到王宮,讓瞎眼男子到宮門前去叫唱,以供自己貪圖享樂。軍隊裡面許多士兵戰死,便把他們的妻子也就是寡婦叫到王宮裡來;用爛鈔購買老百姓的羊,再把羊賣給老百姓,以此換取新鈔。這樣的壞事數不勝數,老朱後來都不遮掩。

3:魯王非常荒唐,十九歲的時候英年早逝,父親給兒子上「諡號」

看古代的許多皇子,他們死後的「諡號」基本上都是後世之君給上的,皇帝父親給藩王兒子上諡號的少之又少。其中就包括了他的這個兒子魯王,他是老朱排名靠後的兒子。嶽父就是大名鼎鼎的信國公湯和,跟王妃一起整天幹壞事。把許多孩童叫到王宮裡,把他們閹掉再還回去。渴望長生不老,經常服用道教的丹藥。慢慢身體中毒,十九歲的時候病死。哥哥燕王,齊王經過藩地的時候,作為弟弟不去迎接;到京城去參拜父親,沒有修身養性。秦王死後諡號為「愍」,魯王死後諡號為「荒」。

第二:周王被老朱點評,齊王靖江王也不幹好事,都被記錄在案

1:周王是燕王朱棣同父同母的兄弟,曾寫過救荒本草,也做過不少出格的事

周王跟燕王一樣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河南地區鬧災荒老百姓沒有糧食吃。他自己寫過救荒本草,按理說是個還不錯的藩王。可朱元璋曾經罵過他:「自古至今還沒有如此愚蠢的人。」洪武十三年,周王沒有聽父親朱元璋的命令,擅自帶著妃嬪等多人來到了朱元璋老家鳳陽。皇帝下詔書讓他前去雲南,經過了無數大大小小的名川。所過的州郡無數,朱元璋問及對這裡的看法,周王一問三不知。讓老朱氣得破口大罵,把民間婦女抓到宮中,許多人被折磨而死,把骨灰給人家父母送去。

2:齊王朱博以兇狠殘暴著稱,上梁不正下梁歪,這一支大多出這樣的藩王

齊王朱博也不是個好東西,比起上面所說的這幾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山東湖南間隔四千餘裡,卻讓人長途跋涉到長沙去遊玩,如此行為千古罕見;將軍陣亡之後自己的夫人變成寡婦,任憑他處理;一個指揮使叫做郝庸,聽信他一人之言殺死指揮使千百戶校尉極其人家,總共482名。擅自讓山東布政使司等數人候著,有需要的時候再去安排他。因此山東一地一度釀成不同規模的民變,後面永樂朝的唐賽兒起義便是如此。

3:侄孫朱文正之子靖江王更是如此,對大哥頗有怨言

朱元璋時期一度分封了26個藩王,有一個比較奇怪。他是朱元璋的侄孫,侄子朱文正的兒子。父親原來是朱元璋手下一員大將,經常說起抱怨的言辭被叔叔活活關死,還沒有等到開國。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出於對哥哥一家的憐憫,封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封地在雲南一帶。老朱舉了好幾條罪狀,也是別出心致。

用衛印做王寶;打死官軍無數;沒有道理無緣無故打身邊的人;連寺廟僧人的財物都去搶掠;娶罪人之女為妻子,於情於理說不通;私自販賣私鹽等。想想老朱心裡眼裡容不得沙子,想想以前的種種往事,大哥早故有一定的責任。侄子朱文正更是狂傲,才得到了應有的結局。

結束語:任何歷史人物都應該選擇兩面去看待,朱元璋的分封政策我們如今看來確實有不足之處。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在諸多皇子當中,最優秀突出的可以說就是朱棣。我們看歷史上對於朱棣做壞事的記錄基本沒有,就連晉王也曾經被批評過。雖然有所改正,跟燕王朱棣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老朱包括文字獄,殺人方面做得太過,但說他是一代明君絕對不過分。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傳說:龍生九子
    中國古代傳說:龍生九子。李東陽,《懷麓堂集》:「龍生九子不是成龍,各有所好。囚牛,他一生的音樂都很好,今天刻在他頭上的野獸就是他的遺物。睚眥一生擅長殺人,現在是他的遺物,刀柄和嘴都被龍吞了。嘲鳳,一輩子都很危險,現在是他的遺物,野獸在大廳的角落裡。這隻鐘上的動物紐扣——蒲牢獅龍聲音:聲嘶力竭就是它的雕像。這個佛座上的獅子是它的雕像。石碑座上的獅子是它的雕像。
  • 龍生九子的傳說_《山海經》
    龍生九子的傳說_《山海經》龍有九個兒子,九個兒子個個不相同,這是自古來人們都曉得的,但它們怎麼會留跡人間各司一職,就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了,這還要從劉伯溫說起。相傳,元末明初,天下大亂,群雄四起,狼煙滾滾,百姓受苦受難、饑荒死亡,怨氣遍地。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令身前的天神劉伯溫下凡輔佐明君,以定天下,解除百姓痛苦,造福蒼生。
  • 饕餮貔貅,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威風凜凜,響入雲霄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句話多用來比喻同胞兄弟的各有所長,這些民間神話中的龍子,在外形上幾乎與龍完全不一樣,那麼龍生九子究竟是哪九子?為什麼中國古代傳說會出現不同的版本?
  • 神話中「龍生九子,鳳育九雛」,指的是哪九子和哪九雛?
    都說龍生九子鳳育九雛,那究竟是哪九子,又是哪九雛呢?龍生九子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跟著時間的退役不斷發展擴充而來的,實際上對於這九子具體是什麼動物是很模糊的。在明朝時期對著一說法有了具體的補充。1436出生的陸容就在自己的著作《菽園雜記》中關於龍的九個兒子有了詳細的記載。
  • 言官有朱元璋撐腰,為何仍不敢彈劾藩王?言官:你看祖訓怎麼寫的
    洪武年間,朱元璋先後三次分封藩王,共有24個兒子和1個侄孫被封為藩王。這些人就封之後,仗著藩王的特殊身份,在封地為非作歹、魚肉百姓。在朱元璋親自編撰的《御製紀非錄》一書中,朱元璋詳細記錄了這些藩王的違法亂紀行為,簡單列舉如下:
  • 情歌王子張宇的經典作品《用心良苦》背後故事你知道多少?
    1993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走路有風》,其同年11月發行的專輯《用心良苦》獲得多個獎項,從此事業一路飆升。 妻子十一郎看著很是心疼,就看著張宇寫下來《用心良苦》的歌詞,張宇後來作了曲,成就經典。這首歌收錄在張宇的第二張專輯《用心良苦》,並廣為流傳。
  • 朱元璋排行第四,為何卻叫朱重八?當年明月的說法有誤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推翻元朝的殘暴統治,「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建立起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的名字很霸氣,然而他原來的名字卻很土,名叫朱重八,後來他還改名為朱興宗,字國瑞。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早年的時候為啥叫朱重八呢?或者說他的父母為何給他取名朱重八呢?
  • 龍生九子,為何沒有一條是「真龍」?他們分別都是什麼?
    而其中,關於龍的傳統文化傳說之中,民間常說的「龍生九子」便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說法了。 據說在明朝弘曆年間的孝宗皇帝聽得民間的「龍生九子」說法後,覺得有些莫民奇妙,深究起來仍然不知其意為何,於是命令眾位大臣進行解讀。其中,時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算是當時最博學的一位大臣,後經多番請教而勉強解讀出來,但仍然不知其出處。
  • 太祖朱元璋晚年發動大獄,為什麼單單放過了徐達
    和朱元璋是從小長大的好朋友。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初授鎮撫,朱元璋發現徐達才能超乎眾人,於是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徵戰四方。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
  • 龍生九子在翡翠雕刻中的寓意(下篇)
    龍生九子是個很具有傳統神話色彩的翡翠雕刻題材,對於它的運用在翡翠雕刻上也是很有意義的,它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在歷史文化中也灼灼發光。上篇我們說了龍生九子的前五個兒子,接下來我們再繼續介紹剩下的幾位吧。
  • 清乾隆御製《雞雛待飼圖》詩文插屏:精美華麗 意境高遠(屏風品鑑)
    今天,咱們來欣賞一件來自皇家的精品——清乾隆御製《雞雛待飼圖》(上圖)詩文插屏。  集乾隆詩、書於一體  清乾隆御製《雞雛待飼圖》詩文插屏,高0.63米,寬0.58米,厚0.025米。插屏由座和屏兩部分組成,雙面屏心,邊框和插座材質均為紫檀木。  該插屏集乾隆詩、書於一體。
  • 朱元璋稱帝後,對自己的家鄉鳳陽是一種什麼樣的政策?
    其實這種粗暴回報家鄉的舉動,在明代就有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那就是農民皇帝朱元璋。自從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一門心思想著怎麼把家鄉鳳陽建設好,於是他絞盡腦汁的出臺了一些政策,雖短暫的刺激了發展,但是這些政策卻在後來釀成了惡果。下面咱們來詳細看看。
  • 為什麼龍生九子,不是成龍?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長。——明代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1、哪九個兒子是龍生九子明代內閣中李東陽的《懷麓堂集》中有一個典故在弘治年,明孝宗朱友珍在處理了一天的政治事務之後,對「龍」後代的問題感到好奇。
  • 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十大戰將!
    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配享太廟,列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2、常遇春——鄂國公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安徽鳳陽府人,明朝開國名將,號稱「常十萬」,是太子朱標的嶽父,同時也是朱元璋另一猛將藍玉的姐夫。
  • 《大明風華》中的朱元璋醜陋可怕嗎?不,他是史上帥的朱元璋
    講實話,這幅圖剛開始非常好,這齣戲的主線很清晰,一點霧也沒有,劇情中的種種逆轉,讓人追不上,而且,朱亞文實際上是在走荷爾蒙,這非常具有煽動性。說到史上最醜的皇帝,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朱元璋-都是因為肖像。為了還原肖像和最醜的皇帝,劇組把朱元璋的演員畫成了一張長臉,因此當朱棣夢見朱元璋出現時,著實嚇到了網友,就像從太平間爬出來一樣,網友們又怕又傻。看到這樣的評論,朱元璋的演員們出來道歉,說對不起嚇壞了所有人,但事實上醜陋的朱元璋演員是超級帥,這是一張照片。
  • 朱元璋寫了首打油詩,4句裡3句都是髒話,如今仍然是罵人常用語
    不過以上這些罵詈之詞,和明太祖朱元璋的「罵人詩」比起來,那還是差得遠,不信您接著看! 所以朱元璋是沒有讀過什麼書的。 但這些都不打緊,朱元璋本人還是相當聰明的,而且也喜歡讀書、願意讀書,故而後來發家了,當上皇帝了,朱元璋也是努力「補了課」,甚至主持編撰了一本《皇明祖訓》,用來訓誡後世子孫,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
  • 龍生九子各不同,雖不化龍卻神通,九子寓意皆為何,盡在本文中
    而《西遊記》中龍王也曾對孫悟空說過: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速來有」龍生九子,各不成龍「一說,那麼大家知道」龍生九子「之說從何而來嗎?今天就來給大家揭秘一番:龍生九子的說法在明代以前並沒有記載完全,直到明弘治年間才開始出現的。傳說明孝宗因弄不清九子的名字,就去問內閣大學士李東陽,李東陽仿佛記得少年時曾在」雜書中「見過,但倉促之間又答不上來。
  • 朱元璋偷吃了地主家的牛,把牛尾巴塞石頭縫裡,牛尾巴拔不出來?
    當時朱元璋實在沒有辦法就求到了地主劉德那裡,想求一塊地來將父母和兄長埋了,但是劉德不願意拿出一塊地來給朱元璋用。就在朱元璋走投無路的時候,劉德的一個哥哥劉繼祖主動給了朱元璋一小塊地,作為其父母和兄長的埋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