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認為:佛門弟子參與抗日救國,乃是解救眾生的大功德

2020-12-06 吳學華講歷史

讀傳而敬師,敬師而敬佛。法布施得智慧,財布施得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

請幫忙轉發本書,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節說到圓瑛法師見印光大師眼睛不好,提出收到的信件多如牛毛,讓手下弟子代筆就可以。

印光大師心生歡喜,放下手裡的筆,揉揉發脹的眼睛說:「印光老了,不中用啦!手下弟子倒也時常要求代勞,可我總是不放心,覺得還是自己動手好。以後切莫來信,就是來信,我也難以回信了。更不要介紹人前來皈依,讓他們老實念佛,就算我的開示。」

圓瑛法師目睹大師如此辛苦,心裡感慨不已,自是連忙答應。回去之後,沒忘了介紹大師的身體近況,誠懇勸導僧俗不要輕易打攪大師,加重大師的負擔;還轉告大師臨別時的囑咐,只要老實念佛,就是對大師最好的敬仰。

就在這一年,英國大菩提會會長包樂登來到天津考察中國佛教現狀。對於這個大洋彼岸的佛教組織,中國的僧俗很是陌生。然而,這畢竟是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天津佛教界還是抱著極大的熱情,給這位「洋和尚」舉行了盛大法會儀式。這個包樂登果然並非浪得虛名,當場發表了別開生面的演說,闡述了英國佛教徒對佛教的理解信奉,引起了與會者極大興趣。

包樂登發表演說不久就走了,上海一個佛教徒覺得他的演說詞足以激發國人對於佛教的信仰,就打算將包樂登的演說詞印刷小冊子送人。在這個年代裡,想幹什麼事情首先得有錢才行。他只是個藉藉無名的信徒,家境並不寬裕,只能募捐辦事。他曾到普陀山親近過印光大師,知道大師在蘇州報國寺閉關,熱心佛經善書流通,可畢竟只有一面之緣——怎麼辦呢?

他想到了時在上海弘化社的德森法師,知道德森法師是印光大師的得意高足,就冒昧寫信給德森法師,請他協助。他的朋友得知了勸阻說:「你是無名小輩,怎麼痴心妄想?」

此人也覺得自己太過草率,可又不甘心說:「我也自知痴心妄想,就碰碰運氣吧!」

沒想到,天上還真的掉餡餅。正當他灰心喪氣的時候,忽然收到三百元匯款,還同時接到德森法師的來信:「收到閣下來信,德森稟報了師父印光大師。師父很是高興,回信說『佛法無邊,無分中國英國,皆是佛門子弟。只要於弘揚佛法有益,印光責無旁貸。居士心願甚好,特命弟子德森從我功德善款中撥款三百元,以促成四方善士解囊資助。』」

手捧來信匯款,他仿佛看到印光大師慈祥的面容,親耳聆聽到大師和風細雨般的諄諄教導,禁不住熱淚盈眶,朝著蘇州方向稽首鞠躬,喃喃地說:「弟子何德何能,有勞大師如此信任關切?!」

兩月之內,他接連收到四方資助的善款,將包樂登的演說詞印刷了二萬多冊四方贈送。

就在這一年的九月十八日,日本軍隊侵佔了東三省。消息傳出,國際國內人心惶惶。印光大師看到報紙,不由自主想起了當年的漫天風雪,自己獨自衣缽遠行東三省,結識了東北寺院的法師,受益良多,可如今他們遭受戰禍生死未卜,不由得徹夜難眠。

過了幾天,一個名叫「洗心」的皈依弟子前來,請教說:「大師,日寇入侵東北,目前還有戰火蔓延之勢,千百萬人民流離失所,我輩佛門弟子該如何應對才好?」

印光大師遙望東北方向,滿臉悲天憫人的神色,聲音裡充滿憂傷:「大劫將到,要一心皈依觀世音菩薩,多念聖號,多念大悲咒。」

「洗心」困惑地說:「師父流通的佛經善書如此之多,各省都有,難道不能挽回劫運麼?」

「力量太小了!」大師搖頭嘆息,「送出一百部書,很難有一個人用心細看。就是看了也還不夠,還要他能悟解,照書上的話去作,才能有力量。可惜這樣的人太少了!不過也不要灰心,當送一萬部,能有一個人細看,一個人照著作,也有很大利益,我們盡我們的心罷了。」

「洗心」聽了沉吟不語,不時摳著腦袋,顯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印光大師明白,時下國難當頭,自己一味提倡念佛,勢必跟當前形勢和熱血青年很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自己都覺得過於蒼白無力,想想又補充說:「你心裡還有什麼話,儘管說出來。」

「洗心」受了鼓舞,將埋在心底的話盡情傾訴:「日本跟我國一衣帶水,自從唐代以來虛心學習我中華先進文化,當年鑑真大師東渡扶桑,開創了兩國之間友好往來的大好局面。然而,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之後,國力日漸強盛,垂涎覬覦我中華地大物博,前清時期多次侵略我國,實在成了我國最危險的敵國。如今日寇一舉侵佔了東三省,隨時有長驅直入之勢。東北人民不甘當亡國奴,組織義勇軍奮勇殺敵,那東北居士乃至僧人,多有投身義勇軍的。請教師父,他們是否違背了佛門宗旨?」

「這個嘛,唉……」印光大師清癯的臉頰不自覺地抽搐著,喟然長嘆說,「這是困擾印光,也是困擾我中華佛門多年的大問題。這些天來我輾轉反側夜不成寐,終於有所感悟,不妨說出來。我佛普渡眾生,為的是教化人心向善。然歷代都有不肯放下屠刀的十惡不赦之徒,我輩佛門弟子既然無能教化感悟他們,自然也不能讓善良百姓引頸就戮。倘如此作為,豈不成了助紂為虐,危害天下蒼生的佛門罪人?!隋末天下大亂,蒼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少林十三棍僧挺身救唐王李世民,還組織僧兵協同平定了戰亂,讓天下蒼生得以安居樂業,此舉深得佛門真諦。即便後世,也多有佛門弟子毅然參與救國救民的行列,戚繼光平定東南沿海倭寇,就有少林僧兵憤然參加戚家軍,至今受到僧俗禮拜景仰。如今國難當頭,東北居士僧人能參加義勇軍,雖然難免殺戮,卻意在解救眾生,仍然不失他們的功德。印光老矣,無力拯救天下蒼生於水火,豈敢責備他們?」

「洗心」說出自己心裡的困惑,其實也是忐忑不安,深恐大師嚴詞厲聲訓斥。聽到大師如此引經據典,高度評價參加義勇軍的居士僧人,還將他們與少林武僧相提並論,趕緊稽首稱謝:「師父如此解說佛法,令弟子茅塞頓開!」

回去之後,這個「洗心」居士積極參加為東北義勇軍募捐的活動,最後不幸慘死在日軍的屠刀之下。(欲知印光大師怎麼支持抗日行動,請看下一節)

相關焦點

  • 信徒們認為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轉世,但他不承認,更勸人勿謠傳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又把那個夢告訴張太太,問她有沒有大勢至菩薩,有沒有一個叫做印光的老和尚。張太太原本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頓時驚詫地告訴我:『大勢至菩薩,乃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至於印光和尚的名字,過去曾聽孝娟的父親說起過,是普陀山得道高僧。』我又問:『那個印光老和尚如今在上海嗎?』張太太搖頭說不知道。
  • 印光大師欣慰:你們捨生忘死去抗日,勝過我這個只會念經的老和尚
    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將八十高齡,弟子們商議著給他祝壽。「好啊!師父弘揚佛法一輩子,收到成千上萬的功德,全都分文不留,也清苦了一輩子,如今年將八十,我們正該給師父祝壽祝賀祝賀!」眾弟子紛紛答應,深知師父不會允許,只好瞞著印光大師,悄悄籌備開來。
  • 印光大師的一件小事,為何令弘一法師敬服,說他是天下緇素之楷模
    為了幫助顯蔭儘快成就大事,便讓顯蔭給印光大師寫信,祈求大師參與振興佛教的大事業。大師接到顯蔭來信,沉吟再三,立刻委婉回信:「座下聰明過人,不幾年,於宗於教於密悉已通達。恨光老矣,不能學座下之所得,惟望座下從茲真修實證,則臺密兩宗當大振興矣!但座下現在年紀輕輕,急宜韜晦力修,待其涵養功深而出弘法,則其利溥矣。
  • 佛教 印光大師功德無量:偏執背後的慈悲,缺陷當中的圓滿
    ——憨山大師記得是很多年前,我在五臺山閉關的時候,偶然得到一部《印光法師文鈔》。初時一翻,很是不相應,甚至非常的不相應。總是感覺印光大師語言太過偏激,知見也不甚圓融。甚至曾經在我的心裡輕慢過大師,認為他「盛名之下,名實難符」。(自是罪過,不可饒恕!)
  • 佛教:為什麼那麼多佛弟子讚嘆印光大師?他有多偉大呢?
    我們經常會從師父的講法中,聽到師父對印光大師的讚嘆。而且師父每次一講到印光大師,眼神裡都是滿滿的崇拜,透著一種敬仰的光芒,特別精神,臉上也非常喜悅。就像《大經》中形容佛「諸根悅豫,影暢表裡」。本人之前對印光大師不了解。除了去年冬天,師父帶著我們學習《靈巖遺旨》中的「自述行誼」章之外,從來沒有讀過印光大師的文著。
  • 梁啓超為《印光法師文鈔》題字,僧俗普遍讚揚,一時間洛陽紙貴
    弟子以為,還得留下那印經的費用吧。」印光感慨地說:「京津災民受難,正是我輩佛門弟子解囊相助之時。印光慚愧區區二百太少,無異於杯水車薪,豈能因私事減少善款?」高鶴年感動不已,帶著法師的二百大洋善款回到上海。狄楚青連夜撰寫文章刊登在報紙上,盛讚法師寧可負債也要賑濟災民的善舉。
  • 印光大師:眾生隨染緣就處在輪迴中,隨念佛的淨緣就往生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眾生隨染緣,就處在輪迴中,隨念佛的淨緣,就會往生極樂世界【印光大師開示】用隨緣故,則有四聖六凡,苦樂升沉之殊。而緣有染淨,必隨其一。隨染緣,則起惑造業,輪迴六道。(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印光大師這段開示非常重要,若能很好的理解文中深義,對佛法的理解必然進一大步。真如佛性有體有用,用若隨緣,則有四聖聲聞果、緣覺果、菩薩果、佛果,六凡即六道輪迴中的眾生,苦樂升沉之區別巨大。而緣有染緣與淨緣之別,必隨緣其中一種。
  • 印光大師堅持門戶規矩,遵守佛門定律,令其他僧人敬服不已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必究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為前來受戒的和尚登記註冊,因眼睛不好,知客師見印光有眼疾,就勸他停下來休息。印光道:「不礙事,我這眼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不礙事!再說了,印海律師正是因為人手不夠,才讓我幫忙抄寫的,一下子哪裡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 印光大師熬夜研讀佛經,那種專注與執著的精神,令方丈刮目相看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積德,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福報。
  • 請聽印光大師開示
    請聽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開示】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娑婆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諦思自知,不須詳說,說則太費筆墨。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略解】這是多麼應該令人覺醒的一段開示啊!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第二祖,是唐朝人距今一千多年,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祖,是民國時期的四大高僧之一。二位祖師相隔一千多年在勸我們要發心修淨土念佛法門,其慈心切切!悲心切切!
  • 印光大師:因果通三世,現報、生報、後報,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
    印光大師:因果通三世,現世報、來生報、後世報,凡所作善惡業,決無不報者【印光大師開示】報通三世者,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謂之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
  • 印光大師來到慈恩寺,經高僧點化,得讀佛經,始悟前非誠心向佛
    (作者有話要說:很多有心向佛的讀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師》和《虛雲長老》的其中一個章節之後,就留言說要保佑什麼什麼的,其實這是你們內心的一種祝願,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報,還需多多行善,並不是嘴巴上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就會保佑你,心不善,不捨得去付出努力,自然就得不到。
  • 「身懷絕技」的愛國僧人:下山隨開國元帥抗戰,勝利後回歸佛門
    不僅如此,這些僧尼們還通過籌集善款的方式,幫助八路軍們堅持抗日,同時還為八路軍購買並提供武器裝備彈藥。實際上,這是不符合佛門的思想的,因為提供了武器彈藥就意味著協助戰士們殺生,不過國家危難百姓人人自危的情況下,這些僧尼們也只能幫助八路軍以戰止戰!
  • 佛門大電影《獅子吼》首映倒計時:八大寺院參與攝製,近300名僧人...
    此時,從歐美各國宣講佛學歸來的著名佛教領袖太虛大師,就住在杭州靈隱寺。潘楚桐久聞其名,於是到靈隱尋訪並請求出家。太虛大師為了解他的學識人品,囑潘楚桐撰文敘明出家的原因和志向。潘楚桐當即模仿《莊子》的筆法寫成,太虛看後十分讚賞,隨即將他留下,並與靈隱寺方丈卻非商定為潘楚桐披剃授法,法名傳戒,字定慧,後改巨贊。
  • 印光大師:《準提咒》和《大悲咒》哪個更靈?心若致誠法法皆靈!
    印光大師:《準提咒》和《大悲咒》哪個更靈?心若致誠,法法皆靈!【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須主助分明,則助亦歸主。若泛泛然無所分別,一目視之,則主亦非主矣。《準提》、《大悲》,豈有優劣?(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學佛之人一定要生死心切,學佛並且按照佛說的去做一定會有福報,但這不是最終目標,最終目標是了生脫死,是從無始無終的輪迴中解脫出來,是成佛。
  • 印光大師:我們與子女的四種因緣:報恩報怨、償債討債,無緣不來
    印光大師:與子女的四因:報恩、報怨、償債、討債,無緣不來【印光大師開示】富貴貧賤、壽夭窮通,天命未曾有偏。境緣之來,若鏡現像。智者但修鏡外之容,愚人徒憎鏡內之影。逆來順受,方為樂天。(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依據佛法的因緣觀,我們與每個家人、親朋好友都難免是冤親債主,都是有宿世因緣才能相遇的。如果能遇到引導你學佛的人,更是有累劫的大因緣。
  • 印光大師:男若真修,出家更容易修行,女若真修,出家反難修行
    我們在家人很難理解出家之人,也不知道什麼人可以出家,更不知道出家是大丈夫所為之事,如印光大師所說:「古人謂,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乃真語實語,非抑將相而揚僧伽也。良以荷佛家業,續佛慧命。非破無明以複本性,宏法道以利眾生者,不能也。
  • 印光大師:富貴與貧窮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隨時善教而已
    印光大師:富貴與貧窮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隨時善教而已【印光大師開示】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明大學問人,弄得前功盡棄,尚且遺害累劫。(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年初非常火爆的動畫片《哪吒》中著名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告訴人們,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如何改變呢?行善積德就可以改變命運。善有十善,惡有十惡,行善做惡命運天壤之別。
  • 印光大師:一切眾生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輪迴不息!
    印光大師破我執:一切眾生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印光大師開示】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清淨光潔,湛寂常恆,無生無滅,離相離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者,真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