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殘暴」是相對來說的,他對貪官異常殘暴,但是對老百姓他顯得和藹可親,是一個難得的好皇帝。朱元璋的殘暴性格是因為他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朱元璋是窮苦老百姓出身,對老百姓疾苦非常了解,生平最恨的就是貪官,明朝官員的俸祿那麼低,也跟這個有原因。洪武年間發生的案件很多,尤其是朱元璋打貪的最多,最著名的就是「洪武四大案」,朱元璋誅殺官員十幾萬。可以想像,朱元璋反貪決心有多大。
朱元璋得國最正,在朱元璋從黃覺寺出來還俗後,在得到兒時夥伴的邀請,在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參加黃巾軍,從此開啟了他的軍旅生涯。朱元璋是從一個小兵做起的,從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入伍,到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南京紫金山祭天,登基。他用了十七年的時間,統一天下。無論是朱元璋當兵期間,還是朱元璋登基建國之後,朱元璋都有極強的統治力與號召力。更不用提胡惟庸、楊憲這樣的人了。一個皇帝能夠坐穩天下的前提就是皇帝能夠號令從中央政府到地方的大小官吏,當然更多的時候皇帝能夠號令中央官吏就行了,地方官吏則有中央官吏依次號令省、府、縣。
朱元璋殘暴嗎?那倒是真的,不過這來源於他嫉惡如仇飽受壓迫的經歷,父母兄弟先後餓死,地主官員的無盡剝削,以至於他成為大明開國皇帝後對待欺上瞞下,貪官汙吏的殘暴懲治。有一句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仁慈並不足以讓遠在千裡之外的小山村裡的縣太爺所知道,只有殘暴才能讓他們謹言慎行。讓你在信息不發達的數百萬平方公裡的王國內宣揚皇威,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我覺得朱元璋做的挺好的,連坐制,胡惟庸案誅殺上萬人,上至百官大臣,下至蠅頭小吏,震懾得服服帖帖。各種廉政法律的頒布讓朝中大員兩袖清風,至上而下的傳遞出一種良好的風氣。這種所謂殘暴的治國本色到了朱棣那裡依然存在,所以一直到朱棣掌權的年代明朝一直保持蒸蒸日上的國運。但是從朱棣以後,朱元璋的影響力逐步下降,各種牛鬼蛇神皇帝都出來了,愛修板凳的,愛吃仙丹的,唯獨沒有像朱元璋那樣的。
綜上所述,朱元璋殘暴是原因的,是針對特定的人群,比如像藍玉這樣的驕兵悍將、淮西勳貴,還有像胡惟庸這樣擁有強烈權力欲望的人等等。我覺得在那個信息溝通不發達的年代,朱元璋那樣的殘暴就是為了制定一套無形的法典,你們按我這樣做就活,不按我這樣做就是死,不光你死,你全家全族都要跟著死,我看你敢不敢打擦邊球。因此,聰明的人都知道,跟朱元璋這種人在這種時機下,反成本太高,俯首稱臣還能混碗飯吃。所以我覺得不應該提問為什麼朱元璋那麼殘暴還能穩坐江山,而是只有像朱元璋一樣殘暴才能穩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