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2021-01-10 澎湃新聞
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2020-07-16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臨床營養網 臨床營養網

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作者介紹

楊劍橋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中心副主任

營養醫師/中藥藥師

《中國臨床營養網》籤約營養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擅長:運用食療學、營養學方法,調理各種偏頗體質狀態和亞健康狀態,例如:怕冷、倦怠、便秘、超重/肥胖、孕前調理、產後調理等。

門診地點:吉林省吉林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營養門診726室。

俗語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介於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溼悶熱的日子,此時陽氣最盛,可利用一些中醫保健方法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三伏天食養也有講究,我們來聊聊三伏天飲食注意~

大家一起來數伏

數伏總聽不會數,「夏至三庚便數伏」,想要準確數出伏天,首先要了解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日以及幹支紀日法。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而俗語中的「庚」字是指天幹中的庚,何為天幹呢,在我國古代使用的幹支紀日法中,是用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組合來表示日期,它總共有 60 種組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十一甲子」。

今年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是7月16日,於是今天便成為初伏的起始日。初伏持續時長規定為10天,到7月25日結束。數伏的下一步是確定末伏的時間,即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視為末伏的開始,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再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8月15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的持續時長也是10天,到8月24日結束。最後,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根據庚日早晚不同,留給中伏的時間一定是 10 天或者 20天,而不會是別的數值。因此,整個三伏的時長才會有30 天和 40 天的區別。今年的中伏便是7月26日至8月14日,整個伏天有40天。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伏天,是會讓人不舒服的熱

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幹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三伏天,天暑下迫,地溼上蒸,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空氣流動小,這種特殊的氣候,使人感到極不舒服,常會出現頭昏頭重、四肢乏力、食慾減少、胃口不開等溼邪困脾的表現。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伏天食養注意

第一,「伏」即伏藏的意思,應當減少外出以避暑氣,防中暑

「伏」可稱「長夏」,「伏」是五行家對季節的另類安排,其中「伏」為「土」。「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土、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環。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來。就要潛伏一段時間,「潛伏」、「伏藏」就是「伏」的本義。

第二,三伏宜清補。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亦是養護陽氣的最好時機。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溼,適宜清補」。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以清淡為主。

第三,適當補充益氣養陰的湯水。

「三伏天」,尤其是「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人們常出現「無病三分虛」的情況。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清淡湯水,如用沙參、西洋參、玉竹、淮山等煲湯,以強健體質。

第四,三伏食養以通為要,忌肥甘厚膩。

中醫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所以一年當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過補。三伏天應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為主。此外,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損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

第五,三伏天還應攝入充足維生素,並及時補充水分。

例如苦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鐵等,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熟食養血滋肝,亦能洩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民間亦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這也是為了增加身體排汗量,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推薦膳食:生脈飲

(圖片來源:網絡)

1. 主要藥材:

人參5g、麥冬10g、五味子5g。

2. 製作方法

上述3味水煎去渣口服或用沸水浸泡20分鐘以後代茶飲用。

膳食點評

生脈飲是藥王孫思邈所創,味道酸甜可口,一般人都能接受。適宜汗出過多,勞神過度,造成心氣不足,出現怕熱、心煩、昏沉、憋悶等現象的氣陰兩虧人群飲用,本推薦劑量較小,如對症可代茶飲用,每日一劑。

三伏天易傷津耗氣,生脈飲中養心氣首先要養氣,所以用人參大補肺氣,心肺同補;因為暑邪傷津,所以用麥冬,麥冬甘寒,既清暑又生津;五味子味酸能收斂陰液,可以使汗出適度,同時又可以化痰除溼。

原標題:《【楊劍橋】今日初伏,三伏天如何食養,今日推薦代茶飲—生脈飲》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今日末伏,2020年伏天時間,三伏的計算方法以及養生要素
    每年入伏的時間有變化嗎,是如何定的?說起入伏時間和伏天總時間,就必須先說清我國的幹支紀日法。幹支紀日是指用幹支記錄日序。幹支紀日法早在商朝便已開始,目前已確知從春秋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中從未間斷和錯亂過。
  •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今日入伏,記得吃餃子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今日入伏,記得吃餃子。今天入伏了,在我們國家有入伏吃餃子的習俗,伏天分為三個階段,初伏,中伏和末伏,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今天是頭伏的第一天,一定要記得吃以下幾種美食。
  • 7月16日入伏,今年伏天40天,會很熱嗎?
    「夏至三庚便數伏」,7月16日,農曆五月二十六,周四,庚申日「入伏」!今年三伏天共40天!按照傳統的推算方法,伏天以「庚日」為界,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立秋後的第二個庚日止為「三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為什麼是庚日入伏?
  • 生脈飲的作用及副作用
    生脈飲的作用有哪些?生脈飲是常見的以為中成藥,我們在家裡也經常會準備一些生脈飲,抵抗力低下,失眠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喝點生脈飲愛緩解,那麼你知道生脈飲的作用麼?生脈飲又有哪些副作用呢?哪些人不能服用生脈飲呢?
  • 你可以自制的生脈飲
    本書遵循「上醫治人」的中醫觀點,列出了18類經典中藥名方,針對現代人最常罹患的疾病,解析如何用這些中成藥來進行日常的自我治療與保健。  生脈飲是用於被炎熱的夏天或者勞作之類消耗氣血之後,對身體進行補充的。玉屏風口服液適合在立秋之前開始吃,因為秋天之後,人體的毛孔要逐漸關閉以防止寒邪的侵襲,這個時候再擋上一道「屏風」就更安全了。  這個藥也很簡單,也是三味藥,黃芪、白朮、防風。
  • 在傳承經典中創新發展,同仁堂科技生脈飲自動化生產線顯優勢
    近日,2020北京晚報讀者推薦家庭常備藥品/器械評選十大品牌活動正式升級啟動,並在線上開啟的投票通道和展示平臺,該活動引來了社會大眾的踴躍參與和熱烈討論。在活動的「藥企溯源」欄目中,為了解答消費者關於「家庭常備藥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的疑問,記者來到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唐山)有限公司,參觀補益類藥物生脈飲(黨參方)的生產線,揭秘同仁堂科技如何在傳承經典中創新發展。
  • 今日小暑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今日23點14分迎來小暑節氣小暑過,每日熱三分炎炎盛夏正向我們走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正值初伏前後天氣漸漸變得悶熱潮溼「桑拿模式」即將開啟究竟會有多熱呢?
  • 今日入伏,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頭伏為啥吃餃子?看完有數了
    三伏分為初伏、二伏和三伏,對於一個熱愛美食的國家來說,每個節日或重要的日子都有特殊的美食,比如十分重要的三伏天。在農村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的俗語,那麼為什麼頭伏要吃餃子呢?有什麼依據嗎?頭伏吃餃子在我國的北方,有頭伏吃餃子的傳統習慣。
  • 中醫食療、食養與藥膳的區別
    ,它究竟與中醫有著如何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整個中醫藥寶庫裡佔有何等的位置,這都是我們想為你解釋和呈現的。其實食養、食療與藥膳均為中醫術語,三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食養即飲食營養,是通過調節正常的膳食營養也就是飲食調養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食養的主要意義在於均衡飲食,保持健康。中醫歷代醫家都十分強調飲食調養的重要性。《素問·五常政大論》指出:「谷肉果蔬,食養盡之,勿使過之,傷其正也」。
  • 今日大暑要如何養身都有哪些習俗_今日大暑朋友圈說說文案詩句匯總
    關於今日大暑要如何養身都有哪些習俗_今日大暑朋友圈說說文案詩句匯總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今日大暑要如何養身都有哪些習俗_今日大暑朋友圈說說文案詩句匯總,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大暑如何養身,大暑朋友圈說說相關的信息
  • 生脈飲黨參方和人參方的區別是什麼?哪個更適合自己?
    生脈飲一般在夏天用來消暑,這是我們常見的一個消暑的中藥。同時還可以用來治療低血壓。喝過生脈飲的人都知道,它分為人參方和黨參方兩種。那麼,大家知道什麼時候用人參方?什麼時候用黨參方嗎?兩者又有何區別呢?從成分看黨參方和人參方的區別生脈飲(黨參方)的主要成分為黨參、麥冬、五味子。輔料為蔗糖、防腐劑(尼泊金乙酯)。生脈飲(人參方)的主要成分為紅參、麥冬、五味子。輔料為蔗糖、防腐劑(尼泊金乙酯)。
  • 《伏天氏》寂寞無敵的葉伏天也很無奈
    主人公葉伏天的境界飆升,像飛一樣。感覺這所東仙島,就是專門給葉伏天準備的,所有的機緣,除非葉伏天看不上,只要能入他法眼的都能被他拿走。所以葉伏天的戰鬥力如今是直線上升。如今葉伏天的東仙島之行,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既然來到了東仙島,葉伏天肯定要進入內島去看一看真正的機緣。同時還可以得到一枚大道丹,東仙島主出品絕無凡品。
  • 今日頭條:AI助力用戶推薦 (上)
    眾所周知,字節跳動旗下的產品,無論是今日頭條還是抖音,均是在AI的賦能下發展的如魚得水。那麼,今日頭條的精準推薦是基於AI的哪些技術?又是如何實踐的呢?本文筆者將推理出今日頭條的底層AI技術力量和對AI的具體應用,共分上下兩篇以饗讀者。
  • 初伏到,懂生活的女人拿薑糖當零食吃,1天吃2塊,精神飽滿不怕熱
    今天已經進入初伏了,天氣也會變得越來越熱,在這個時候,有的人特別喜歡通過喝冷飲或者是吃冰鎮水果來解暑,但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做法,特別是對於女人。其實到了夏天,是一個非常好的養身體時期,如果總是吃冰鎮的飲料和水果,則會導致體外寒氣入侵體內,外熱內冷,很容易損害身體,尤其是女人的身體本來就弱,因此,進入炎熱的伏天,懂生活的女人會拿薑糖當零食吃。為什麼呢?
  • 幾度更換Slogan後,今日頭條如何看見更大世界?
    作者 | 朱珠編輯 | 劉珊珊8年之內,今日頭條已幾度更換Slogan。2012年,與今日頭條APP一起出現的,還有「你關心的,才是頭條」這句Slogan,既體現了今日頭條APP賴以迅速成長的「推薦+算法」基因,也讓人從用戶角度體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態度。
  • 《漫威復仇者聯盟》新英雄:二代女鷹眼俠今日已上線了!
    《漫威復仇者聯盟》開售後第一位新英雄今日宣布登場,她便是二代目鷹眼俠「凱特·畢肖普」。除此之外今日電腦遊戲也升級了新的行為日常任務「拿下AIM機構」、新的事後劇情、新的裝飾物等。二代鷹眼俠也是位用到弓箭的人物角色,遊戲玩家能夠在遊戲裡面操縱她、升級她開啟新功能,感受主線任務的事後劇情。凱特在A今後下落不明了一陣子,調研尼克弗瑞的事兒,而她的指導老師、初代鷹眼俠克林特·巴頓也下落不明了。她必須解除反派AIM和「超適應體」的新計劃。
  • 伏天到,「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兩者有啥區別?
    導讀:伏天到,「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兩者有啥區別?今年小暑節氣以後,氣溫整體較往年來說要偏低一點,大部分地區小暑節氣的時候是比較涼爽的。不過這種涼爽的日子也即將要結束了,因為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到來了。
  • 今日課程——有趣的虹吸現象
    今日課程——有趣的虹吸現象 科技館裡的科學課】 從正月初四起, 中國科技館將推出 【每日一課】線上課程 內容包含了許多有趣的科學實驗 科學輔導員親身教您如何玩轉科學
  • ...產品體驗報告:基於數據挖掘的今日頭條,是如何在BAT的手臂上砍...
    然而,在關於對熱點新聞及個性推薦細分項體驗評分上,用戶對兩者更新速度認可度最高,其次為內容豐富程度。兩者在標題客觀準確、可信度、符合個人興趣三個方面得分相對較低。標題黨、不實新聞仍是新聞客戶端用戶兩個痛點。其中個性推薦在內容質量方面得分遠高於熱點新聞,此項或反映出新聞創作者側重於追求熱點新聞報導速度,缺乏嚴格質量控制有一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