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那天,伯母給她做了飯,她不想吃,所以沒帶飯到學校。小女孩也只是偶爾不想吃飯,不是每天都是這樣的情況。」
全文1030字,閱讀約需2分鐘
新京報記者 劉瑞明 編輯 劉倩 校對 李銘
1月7日,廣西陽朔縣教育局稱,某短視頻平臺上「小學生父母離異,中午僅用橘子充飢」的視頻內容不實,小女孩家中並非貧困戶,吃橘子只是因為「當天不想吃飯」。
━━━━━
教育局:視頻拍攝者是音樂老師,不了解情況
1月6日,一段「女孩中午僅用橘子充飢」的短視頻在社交媒體熱傳。視頻中,一名老師問鏡頭前的女孩:「為什麼不吃飯呢?家裡面有帶飯來嗎?」小女孩不說話,只是搖頭。這名老師繼續問小女孩:「你每天吃柑子,這樣能吃得飽嗎?老師幫你買個飯好不好?」小女孩面前的桌上放著幾個橘子和剝剩的橘子皮。很多網友表示看了視頻「很心疼」。
▲網友發布視頻稱小女孩用橘子充飢。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1月7日,事發地廣西陽朔縣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後,當地教育局等部門成立了專門的調查小組前往小女孩家中核實情況。經了解,小女孩家中並非貧困戶,也不是網友認為的「小女孩吃不起飯,只能用橘子充飢」。
上述工作人員稱,小女孩父母離異,她的父親平常在外打工。小女孩由伯父一家照顧,「事發那天,伯母給她做了飯,她不想吃,所以沒帶飯到學校。小女孩也只是偶爾不想吃飯,不是每天都是這樣的情況。」
視頻拍攝者是陽朔縣葡萄鎮仁和小學的一名音樂老師,目前已把相關視頻刪除,並做澄清,「這名老師不是小女孩的班主任,對她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陽朔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沒有對這名音樂老師作出處分,「他只是發著玩的,沒有任何目的,沒有想到反響這麼大。」
━━━━━
縣委宣傳部:女孩家庭條件不差,已開展家訪關愛工作
1月6日,陽朔縣委宣傳部對此事發布通報稱,1月6日上午,在網上流傳一則視頻,主要內容為陽朔縣葡萄鎮仁和小學一學生中午不回家吃午飯,在學校吃橘子當午飯。
▲官方通報。來源:陽朔縣政府官網
經調查:涉事學生系陽朔縣葡萄鎮仁和小學二年級學生,非建檔立卡貧困生,家庭居住房屋為一層磚混房屋,其伯父家居住的房屋為兩層磚混樓房,家庭條件不差。因其父親在外務工,跟隨伯父生活(其父親每月都會將生活費給其伯父),吃住均在伯父家(距學校步行10多分鐘路程),通常早上在家吃過早餐後,都會帶上盒飯去學校作為午餐,偶爾也帶零食、水果當午餐。事發當天該生沒有帶盒飯,也不願回去吃,在學校吃橘子時被某教師發現。該教師未經核實真實情況,出於想幫助該生的美好目的,拍攝該生吃橘子的視頻發到微信朋友圈及短視頻平臺上,造成廣大網友誤解。
目前,相關部門已進村入校開展家訪、關愛等工作。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