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與世界溝通橋梁「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在京啟動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在北京啟動。活動啟動後,新航道集團旗下46個城市分校以及優加英語全國各分校將開始提供活動報名諮詢,同時,21世紀英文報、愛奇藝、中國銀行、萬事達卡作為活動協辦方也將陸續開通報名通道。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周音)「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15日在北京啟動。活動旨在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個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交流的平臺,通過英語演講激發青少年的創意與活力,向世人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生機盎然的中國。

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廈門大學外籍專家潘維廉教授作為本次活動形象大使親臨現場,講述了他與「中國故事」的不解之緣。主辦方供圖

啟動儀式上,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廈門大學外籍專家潘維廉教授作為本次活動形象大使親臨現場,講述了他與「中國故事」的不解之緣。

在潘維廉看來,講好中國故事,不僅要傳播經典的中國傳統文化,還要傳播當代中國的重要成就。這些事跡不僅是一個個開拓進取的故事,更是一扇扇向世界展示中國精神的窗口。

活動現場,新航道與中國銀行和萬事達卡籤署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旨在共同推動留學金融服務,助力中國青少年走向世界。主辦方供圖

他勉勵中國青少年要學好英語,「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既是一種學習英語的方式,也為中外交流提供了絕佳的範本,學會用得體、準確、優雅的語言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成就,增進中國與世界的理解、交流。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由中國教育電視臺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主辦。主辦方表示,將聯合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組成超強評委陣容,為選手提供指導。

新航道中國故事研究院副院長斯明誠(David Symington)作為專家組成員,在啟動儀式上介紹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賽制規程。本次活動以小學、中學、大學三個組別同步推進,選手將通過朗誦、演講、才藝展示三個環節充分展現自我風採,歷經初選、大區終選和全國終選三個階段層層選拔,最終發掘出具有跨文化溝通能力、親和力和領導力的明日之星。

活動啟動後,中國教育電視臺將利用視頻、直播、節目展演等多元化手段全面展示青少年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的風採。(完)

相關焦點

  • 華僑大學學子: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成就精彩人生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自今年1月啟動以來,10萬餘名海內外青少年報名參與活動,在中華大地上掀起「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的熱潮。活動打破了校園課堂中英語和中國文化之間的隔閡,贏得了各大中小學的積極參與,以及廣大學生及家長的歡迎。
  • 首屆「山城新國風」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 地區初選規則公布
    由新航道重慶學校聯合騰訊·大渝網發起的首屆「山城新國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活動,自報名啟動以來,吸引了重慶市多所中學、大學學生們的關注,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一股用英文講述中國故事的熱潮,為保證活動各階段順利開展,現對地區初選階段選拔內容進一步說明。
  • 見證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優秀選手成長之路,快來圍觀校花校草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由中國教育電視臺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主辦,優加青少集團+21世紀英文報+愛奇藝+中國銀行+萬事達卡協辦,以 「 用雙語展示中華文化,在故事裡讀懂中國 」 為宗旨,致力於為大、中、小學生提供一個深入了解中國文化、與世界交流的平臺。
  •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華夏學子說」公益活動在京啟動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華夏學子說」公益活動在京啟動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2020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落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姜贇 通訊員 任雪瑤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來自南寧的韋集珅、來自上海的雷昕怡和來自廣州的朱芷儀一年一度的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已連續舉辦到第六季。從用英語誦讀中華古詩、到用英語解讀成語故事、到今年圍繞的四大中國傳統文化主題——美食、建築、非遺、節日,越來越多的學員在挑戰賽的號召下,參與到把中華文化傳遞給世界的行動中。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
    魏金君認為很好的一點就是要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抗疫故事。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使學生有更多的文化自信,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表達更加準確,更有自信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讓學生既學英語又能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用英語講好抗疫故事,就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疫貢獻。對青少年學生來說,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了解外國和與外國人交流,還更應該著眼於讓外國和外國人了解中國。
  • 驍龍AI 與有道攜手,利用實時翻譯架起世界溝通的橋梁
    科技讓我們能夠隨時通過手機聯繫到身處世界各地的人。它打破了距離與時間的限制,無論是朋友、家人,還是商務夥伴,我們都能輕鬆自如地和他們建立聯繫。然而,直到現在,語言仍是我們面對面溝通的一個障礙。過去一年半的時間,Qualcomm持續與有道開展合作,通過終端側的實時翻譯來幫助人們打破語言的限制、輕鬆自如地進行溝通。想像一下:你與海外客戶進行電話會議。雖然你說的是普通話,但海外客戶能夠實時地聽到標準的英文翻譯,這種無縫、流暢的實時翻譯十分令人驚嘆。但是,這樣的實時翻譯對技術要求頗高,是此前技術無法實現的。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活動同時也是一場英語語言能力和演講能力的盛宴。小學低年級的同學,已經可以用非常流利和標準的英語來講述故事了。他們發音準確,語調流暢,聲音洪亮,落落大方,表情達意自如舒展。有些小選手穿著精緻的漢服表演,為這次比賽帶來了很多驚喜;有的小選手表演能力突出,令人印象深刻。活動也是一堂語文和英語的綜合課堂,是一場中國文化和英語語言的有趣碰撞。
  • 手拉手 讀中國 看世界2020年「少兒報刊閱讀季」活動在京正式啟動
    6月1日,由中國期刊協會主辦,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市報刊發行局協辦,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以下簡稱「中少總社」)聯合承辦的2020年「少兒報刊閱讀季」活動啟動儀式在京隆重舉行。作為少年兒童讀物的中流砥柱,少兒報刊一直以來都以其連續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贏得了家長和孩子的高度認可。
  • 國內首套《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在京出版 外籍專家任英文翻譯
    值此「4.23世界圖書日」來臨之際,一套獻給青少年和英語愛好者的用雙語學習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力作正式與讀者見面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中英美三國教育專家和翻譯專家聯袂編寫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出版座談會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該叢書是國內首套用中英雙語學習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系列圖書
  • 名師同臺、攜「梗」而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第四季精彩登場
    ↑↑↑「大課堂」宣傳片讓你先睹為快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由著名英語教育專家胡敏教授總策劃,牛津學者斯明誠(DavidSymington)領銜主講,新航道中外骨幹教師參與打造。看過前三季的同學肯定了解,這一季的現象絕非個例,因為《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的一個「本質」就是「造梗機」。而大課堂季數很大程度上也是主講老師的「歡脫指數」。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華夏學子說」活動啟動
    (圖片來源: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護航計劃微信公眾號)中國僑網12月9日電 據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護航計劃微信公眾號消息,為讓更多中小學生、海外留學生、華僑華人子女了解自己的祖國和家鄉,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護航計劃
  • 老潘來信: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為中國做「推銷」(附英文視頻)
    希望大家一切安好,同時能一如既往地享用這段時光,在家涉獵那些通常沒時間做的事情,比如著手英語學習,以便能用英語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我們經常談論「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但想要取得成效,僅僅依靠講述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推銷中國故事。
  • 株洲市一中開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題演講比賽
    紅網時刻株洲12月4日訊(通訊員 虞蘭霞)為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跨文化共情力,培養學生繼承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株洲市一中高二年級全體英語教師精心策劃、認真組織了一場「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題演講比賽。
  •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通過「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新橋梁
    (抗擊新冠肺炎)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通過「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新橋梁中新社巴黎5月14日電 (記者 李洋)今年3月以來,法國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面對疫情,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和融媒體等多種途徑,通過「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橋梁,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線上文化活動,受到法國民眾的關注和喜愛。據悉,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今年共招收951名學員,創歷史新高。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心及時採取防控措施,積極開展遠程教學試驗並獲得成功,確保所有教學培訓課程轉移至線上進行,實現教學及活動的無縫銜接。
  • 阿聯駐華大使館啟動「阿聯-中國文化周」活動
    阿聯駐華大使館7月5日宣布啟動為期五天的「阿聯-中國文化周」。本次活動將以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觀眾可在阿聯外交與國際合作部的社交媒體平臺上觀看,或通過阿聯駐華大使館官微以微博圖文直播及短視頻的形式了解更多。「阿聯-中國文化周」旨在加強中國與阿聯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將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推向新高度。
  • 「秦心」熱線架起高牆內外「心」的橋梁
    監獄作為特殊的關押場所,人員密集、活動集中、場所封閉,一旦發生疫情極有可能迅速蔓延,難免會讓監獄工作人員與服刑人員擔心,陝西省監獄管理局開通「秦心」熱線, 用聲音傳遞溫暖,用情感構築防線,架起高牆內外「心」的橋梁。
  • 【中學組】「山城新國風」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指定命題公布
    大渝網發起的首屆「山城新國風」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報名正式啟動了!本屆活動,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吸引了重慶市眾多學校及學生的關注,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一股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的熱潮。孔融的父親就把這件事寫了下來,後來也便口口傳開了,連《三字經》都傳唱了這個故事,用「融四歲,能讓梨」來教育更多的孩子從小學習禮讓這種好品德。孔融讓梨的故事更多說的是禮儀,也滲透出禮制的影響。還有一個故事叫「曾子避席」,講的是有關禮貌的。孔子有一位弟子叫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