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暫坐:12單身女子在欲望裡沉淪,悟透這兩點,才能得到救贖

2021-01-12 王心傲

賈平凹,本名賈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於陝西省丹鳳縣棣花鎮。

在中國文壇上,他無疑是位高產的作家。

自80年代正式馳騁縱橫於文學創作中以來,幾乎都是以每兩年一部長篇的速度大放異彩。

15年前,北京燕山出版社開始了一項「世紀文學60家」的評選活動,在這評價中,賈平凹更是排名第六名,遠遠高於陳忠實、路遙、莫言等人。

包括文學界,對平凹先生的評價是這樣的:

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他是當代中國最具叛逆性、創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

說到賈平凹的作品,在眾多充滿鄉土氣息的作品中,有兩部作品卻特殊顯眼,讓我印象深刻。

一個是出世即遭16年被禁風波的《廢都》,二是前不久發行出版的新書《暫坐》。

《廢都》作為賈平凹城市題材的首部作品,寫盡了西京城文人背後的荒唐事,當年一出版,光盜版就高達千萬冊,賈平凹更是因此名動天下。

而同是以西京城為背景,以城市題材來創作的新書《暫坐》,則用瑣碎繁潑的字句,呈現出了當代都市生存的眾生相,特別是其中的人性描繪,可以說是直擊靈魂。

今天給大家主要分享兩點,看破了能對自己的人生更多點認知!

人生在世,有執念就有束縛,妄圖用逃避躲避現實,只會讓羈絆來得更猛烈

《暫坐》這本書是圍繞一個名為「暫坐」的茶莊展開敘述的,以十幾個經濟獨立卻情感失意的都市女子為主線,寫出了五味雜陳的百態人生。

賈平凹筆下的西京城,瀰漫著驅不散的霧霾,踉踉蹌蹌的風颳得葉子譁啦作響,城中的人五顏六色,為了生活奔波,無處可逃。

暫坐茶館是西京城中最高檔的茶莊,最好的茶品在這裡,最精美的茶盞也在這裡。

可真正為茶莊帶來故事的,是十多位因緣際會的都市女子。

她們身份迥異,有紅木家具的老闆,有康復醫院的老闆,有的開火鍋店,有的做廣告公司…

她們也或單身或離婚,沒有情感和婚姻的支撐,卻憑藉自己能力,成為了都市最為典型的中上層階級。

大家在一起聚餐吃火鍋,一起放生巨龜,一起幫人搬家,一起打麻將……

好像生活過的無比愜意,好像進入茶莊的那一刻,便與外界隔開,可以擺脫一切不順心的事,獲得短暫的精神上的自由享受。

可是生活就是這樣,從來沒有理想王國,越是想要找一方淨土,逃避現實、煩惱,煩惱和痛苦越是會洶湧而來。

就如茶莊終究是建立在西京城的繁華處,被周圍熙熙攘攘的現代商業所包圍般,這群看似成功獨立的女子們,註定無法掙脫社會權力結構的網羅,要被囚困在各種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困境中。

比如暫坐茶館的老闆海若:

海若仗義,心善,信佛也有信仰,只要朋友有困難,她都第一個出頭幫忙,眾姐妹都稱她為大姐大,她也以此身份自居。

但是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她雖然信佛、離婚,看似看淡紅塵,卻又處於紅塵之中,始終把自己纏繞在政商關係中,用珍貴茶葉和精湛茶具,細心謹慎的打點關係,以企圖得到權勢的護佑。

她以為自己是大姐大,是眾人離不開的人,可是隨著事情越來越糟糕,霧霾圍城、閨蜜病逝、領導雙規、茶莊爆炸……

直到最後,局外人視角的伊娃飛回聖彼得堡,徹底逃離,她似乎才大悟:

原來這個世上,真的沒有什麼永恆牢不可破的關係,她也不是什麼別人非離不了的大人物,人們都在為著自己的私利奔波著,誰離了誰都照樣好好地過著。

比如開廣告公司的陸亦可:

有著業務渠道的她,本就不差錢,可是對金錢的執念太深,所以她不停送禮、組飯局託人辦事, 只為了能夠在機場附近得到一塊LED的廣告展位。

最後心心念念的廣告位沒有得到,還被迫成為權勢扯皮的調和者。

再比如姐妹中的富婆應麗後:

她是姐妹中最有錢的,手裡有23間門頭房出租,可是越有錢,就越容易為金錢所侵蝕靈魂,為了獲得更多財富,她心甘情願以色謀關係;後又以放高利貸來獲利,結果本金收不回來,又被催帳的無賴索要了整整30萬;花錢保平安後,卻依舊甩不掉這些無賴。

……

在很多人眼裡,這些人光鮮亮麗,活得輕鬆自在,可是真相是他們看似自由的背後,是慾念延伸出來的層層束縛,這些束縛讓她們難受、痛苦、渴望遠離,而能夠暫時擺脫那些俗塵慾念和身不由已的地方,就是這座這座優雅清淨的茶莊。

讀到這裡,我突然覺得賈平凹把茶館的名字叫做「暫坐」,可能就有這番意思吧。

暫坐就是無法恆定,就是只能短暫的解脫,就是你即便現在逃離了,但是終究還是要去面對、去承受生活。

這就像喝酒,喝醉了,我們可以撕掉身份的標籤和偽裝的面具,肆無忌憚、淚流滿面……可是酒醒了,還得往前走,日子還要過,該解決的問題一個也跑不了。

不能正視自己的欲望,不能客觀的認識生活本身,所有以規避或逃離的方式卸下心靈包袱的做法,統統要以承受現實和理想的落差撕扯為代價。

所以,逃避永遠不是人生的正解,你愈是妄圖躲避的,反而會帶來具有更大破壞力的反噬災難。

拯救,從來都是自己的事

賈平凹在《暫坐》裡花了很多片段描述,但最終卻沒有出現的一個角色是:活佛。

眾姐妹們聚集在茶莊,除了獲得短暫的自由、逃離現實的重壓外,還有一個共同的期盼就是:在等待活佛的到來。

海若從未曾謀面的吳老闆那裡得知,西域活佛即將進西京城,為此她與吳老闆商議,自己也接待幾天,得到答覆後的海若,便將茶莊二樓裝修成禪房來招待活佛。

於是從那以後,大家都望眼欲穿地等待活佛的到來,以至於不同人物每每出場,都有人會問道:活佛啥時候來?

而且,為了迎接所謂的活佛,眾姐妹們還專門提前租了幾輛房車,做好前去機場迎接的準備。

姐妹中的富婆應麗後,在得知借出去的高利貸1000萬,本金拿不回來後,心急如焚的她,第一時間不是想著怎麼解決問題,而是先跑到暫坐二樓,虔誠跪請佛像保佑。

可計較戲虐的是,直到故事結尾,賈平凹筆下的這位「活佛」也只是存在眾人期待和念叨中,始終不曾現身。

讀到這段的時候,我感觸很大,所謂的「活佛」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只不過是一種意念象徵而已。

眾姐妹們雖然看似光鮮亮麗,其實各有各的煩惱,現實生活裡也被各種複雜的生存境況所困,而賈平凹筆下引入的「活佛」角色,說白了就是凸顯描述眾姐妹心中的那種對精神救贖的渴望。

所以,不管是一開始百般請求接待活佛,布置禪房,還是被慾念束縛的眾女子們,跪拜佛像,其實都是想從活佛身上,得到安慰、寬恕和拯救。

可是信仰救不了人,所以這份信仰在西京城權力更迭的翻天覆地中,徹底落空和瓦解。

市委書記、副市長的相繼落馬,對西京城內的政商關係結構產生了強烈的漩渦;而身處繁華地帶的暫坐茶莊,也因這場政權內部湧動的風雨,有了近乎黑雲壓城的危機感。

先是店員小唐被帶走了,因為曾幫齊老闆給市委書記置換過黃金;

而後老闆海若被帶走了,因為不僅與齊老闆牽扯甚深,就連這暫坐茶莊也是從市秘書長那裡,通過走關係以便宜價格得來的。

眾姐妹被執念所束縛,也舍不掉因貪嗔而來的社會關係網;這種痴迷和執拗,導致自己最終都無法獨善其身。

於是,那點淺薄的自我安慰,最終還是殘忍破碎。

突然想到電影《妙先生》裡的一句話:

信仰不是神,他從來不拯救誰,而是你選擇什麼樣的信仰拯救自己,拯救,都是自己的事。

我覺得這和賈老想表述的道理是一樣的,活佛救不了眾人,佛像亦愛莫能助,因為世事風急雨驟,唯有自渡方保平安。

因為自己不願放下,卻僥倖依靠信仰獲得心安,等來等去,就只能成為一場笑話!

在小說最後,一聲巨大的爆炸聲中,暫坐茶莊成了廢墟。

茶莊的出現本來就是為眾姐妹提供一個治療的場所,治癒現實生活中的煩惱、束縛、精神壓力和慾念的侵蝕,可是終究到最後,也無法根除眾姐妹的苦楚和磨難,無法治療眾姐妹被慾念藤蔓勒出的傷痕。

於是失去了治療意義的暫坐,似乎註定了要消亡。

畢竟代表理想王國的暫坐茶莊,終究只是夢一場,超現實與現實的對抗,最終必然要落敗,被慾念纏繞和吞噬的人,也註定無法擁有安寧的精神停歇地。

從來就沒有所謂的理想王國,也從來就不存在真正的精神領土,這一切都要靠自己拯救。

讀完《暫坐》,真的是感觸很大,賈老筆下的十幾女子,看似光鮮靚麗,各自噴吐著芳華的嬌嬈,卻又背負時代的烙印,周旋在夷險的複雜關係中,因無法平衡的雙重矛盾困苦煎熬著。

其實這些困惑和不如意,我們又何嘗沒有呢?曾幾何時,我們也想要找一方淨土,也想要躲起來,不再理這世事叨擾,可能做到嗎?

賈平凹為小說取名《暫坐》,就是向世人闡述一個道理:

無論何時,都不要因為追逐功名利祿,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因為人生本就無常,人性無定!若是貪念這片刻的舒適,倒生出弄巧成拙的困境了。畢竟,人生就是暫坐一場,是否能夠過得踏實心安,全在自己!

寫在最後

當年的《廢都》可以說是洛陽紙貴,一經出版天下知,四十不惑的賈平凹通過描述男女糾纏的性愛,寫盡了人性的悲涼。

但同為城市題材的《暫坐》,不再那麼肆意張揚了,這與賈平凹的年齡和閱歷有著必然關係。

年近7旬的他,寫這部作品,更像是對人生的滄桑經歷的回顧和釋然,字裡行間充滿了賈老晚年的通透智慧;以至於慢慢讀來,讓人感慨良多!

有人說《暫坐》可能是賈平凹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了,這部小說約21萬字,但他卻寫了整整兩年,以前的書稿最多寫2遍,但《暫坐》他寫了4遍。

所以如果賈平凹真的不再寫小說,那麼《暫坐》將是他的封筆之作,這也是世界最悲哀的事情之一!

就連三毛曾經也給賈平凹寫過信,信中有一段是這樣說的:

要不是您的贈書來了,可能一輩子沒有動機寫出這樣的信,就算現在寫出來,想這份感覺——由您書中獲得的,也是經過了我個人讀書歷程的「再創造」,即使面對的是作者您本人,我的封閉感仍然依舊,但有一點也許我們是可以溝通的,那就是:您的作品實在太深刻。不是背景取材問題;是您本身的靈魂,今生閱讀三個人的作品,在二十次以上,一位是曹[雨沾],一位是張愛玲,一位是您。深深感謝。沒有說一句客套的話,您新贈給我的重禮,今生今世當好好保存,珍愛,是我極為看重的書籍。不寄我的書給您,原因很簡單,相比之下,三毛的作品是寫給一般人看的,賈平凹的著作,是寫給三毛這種真正以一生的時光來閱讀的人看的。我的書,不上您的書架,除非是友誼而不是文字。

人生短暫,且來《暫坐》坐坐!

肉身太苦,當你的精髓世界無法歡愉,建議到閱讀中體會人生百態,不管你是追求自在、瀟灑和文藝範兒,還是感到艱辛、迷惘、無奈墮落,都建議你讀讀這位七旬老人的智慧良方!

不過少吸一包煙、少吃一頓飯,就可以擁有一本這本賈平凹的經典著作套裝,絕對值得閱讀,比市面的暢銷書便宜多了!

喜歡的朋友趕緊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珍藏!

相關焦點

  • 賈平凹《暫坐》:比《廢都》更精彩,在欲望世界狂歡,人生且暫坐
    賈平凹《暫坐》:比《廢都》更精彩,在欲望世界狂歡,人生且暫坐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品讀一本書,往往需要反覆的研讀才能細細磨出其中的精神和滋味。在複雜的內外部背景下,賈平凹版的"金陵十二釵",個人的故事和群體的故事,在暫坐茶館裡相互交織在一起,上演了一段鮮花著錦,難掩內裡悽涼的女子眾生相。風吹風也累,花開花也疼。這群女子在美麗著奮進著,同時也在凋零著困頓著。
  • 賈平凹《暫坐》:一群在貪慾世界狂歡的女人,失去的何止是尊嚴
    而在《暫坐》這部書裡,12位現代女性和"十二金釵"遙相呼應。這到底是一種巧合,還是作者故意為之呢?《暫坐》在賈平凹巧妙的構思設計下,通過這"西京十二玉"在茶莊裡來來往往的演繹,道出五味雜陳的人生百態,表達了超出故事本身的東西,這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 賈平凹《暫坐》:在「貪念」中掙扎的女子,怎樣尋找心靈的安放?
    這部《暫坐》也正是圍繞著一群都市獨立單身女性的生活展開,她們混跡於繁華的西安城裡,在這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然後凋謝,完成了生命的整個過程。當然這些過程裡又充滿了雨打風吹,豔陽高照的起伏未定。這也像我們人生的整個過程,在紅塵裡翻滾度劫,有喜有悲。
  • 從《廢都》到《暫坐》,賈平凹道破男女關係:不是欲望和性,是餓
    兩人一時墜入境界,莊之蝶倒把宛兒端坐著抱入懷裡,渾身顫抖著,擺弄得她如貓兒狗兒……這是1993年出版的,賈平凹的第一部都市小說《廢都》中的情節。也許這就是作者賦予這個人物的名字的由來——追逐「光」的君主。賈平凹直言《暫坐》緣於他愛去的茶莊搬走了。他愛去的那些年,每日兩次在那裡喝茶。茶莊裡賣著全城最好的茶,老闆竟是一位女子,人長得漂亮,但從不施粉黛,裝束和打扮也都很中性。從那時起,他醒悟了雌雄同體的人,往往是人中之鳳。
  • 暫坐且喝茶,惟願清風生——賈平凹新作《暫坐》閱讀札記
    不過,羿光不再如莊之蝶那般騷性,她在對年輕女子熱衷的同時,對茶莊的一幹半老徐娘,倒生出了強烈的莊敬之心。若有若無的男女之情,淡化了性別的差異和吸引,戀慕著不及於亂。當羿光半夜打電話讓海若去家裡,海若本以為有男女之間的欲望,到了才知道,是通知馮迎失蹤於馬航飛機失事,海若由此倒產生了失望和羞愧之意。這是否意味著,在賈平凹眼裡,度過了頹廢躁動的年代,人消減了欲望的熱情,城市也是越發安穩有節了吧?
  • 賈平凹新作《暫坐》寫了什麼,為什麼穩穩佔據暢銷書榜首?
    更確切地說,是寫的當下女子的生活悲苦與艱辛奮鬥的故事。《暫坐》是賈平凹老師70歲之前的最後一部長篇,如果你熱愛讀書,特別是現代的書,這部優秀的作品不可錯過。《暫坐》主要圍繞一個名人弈光和十二個女子的關係展開,而這十二個女子,本來她們自己起名為十二金釵,仿的紅樓夢,因為過於通俗,後來她們封自己為「十二玉」。暫坐是個茶莊的名字。
  • 賈平凹:越是沒錢的人,越是喜歡裝有錢
    賈平凹認為,越沒錢的人反而越裝有錢,裝有錢才會認為有身份,才能去發展人脈,以此妄圖獲得更多的錢。錢財聚散,人來人往,人就在錢上面窮富沉浮。賈平凹對人性看得很透,有些說法或許殘酷,但就是現實。而他也一直在用作品揭示著人性,赤裸裸的展現無奈又無情的現實,賈平凹先生在年近古稀時,對人生看得更透徹,他再一次提筆,寫下了70歲之前的又一部大作《暫坐》。
  • 賈平凹《暫坐》大賣,1男12女的情感糾葛,說盡了女性的慾念沉浮
    藝術源自生活,賈平凹小說裡的人物,大都有原型,他自己都承認,這個作獎羿光有他的影子。而《暫坐》中12個活色生香的富婆的誕生,也得益於他「閱女無數」。早年間,他樓下有個茶館,茶館老闆娘是個雌雄同體的美人,老闆娘還有一群富婆閨蜜。賈平凹推開茶館的門,看到了更加神秘又難以言說的女人世界。
  • 《暫坐》:講一群富婆的情與欲,直逼人性,賈平凹:我很會寫女人
    今年賈平凹已68歲,他又石破天驚地拿出一部新作來,這也是賈平凹的第十七部長篇小說《暫坐》!《暫坐》是繼《廢都》以後,第二部以都市為題材的小說,之前的《秦腔》、《高興》、《土門》大都是鄉下人或者鄉下人進城的故事,而《暫坐》則完全是都市生活的真實寫照。
  • 《暫坐》:賈平凹偏愛的女人是誰?西京美人的縱情歡愉背後是悲憫
    賈平凹最新長篇《暫坐》出版,第一時間就買來拜讀。如今已年近古稀的賈平凹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精力,是一位難得的高產作家,幾乎每隔一年就出一部長篇,而這期間還有散文、序跋等隨筆出版,影響力非凡。賈平凹真是把一切美好的、通達的東西都毫不吝嗇的加於海若身上,雖是寫的女子,但是我倒覺得像是女版「賈平凹」,他把自己理想女子的形象現實化,而現實中,賈平凹的「上書房」裡也是佛像林立,堆滿了各種禮佛的器物,《暫坐》中的海若就像是賈平凹的精神外化,充滿了「佛趣「。
  • 賈平凹《暫坐》:12釵的落幕,人生如暫坐,時日已無多
    人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如果有12個女人,會如何呢?《暫坐》這本書給出了答案。它是一部都市題材小說,以西安為背景,講述了在緊張忙碌的現代生活中,一群單身女人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作者賈平凹是陝西文壇的佼佼者,代表作有《廢都》《秦腔》《醜石》等,曾獲「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等殊榮。作品被譯成英語、德語、法語等30多個語種。《暫坐》這本書,適合在一個溫暖的午後,沏上一壺清茶,細細品讀。
  • 穿梭於12個美人之間是什麼感受?賈平凹:那就像紅樓一夢!
    賈平凹曾說過:「那些膚白貌美的女子,精緻的手袋裡塞滿了衛生紙,她們不敢進澡堂,剝了華麗的外套,縮身著支離破碎的內衣,鋥亮的高跟皮鞋不能脫,襪子被腳趾捅出個洞。」如果世上沒有女人,男人是不會去修建廁所,世上沒有了男人,女人是不會去化妝。男人為了女人可以拋棄一切,女人為了利益,可以拋棄男人。男人徵服世界,女人靠徵服男人徵服世界。
  • 賈平凹《暫坐》:那些縱慾貪歡的都市麗人啊,失去的又何止是尊嚴
    作者賈平凹其實是寫過不少城市題材的,《廢都》《白夜》《高興》等等。《暫坐》的文筆與布局還是有所承續的,雖然作者這次還是想有些不同的。《暫坐》的一些思想要素也是有所承續的,比如存活的觀點、男女的觀點、城鄉的觀點、生死鬼神的觀點、衣食住行的觀點以及權力與文學、文學與生活、文學與書畫等等,除了在那幾部城市題材的小說裡有所表現,在《秦腔》《老生》《山本》這些歷史、農村題材裡,更是時隱時現而綿綿不斷的,這正是作者一路走來的些許感悟。
  • 《暫坐》:都市靚女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是寂寞的,無處安放的靈魂
    賈平凹是無疑是一個高產的作家,平均每兩年就會推出一部新作品,但這些作品中給人留下深刻記憶的還是《廢都》,這本書一出版,在奠定了賈平凹文壇地位的同時也引來了巨大的爭議,原因是書中有大量涉及欲望、情色的內容,直白的描寫讓人看了面紅耳赤。
  • 賈平凹《暫坐》:新小說是對現代都市女性的悲天憫人
    《暫坐》全然以「女兒國」的形式,描摹一幹城市女性,她們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暫坐茶館一變而為「西京大觀園」,被讀者稱為現代版的《紅樓夢》賈平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到,他從不寫正經東西,一寫正經東西人就廢,他通過賣字畫,讓自己沒有經濟壓力,家裡沒有買房或者小孩上學這些急需用錢的壓力,他不想過豪華日子,物質要求不高,吃穿不求,他很滿足
  • 《暫坐》:混得不好的男人愛談政治,權力面前藝術都是雕蟲小技
    而《暫坐》就是繼《廢都》之後,第二部以都市題材為背景,思考的是市場經濟下被物慾裹挾的一群女老闆,在商海沉浮,看盡世態炎涼之後的靈魂救贖。賈平凹中《暫坐》中的女子在現實中也都有原型。事情緣起,還是賈平凹常去的一家茶莊搬走了。
  • 人物|賈平凹:以作品梳理時代,梳理自己
    《暫坐》裡寫了一群特別的女子,經濟獨立,自由時尚,瀟灑率性,有文藝範兒,卻多是未婚或離婚的單身。「她們在美麗著奮進著,同時在凋零著困頓著。這群人代表著城市的時尚,猶如道邊的樹,是美的風景,能標示著風向,但大風來了會斷枝折股,即便是微風,那葉子也在不停地搖晃翻動。」在賈平凹的筆下,她們看似光鮮,實則辛酸;熱熱鬧鬧簇夥,每個人卻都孤獨著。
  • 賈平凹都市題材小說《暫坐》以「西京」為背景,致敬經典的老樹新花
    作品以「西京」為背景,以一座茶館為故事發生的主要空間,圍繞一位作家兼書法家身份的文化名人與一群單身獨立女人的交往展開敘事,展現了西京城紅塵滾滾煙火四溢勾心鬥角生死疲勞的當下現實,勾勒出西京城的眾生相與俗世圖,現代與傳統、時興與本土、嶄新與破敗、寬廣與逼仄、光潔與汙濁相混雜的市井風貌在作者的筆下神韻畢現。
  • 賈平凹《暫坐》:患難見真情!十個女人一臺戲,大難來時各自飛
    《暫坐》全篇約二十一萬字,賈平凹也整整寫了兩年。小說故事圍繞著有「西京十塊玉」之稱的十位女性展開,將女性在城市中打拼的複雜細節描寫得淋漓盡致,卻也將人性冷暖突顯得淋漓盡致。
  • 《暫坐》:在貪慾中縱情狂歡的女子,藏著無處安放的情和欲
    這是賈平凹新書《暫坐》裡的人物細節描寫,他把一個圓滑世故的,又耍花花心腸的男人形象寫活了。賈平凹是陝西文聯主席、當代著名作家、書畫家,是一位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享譽國內外,更是當代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而粉絲們更喜歡稱呼他為「老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