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課程變套路 9塊9理財課背後的騙局誰來監管

2020-12-12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周益帆)前不久,中國之聲關注了「網絡配音課」陷阱,號稱學完課程,每小時的收益能達上千元。「看起來很美」的收益吸引了不少人的參與。雖然試聽課只要花幾塊錢,但最後學員們卻被引導辦理了近萬元的培訓貸。近日,不少人在網絡上投訴另一種課程——理財課,課程介紹比配音課更加誘人:1塊錢到9塊9的課程,可以助力「小白」成為「理財高手」,收益達20%以上。

  有數據顯示,推出類似網絡課程的公司有數千家,但其課程質量、教師資質、宣傳銷售等問題如何監管卻難以釐清。消費者如何在線上課程的迷霧中擦亮雙眼?

  上個月,江蘇的朱女士在某微信公眾號看到一個理財課程的推薦,只要花一塊錢就可以快速掌握理財知識。朱女士告訴記者:「大概11月初,我是通過微信公眾號看到理財營,一塊錢就可以了,然後我想,可以聽一下。給你講一些投資等方面的什麼,到第4天左右,他說申請名額要進訓練營才能手把手教你。」

  初次接觸這類課程的朱女士希望繼續學習,於是就分期支付了7999元的課時費。「我也是思考了好久才買的。通過花唄分期付的,付了7999元。本來付之前他跟我講,馬上可以拉群了,手把手教你。後來他說,今天已經滿了,下周一(拉群)。因為我是11月16日付的錢,『下周一』就相當於要變成11月23日了。付完錢以後,就不怎麼理人了。」朱女士說。

  朱女士再去網上搜索這家理財教育機構的背景信息,發現有很多投訴:「好多人在維權、在投訴。有些人是講述過程,說真正進來那些群了,如果你要求退群,他就把你踢出去了,或者崔老師也不可能手把手教你的。」

  山東的孫女士也是維權者之一,她比朱女士發現所謂的理財課不對勁更晚一些:交了錢、開了課也被拉進了所謂的理財培訓群,但銷售的承諾沒有一樣兌現。

  孫女士告訴記者:「他說跟著老師投資終身都是免費的,終身免費的指導,不管是基金還是股票什麼的,基金要跟著老師買的話,能達到15%以上的利潤。後來就推銷,一開始推蛋卷基金,然後就是下載(另)一個什麼基金的軟體。他指導你怎麼買基金,好比今天大體講一下今天的盤面,然後推薦哪只基金可以買入,哪只基金不能買,暫時不動。」

  在孫女士給記者發來的一段課堂錄音中,所謂的理財老師甚至表示:「20%的收益不值得你花費太多時間」:「價值投資的收益率年化做得很好也不過20%……」

  朱女士和孫女士向課程銷售提出了退款申請,但均被拖延、拒絕。孫女士後來發現,甚至學費在支付端顯示成了「餐飲美食」支出。「最起碼像我支付的學費,帳單分類應該是學費或者是其他的,是不是?但是我在支付寶裡掃碼,掃了個『餐飲美食』,連學費都不是。我覺得有必要核實一下,他們到底有沒有這個資質,到底是否有他們所說的這些老師。」孫女士說。

  孫女士說,她所在的理財課金卡會員維權群內有近兩百人,學費近170多萬元。記者在投訴平臺搜索,被此類線上理財課套路的人還有很多。

  一位姓肖的消費者投訴另一家線上理財商學院:帶班老師宣傳說,學完課程後認為不滿意,全額退款,但買課後又說需要畢業考到80分後才能申請退款。此外,投訴者們還提出了關於教師資質、虛假宣傳等一系列的問題。

  在天眼查中搜索含關鍵詞「財商教育」「理財教育」的公司,共七千多家,截至目前,今年成立的共有1202家。但是這些公司在消費者看來,缺乏監管。朱女士說:「我為什麼在網絡上投訴?也是希望別人看到真的不要再被騙了。它就是北京的公司,北京315平臺上那些投訴可能寫得不太明白,他們是拒絕了,我也不知道求助哪邊才可以更有效地把這件事情解決掉。」

  這些所謂的理財課存在哪些問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傑英也是一名投資者普及教育工作者,聽完這些「小白」理財網課之後,她說,課程內容漏洞百出:「第一,收益保底15%以上的不靠譜。今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修訂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按目前一年期LPR3.85%計算,超過15.4%就可以認定為高利貸,表明超過15%以上的收益存在較大風險。第二,兜售民間理財策略的不靠譜。投資理財是一門專業,基金經理都有排行榜,永立潮頭非常困難,受過專業訓練的精英人士都很難保持穩定長期的高收益,你怎麼能相信幾千塊錢就能買到穩賺不虧的投資策略?第三,不懂投資,認為可以靠撞大運發財的不靠譜。實際上,投資公司會舉辦一些投資者教育的講座,在中國大學慕課網上,國家免費提供了一些列免費課程,比如《中國價值投資》等投資課程,免費普及投資知識。」

  哪怕是有正規線上教育資質的企業,在涉及此類糾紛時,維權也十分困難。有媒體梳理,此類企業、課程審批涉及多個部門,具體課程內容是否能夠上線,則沒有明確的說法。一些不規範的民營機構或者純個人的開班,甚至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備案或者審批,應儘快完善監管。IT與智慧財產權律師趙佔領分析:「在課程的銷售方面,可能違反廣告法的規定,涉嫌誇大事實或者是虛構事實;另外一方面,在用戶花高額的費用購買理財課程之後,參加培訓的時候,培訓的內容有可能和他事前所宣稱的內容是不符的。參加完培訓之後,再推薦你購買一些理財產品,並且在此過程中會提供一些理財相關的諮詢,如果是提供這種服務是需要有資質的。涉及他在宣傳營銷方面不規範的地方,主要是由市場監管部門來進行規範和處罰的,關於這塊,在監管力度上可能還不夠。還有一方面,他們在提供這種理財諮詢顧問的時候,金融監管部門也應當對此進行監管。」

相關焦點

  • 只需9塊9就能理財致富?揭秘背後騙局
    前不久,中國之聲關注了「網絡配音課」陷阱,號稱學完課程,每小時的收益能達上千元。「看起來很美」的收益吸引了不少人的參與。雖然試聽課只要花幾塊錢,但最後學員們卻被引導辦理了近萬元的培訓貸。近日,不少人在網絡上投訴另一種課程——理財課,課程介紹比配音課更加誘人:1塊錢到9塊9的課程,可以助力「小白」成為「理財高手」,收益達20%以上。
  • 12元小白理財課的背後是百億財商教育賽道
    2020年疫情激發了個人理財需求,這個賽道已經跑出了估值超過百億人民幣的公司。據媒體報導,「快財商學院」也已完成了一筆數千萬美金的E輪融資。目前,財商教育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商業模式,在抖音短視頻、愛奇藝長視頻等媒體平臺上投放「近乎免費的小白理財課」廣告,進而將小白課的意向用戶轉化為百元至萬元的進階課學員。
  • 還是投資理財陷阱?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財商與理財的重要性,希望通過理財來分享社會發展紅利,獲取資產保值增值,擴充可支配財富來源,實現個人財富增長。有需求就有市場。近年來,金融市場上理財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各種新概念新名詞讓人眼花繚亂。大量缺乏投資知識和經驗的「小白」進入金融市場,一批財商教育企業應運而生。
  • 想賺錢先上課 是財富自由課堂還是投資理財陷阱?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財商與理財的重要性,希望通過理財來分享社會發展紅利,獲取資產保值增值,擴充可支配財富來源,實現個人財富增長。 有需求就有市場。近年來,金融市場上理財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各種新概念新名詞讓人眼花繚亂。大量缺乏投資知識和經驗的「小白」進入金融市場,一批財商教育企業應運而生。
  • 9.9元理財課能收割15萬億市場嗎?
    其標題內容各有千秋,卻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終極特點:文章最後都是在兜售各類0元、9.9元、12元的小白理財課。理財課剛剛問世之際,打工人們對於這個新興課程都抱著十分懷疑的態度:「理財?那不是富人的事嗎,和我有啥關係?」然而,越來越多理財課老師爭先恐後地表示:「工資只有兩千塊也可以理財,不理財是窮人思維,想要財富自由,就要開始改變!」
  • 「免費學畫畫」調查 到底誰在背後套路你?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背後竟然大多是同一家教育機構的引流連環套。   「我是美院畢業2年、學了14年畫畫的一個小老師,有誰想學素描、彩鉛、水彩等,因課程需要增加人氣,免費帶新人」「我剛參加工作,免費教書法,大人小孩都能學,現在
  • 「免費學畫畫」調查,到底誰在背後套路你-虎嗅網
    「我是美院畢業2年、學了14年畫畫的一個小老師,有誰想學素描、彩鉛、水彩等,因課程需要增加人氣,免費帶新人」「我剛參加工作,免費教書法,大人小孩都能學,現在創業需要人氣」……讓他們加我,我送你學習資料」,套路像極了地鐵、商場裡加微信送禮物的「養號」大軍。分班後,班主任會引導學員下載大鵬教育App,以錄入學籍信息為由要求學員綁定大鵬聽課號和手機號。學員試聽一兩節課後,班主任便會發起猛烈的營銷攻勢,向學員推薦收費的正式課,價格從2900元至8600元不等,以官網價8折至9折的限時優惠、贈送價值上千元的甜點課等吸引學員購買。
  • 打造人人學得會的理財課,BT學院推出艾財學堂布局在線理財教育市場
    艾財學堂專注於財商教育,打造人人學得會的理財課,通過打造一套完善的財商教育培訓體系,讓用戶學會底層的理財思維、培養正確的理財習慣;並通過精簡高效的實操培訓帶領用戶入門,幫助用戶提升理財能力。艾財學堂注重用戶的成長和思維轉變,幫助用戶完成理財思維的培養,並將真實案例分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通過具體的實操課程提升用戶的理財知識和技能。精心打磨的課程和陪伴學習的做法滿足了用戶多層次的財商教育需求,艾財學堂的課程受到了用戶的好評,並引發了用戶間的口碑傳播。尤其是理財小白訓練營課程,作為理財小白的入門課程,啟蒙用戶理財意識和思維,讓用戶了解基礎的理財知識,受到用戶熱烈的歡迎。
  • 遭遇投資理財騙局追回損失的概率多大?數據:僅一成追回全部損失
    「投資返利」「遊戲理財」「股票推薦」……近年來,一些打著高回報、低風險甚至零風險的「投資」活動甚囂塵上,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嚴重損失。 一份來自融360維度的調查結果顯示,30.22%的受訪者遭遇過理財投資陷阱或騙局,股票推薦騙局、網絡賺錢遊戲騙局和網絡博彩騙局是導致受訪者蒙受損失的主要類型,金融防騙局勢不容樂觀。
  • 《半小時漫畫理財課》
    《半小時漫畫理財課》作者:八寶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在《半小時漫畫理財課》中,理財師八寶用手繪漫畫的形式,介紹了8種常見投資品的各自優勢、風險和買入方法,其中包括基礎的貨幣基金、銀行理財薦書人說劉峰(重慶市閱讀推廣大使):說到投資理財,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有錢人的遊戲嗎,我根本沒錢理什麼財!其實,隨著社會迅速發展,隨手都是機遇和挑戰,我們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財知識。《半小時漫畫理財課》,以漫畫的形式傳達理財知識,讓你在讀漫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掌握理財知識。打開此書,你就會被萌到。
  • 「交了7999元,只上了一天課,微信群就被關閉!」理財小白被「割韭菜...
    投訴不斷  黑貓投訴APP上,關於「理財課」的投訴已逾百條,主要集中於「虛假宣傳」「課程內容假大空」「誘導消費」「退款難」等問題。  有消費者表示,自己交了7999元學費,進入所謂「金卡進階班」微信群後,只上了一天課,群就被關閉。  還有消費者認為開課機構不斷「洗腦」,誘導學員交錢學習。
  • 揭秘9.9元理財課:被忽悠的學員與致富的賣課人
    甄妮是一位參加過9.9元理財課的在校大學生,她告訴燃財經,自己學的是投資理財相關專業,但又學得不太好,所以希望嘗試看看能不能通過報這個課來學習一些相關的技能。像甄妮一樣,被9.9元理財課收攏的大有人在。近日,《9.9元理財收割機:半年流水12億》文章(以下簡稱《文章》)幾近刷屏。
  • 監管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
    銀保監會已批設22家銀行理財子公司、2家外資控股理財公司。此前,理財產品銷售適用的監管規定,分散在不同的制度規則中。目前理財子公司主要沿用商業銀行理財、代銷等監管規則,全面性和適用性存在不足。與此同時,理財產品銷售的法律關係,也因為理財子公司的出現發生了變化:產品銷售的相關法律主體擴展為銀行理財子公司、代理銷售機構和投資者三方。
  • 9.9元理財課背後,隱匿著百億估值的公司和10億人的財富自由夢|36氪...
    此後的故事與K12教育的流程類似,學有餘力的用戶繼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如財報解讀、股票投資實操等「進階課」。一句話概括起來,財商教育是為理財小白提供體系化的「財商知識和技能的入門培訓」。它的主流模式是:在各類社交媒體上投放低價或免費的「理財小白營」廣告,激發泛人群的理財學習意識,成為興趣人群。再通過兩周內的社群授課,轉化「意向用戶」為股票、基金、保險等財商「進階課用戶」。進階課通常客單價集中在百元到七千元之間。
  • 小白理財培訓的黑與白,暴賺12億的背後是?
    近日,與個人金融理財有關最震動性的兩個新聞,一是,據調查,做小白理財培訓的頭部公司僅2020年上半年營收流水就達12億元!二是,據監管部門披露,至2020年11月中旬,P2P平臺已清零!楊老師不禁感嘆:當前個人金融理財市場最大的黑洞是,理財小白紛紛成為被收割的對象,而不是金融普惠的受益對象!就從上述的第一個新聞說起,小白理財教育培訓市場裡,真正有心提供有價值金融理財教育培訓 ,普及金融知識的公司很少,而製造暴富夢、刺激引發焦慮情緒,進而售賣高付費課程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 《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一本最完美的理財聖經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作者是喬治克拉森。雖然這本書產自於上個世紀,但是這本書在理財中確實是被大家公認最偉大的一本書。一、我能否成為一名富翁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富翁,必須要有強大的意念。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需要面對的考驗有很多,我們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和巨大的毅力。遇到問題要勇敢的面對也要成功地解決問題。
  • 銀保監會:非保本理財25.9萬億 防範影子銀行風險反彈
    【財新網】(記者 武曉蒙)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許多消費者變成了足不出戶的投資者,銀行非保本理財餘額不降反升。  5月18日,銀保監會披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末,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合計25.9萬億元,這一數據較監管上次通報的2019年11月末數據再度上升1.6萬億元(詳見財新網「銀保監會:研究小幅、適度調整資管新規政策」)。
  • 理財從娃娃抓起 長投學堂與上海財大填補親子財商教育空白
    一場關於親子財商教育、學齡前兒童的財商教育的實驗已經在金融中心上海開始,9月16日,國內在線理財教育機構長投學堂便與上海財經大學戰略合作,推出親子財商課程,這在國內仍是空白。從未來合作方向來看,雙方將針對學齡前兒童及成人群體推出標準化財商教育課程,升級教研體系,同時長投學堂也會給專業人才以更多市場實踐機會。
  • 央視曝光雲養貓騙局 高收益高回報背後是滿滿的套路!
    央視曝光雲養貓騙局 高收益高回報背後是滿滿的套路!時間:2020-10-20 01: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央視曝光雲養貓騙局 高收益高回報背後是滿滿的套路! 一個廣告聲稱,只要在網上養貓就能掙錢,號稱高額的回報,6000多人跳入一款喵喵APP的投資陷阱。
  • 「理財產品」英語怎麼說
    CPI,股市又一片飄綠,不少居民把錢用來購買各種理財產品,希望能保值增值,但這其中也暗藏風險。近日銀監會正式公布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對理財產品銷售進行約束。  請看新華社的報導:  The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CBRC), the nation's banking regulator, on Oct 9 unveiled new measures to improve regulations over banks' wealth investment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