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你也許會遇上那麼一些人,他們情緒低落,很容易焦慮,一到晚上基本上很難入睡。有些人甚至還會有自殺傾向。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抑鬱症有三個核心症狀,第一種症狀為心境低落。第二種是興趣降低,第三種是精力減退。而八個附加症狀為專注的能力降低,自信降低,會有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
有抑鬱症的人,治好了,一般都是人才。
郝萬山教授發現有抑鬱症的人,治好了,一般都是人才。而普通人基本上很少有抑鬱的症狀。所以他一看到有抑鬱症的人,他會發自內心的想去幫助他們。他們治好了,那就是國家將來可用的棟梁。
其實哈佛大學80%的孩子有過抑鬱症或者抑鬱的情結,他們有的嚴重到不能去上課。
在娛樂圈中,因抑鬱症而逝去的明星還不少。
遠的有張國榮、翁美玲,近的有喬任梁、崔雪莉、陳琳等。
文藝圈中,我突然想到了海子的臥軌自殺,三毛的上吊自殺,海明威的自殺等。
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
如果他們當初能走過這道坎,那未來肯定能散發出無限的光芒。
怎麼去幫助他們度過抑鬱期,這是一個難以估摸的世界難題。
有抑鬱症的人,都是善良的人。
經科學研究發現,有抑鬱症的人都是善良的人。他們不願意去傷害別人的情緒,也不願意發洩出去,所以就默默地把這些消極的情緒給隱藏起來,以至於自己想不開的時候就會大爆發,嚴重的甚至有自殺自虐的舉動。
從心理角度來說,很多抑鬱症患者是潛意識中的攻擊性無法朝外,轉而朝向內引發的情緒障礙。
既然他們都是善良的人,我們該怎樣去幫助他們呢?
鍾南山曾說過,抑鬱症患者50%以上有自殺想法,其中有15%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自殺欲望強烈的患者在外在跡象上未必很強烈,相反自殺傾向較弱的患者因為想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往往會在日常行為中暴露一些蛛絲馬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抑鬱症的早期防治比後期治療更重要。
初期的抑鬱症患者該如何做好早期的防治呢?
既然早期的防治比後期的治療更為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好早期的防治呢?
你是否會總感到焦慮、抑鬱、內疚、自卑、孤獨、挫折、易怒、躁狂?總感到情緒低落,苦惱憂傷或者興致索然?或者你心中常盤踞著悲觀絕望,痛苦難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又或者你發現自己習慣逃避,你有嚴重完美主義傾向,常不滿意自己?
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名字叫《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作者戴維·伯恩斯是史丹福大學醫學博士,著名心理學家、世界主流認知療法最重要的發展者之一,「伯恩斯抑鬱狀況自查表」發明人,也是運用認知療法、不使用藥物治療抑鬱症的先行者。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完成精神治療訓練,現為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臨床教授,獲獎無數。
他的著作《伯恩斯新情緒療法》連續多年位於自助書籍暢銷榜第1名,全球銷售超過500萬冊,也是西方國家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最常「開藥方」給抑鬱症患者的書籍,帶給無數抑鬱症患者福音。
研究結果顯示,《伯恩斯新情緒療法》確實具有抗抑鬱劑的功效。過去的10年裡,多篇研究報告證明,4周內讀完本書的患者中,有70%的人不再符合重性抑鬱症發作的標準。而且,在長達3年的跟蹤調查中,證明72%的患者擺脫了重度抑鬱症,70%的患者在這3年裡沒有尋求或接受任何進一步的心理治療,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
本書裡面的內容基本目錄如下:
3分鐘完成「伯恩斯抑鬱狀況調查表」,測定你的情緒狀況。
4周左右的閱讀和練習自我康復體系,讓抑鬱不再降臨。
22個簡單有效的原則、技巧,克服人生低谷。
30種臨床驗證的抗抑鬱藥物使用完全指南。
70%有效治癒率、3年不復發,讓抑鬱症徹底遠離。
可以說,本書是目前對付抑鬱症最有效的康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