饞哭你的紀錄片上線!陳曉卿團隊如何製作《沸騰吧火鍋》

2020-12-15 新京報網

「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重慶牛油火鍋的熱辣在鐵鍋裡翻滾,煮熟的嫩鴨血,咬一口瞬間爆出鮮汁,這樣的美味場景是很多人記憶中的美食最愛。雖然由於疫情影響,目前全國的火鍋店處於暫停營業狀態,但「火鍋」還是來了。由陳曉卿擔任監製,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出品的《沸騰吧火鍋》在騰訊視頻上線,新京報專訪該片導演、製片人曲楠,揭秘這一頓沸騰的「火鍋」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食用指南:


潮汕牛肉火鍋


不吃辣也沒事兒,可以吃潮汕牛肉火鍋。五花趾10秒吃個脆,脖仁、吊龍15秒滿足肥瘦相間,匙柄、匙仁7、8秒就夠,最後再吃浮在湯麵的手打牛肉丸子,蘸上沙茶醬。最後的最後,吸飽了各種鮮滋味的湯也別放過,舀上一勺,撒上蒜酥和芹菜末,從胸口到肺腑都舒坦起來。


重慶火鍋


牛油火鍋一定要重辣才夠勁兒,鮮毛肚片直接兩盤起;灰黑色的「雞皮疙瘩」遇熱收縮,筷子划過油碟底料,一定要有陳醋和蠔油,外加一大勺蒜泥,鮮嫩的爽脆在牛油的包裹下,時不時還能冒出一股蒜的辛辣和醋的酸勁。鵝腸、黃喉、酥肉、麻辣牛肉也不能少,最後來一個腦花收尾,豆腐般軟嫩的質感入口醇厚。


東北酸菜白肉火鍋


先下酸菜煮一煮,待到酸菜即將燙熟,放入切成片的熟五花肉、凍豆腐、粉條,酸菜火鍋就做成了。在日常的酸菜火鍋裡,幹螃蟹、幹蝦、乾魚、紫菜與酸菜同煮。再往後,海貨開始出現在酸菜火鍋中:兩隻梭子蟹打底,三四隻蝦爬子增鮮,海蠣子必不可少。這種酸菜火鍋好吃的秘訣,就是海鮮的腥味與酸菜的酸味要達到某種平衡,只有兩者勢均力敵,才能碰撞出人間至味。


海南糟粕醋火鍋


在海口人民認可的糟粕醋火鍋店裡,是找不到肥牛肥羊的。本地的小黃牛下鍋,慢慢煮著,期間下一點隨涮隨吃的魷魚、鴨腸、牛百葉——脆爽的口感裡浸入了糟粕醋的酸辣,咀嚼的快感還停留在齒邊,食材早已迫不及待吞下肚。最後別忘了鍋裡的小黃牛,下掉海菜,用一份空心菜收尾,才算完成一頓糟粕醋火鍋的儀式感。


幕後揭秘


第一步:確定主題

「火鍋表達了我們對熱鬧的喜愛和團聚的嚮往」


相比《風味人間》等大型美食紀錄片將鏡頭瞄準全國各地的美食,《沸騰吧火鍋》將目光聚焦在「火鍋」,這個極富煙火氣和地域特色的美食上。「火鍋充分地表達了我們對於熱鬧的喜愛和對團聚的嚮往。」在曲楠看來,火鍋可以說是我們的國民第一美食,首先它的「鍋氣」沸騰的感覺,就帶給大家一種溫暖感,其次,「烹飪」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成為自己的廚師,這種參與性和互動性讓大家喜愛,而且火鍋的享用氛圍也總是熱熱鬧鬧的。


曲楠說,自己就非常喜歡吃火鍋,差不多每周一鍋。火鍋看似平淡無奇,但總能讓人想念,「一方水土一方火鍋,從食材的選取,到底料口味的選擇,甚至到小小的蘸料搭配,都是自然、歷史、文化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影響下塑造的結果。」



第二步:前期調研

從人類學、社會學等層面更廣闊地去看待這種美食


據曲楠介紹,節目前期的調研工作分為文本和實地調研兩個階段,深入造訪全國多個省份去搜集一手資料,做火鍋種類、店面人物的初步選擇,每個地方調研的店面在30-50家,店比較多、比較集中的地方,也有超過百家的。在前期調研中,攝製組查閱了很多和火鍋相關的書籍、雜誌、論文,一些各地風土的相關資料以及各集涉及的專業美食書籍,比如講羊肉的,講海鮮的,講辣椒的,講菌子的等等,拓展視野,從人類學、社會學等層面更廣闊地去看待「火鍋」這種美食。在這個過程中,攝製組也不斷地和專家進行請教和討論,火鍋相關的電影、紀錄片,國內外優秀的美食片也都會作為全組學習的資源。



第三步:選出火鍋種類

既有大眾熟知的經典火鍋,也有小眾的火鍋


全國的火鍋種類超50種,要在其中選出10種來聚焦並不容易。「現在選擇的一種是備受市場喜愛認可的經典火鍋,另一種就是我們搜索到比較小眾的火鍋,但它又是非常受當地人喜愛的」,曲楠介紹,該片的前兩集選擇的是全國最負盛名的潮汕牛肉火鍋和重慶火鍋,而在之後觀眾也將看到諸如海南糟粕醋火鍋等「略微新鮮」的火鍋種類。


曲楠表示,目前選擇的火鍋種類,一方面確實會考慮大眾和小眾的配比問題,大眾所熟知的「經典火鍋「比如重慶火鍋、涮羊肉這些,另一方面,攝製組也有著濃烈的好奇,希望能挖掘到鮮為人知的火鍋,把一些好吃的但並不常見的火鍋帶到大家的面前。在此基礎上,《沸騰吧火鍋》還會考慮南北的搭配,以及在拍攝期可以滿足幾個季節的搭配問題,比如由於周期的原因最晚要在12月中旬前完成拍攝,所以選擇了東北一集,東北11月就開始下雪,這樣才能保證大家可以看到在「冬天吃的火鍋」。



第四步:尋找火鍋店

首先是火鍋店自身的品質要有保證,其次年份至少5年以上


在海量火鍋店中選擇一兩個店面、人物作為每種火鍋的最終載體。「一般而言做一集至少有7-10天的實地調研時間,走訪通過網絡搜索、專家推薦、當地口碑良好的多個店面,然後再逐漸縮小範圍,一般差不多要跑50家左右」。在曲楠看來,選店的標準首先是火鍋店自身的品質要有保證,「這個沒得說,這個會參照本地口碑評價、專家的評價,網絡評價,以及我們實地的考察。其次,年份至少5年以上,最好是10年以上,口碑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第五步:確定主人公

有人格魅力,有鮮明的性格特點


延續了陳曉卿團隊的風格,《沸騰吧火鍋》裡每一頓火鍋背後都有一個樸素的人、普通的故事,並形成獨特的記憶點。如果說火鍋是這部美食紀錄片的血液,那它背後的人和故事,就是這部片子的靈魂。片中,十幾歲就開始賣牛肉的創弟,被街坊鄰居看著長大,有點微胖的他,在攝像機面前總是羞紅了臉,覺得自己臉太大,不適合上鏡。但一旦切起牛肉,創弟就像換了一個人,認真且專注。有一件事兒他打小就明白:牛肉如果不新鮮,是瞞不過老街坊的眼睛的。大嗓門的美美姐,火爆熱辣的脾氣和自家牛油火鍋店的氣氛幾乎完美融合。如果你吃得開心,美美姐可以不分主客,跟你坐在一起划拳喝酒。與她性格完全相反的是美美姐的老公:這個極度沉默寡言的男人,最大的愛好就是背著手,靜靜地盯著一桌桌吃火鍋的人。


每一口火鍋的背後,都有無數個這樣的故事。曲楠介紹,片中主人公的標準首先是,作為拍攝人物,有人格魅力,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其次,必須是直接參與到火鍋製作的相關工作中,也就是說,人物一定要親力親力,是在一線工作的。再次,當然是形象上氣質上有「觀眾緣」,能讓大家記住,且喜歡的。


第六步:拍攝「火鍋」

觀眾越熟悉的火鍋,製作難度越高


觀眾越熟悉的火鍋,其實製作難度越高,一方面,大家的期待特別高,另一方面,很多的紀錄片已經講過了,很多內容是大家熟知的,很難挖掘到鮮為人知的內容。曲楠表示,大家最為熟悉的「重慶火鍋」,實際上是反反覆覆修改最多次的一集,講述的方式和內容也是在不斷地摸索中,最後選擇的切入角度是「重慶人的火鍋」。「我們不希望把『重慶火鍋』做成一個孤島,就是只去講它作為美食本身的這一部分,而是一定要和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做重慶火鍋離不開重慶人,所以無論是選擇性格歡樂的主人公,還是我們選擇老闆和食客有很密切互動的店面,還是拍攝各種各樣的重慶本地小店中食客享用的氛圍,都是人和火鍋,他們是密切地相互關聯的,共同勾勒出一個『重慶火鍋』。」


和其他美食相比,火鍋的天然優勢就是視覺層面的「鍋氣」,但是它的製作流程也意味著展示難度比較大。為此攝製組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嘗試,比如在新型設備上反覆實驗尋找最適合火鍋的設備,也曾試圖通過設備的不同組合實驗來產生新的視覺反饋,甚至還專門定製火鍋的鍋以方便設備深入鍋中帶來平視視角的拍攝。「我們希望把火鍋拍成帶人氣的火鍋,也就是說火鍋的氛圍很重要,涉及的各種店面環境都會紛繁複雜,人物也多,從拍攝的角度來說,要想達到高水準的畫面品質,難度很大。」



知識點:這次的配音是「傑克」


這次的《沸騰吧火鍋》請到的配音演員是一位聲音大咖姜廣濤,他曾經為《雲中漫步》裡的基努·裡維斯「保羅」、《鐵達尼號》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傑克」、《指環王》中伊利亞·伍德「佛羅多」、《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中約翰尼·德普「威利·旺卡」等眾多經典影視角色配過音。


據曲楠介紹,《沸騰吧火鍋》曾經和多位配音演員進行了嘗試,但是美食片的配音確實難度很大,很多聲音在大家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要想突破又讓大家聽著舒服難度很大,「我們最終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姜廣濤老師,一方面是他的聲音可塑性非常強,聲音和美食貼合,同時我們個人特別欣賞姜老師,作為配音界的大咖,曾經成功地塑造了那麼多深入人心的人物,依然願意在更多的領域去嘗試,去探索,在專業的高水準的基礎上,依然保持著真誠溫暖的感覺,和我們想要的紀錄片的紀實感覺也非常貼合。」



關注點:受疫情影響各個店現在基本都是歇業的狀態


在這個被疫情侵襲的春節,線下餐飲零售業迎來了最慘澹光景。據曲楠介紹,疫情發生後,片中的各個店現在基本都是歇業的狀態,有的在做一些外賣,應該說都很艱難,要負擔很高的房租,有的大店還有員工的工資,「目前來說大家還是響應政府的號召,在堅持著,期待疫情早日結束。」


因為疫情的影響,「火鍋」現在也成為網友最懷念的食物,很多人都開始在家裡自己做火鍋。曲楠表示,在疫情的特殊時期,火鍋很適合在家宅著吃,特別是看著《沸騰吧火鍋》邊看邊吃,「我覺得挺帶勁的。自助火鍋,如果廚藝不錯,可以自己製作湯底,如果不成,火鍋外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配圖均出自《沸騰吧火鍋》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翟永軍

相關焦點

  • 陳曉卿團隊最新美食紀錄片上線,讓你宅家「雲火鍋」
    在全中國的火鍋店都處於暫停營業的特殊時期,有一部惹人饞蟲的火鍋紀錄片上線了——雖然出不了門,也可以在家裡「雲火鍋」,滿足你對它的思念之情。這就是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紀錄片《沸騰吧火鍋》,於2月14日晚9點正式上線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每周五更新2集。
  • 饞哭吃貨,中國到底有多少種火鍋?
    饞哭吃貨,中國到底有多少種火鍋?《沸騰吧 火鍋》一部「硬核」火鍋科普。《沸騰吧火鍋》節目組造訪廣東、重慶、黑龍江雲南、四川、北京、海南、貴州八大省市地區,精選了十款或熱門、或獨特的火鍋種類
  • 這個鍋一滾,我哭得好大聲
    本文經「北京吃貨小分隊」授權轉載,原標題《這個鍋一滾,我哭得好大聲》作者:臉大大,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知道你在家天天想吃火鍋陳曉卿又做了個雲吃火鍋的狠節目每集12分鐘,帶你吃遍全國火鍋>宅了這麼多天的我,感覺有被冒犯到~沸騰吧火鍋 首播: 2020-02-14集數: 10播出平臺:騰訊視頻每集探索一種知名火鍋和在地文化、民族歷史的關聯,美味沸騰的一刻,就是人們最幸福的一刻
  • 《風味人間2》回歸,我們和陳曉卿團隊談了談直擊靈魂的「甜蜜誘惑」
    當疫情侵襲下徒留一檔《青春有你2》不斷掀起話題,豆瓣評分9.2的《人生第一次》、雲主題的《沸騰吧火鍋》等高品質紀錄片也正在成為市場黑馬。而市場對《風味人間2》有多期待?18個月546天,有網友精準計算著這場漫長的等待,如今王者歸來又會為這場蘊含著溫暖與希望的「紀錄片熱」帶來哪些新可能?
  • 零距離大咖|稻來剛滿三歲,為什麼陳曉卿說它有更大野心?
    知識點時間:稻來紀錄片實驗室創立於2017年4月26日(怎麼這麼巧,正好是《風味人間》第二季首播的日子),陳曉卿率領團隊製作了8部紀錄片,其中5部是美食紀錄片,除了今年2月播出《沸騰吧火鍋》,四部作品都從屬「風味」大IP(《風味人間》第1、2季,《風味原產地·潮汕》&《風味原產地·雲南》)。
  • 沸騰吧,火鍋——聊聊老北京涮羊肉的規矩
    距離2月14日陳曉卿最新的作品《沸騰吧,火鍋》播出還有1天的時間,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看這樣一部美食紀錄片,會勾出多少人的食慾和饞癮。放眼全國,一個烤串、一個火鍋,是最適合聚會、適合解饞的兩大視頻。在過去的半個月,多少封閉在家中的人們學會了涼皮、學會蒸包子,但都不如來一頓火鍋更為過癮。至於為什麼喜歡火鍋?很簡單,簡單豐富熱鬧。說簡單,不用那麼複雜的廚藝,隨便架個鍋放在火上就可以吃了;說豐富,萬物皆可刷,肉蛋菜,超市裡有的,能夠做飯吃的,大都可以扔裡面涮;說熱鬧,大家圍坐一桌,吃著喝著涮著聊著,多熱鬧(當然時下還是單人小火鍋最為合適)。
  • 《風味人間》第二季「甜蜜」上線,陳曉卿:每一餐都來之不易
    由騰訊視頻出品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於4月26日正式開播。除了浙江衛視同步上星播出外,騰訊視頻還特別開放了全球播出模式。首期節目以「甜蜜縹緲錄」為主題,圍繞一個「甜」字,呈現其在不同美食和不同菜系中的妙用。《風味人間》是由陳曉卿打造的美食紀錄片系列,第一季於2018年上線播出,豆瓣評分至今保持9.1分的高分。
  • 「可怕」的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回來了
    吃著容易,製作工藝卻不簡單。首先,你得把麵皮擀成不超過0.1毫米的厚度。一掀一揚,見識到什麼叫吹彈可破。但這還只是初級。核心部分只有師父能做——熬糖。火候、溫度、酸度、比例、時間,糖漿的好壞決定巴克拉瓦的品質。
  • 《風味人間》:探索紀錄片內容與商業價值的平衡點
    這樣緊湊的節奏背後,是國內商業紀錄片前所未有的繁榮熱鬧——尤其是在美食紀錄片品類中,「風味」系列IP、《早餐中國》、《沸騰吧火鍋》、《人生一串》等等各種各樣的美食紀錄片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下飯首選」。而在這些紀錄片IP走紅的同時,一支支紀錄片製作團隊正在加速打磨更為成熟與市場化的內容製作模式,騰訊視頻、Bilibili等眾多視頻平臺也開始大手筆加注紀錄片市場。但今天的紀錄片產業是否足夠成熟,能否承接住當下大量湧入的投資呢?
  • ...大師陳曉卿又回來了,美食暴擊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
    記者 | 婁曉晶1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探索紀錄片《味人間》第2季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和觀眾一起回歸味星球,重啟每個普通人的美記憶。開播之後,即在豆瓣上獲得9.5分的超高分。
  • 陳曉卿領隊騰訊視頻紀錄片美食之旅 釋放「了不起的煙火氣」
    宵夜現場,三位隊長通過抽籤展示次日的早餐店,陳曉卿對於自己成為「人間餓爸」調侃道:「大家都關心你飛的高不高,只有我關心你吃的飽不飽。」 在早餐體驗中,陳曉卿、朱樂賢、王聖志分別帶隊,以三條路線進行探店。其中包括家族經營的老牌早餐店、《早餐中國》拍攝的小店,以及本地市民最常吃的特色小吃「拌麵扁肉」。
  • 重慶火鍋線上「沸騰」 200多家火鍋外賣門店 10天線上點單超3萬單...
    等待配送的火鍋外賣。  近日,由陳曉卿監製的紀錄片《沸騰吧火鍋》在某視頻網站熱播。很多受疫情影響不能出門的人食指大動,邊看視頻邊流口水,尤其是第二集《重慶火鍋》,更是勾起不少重慶人的饞蟲。  然而,由於受疫情影響,重慶大量火鍋門店無法開業,吃貨們該怎麼辦?對此,重慶火鍋業集體突圍,藉助阿里、口碑、餓了麼、美團等數位化平臺「雲復工」,開啟無接觸外賣火鍋之路。  成績如何?
  • 寶藏國產美食紀錄片又要上新啦!網友:多謝款待
    比起《風味》的「大製作」,《早餐中國》要接地氣兒不少,就連配的字體都生活又可愛。攤位前的老顧客,從老人到小孩統統吃得不顧形象……對著這「碗碗見底」的早餐吃播,難怪有人說,看完立馬就想從床上跳起來買早飯!
  • 讓人流口水,又讓人流眼淚,文化人是怎麼做紀錄片的
    昨晚,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騰訊影視聯合製作的《風味人間》第二季上線了最後一集:《根莖春秋志》。這部從不讓吃貨們失望的紀錄片,這次不僅讓人流了口水,還讓人流下了眼淚。這種「流淚」還不真不是饞哭的,而是被人類創造食物的智慧、不同文化間的差異、飲食反過來塑造人的性格和思想這一連串的體悟所觸動的情緒。在節目劃上暫停符的時候,我們也終於約到了總導演陳曉卿,聊聊片子裡這種情緒的暗線。
  • 饞哭你的頂級美食紀錄片,第二季今晚上新!
    系列片最難做的就是承上啟下的第二季,尤其是在風味1以9.1的高分,成為美食紀錄片的扛鼎之作以後,要給期待值飆升的觀眾什麼樣的內容,才能穩定口碑,鞏固IP價值?在《風味人間》第2季開播之前,價值官就約訪了節目主創團隊,以製片人張平,總導演李勇的視角,來解鎖調製新一季「風味」的幕後配方。
  • 探店的兩天一晚: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全記錄
    陳曉卿回憶因為拍攝美食紀錄片受到許多不理解,認為他拍的紀錄片不夠有文化、不夠嚴肅。但關於美食紀錄片應該傳遞的文化,陳曉卿有自己的理解。他回憶起有一次去美國的朋友家拜訪,朋友9歲的孩子正在寫一篇《論文化》的論文,孩子告訴陳曉卿,老師說「文化就是由人創造的、並由人享受的一切」。這句話於陳曉卿如醍醐灌頂般受用。
  • 連續6周霸榜豆瓣榜單,優愛騰的紀錄片之戰進入「關鍵之局」?
    一方面,網際網路語境為紀錄片的市場發酵提供了更多可能,更容易以年輕化的解讀觸及觀眾;另一方面,以陳曉卿、朱樂賢、李炳為代表的傳統紀錄片人轉型網際網路,也帶來了優質內容的「轉移」。與之相對應的,是視頻平臺在紀錄片市場的快速布局和發展。
  • 2021紀錄片行業仍逃不掉「味蕾刺激」?
    美食類市場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騰訊鎖定王牌製作團隊、優酷B站後來居上 2020年全網平臺的上線美食類紀錄片作品約9部,2021年保守統計約13部,同比上漲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