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康熙稱為天下第一廉吏,竟然兩次落榜,終年不知肉味

2020-12-22 酥小蠻

今天要講的這個人就是于成龍。與清官海瑞相比,可能對于成龍就不太熟悉,于成龍是清初名臣,循吏,什麼是循吏?就是奉公守法的官吏,他不光奉公守法,還很清廉,被康熙稱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龍出生在山西永寧,現在叫山西呂梁市方山縣,字北溟,號於山,早年間家境應該是不富裕的,雖然先祖曾經當過官,但傳到他這都一兩百年了。于成龍曾經參加過兩次鄉試但都落榜了。

第一次由於考官公然受賄,于成龍看不過去就在考卷上任性了一把,想說什麼就寫什麼,結果當然不言而喻,正榜是肯定沒有他的,可能是他文採還行,就給了副榜貢生,副榜貢生不算中舉,但可以參加會試。于成龍可能看不慣貪官汙吏,會試過後就找了個父親老邁作為藉口,辭去做官的機會,回到了老家。

到了第二次科舉已經是改朝換代了,清廷入主中原,但于成龍沒有像其他文人那樣不仕清廷,相反積極參加科舉考試,先在崇善寺學習了將近四年,到順治八年去參加鄉試,不過很可惜又失敗了,後來哥哥於化龍去世,父親又生病,一家人的重擔都落在于成龍的身上,也就沒工夫去參加科舉了,到了順治十八年才去國子監深造,等到畢業之後就可以直接當官。

于成龍拋妻別子隻身先去了廣西羅城當個小縣令,剛開始的時候這裡很荒涼,也沒有幾戶人家,縣衙殘破以至於跑到關帝廟住宿,後來經過于成龍的精心治理羅城出現了安居樂業的新氣象,由於政績非常不錯,就被廣西巡撫薦為「卓異」,提拔為合州的知州,在合州幹了差不多兩年時間又因為政績卓著升任為湖廣黃州同知,後又擔任知府,因為政績卓著在此被舉為「卓異」。

在被舉為卓異之後,於康熙十二年調任至武昌主持政委,正好趕上康熙削藩,導致三藩作亂,在吳三桂的攻勢下,貴州湖南都投降了,湖北等地也發生動亂。于成龍不懼危險,制定方針,平息了武昌的叛亂,受到總督的褒獎。至康熙十九年,升為直隸巡撫,翌年就被康熙贊為"清官第一"。後來升為兩江總督。

在江南當官的時候因為經常喝稀粥吃青菜,常年見不到葷腥,被百姓稱為於青菜。總督衙門的官員在于成龍的嚴格管理下,沒有茶葉泡茶,每天就去衙門後面摘槐樹的葉子,導致樹木都禿了。于成龍於康熙二十三年去世,死後沒有餘財,只有一套官服,被追噌太子太保,諡號青端,康熙更是破例親自為他撰寫碑文。可見其廉潔。

雖然于成龍是封建社會的人,但是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要是做官的都能像于成龍一樣廉潔,國家肯定能更上一層樓。

碼字不易,若是喜歡文章不妨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大器晚成的清官于成龍,三獲卓異,被康熙稱讚為「廉吏天下第一」
    于成龍劇照 康熙十七年,于成龍升任福建按察使。福建因靠近臺灣,當時清政府為了對付臺灣的鄭成功等抗清勢力,實行「海禁」。雖然官職越來越高,但是于成龍他仍然是吃最普通的粥菜,竟終年不知肉味。他所到之地,當地富豪摒棄絲綢換布衣,地痞流氓更是一片恐慌。
  • 于成龍:「天下第一廉吏」,一生為民清正廉潔,康熙為其撰寫碑文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康熙年間,朝中出現了一位被皇帝讚許的"天下第一廉吏",這位清官就是兩江總督于成龍。在他去世後,康熙帝追封諡號為"清端",授予"太子太保"一稱,又命人將他厚葬,並兩次親自給他撰寫碑文。他到底有什麼魅力,值得一個帝王如此待他呢?首先要從他的官場經歷開始講起。大器晚成但升遷速度很快于成龍自小時候起,就深受家族的影響,立志要在朝為官。
  • 73年前,天下第一廉吏被掘墓,2件隨葬品遭變賣,換了800多斤棉花
    這座墳前兩側的青石碑樹了得有十多塊,莊嚴肅穆,正中所立的正是康熙皇帝御書的螭首御碑,上書「御製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江南江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操江諡清端于成龍碑文」幾個大字——這正是于成龍的墓。說起于成龍,可算得上是呂梁的名人了。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亢振洲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與湖北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龍因工作出色,又「遷四川合川知州」,官職大了一級。在合川不到7年,由於政績突出,又被巡撫張朝珍舉為「卓異」。 康熙十三年(1674年),「署武昌知府。」由此于成龍到了武昌,官職升到了地市級「一把手」,到了湖北省任職了。 到武昌任職後,正是吳三桂造反進犯湖南之際。
  • 【歷代名臣】既是「於青菜」又是「於青天」——清朝廉吏于成龍
    他是清朝著名的廉吏,45歲才出來做官,當過知縣、知州、知府、道員等地方官,較高層級則為藩臬按察使、布政使二司、督撫大員。到哪他都勤政廉潔,到哪都深得民心。史書對他的評價是:「得民心如此,古史罕見。」 康熙六年(1667年),他到任合州以後,嚴禁官員剝削百姓。為了使荒蕪的土地開墾,規定土地為最先耕作的人所佔有,同時要求各縣注意為新附百姓解決定居與墾荒的具體困難,區劃田舍,登記註冊,借貸耕田和種子,並明確規定三年不收田租。一個月內,合州人口便增加至一千餘戶。
  • 被康熙評價為「清官第一」的于成龍,最高官職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本文的主角就是被百姓評價為「於青菜」、「於青天」;被康熙皇帝評價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被乾隆皇帝追賜「清風是式」匾額的「清端公」——山西名臣于成龍。對于于成龍,曾在其身邊擔任幕僚十幾年的康熙朝名仕——李中素有著極為中肯的評價:古人得一節,足以傳之無窮,公則萃於一身,無往而不備矣。
  • 亢振洲‖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與湖北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龍因工作出色,又「遷四川合川知州」,官職大了一級。在合川不到7年,由於政績突出,又被巡撫張朝珍舉為「卓異」。 康熙十三年(1674年),「署武昌知府。」由此于成龍到了武昌,官職升到了地市級「一把手」,到了湖北省任職了。 到武昌任職後,正是吳三桂造反進犯湖南之際。
  • 他被康熙贊為「天下廉吏第一」,卻也是做統戰的好手
    於是「天下廉吏第一」就成了人們對于成龍的最佳讚譽!但我們如果認真回想劇情,從統一戰線的角度來思考的話就會發現,于成龍不僅是「天下廉吏第一」,還是個做「統戰工作」的高手!    于成龍的這兩次「統戰」策略可謂十分成功。原因之一:于成龍幸逢猛藥去病、重典治痾、嚴厲反腐、公正廉明的中央政府,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為了讓久經戰亂的百姓少受戰爭之苦,早日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從大局出發,採取「剿撫並用」的策略,分清敵友,團結一切願意為民謀利的,剿滅一切頑固與民為敵的。
  • 康熙親手寫的福字有何特別?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福?現藏在恭王府
    現在朋友們去北京的恭王府景區,依舊可以看到這個「福」字,這個字如今藏在恭王府後花園的假山之中,號稱天下第一福。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名氣呢?原來這個福字是康熙皇帝親手所寫,而且十分特別,所以才會彌足珍貴。那麼為何又跑到恭王府的假山之下呢?這就跟和珅有關係了。
  • 蘭州戲曲劇院院長 蒲建民與《廉吏于成龍》
    第八屆《中國秦腔藝術節》 蒲建民院長《廉吏于成龍》精彩片段 于成龍(1617年—1684年) ,字 北溟,號 於山,山西永寧州 (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
  • 中紀委網站展播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
    中紀委網站展播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5月21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該網視頻欄目將展播十九集電視連續劇《一代廉吏于成龍》,以期帶給廣大黨員幹部和網友們思考和啟迪。「一生奔波你坦誠不渝,經歷了多少悽風苦雨。
  • 清朝康熙年間竟然有兩個于成龍,而且都是清官
    2017-11-10 08:09:26 來源: 床前看明月 舉報   十幾年起一部叫做《一代廉吏于成龍
  • 兩個于成龍同朝,康熙倚重為何又不同?
    清朝不但有于成龍其人,而且同時期有兩人,都是康熙名臣,而且一度是上下級關係。 一個是漢人于成龍,又稱老于成龍,山西永寧人,以治績卓異和清廉刻苦名世,被康熙帝讚譽為「天下廉吏第一」。
  • 山西呂梁修繕廉吏于成龍荒墓 紀委建議展示貪官醜聞
    墓堆坐落在陵園東正中央,佔地約50平方米,墓前豎立著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皇帝手書的「御製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江南江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操江諡清端于成龍碑文」的龍頭御碑,左右兩側豎有12塊青石古碑。
  • 七常委同看「廉吏于成龍」深意幾許?
    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與首都近千名群眾一起觀看了《廉吏于成龍》等演出劇目,喜迎新年。(新華網12月30日) 新舊交替,萬象更新。2015年元旦來臨之際,常委們全體出席新年戲曲晚會,既有與民同樂的歡欣、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又飽含對文藝工作者的關心、對傳統文化的厚愛。
  • 觀一代廉吏于成龍有感
    于成龍充分運用他的政治智慧、他的過人膽識、他恪守的「天地良心」,深得百姓愛戴,也得到康熙皇帝的提拔重用。康熙皇帝在于成龍去世後說:「成龍愛卿,居官清正,天下廉吏第一!」是對其最高的評價!該劇于成龍的扮演者成泰燊把于成龍演活了!
  • 山西掀清代廉吏「于成龍熱」 其故裡再次發現墓志銘
    中新社太原11月6日電 (胡健)王儒林任山西省委書記後,山西掀起了一股「廉吏于成龍熱」。各大電視臺復播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後,當地廣播電臺也開播有關于成龍生平的系列評書。記者6日從山西省方山縣文物部門了解到,于成龍的另一塊墓志銘日前也重見天日。  王儒林擔任山西省委書記後,調研的第一站就選在呂梁市。
  • 廉吏史海丨于成龍: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龍為官過程中,在不同地方、不同職位上都政績優異,得到了民意認可,得到了百姓愛戴和康熙皇帝的認可,終於成為一代名臣。于成龍去世後,「金陵人為之巷哭」。康熙皇帝御書「高行精粹」四字為其祠額。熊賜履為其撰寫墓志銘,稱讚他「性善吃苦,諸人所不能堪者,他卻處之如飴」。康熙皇帝評價于成龍:「操守端嚴,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