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到底「新」在哪裡?

2021-01-20 人民網

       近年來,新基建成為熱門話題,社會各界十分關注。您了解新基建嗎?與傳統基建相比,您知道新基建到底「新」在哪裡嗎?今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理論版刊發了國務院參事室參事徐憲平的文章,系統分析了新基建的六大顯著特徵。

       特徵1:應用廣闊

       當前,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應用融合和創新發展正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應用演進。蓬勃發展的5G以及初露端倪的6G,使無處不在的無線網絡與嵌入式傳感器、分布式計算能力結合在一起,產生了空前數量的電子數據並存儲在雲端。高性能計算能力、高精度先進算法驅動的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使人類的計算能力得到質的提升,讓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解讀日益成為現實,由此產生了巨大應用空間。量子科技的發展,也會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驅動力。

       特徵2:軟硬兼備

       傳統基礎設施基本上是物理空間的實體,主要以列車(軌道)、汽車(公路)、飛機(航線)等硬體為依託,以人員、物品為傳輸對象。新型基礎設施則主要依託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數據、物品為傳輸對象,既包括高端晶片、傳感器、智能終端等硬體設施,又包括作業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計算機輔助軟體、應用軟體等軟體設施。因此,新型基礎設施是硬體設施與軟體設施的有效連接、協同和升級。

       特徵3:數據驅動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數據驅動已經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能極大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還能有力推動社會治理創新。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和解讀,能夠使人們形成以往難以想像的洞察力,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收、處理和響應信息,全面提高人類的生產效率,推動社會治理變革,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商業模式。

       特徵4:協同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術使網際網路集感知、傳輸、存儲、計算、應用於一體,形成新一代網絡系統,有力促進了數位化與智能化、網際網路與物聯網協同融合發展。這具體表現為:以傳感器、攝像頭、語音輸入系統等獲取各種數據信息,通過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平臺實現數據傳輸,再經過大型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對這些數據進行存儲、計算和安全可信的加工處理,最終反饋到客戶的智能終端應用系統,為客戶提供決策參考和支持,實現生產和需求精準有效對接。此外,協同融合還體現在新技術與新經濟、產業生態與企業形態、線上與線下、傳統基礎設施與新型基礎設施、社會治理與公共服務等許多方面。

       特徵5:平臺聚力

       得益於網際網路的集聚效應,平臺經濟快速發展,平臺企業快速崛起。工業網際網路也發展迅猛,全國已建成超過70個有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4000萬套;超級計算、智能計算領域進展神速,我國已研製成功新一代E級(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平臺經濟、工業網際網路、超級計算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有力拓展了我國經濟增長的空間和潛力,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驅動力。

       特徵6:價值賦能

       與傳統基礎設施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廣泛運用新一輪科技革命成果,能夠給工業、農業、交通、能源、醫療、教育等行業賦予更多更新發展動能,有力提升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水平,優化產業結構、完善商業生態,開發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常見的路燈為例:把傳感器、無線發射器、電動汽車充電站、5G基站以及其他數位技術安裝到路燈及其配套設施裡,既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新生活服務和體驗,又能創造新的服務模式、商業模式,拉動經濟增長。

       (言之有理工作室 鄭延冰 編輯)

(責編:李宜霖(實習生)、李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是新基建,新在哪裡,如何發揮更大的潛能?
    新基建作為名詞被提出來是去年12月份,指的是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作為新型基礎建設,區別於傳統基礎建設「鐵公基」,新基建更加的信息化,現代化,本質上是為未來的數位化,物聯化的基礎建設。最近新基建的名詞屢屢被提及,一個是因為作為疫情期間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長效發展,二也是為在未來社會裡搶先佔領高地。關於新基建,大家腦海裡蹦出來的第一個詞語肯定是5G了,5G手機,5G基站等等都在積極的發展中。
  • 新基建,是什麼?
    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那麼,新基建相比傳統基建到底「新」在何處?有什麼重要價值?怎麼推?何為新基建?
  • 新基建是什麼?新基建涉及七大領域新基建包括哪些內容?
    那麼,新基建究竟「新」在哪裡?與傳統基建有什麼區別?新基建為何獲得官方高度重視?新基建有是否足以支撐起「穩增長」的重任?凡此種種,都值得深入探討。1、什麼是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或者 「新基建」,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個相對概念。
  • 智慧機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載體
    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智慧機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載體」。關鍵點是,機器人一步一步地走到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今天我帶來兩個主要的觀點分享,智慧機器人作為新基建的最佳載體,其一是因為智慧機器人是集合多項人工智慧技術為一體的最佳載體,我們怎麼用這個載體去賦能新基建?這是分享的觀點之一。
  • 新基建新在哪裡?是下個10年最好的機會嗎?
    任澤平在《新基建》一書中指出:未來,5G、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充電樁、城市群等領域的新基建大規模展開,將給各行各業帶來深刻變革和重大機遇,為吸引全球產業鏈、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破局美國戰略遏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 杭州灣新區完美演繹新時代新基建,TA到底有多火呢?
    杭州灣到底有多火? 從去年年初至今,中央半年內五次提到TA,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爭相報導。阿里、騰訊、華為、聯想、獵豹移動各大科技公司也都就此表態。 沒錯,TA就是新基建。
  • 新基建「燃」了
    幾個數字,讓人們一睹新基建的「燃」勁:截至今年10月,中國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座,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國家電網開發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已接入充電樁超過103萬個;推進智能製造、柔性定製,全國範圍內「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項目超過1100個……新基建之新,絕不是停留在宏大的數據和高深的術語上。
  • 新基建包括哪些行業?新基建是什麼意思
    近期股市裡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新基建」。但是,不少投資者卻不太了解相關的板塊。那麼,2020年新基建包括哪些板塊呢?下面下班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吧。  據小編了解,新基建包括的板塊有: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
  • 中國新基建研究報告:不光要硬的新基建,還要新的軟基建
    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不是四萬億重來,簡單重走老路,導致過剩浪費和「鬼城」現象。未來「新」一輪基建主要應有五「新」:一是新的領域。對人口流入地區,要適當放鬆地方債務要求,不搞終身追責制,以推進大規模基建;但對人口流出地區,要區別對待,避免因大規模基建造成明顯浪費。三是新的方式。新基建需要新的配套制度變革。新基建大多屬於新技術新產業,需要不同於舊基建的財政、金融、產業等配套制度支撐。
  • 「新時代·青年說」新基建,未來十年最大產業機遇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新基建」作用凸顯。隨著包括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在內的「新基建」按下快進鍵,我們的生活將會因為「新基建」發生怎樣的改變呢?在【新時代·青年說】的講臺上,龍達恆信工程諮詢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宏民向人們講述了「新基建」帶來的機遇。
  • 踐行新基建,創造新價值,神州數碼斬獲金駿馬「新基建最佳實踐獎」
    (原標題:踐行新基建,創造新價值,神州數碼斬獲金駿馬「新基建最佳實踐獎」)2020年12月11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以「雙循環下的資本市場創新發展」為題,論壇聚焦新時代資本市場強國方略,深入探討金融和資本市場改革開放重點議題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到地方積極響應;從企業主動投資,到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伊始至今,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以數位化智能化助力「一業帶百業」  讀CT片,有人工智慧助力更精準迅速,5G實現病房遠程會診減少交叉感染,消毒機器人奮戰一線;雲計算助力「一朵雲起,萬家復工」,在線教育、遠程會議開闢在線新經濟新戰場……新基建,正成為開年以來經濟「熱詞」,支撐新產業開拓更多新空間。  從一季度數據來看,不少新基建相關行業也展現魔力。
  • 任澤平: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新」
    演講以中國經濟和政策展望為主題,圍繞經濟形勢、新基建及中美貿易摩擦三部分展開論述,重點內容如下:  關於經濟形勢  受益於有力的疫情防控、結構性寬鬆的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發力新基建,中國經濟恢復與發展領先全球。
  • 新基建的模式與制度創新
    同時也要看到,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新基建自身的科技支撐力量、承載的數據要素形態、面向的經濟社會需求都與傳統基礎設施有很大不同,在投資運營模式和相關制度方面有其獨特性。因此,需要積極探索新基建的模式和制度創新,為新基建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新基建的「新」特徵新基建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提供數位化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
  • 代表委員熱議「新基建」:新技術新產品勾畫新未來
    (兩會訪談)代表委員熱議「新基建」:新技術新產品勾畫新未來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 (賀劭清單鵬)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5G遠程會診中心成了全院最忙碌的地方之一。5G戰「疫」大顯神通,而以5G技術為代表的「新基建」正勾畫著未來的世界。今年,「新基建」首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 新基建「新」問題,浪潮JDM有解
    北京2020年12月1日 /美通社/ -- 2020年11月26日,由《中國經營報》主辦的「2020中經前沿科技與創新發展論壇」隆重舉辦,本次大會聚焦「新基建,新技術,新風口」,匯聚阿里、拼多多、浪潮、快手等科技企業參與,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虹莉出席峰會並參與其中高峰對話環節。
  • 新基建是機遇也是挑戰
    《小康》2020年第30期封面文章《新基建的企業布局》中寫道:隨著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物聯網建設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今年開始加速落地。新基建,一端連接著巨大的投資與產業,一端連接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人們奔走相告,紛紛疾呼「機會來了」。在這場投資盛宴的分享中,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無疑擔任著主角,不過,社會資本也不甘寂寞,它們已經蓄勢待發。在推動新基建建設中,「調動民間資本的積極性」這一點在相關政策中已被反覆提及。有觀點稱,在財政投資先期導入下,長期來看,新基建必將帶動廣泛的社會投資。
  • 國網再定「新基建」重點!國網「新基建」領導小組「第二會」召開...
    即,加快特高壓工程項目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發展,加快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推廣應用,加強「新基建」項目配套電力建設。第二次會議提到:「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新基建』的重要內容,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
  • 侯雲春:新基建是引領經濟逆勢增長的新引擎
    從三大需求來看,還是投資對前三季度經濟增長拉動的作用比較大,在投資當中相當一部分是新基建的投資。可以說,對於緩解疫情衝擊下的經濟下行壓力,對於加快形成內循環為主、雙循環互促的新發展格局,對於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新基建功不可沒,且需要進一步發力。
  • A股魔幻:新基建概念穿新鞋走老路,以基建之名爆炒科技花樣翻新
    「新」基建概念崛起不過,順著這波基建投資的熱議,「新」基建在A股市場蠢蠢欲動。恆大研究院率先扛起「新基建」這面大旗。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撰文指出,怎麼對衝疫情和經濟下行?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競爭力,改善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