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石秦璋,2018年1月,我主動申請到黔東南州錦屏縣固本鄉高舟村,擔任該村第一書記。
剛駐村那會,一窮二白是高舟村真實情況,沒有任何集體經濟組織和收入來源,產業零散、缺資金、缺項目、缺思想、不敢闖成為了村裡發展的攔路虎。 駐村後我通過調研村情,了解民意,積極響應上級黨委和政府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打造中藥材種植康養的旅遊思路,積極與鄉產業發展負責人對接我村產業發展各項事宜。從最初合作社的策劃、宣傳、組織、材料編寫到合作社的運營,每一個環節我都親力親為。
2018年10月在我和戰友們的共同努力下,積極組織、協調、籌措啟動資金10萬元,流轉荒廢閒置土地,2019年春完成村級合作社中藥材吳茱萸連片種植400畝。
2019年錦屏縣飛地富民有限公司出資在高舟村發展杉木林下套種中藥材淫羊藿和黃精種植項目,項目由鄉級實施,村級負責組織協調土地流轉及人員務工等方面。至2020年3月高舟村林下套種項目在高舟村完成淫羊藿和黃精共計種植1050畝。
2020年是種植吳茱萸的第二年,合作社產出吳茱萸鮮果3500斤,以協議價10元/斤出售給鄉級藥材交易中心,合作社今年初見成效獲得了3.5萬元。 在我和戰友們的共同努力下,兩年時間高舟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一躍成為全鄉甚至全縣中藥材種植規模最大的以中藥材種植村寨。
產業發展實現整村71戶貧困戶全覆蓋,126戶村民成為合作社社員,實現整村在家閒置勞動力可以享受到足不出戶有業可就。產業務工為在家勞力務工及土地流轉增收45萬元。產業發展帶動了群眾積極性,能有效幫助貧困戶脫貧,為我村打造「造血式」發展。
在農產品售賣上,我利用電商幫助村民賣掉村民的農產品。他利用自身資源協調縣城的多家電商平臺成為我村農產品收購夥伴,以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在村內優先進行收購。近三年來幫助村民收購木姜子、綠皮黃豆、魚腥草、三奈、野生蚱蜢等十多種山貨土特產累計30餘萬元。讓村民足不出戶山貨可出山,增加貧困戶收入,解決閒散勞力就業。
我是個閒不住的人,從小就生活在農村,我知道村民想要的是什麼。我只想在駐村的有限時間裡給村民疏導自己所有的見識,讓村民懂得不等不靠的思想,勤勞致富、自力更生是促進發展的硬道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運鎮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王璐瑤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