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老太獨自生活也堅決不去養老院,不是沒錢,是她的愛子之心

2020-12-14 夏日觀音蓮兒

導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趨勢,以後我們大部分人的養老都要去養老院了。

不過現在的養老院也跟以前的不一樣,各種服務設施越來越完善,條件也會越來越好,對於很多的老人來說,養老院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養老去處。

一個80歲的阿姨,她一個人住在一處老房子裡,生活上的不便,情感上的孤獨,讓她也想跟著鄰居的老姐妹一起去養老院,但是她不能去。

一起看看阿姨不能去的原因是什麼?

01

阿姨姓張,80歲了,老伴兒幾年前去世,她一個人住在一處老房子裡。

不過雖然房子舊,但地角特別好,去哪都方便,樓下就有一個農貿市場,買菜也很方便。

張阿姨是老住戶了,以前樓裡有幾個關係好的老姐妹,不過上了歲數之後,有的被兒女接走了,有的住進了養老院,現在只剩下張阿姨一個人,平時找不到個說話的人。

張阿姨有2個兒子,都沒有退休,大兒子下崗後在一家商場的地下停車場當保安,每月工資3000多,孫子畢業後在外包公司做製圖員,但是孫子嫌活累,總是幹一陣兒就在家休幾個月,已經31歲了,還沒結婚。

二兒子條件要好一些,但是孫女沒考上好大學,被兒子送到國外讀書了,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也是一筆大開銷,所以二兒子一家也是節衣縮食的。

張阿姨自己有退休金,每月4000多塊,如果張阿姨自己用怎麼都夠了。

但是看兩個兒子生活都很難,所以張阿姨的退休工資大部分都貼補給了兒子。

02

80歲的張阿姨身體已不如以前,她腿有滑膜炎,家又住在4樓,上樓慢慢上,倒是還可以,可下樓很費勁,只能把著樓梯往下挪。

所以除了買菜,張阿姨很少下樓,自然也沒人跟她說話,總看電視一是嫌費電,二是總看眼睛也不行,平時阿姨總是扶著窗臺看著樓下光景。

張阿姨跟兩個兒媳的關係都不太好,大兒媳嫌棄老公沒本事,對她兒子惡言惡語的,張阿姨自然不高興,幾次教訓大兒媳,於是大兒媳婦不上門了。

二兒媳又生氣張阿姨偏心大哥家的孫子,所以跟張阿姨關係也不好。張阿姨是有些偏心,畢竟是長子長孫,但在錢和物上張阿姨也沒有虧待二兒子家。

不過兒媳婦對她不好,她也沒有去計較,張阿姨能自理,一個人生活對現在的她來說沒有問題,但就是感到孤獨寂寞。

雖然兒子們會來看望她,但是他們總是來去匆匆,而且自己說的話兒子們也不愛聽。

張阿姨懷念以前老鄰居在一起的時光,人老了還是和同輩人有共同語言。

但是現在樓裡的老住戶就剩她自己。

頭一陣兒,去了養老院的老鄰居田姨回來了,78歲的田姨過來看望這位老姐姐。

田姨跟張阿姨說:現在住養老院不錯,每天有人把飯送到跟前,屋裡有人打掃,有個頭疼腦熱的養老院有醫護人員,關鍵是大家可以一起活動,一起打個撲克,一起鍛鍊身體,每天忙叨叨的一晃就是一天。

田姨勸張阿姨說:不如你也來養老院吧,我們還能一起做個伴兒。

說實在的,張阿姨真的動心了,她倒不是覺得養老院別的地方好,只是有一點,有人能一起聊聊天,就不會感到那麼寂寞。

可是她聽田姨說,最少也要2000元的費用時,她打消了念頭。

張阿姨現在一個月的生活費還不到1000塊錢,這還包括水電煤氣費。

自己在家每月至少能省下一半兒多的費用,這錢她就可以多貼補兒子。

03

田姨一直對張阿姨這麼寵著兒子,表示不理解,勸她:你都80歲了,多為自己想想。

但張阿姨仍舊是選擇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退休金的大部分都給了兒子們。

兒子們來看望她的時候,會給她捎菜過來,不過張阿姨會把錢給他們,而不用出去買菜的張阿姨有時幾天不下樓。

不過最近張阿姨也打算住養老院了,但是不要以為是張阿姨想通了,原因是迫不得已。

因為孫子終於要結婚了,但是結婚沒有房子,大兒子為此很發愁,雖然也攢了一些錢,但買房還不夠。

張阿姨知道了就跟兒子說:要不把老房子賣了,我去住養老院,賣房子的錢給孫子買房子用。

雖然是老房子,但是因為地角好還是能賣上價錢的。

張阿姨雖然不捨得住了幾十年的房子,但為了兒子,為了孫子她也只能這麼辦。

不過二兒子知道了之後,跟張阿姨說:「如果賣房子,錢也得分我一半」。

其實二兒子家的收入不錯,雖然女兒在國外,他也是能應付的,但二兒子平時一直跟張阿姨哭窮,所以張阿姨平時分給兒子們的錢都是平均的。

但是這套房子,老伴兒活著的時候就說了,以後要留給孫子,當時二兒子也是同意的。

但現在二兒子反悔了,張阿姨跟兒子說:賣房子的錢要多分給老大,因為那是給孫子的。

最後二兒子提出以後老媽的工資卡給他把著,除了交養老院的費用,剩下的由他支配。

張阿姨同意了。

其實賣了房子去養老院,對張阿姨來說也不是壞的結果,因為自己有退休金,以後養老也不會是大問題,但一點錢都不留給自己真的太不明智了。

結語:

張阿姨讓我想起一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

為了兒子,張阿姨真的盡力了。

這就是很多的中國父母,一輩子只想著兒女,無論怎麼委屈,都心甘情願。

但父母越是如此,通常兒女越不自立,越不成材。

張阿姨的兒子們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心安理得地啃老80歲的老母,這樣的家風傳給兒女,會有什麼好結果。

養老是一個大問題,關係到每一個人。

對老人來說:人老了,就應該多考慮自己的養老生活,兒女們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奮鬥。這樣不但是為了自己,也是兒女的福音。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當父母的再為兒女規劃,如果兒女不努力也是空忙活。

不要說我們普通人,就是古代君王都做不到一朝謀劃,兒女就能永遠受益。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他的子孫能世代尊享富貴,把他的親生兒子全部封王,給了大量的封賞,真的是享天下的是子孫,可是籌劃的再好,也有局限性,他的子孫最後有不少窮困潦倒,甚至餓死。

所以對待兒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像張阿姨這樣苦了自己,貼補兒子,並沒有讓兒子們的生活有大的改善,反倒是助長了兒子們的貪念和懶惰。

孫子年紀輕輕就怕吃苦,在應該奮鬥的年紀卻不知努力。

二兒子本來生活不錯,卻去攀比,收刮母親,把著老母親的工資卡由自己支配,培養出這樣自私的兒子,付出再多,都不會被感恩。

這樣的父母也並不是真的為兒女們著想。

對於兒女們來說:總想去索取的人,永遠不會有大的出息。

已經長大成人,父母就不再有義務去照顧,而作為子女不能好好照顧母親,卻反過來要80歲老母親來貼補自己,人生就太失敗了。

只知向老母親伸手要錢,卻不知感恩的兒子們,看著老母親一個人孤獨地住在老房子裡,不去想好好照顧陪伴,真的愧為人子。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言傳受教是對兒女最好的教育方式,多去關心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父母,讓他們有個幸福的晚年。

不要到時才知後悔,去承受那種「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

—END—

我是夏日蓮兒,平凡世界的平凡人,願以普通人的視角,和您探討人生的酸甜苦辣,分享人生感悟,喜歡就請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八旬老太"開掛" 雨夜撬鐵絲網翻牆逃出養老院
    韶關湞江公安分局今天向媒體通報,該市一名住在市區養老院中的84歲老太太,難忍思鄉之情,竟然在雨夜凌晨時分翻越高牆、撬毀鐵絲網後成功「越獄」,打算冒雨徒步回80多公裡外的鄉鎮家中。一名住在湞江區大學路附近某養老院內的老太太,於是借天氣寒冷、管理人員有所疏忽的「良機」,在3月12日凌晨撬毀了約在2米多高處的牆頂鐵絲網後,越過圍牆成功逃離了養老院。她在黑暗中挑著大包小包的細軟行李,一身溼漉漉地準備連夜冒雨徒步返回始興縣羅壩鎮的家中。而大學路距離老人的家足有80多公裡,一路不少路段還是險要的山路。
  • 被67歲美國老太「包養」13年,獲268億遺產的李春平希望來生娶妻生子
    他不是企業家,也不是富二代,他是繼承了一位好萊塢女星的財產。究竟在李春平的身上發生了什麼,讓他擁有人人都夢想的好運?出生在江蘇省淮陰市的李春平,父親曾經是一名紅軍戰士。在他16歲,因為父母的工作調動,李春平一家人搬到北京工作生活。
  • 80歲老頭摸了75歲老太:不對鹹豬手忍讓是對自己最大的善意
    老頭80歲了,背都駝得直不起來,走路都顫顫巍巍,卻在電梯裡面摸了75歲的老太的手。老太平常為人就很板正,當下便鬧騰了起來,直接呵斥了老頭,讓老頭在同坐電梯的鄰居們的面前很是尷尬,老臉通紅。然而,老頭卻沒有默認老太說的事實,相反,老頭說,他只是對老太表示了一下關心而已。
  • 年輕的父親不慎摔倒癱瘓,愛子之心絕食抗拒變更撫養權,法院該怎麼...
    年輕的父親不慎摔倒癱瘓,愛子之心絕食抗拒變更撫養權,法院該怎麼辦…… 2020-12-02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旬老人翻2米高牆逃離養老院:看不見家人,心裡難受
    3月9日中午,趁護工不注意,江蘇鎮江一位80多歲的馬姓老太太從養老院大樓悄悄跑了出來。翻越2米高的院牆後,她摔傷了,癱坐在路邊。好心的路人發現並及時報警,一個小時後,她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養老院。這已不是她第一次嘗試「逃離」養老院。「我想回家。」逃跑後的第11天,斜臥在床上的老太太,仍然重複著這句話。
  • 送父母去養老院就是不孝?這些網友說出了大實話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熱播劇《三十而已》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女主顧佳換了大房子之後,不放心喪偶的爸爸獨自生活,想把爸爸接來與自己同住。誰知顧爸爸得知後一口回絕,並提出要住進養老院去。顧爸爸回絕得也很果斷,他對女婿許幻山說:我閨女有今天不容易,我沒幫上忙也就算了,不能再拖她後腿。最終,顧佳沒能拗得過爸爸,將他安排進了一家高級養老院中。這段劇情很寫實,因為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如果老人其中一方去世,兒女將另一方送去養老院,就會被認為是一種逃避責任的「不孝」之舉。
  • 養老院老人自述:好好珍惜能自主的日子,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望著養老院的老人像犯人放風一樣,行動緩慢,目光痴呆,這位老人深受刺激,發出吶喊:"老年朋友們,好好珍惜我們還能夠自主的日子吧,快樂一天賺一天,千萬不要把最後的生命浪費在養老院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為這些無法自主選擇安度晚年的老人們心生遺憾和惋惜。
  • 植物人老太遭78歲老人性侵?讓人細思極恐的卻是這點
    一部分老年人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送進養老院交由護工照料。另一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之後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但即使同住,忙於工作的子女有時也會疏於對父母的照顧。這也是施暴者挑選老年女性作為侵犯對象的理由之一。02 2014年3月27日上午,夏邑縣業廟鄉陳莊村一位83歲老太在親屬的陪同下,顫巍巍地到當地派出所報警。報警理由是——入室強姦。民警在震驚之餘的同時,迅速展開調查。
  • 英國80歲老太懇求英國首相同意她和35歲男友結婚,還想求助女王
    日前一對在社交網上相識的戀人因年齡差異懸殊而走紅,他們就是80歲英國老太艾瑞斯·瓊斯(Iris Jones)和35歲埃及男子穆罕默德·艾哈邁德·伊布裡漢姆(Mohamed Ahmed Irbriham)。
  • 《知否》給所有父母提了個醒:「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話,讀來讓人頗為受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說的是: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為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我本人是已婚生子,現在孩子不過一歲半,即便他很小,我也時常跟先生談論「怎麼樣能教好他,讓他有一個好的前程」。父母之愛子,從有了孩子那一刻開始就為其謀劃了。
  • 《一轉成雙》71歲老太不管子女,反而拿200萬當老闆,她這樣解釋
    果汁兒最近看了一檔綜藝節目,71歲老太,有個當老闆的夢想,於是投資200萬開公司,眼看錢都要賠光了,女兒急了,想讓媽媽回家養老,但老太執意要完成創業夢想,還說了一句話,讓女兒啞口無言。在綜藝節目《一轉成雙》上,果汁兒看到這個老太很有意思。
  • 80歲老太網戀愛上35歲埃及帥導遊,見面4天後便決定結婚
    話說,在一個婚戀觀念如此開放的年代,年齡和國度都不能成為有情人在一起的阻礙,近日一位英國80歲老太和一個35歲埃及帥氣導遊之間的愛情引發媒體關注……
  • 湖南某養老院發生悲劇,九旬老人手持鋤頭砍死81歲老太,原因未知
    大家都知道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那麼失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隨著生命的逝去,我們就會失去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一定要愛護自己的生命,從小家長就教育我們安全最重要,許許多多的事件都是因為衝動而受到了致命的威脅,這種威脅都是致命的,且無法挽回,經常關注新聞的網友都知道
  • 「61歲老太與小夥黃昏戀被騙」,談談熱議背後的深層意義
    不過61歲的老太和18歲的小夥,巨大的年齡差距還是引發了大家的獵奇心理。看了一下網友的評論,對老太的年齡和行為頗為揶揄和挖苦。不由想起,袁枚在《子不語》中寫了一則故事叫《粉楦》,講杭州範某娶五十餘歲的老妻,牙齒落半,晨起搽粉的時候臉頰內陷,撲不均勻,喚丫環將她的粉楦頭取來。
  • 俄羅斯老婦人獨自一人生活,80歲生日當天跳傘為自己圓夢
    80歲老人的生日應該如何度過?通常家人們會為老人設宴,其樂融融地慶祝這值得紀念的一天。然而,一名俄羅斯老人卻通過一種極限方式為自己送上了80歲的生日禮物。塔瑪拉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6月16日消息,俄羅斯一名老人選擇通過跳傘來慶祝自己80歲生日。在6月11日當天,她乘坐飛機到達四千米高空,在專業人士陪同下從飛機上縱身一躍,成功體驗了跳傘並安全落回地面。
  • 死刑犯改造出獄後已72歲,沒丈夫沒兒女也沒錢,卻變身千萬富豪
    在這裡,她遇見了讓她一生掛懷的初戀——於萍。於萍大她12歲,是一名軍人。吳勝明的心思,被叔叔發現。由于于萍是山東人,山東離浙江又太遠,叔叔打心眼兒裡不贊同這場戀情。於是吳勝明的叔叔利用職務之便,將於萍調往外地,轉而撮合她和身邊的勤務員談戀愛。
  • 南京老太寒冬蝸居柴房 6名子女均生活富裕(圖)
    窩棚的四周用塑料布裹了一圈,即使這樣,仍然透著寒風,老太有4個女兒2個兒子,而且都豐衣足食。更令人詫異的是,柴房是老太的兒子安排的,而柴房的一牆之隔,就是她外孫女家的房子,但是用來出租和堆放雜物。老人的鄰居說,有這樣的兒孫,恐怕心比天還要冷。好在江心洲街道工作人員在得知此事後,立即找到老人的子女,斥責了他們的行為並將老人先搬回兒子家居住,下一步街道將和老人的幾個子女共同協商贍養問題。
  • 39歲單身IT男住進養老院
    2個月前,重慶一家養老院入住了一位最年輕的住戶,年僅39歲的古先生——入住後,他早上6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每天曬曬太陽,鍛鍊下身體,和婆婆爺爺們一起追劇、擺龍門陣。 為何年紀輕輕就開啟了「養老生活」?來看看這背後的故事及古先生的體驗吧。
  • 51歲老太被安樂死,全家看她喝下老鼠藥!安樂死合法真的好嗎?
    隨著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提高到77歲(2019年數據),身邊越來越多人老去,我們忌諱談「死」的觀念似乎正在改變。死亡,成為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無論是患者自己,還是身邊的親人。 談論「生老病死」,總有件事是無法繞開的,那便是「患者能否決定自己的去留」。
  • 蘭州養老院床位緊張:公辦少等不起 民營價高條件差(圖)
    本報記者文潔等不到床位的養老院  據蘭州市老齡委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0月,蘭州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共有50.59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5.65%。蘭州市現有各類養老院16家,其中公辦6家,民營10家,共有床位7386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