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法國大革命中,或許讀者都聽說過羅蘭夫人留下的著名遺言:「自由,以汝之名造惡無數!」然而革命中,另外一位女性生前最後一句話,卻也同樣成為了經典。
王后被士兵送上斷頭臺,臨刑前卻優雅對劊子手說:對不起,請原諒。
故事的主角,叫做瑪麗·安託瓦內特,她的身份,是法蘭西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
如果要將瑪麗的遭遇,比作一個中國的知名人物,她和楊貴妃的情況,可以說是相像無比,1755年,瑪麗出生在了奧地利宮廷,身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公主,年紀輕輕的瑪麗,舉止優雅,活潑大方,但是在另外一方面,瑪麗也養成了富家小姐的壞脾氣,她有些刁蠻任性,討厭學習攻克,以至於後來成為法蘭西的王后,法語都是磕磕盼盼,語法錯誤連篇。
而出於政治上的考慮。1766年,法國王室正式向11歲的瑪麗公主求婚,而奧地利宮廷立刻應允,最終到1770年,14歲的瑪麗嫁給了還是王太子的路易十六,成為了太子妃。
此時法國在路易十五的統治下,對外長期的戰爭和國內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王室的名聲一落千丈,而當這名國王駕崩後,上位的路易十六並沒有能力恢復昔日法蘭西國王榮光,至於瑪麗皇后,也並沒有扮演起母儀天下的角色,反而開始追求奢華的宮廷生活,每天熱衷於舞會和慶功宴,奢侈無度,更是激起了法國人的不滿,瑪麗也被冠上了「赤字夫人」的稱號。
隨著形勢愈發的危急,法國大革命最終無可爭議地爆發,並且迅速地擴散到了全國各地,成為了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而此時的瑪麗,卻迅速扮演了一個女強人的角色,她勸說路易帶王室衛隊,前往梅斯避難,還支持路易,拒絕一會提出廢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權的要求。
瑪麗的強勢,讓她成為了不少保皇派支持的對象,但是同樣也作為一名罪人,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1789年,路易十六返回了巴黎,處於議會的監視和控制之下,然而此時的瑪麗,卻依然沒有放棄重新奪回君權,在法國對奧地利宣戰後,她竟然打算繼續勾結奧地利,還將作戰計劃提供給外國部隊。
當東窗事發後,瑪麗王后和丈夫,隨即被憤怒的法國人送上法庭審判,最終瑪麗和丈夫一樣,受到了丈夫的懲罰。
1793年10月16日11時,瑪麗被帶到了如今巴黎的協和廣場,在上萬名圍觀群眾的注視下,她雙手戴著鐐銬,走上了斷頭臺,不少民眾,也在仔細的盯著瑪麗的面容,想要揣摩她去世前的想法,這名昔日的王后,在知道自己即將死亡後,是否也會感到害怕?甚至是嚎啕大哭?而當時劊子手桑松因此也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搜集大人物臨死前所說的重要語錄。
然而瑪麗,卻始終保持著是優雅的姿態,被士兵押送上斷頭臺的時候,她不小心踩到了桑松的腳掌,瑪麗停下,很快地道了一句歉:對不起,請原諒,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這也成為了瑪麗人生當中最後的遺言。
雖然瑪麗生前所做的事情,爭論不斷,她臨死前的這份從容,大部分人都難以達到,反而更讓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