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山深處的路上 這位「紅櫻桃姐姐」堅持7年送暖意

2020-12-24 上遊新聞

2019年最後一天,開州區鐵橋鎮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中,重慶市第七屆紅櫻桃「冬日針愛」開州捐贈活動正在舉行,多個愛心單位為這裡的2000餘名孩子送來手套、圍巾、暖手袋等暖心禮物。在最冷的日子,迎來最暖的活動,結束的是寒冷,開始的是溫暖。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委、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主辦,開州區委宣傳部,開州區教育委員會、團開州區委、開州區婦聯、開州區關工委、開州區鐵橋鎮黨委、鎮人民政府承辦,開州區鐵橋鎮中心小學協辦,合川區委宣傳部、中建三局重慶分公司、紅櫻桃義工協會作為愛心單位參與。冬日暖情送往14個區縣

千山萬水送針愛,情系山區暖童心。至今,紅櫻桃「冬日針愛」志願行動已經伴隨山區的孩子們走過了7個年頭,它已經成為關心關愛山區留守兒童的暖心工程,是重慶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響亮品牌,也是推動志願服務工作的重要平臺。「冬日針愛」志願行動的背後,一針一線都是廣大志願者的支持,編織起一顆冬日的愛心。手套、圍巾、帽子、暖手袋,一件件暖心織物,通過眾多志願者,送到14個貧困區縣高寒凝凍地區的鄉村學校少年宮,讓留守兒童們困有所幫、愛有所依、心有所援、學有所獲。

春夏秋冬,四季有愛。7年來,全市共有300餘家愛心企業加入紅櫻桃行動,數不清的志願者從城區走向山區,「冬日針愛」不僅僅是在寒冬裡給山區留守兒童們送去一時的暖意,還在她們與城市之間架起「愛的橋梁」,讓城市匯聚起的愛心光芒可以持續照亮她們的心房,永遠驅散她們內心的寒意。「紅櫻桃姐姐」堅持7年

活動現場,中建三局重慶分公司的志願者們為鐵橋鎮中心小學的孩子送上了暖手袋、愛心衣物,愛的傳遞讓孩子們的心暖和起來。「物資上的捐助微不足道,希望我們的真心能夠溫暖這些孩子。」中建三局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溫中兵表示,從紅櫻桃行動的第一年開始,該公司就組建了志願服務隊,跟著紅櫻桃行動,以各種形式關愛山區留守兒童。

此次,除了愛心衣物,志願者們還帶來了大批愛心書籍,贈送給學校的孩子們,衣物暖心,書籍助學,愛心無止境,助學顯真情。

中建三局重慶分公司的志願者隊伍裡,有一位資深的紅櫻桃行動參與者,許甜甜參加紅櫻桃行動已經7年,她是重慶市第一個「紅櫻桃姐姐」。從一名有愛的大學生,到如今工作數年仍堅持傳遞愛心的資深志願者,她是眾多山區孩子都認識的大姐姐。「關愛山區留守兒童,讓隆冬的巴渝大地溫暖如春,希望有越來越多的紅櫻桃哥哥、紅櫻桃姐姐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許甜甜說。合川區近萬名志願者參與編織

1100套愛心織物,由千餘名志願者編織完成,從300多公裡外送來,合川區捐贈的愛心織物現場送到孩子們手中。「傳遞愛心、傳遞溫暖,希望這些孩子們能夠認真學習,增長知識,長大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合川區社科聯副主席黃慧媛表示,發動社會力量進行愛心募捐,招募志願者為山區留守兒童編織禦寒衣物,合川區一直在路上。

7年來,合川區共發動30個鎮街,招募編織志願者近萬名,完成帽子、手套、圍巾、毛衣等2.2萬餘件愛心衣物的編織,先後幫助了2100餘名留守兒童和770名孤寡老人。「感謝志願者們對鐵橋鎮中心小學孩子們的關心,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鐵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一直是受關注的對象,給他們生活上的支持、學習上的幫助、精神上的關懷,是鐵橋鎮一直在做,也將一直做下去的事。

上遊新聞 劉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公益路上的「紅櫻桃姐姐」
    2019年12月31日,在愛心女孩許甜甜的「公益日曆」裡,開州區鐵橋鎮成為了這一年的終點。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她又將帶著孩子們的期盼,在公益的道路上繼續出發。   事實上,早在2013年,作為第一屆「冬日針愛」活動的志願者,許甜甜就成了紅櫻桃志願者,被親切地稱為「紅櫻桃姐姐」,她也是重慶市第一位「紅櫻桃姐姐」。
  • 慢新聞·人物 | 公益路上的「紅櫻桃姐姐」
    事實上,早在2013年,作為第一屆「冬日針愛」活動的志願者,許甜甜就成了紅櫻桃志願者,被親切地稱為「紅櫻桃姐姐」,她也是重慶市第一位「紅櫻桃姐姐」。「做公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許甜甜說,想做一輩子公益,長長久久與愛同行。
  • 貧困山區重男輕女,這位女老師將1600名女孩送出大山!
    儘管在如今這個年代,儘管在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在大山深處,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殘存,有些女孩剛一出生就被拋棄,未被拋棄的「幸運兒」背負著偏見長大後,又早早困在成家生孩的「義務」裡,活在農間地頭的辛勞中,在貧瘠的土地上飛速枯萎成了她們的宿命,她們被奪走了受教育的權利,也失去了走出大山的機會,傳統和愚昧的父輩觀念像一道枷鎖,鎖住了她們去發現世界的步伐,她們甚至以為,那就是她們的「命」!
  • 全國「最美護林員」: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紮根大山,慶元吳曉青榮獲全國「最美護林員」稱號——大山深處護林人 34年來,慶元林場隆宮林區主任吳曉青堅守在大山深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只為守護好這片鬱鬱蔥蔥的山林。在不久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全國「最美護林員」名單中,吳曉青榜上有名,他也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護林工作者。
  • 山南錯那縣浪坡鄉:大山深處黨旗紅
    原標題:山南錯那縣浪坡鄉:大山深處黨旗紅   進入錯那縣浪坡鄉境內,一處處新村美景清新宜人,一條條寬闊筆直的水泥道路通村到戶,一座座幽雅別致的農家小院美觀整潔……這些日新月異的變化,是浪坡鄉黨委帶領廣大黨員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共謀發展取得的成果。
  • 小積分奏響大山深處的美妙旋律
    小積分奏響大山深處的美妙旋律 2020-06-19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初雪後,北京大山深處的「網紅」民宿等客來
    上周末,北京迎來了今冬的初雪,位於大山深處的民宿「大城小苑」也被包裹在銀白的世界中。這個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100」榜單的美麗小院落,正翹首以待初雪後的客人。當過村主任、如今是下柵子村紅門源農宅專業合作社社長的馬興升說起,村民祖祖輩輩守著山吃飯,唯一能賣錢的特產就是山楂和紅肖梨,可那還得看天說話,「日子過得不富裕,全村低收入戶就有187戶。」2018年5月,北京城建集團與下柵子村展開「一企一村」結對幫扶,經過實地考察,決定為下柵子村打造特色民宿——「大城小苑」。
  • 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這個「家」已經安在這座大山裡60多年了。「崢嶸歲月鑄軍魂,人拉肩扛創偉業」。1960年冬,第一代圖庫人迎著刺骨寒風拉開了圖庫建設的序幕,把青春獻給了第一代圖庫建設事業。沒有住房住帳篷,沒有自來水就鑿冰化水,沒有電就點燈照明,沒有工具就人拉肩扛。
  • 《彈丸論破》黑白熊聲優更換 櫻桃小丸子的聲優Tarako取代大山羨代...
    Tarako是日本著名的聲優,她的代表作就是《櫻桃小丸子》的主人公櫻桃小丸子。近日,根據《彈丸論破(Danganronpa)》官網發布的消息,Tarako將取代大山羨代為《彈丸論破》中的黑白熊校長配音。
  •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感受古詩中的櫻桃之美
    (南唐·馮延已《羅敷豔歌》)「綠蔥蔥,幾顆櫻桃葉底紅。」(宋·趙彥端《豆葉黃》)「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鹹淳十年(1274)進士。南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
  • 每日一景|大山深處的笑臉
    同心縣預旺鎮賀塬村地處黃土高原裡的大山深處,屬於 「十二五」移民遷出區,轄5個自然社,戶籍人口227戶818人。土地總面積34185.1畝,草原面積11.341萬畝。全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0戶225人。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黨和政府在當地大力發展脫貧富民產業,村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賀塬村舊址。
  • 她才是網紅鼻祖,凹造型被嘲十幾年,芙蓉姐姐如今的生活你想不到
    因為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導致各種各樣的網紅不斷誕生,似乎已經成為了遍地是網紅的時代!那麼第一代網紅都有誰呢,?有不少人覺得鳳姐肯定是其中之一,也開創了網紅的先河。當年的鳳姐因為自信以及狂熱徵婚在網上走紅。
  • 在遙遠的大山深處,有一所海軍希望小學
    在遙遠的大山深處,有一所海軍希望小學 跨越山海,情誼相連 在青海省大通縣的大山深處 矗立著一所海軍希望小學 青海省大通縣下鮑學校
  • 大山深處 薔薇花開——貴州省盤州市保基鄉脫貧攻堅紀實
    十二年前,她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舉辦的「電波牽手山裡娃」活動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首都北京。北京之行深深觸動著她的心靈,也讓這位大山裡的孩子在心中埋下了一粒夢想的火種。2018年8月底,當記者時隔十二年再次見到這位大山裡的孩子時,她是這樣的自信、陽光,曾經的那粒種子經過錘鍊和蛻變,已經成為大山深處一朵堅韌美麗的薔薇花。她叫張興甜,她在成長過程中也見證了自己的家鄉在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工作中發生的巨大變化。
  • 耶加雪菲紅蜜紅櫻桃手衝參數 紅櫻桃計劃是什麼 紅櫻桃咖啡風味
    什麼是「紅櫻桃計劃」?「紅櫻桃計劃」(ORC)是提升小規模農場質量的項目,2007年,荷蘭最大生豆商Trabocca,為了追尋高品質的埃塞豆,提出了「紅櫻桃計劃」。計劃要求,採摘咖啡生豆,不僅要採摘全紅的果實,還要以全手工採收,但這僅僅是個最基本的要求,計劃遠沒有這麼簡單。
  • 大山深處的一塊「磐石」——記吉林省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新...
    矢志不渝,將夢想紮根大山深處1988年,金永七高中畢業,懷著對教師職業的憧憬,報名參加了長白縣新房子鎮招聘山村小學教師的考試並順利考上。為此,金永七年年調整作息時間,毫無怨言地全程看護。學生們由於起得早,金永七每天中午都把年齡小的孩子領到自己家裡午睡,年齡大的學生在教室睡覺。放學後,他先把離家近的孩子接回家讓妻子照看,再逐個送路遠的學生,常常是背著小的、領著大的,直到把孩子都送到家長面前才放心,自己再摸黑回校。2003年7月的一天,由於持續降雨,放學時河水猛漲。
  • 走向小康生活 「第一書記」為曹家地櫻桃闖出知名度
    自2018年5月到旅順口區長城街道曹家地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曹豔鵬將主要精力聚焦到一枚小小的櫻桃上,為曹家地櫻桃「縫製」鮮亮的品牌外衣,經過兩年不遺餘力地推廣宣傳,讓曹家地櫻桃搭上了電商這班車。在她的推動下,櫻桃種植戶從生產者變成了經營者,激活了發展新動能,奔小康的路上又多了一份助力。2020年,曹豔鵬被評為大連市十佳第一書記。
  • 追憶櫻桃小丸子,願櫻桃子姐姐走好,噼裡啪啦劈
    也許很多動漫迷們並不知道這位老漫畫家的名號,不過只要小編說起櫻桃小丸子,估計大家沒有誰不知道了。95後的年輕人可能沒怎麼看過櫻桃小丸子,不過對於80,90後的同學來說,相信你的童年早就對櫻桃小丸子種下了深深的情感了。沒錯,童年那會兒的我們,看過的動漫不像現在這樣一撿一大堆,20年前那時候,櫻桃小丸子和蠟筆小新,兩對活寶充斥著我們的視野,小丸子可愛,小新淘氣,當年的他們可是圈了全球不少兒童粉絲!
  • 大山深處有「新家」
    原標題:大山深處有「新家」   □新華社記者王丁李鈞德史林靜   八百裡大別山,橫亙在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這裡既有北國江南的風光旖旎,也有江南北國的豫風楚韻。古老村落、綠色資源、紅色故事,在此交相輝映。
  • 點亮大山深處的明燈
    □本報記者孟向東刁良梓本報通訊員楊曉申胡少佳    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村位於伏牛山深處,這裡群山環抱,交通閉塞。黑虎廟村小學就坐落在這裡。3月7日上午,當記者坐車一路顛簸來到學校,見到剛剛被授予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的張玉滾時,雖然有了一些心理準備,但還是驚訝不已:這個風華正茂的「80後」年輕人,兩鬢已有些斑白——深山裡的滄桑歲月已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