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 薔薇花開——貴州省盤州市保基鄉脫貧攻堅紀實

2021-01-13 國際在線

易地扶貧搬遷後張興甜的新家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辛欣):在貴州省盤州市保基苗族彝族鄉有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兒。十二年前,她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舉辦的「電波牽手山裡娃」活動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首都北京。北京之行深深觸動著她的心靈,也讓這位大山裡的孩子在心中埋下了一粒夢想的火種。2018年8月底,當記者時隔十二年再次見到這位大山裡的孩子時,她是這樣的自信、陽光,曾經的那粒種子經過錘鍊和蛻變,已經成為大山深處一朵堅韌美麗的薔薇花。她叫張興甜,她在成長過程中也見證了自己的家鄉在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工作中發生的巨大變化。

貴州省盤州市保基苗族彝族鄉地處盤州市東北部,境內群山連綿,地形地貌複雜,海拔落差較大,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區。作為貴州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保基鄉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所轄的7個行政村均為深度貧困村。現在,在全國範圍內的脫貧攻堅戰中,黨和國家正在實施精準扶貧戰略。保基鄉不斷探索自身發展優勢的同時,也在通過多項惠民政策讓許許多多像張興甜一樣的孩子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也讓這些孩子們以一顆熱忱之心投入到改變家鄉的行動中來。

張興甜是貴州省盤州市盤江總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

接受九年義務教育、考上高中、大學、參加工作……這在城裡的孩子看來再普通不過的人生經歷,卻是很多山裡娃們要經過艱難的心路歷程才能實現的人生之路。張興甜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除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電波牽手山裡娃」活動給予她的資助,更多的時候她不斷進行自我激勵,哪怕因為生活所迫想要退縮的時候,她依然堅守著心中那份最初的夢想。「心中有陽光,無處不燦爛」。正是這樣陽光的心靈讓張興甜如願考上了遵義醫學院,並且成為了一名醫務工作者。通過教育實現脫貧,張興甜走過的路是保基鄉很多孩子正在幫助家庭實現脫貧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很多如張興甜一樣的孩子,在他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都可以贍養家裡的老人,這些曾經的貧困家庭已經具備「造血功能」,不再需要政府的幫扶。

2017年,張興甜家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了舊貌換新顏。談到自己的新家,張興甜依偎著媽媽,臉上帶著甜美的笑容。屋裡的裝修和家具都是她和弟弟一起設計的,興甜在醫院工作忙,就在網上為家裡挑選用品和擺件。姐弟倆還特別定製了一個梳妝檯給媽媽。易地扶貧搬遷的新房也為像張興甜一家這樣的保基鄉群眾們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

張興甜和媽媽

談到保基鄉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鄉黨委書記李金平告訴記者,自2016年以來,保基鄉共搬遷317戶,惠及1097名貧困人口。在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鄉裡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讓群眾充分了解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他們自願參與到易地扶貧搬遷中來。通過盤州市政府的統一安排,易地搬遷的房屋均可以保證建設質量。所有搬遷戶不用出一分錢,都可以免費入住。

十二年前的保基鄉群眾都知道大山裡野生的刺梨,卻沒有人能夠想到如今刺梨產業成為了鄉裡的特色產業,也將成為鄉裡未來發展的新增長點。張興甜拿著刺梨飲料告訴記者,這款刺梨飲料特別適合女性,相信以後北京超市的貨架上一定能夠看到來自貴州的刺梨飲品。這裡不僅僅有刺梨果汁,還有核桃乳和入口回甘的茶葉。特色產業的發展讓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停下了外出打工的腳步,他們願意留在自己家鄉的企業中工作,願意留在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上親眼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保基鄉村鎮原貌

保基鄉新貌

保基鄉旅遊資源豐富,生態良好,全鄉森林覆蓋率達75%。有世界最深的白雨豎洞,有國內最古老的60多株千年榕樹群,也有貴州省高差最大的格所河峽谷,此外還有18公裡的楓葉林和7.8平方公裡的野生紅豆杉……旅遊元素富足,是一個活脫脫的喀斯特地貌標本。張興甜熱情地邀請遠方的客人們來自己的家鄉走走看看。

保基鄉黨委書記李金平告訴記者,依託優越的旅遊資源,保基鄉將按照全域旅遊理念,以格所河峽谷流域的自然、文化資源為核心,打造「生態養生、休閒觀光、運動體驗」為主題的旅遊產業。通過旅遊景區景點開發建設,保基鄉預計可以創造600餘個就業崗位,人均月增收2400元,並對當地餐飲、運輸、住宿等周邊行業實現強有力的帶動作用。李書記強調說,農業產業注重的是解決農戶增收的問題,旅遊產業則著重確保農戶就業增收。接下來,保基鄉將圍繞旅遊開發,依託地方特色農產品實現旅遊產業順向延伸和側向擴展,實現保基鄉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的發展,切實讓貧困群眾嘗到旅遊扶貧的甜頭,看到旅遊開發的奔頭。

保基鄉的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電波牽手山裡娃」活動開展的十二年中,像張興甜這樣從小學到高中持續接受國際臺員工資助的孩子一共有118位。他們將自己心中的一粒粒火種埋在心底,在大山的深處發揮著自己綿薄的力量。盤州市保基鄉是全國脫貧攻堅戰的一塊小小的陣地,也是這場在全國範圍內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真實縮影。張興甜只是保基鄉裡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像她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十個、百個、千個……他們猶如一朵朵蔓藤攀爬籬笆的小小薔薇花,在艱苦的環境中不忘心中的夢想,依靠自己點點滴滴的努力綻放在大山的深處。他們是脫貧攻堅戰的一份子,從中受益,又將自己的綿薄之力傳遞下去,將自己心中的正能量傳遞開來。脫貧攻堅的每一個角落,薔薇花淡淡的芬芳正在沁入每個人的心扉。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丨貴州大山的孩子缺啥?澳門安排上了,包括夢想!
    本文轉自【大灣區之聲】;貴州省從江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2018年5月23日,澳門對口幫扶從江縣脫貧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從江所需,澳門所長」,有力促進了從江縣乃至貴州省脫貧攻堅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
  • 體彩為大山裡的孩子追夢築路——《溫暖有光放映隊》系列報導之四
    中國體育彩票推出的脫貧攻堅主題公益紀實節目《溫暖有光放映隊》近日來到貴州榕江。體操奧運冠軍楊伊琳、演員林永健與任敏組成的「星光放映隊」與觀眾一起,在深山侗寨,循著侗族大歌的優美旋律,感受榕江人民的幸福生活。
  • 脫貧攻堅 | 草原深處的烏拉嘎查變化大
    ——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草原深處的烏拉嘎查變化大——節選自《決不掉隊—四子王旗脫貧攻堅紀實》四子王旗江岸蘇木烏拉嘎查,靜靜地躺在杜爾伯特草原的懷抱中。全嘎查共有266戶6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岸蘇木派駐烏拉嘎查的第一書記帶領大家因地制宜,想辦法擺脫貧困。
  • 文化| 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展演話劇《出山!》在貴陽上演
    文化 | 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展演話劇《出山!》」12月18日,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貴州文化演藝集團傾力打造,貴州省話劇團創排演出的大型脫貧攻堅話劇《出山!》,在貴州省國際會議中心劇場震撼上演。
  • 邁步雄關從頭越 走近貴州省遵義市脫貧攻堅一線建設者
    85年前的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中國革命的歷史在此轉折;85年後,赤水河畔、婁山關下,革命老區兒女再一次創造奇蹟,遵義市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71個貧困村精彩出列、92.2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12萬老區人民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籤。
  • 貴州省中藥材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系列叢書出版發行 10000冊贈給冊亨...
    3月31日,由貴州中醫藥大學主編的貴州省中藥材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系列叢書之《冊亨縣中藥材種植技術手冊》和《貴州省中藥材種植技術300問》出版發行暨贈書儀式在黔西南州冊亨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舉行。貴州中醫藥大學向冊亨縣從事中藥材產業專業技術人員、脫貧攻堅駐村幹部、鄉鎮、街道和中藥材種植農戶代表進行了贈送《貴州中藥材種植技術300問》和《冊亨中藥材種植技術手冊》共計10000冊。
  • 貴州農業產業在脫貧攻堅大考中全速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為貴州省依託農業產業改變農村面貌,提高農民收入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貴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資源稟賦、氣候條件、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等,因地制宜發展壯大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
  • 警徽閃耀脫貧路——全州公安機關開展戶籍問題攻堅工作紀實
    警徽閃耀脫貧路——全州公安機關開展戶籍問題攻堅工作紀實 2020-11-26 2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田村裡的笑臉|慈利縣城管大隊駐洞溪鄉大田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大田村裡的笑臉|慈利縣城管大隊駐洞溪鄉大田村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2020-10-10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西口」故地的反貧困決戰:革命老區忻州脫貧攻堅紀實
    8年精準扶貧,5年脫貧攻堅,接續奮鬥,久久為功。  勝利的取得,豈止在這8年的7萬多個小時!多少年來,忻州都在與貧困抗爭,幾代人為之付出和奮鬥。一茬接著一茬幹,一棒接著一棒跑,這正是扶貧事業的「中國之治」。  隆冬時節,雁門關下,滹沱河上遊最大的支流峪河靜靜流淌在代縣的南山深處。這裡山大風硬,一場雪來就封了山。共產黨員劉桂珍每天都要沿著這條河走幾趟。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摘帽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昨天,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摘帽,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全國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晴隆、望謨、威寧、赫章、納雍、榕江、從江、紫雲、沿河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貴州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全省有188萬人從大山深處搬遷到城鎮,搬遷規模佔全國近五分之一,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
  • 《農民日報》看貴州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歷史交匯期,貴州正以奮進的姿態續寫新時代新篇章。具體報導如下: 資料圖   「雖然貴州已實現整體脫貧,但還存在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人口的返貧致貧風險比較大、產業就業的基礎不夠紮實等短板和弱項。特別是去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貴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來不少新的問題和挑戰。」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袁家榆介紹。
  • 龍布日出:大瑤山深處的脫貧攻堅故事
    這個大瑤山深處的小村落只有8戶村民窮!身體被困住思路也被困住的窮是脫貧攻堅路上「最後的硬骨頭」修路建房通電國家「決不讓一個村掉隊」深圳攜手廣西向全面脫貧發起「總攻」
  • 中國攝影藝術節: 一個也不能少——全國脫貧攻堅攝影展覽
    兩個主題展分別為:一個也不能少——全國脫貧攻堅攝影展覽和見證·造像——抗擊疫情影像展覽。其中,「一個也不能少——全國脫貧攻堅攝影展覽」用攝影展覽記錄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創舉,描繪當代中國發展以人為本的生動細節。「見證·造像——抗擊疫情影像展覽」從紀實的視角出發,真實再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聚焦武漢、輻射全國的戰疫影像,還原出一段不可磨滅的中國戰疫記憶,直擊心靈,飽含深情。
  • 梁安莉:香港90後 紮根大山種花扶貧
    梁安莉:香港90後 紮根大山種花扶貧 2020-12-25 1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危房不住人 住人無危房——雲南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大山深處 彝族村落蝶變  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大理州」)祥雲縣下莊鎮金旦村極具民族特色的村莊建築、乾淨的村間巷道、熙熙攘攘的農貿市場,讓這個大山深處的彝族村落分外迷人,也盡顯出該村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的成效。  金旦村是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定點扶貧村。
  •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脫貧攻堅...
    緊緊圍繞「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嚴格按照脫貧出列標準,貴州路橋集團精準發力,統籌推進,廣大黨員扛起擔當,衝鋒在前,將初心和使命寫在脫貧攻堅一線。 精準幫扶促就業  自力更生奔小康自進駐加勉鄉以來,貴州路橋集團扶貧工作隊一直琢磨如何幫助村民擺脫「窮」根子。
  • 譚本仲赴子良鎮、太平鎮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5月20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譚本仲赴子良鎮、太平鎮督導脫貧攻堅工作,並開展「三走訪三籤字」活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譚本仲走訪子良鎮銅鎖崗村貧困戶)譚本仲先後來到子良鎮茶園灣村、銅鎖崗村、譚村、駱村坪村、新道灣村和太平鎮周家衝村、犀牛坪村,實地督導脫貧攻堅剛性考核指標及政策落實情況。「問題都排查得怎麼樣?貧困戶收入算得來嗎?」
  • 天津出版打造精品助力脫貧攻堅
    天津人民出版社的《深度貧困縣高質量脫貧路徑研究──貴州省正安縣脫貧攻堅範式》,在深入正安縣各鄉鎮、街道調研的基礎上,提煉了國家級深度貧困縣高質量精彩脫貧的正安脫貧攻堅範式,分享了我國扶貧脫貧工作的一線經驗,展現了我國扶貧脫貧工作的地域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