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貧搬遷後張興甜的新家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辛欣):在貴州省盤州市保基苗族彝族鄉有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兒。十二年前,她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舉辦的「電波牽手山裡娃」活動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首都北京。北京之行深深觸動著她的心靈,也讓這位大山裡的孩子在心中埋下了一粒夢想的火種。2018年8月底,當記者時隔十二年再次見到這位大山裡的孩子時,她是這樣的自信、陽光,曾經的那粒種子經過錘鍊和蛻變,已經成為大山深處一朵堅韌美麗的薔薇花。她叫張興甜,她在成長過程中也見證了自己的家鄉在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工作中發生的巨大變化。
貴州省盤州市保基苗族彝族鄉地處盤州市東北部,境內群山連綿,地形地貌複雜,海拔落差較大,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區。作為貴州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保基鄉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所轄的7個行政村均為深度貧困村。現在,在全國範圍內的脫貧攻堅戰中,黨和國家正在實施精準扶貧戰略。保基鄉不斷探索自身發展優勢的同時,也在通過多項惠民政策讓許許多多像張興甜一樣的孩子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也讓這些孩子們以一顆熱忱之心投入到改變家鄉的行動中來。
張興甜是貴州省盤州市盤江總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
接受九年義務教育、考上高中、大學、參加工作……這在城裡的孩子看來再普通不過的人生經歷,卻是很多山裡娃們要經過艱難的心路歷程才能實現的人生之路。張興甜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除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電波牽手山裡娃」活動給予她的資助,更多的時候她不斷進行自我激勵,哪怕因為生活所迫想要退縮的時候,她依然堅守著心中那份最初的夢想。「心中有陽光,無處不燦爛」。正是這樣陽光的心靈讓張興甜如願考上了遵義醫學院,並且成為了一名醫務工作者。通過教育實現脫貧,張興甜走過的路是保基鄉很多孩子正在幫助家庭實現脫貧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很多如張興甜一樣的孩子,在他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都可以贍養家裡的老人,這些曾經的貧困家庭已經具備「造血功能」,不再需要政府的幫扶。
2017年,張興甜家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了舊貌換新顏。談到自己的新家,張興甜依偎著媽媽,臉上帶著甜美的笑容。屋裡的裝修和家具都是她和弟弟一起設計的,興甜在醫院工作忙,就在網上為家裡挑選用品和擺件。姐弟倆還特別定製了一個梳妝檯給媽媽。易地扶貧搬遷的新房也為像張興甜一家這樣的保基鄉群眾們帶來了生活方式的改變。
張興甜和媽媽
談到保基鄉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鄉黨委書記李金平告訴記者,自2016年以來,保基鄉共搬遷317戶,惠及1097名貧困人口。在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鄉裡通過廣泛的宣傳發動,讓群眾充分了解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他們自願參與到易地扶貧搬遷中來。通過盤州市政府的統一安排,易地搬遷的房屋均可以保證建設質量。所有搬遷戶不用出一分錢,都可以免費入住。
十二年前的保基鄉群眾都知道大山裡野生的刺梨,卻沒有人能夠想到如今刺梨產業成為了鄉裡的特色產業,也將成為鄉裡未來發展的新增長點。張興甜拿著刺梨飲料告訴記者,這款刺梨飲料特別適合女性,相信以後北京超市的貨架上一定能夠看到來自貴州的刺梨飲品。這裡不僅僅有刺梨果汁,還有核桃乳和入口回甘的茶葉。特色產業的發展讓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停下了外出打工的腳步,他們願意留在自己家鄉的企業中工作,願意留在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上親眼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保基鄉村鎮原貌
保基鄉新貌
保基鄉旅遊資源豐富,生態良好,全鄉森林覆蓋率達75%。有世界最深的白雨豎洞,有國內最古老的60多株千年榕樹群,也有貴州省高差最大的格所河峽谷,此外還有18公裡的楓葉林和7.8平方公裡的野生紅豆杉……旅遊元素富足,是一個活脫脫的喀斯特地貌標本。張興甜熱情地邀請遠方的客人們來自己的家鄉走走看看。
保基鄉黨委書記李金平告訴記者,依託優越的旅遊資源,保基鄉將按照全域旅遊理念,以格所河峽谷流域的自然、文化資源為核心,打造「生態養生、休閒觀光、運動體驗」為主題的旅遊產業。通過旅遊景區景點開發建設,保基鄉預計可以創造600餘個就業崗位,人均月增收2400元,並對當地餐飲、運輸、住宿等周邊行業實現強有力的帶動作用。李書記強調說,農業產業注重的是解決農戶增收的問題,旅遊產業則著重確保農戶就業增收。接下來,保基鄉將圍繞旅遊開發,依託地方特色農產品實現旅遊產業順向延伸和側向擴展,實現保基鄉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的發展,切實讓貧困群眾嘗到旅遊扶貧的甜頭,看到旅遊開發的奔頭。
保基鄉的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電波牽手山裡娃」活動開展的十二年中,像張興甜這樣從小學到高中持續接受國際臺員工資助的孩子一共有118位。他們將自己心中的一粒粒火種埋在心底,在大山的深處發揮著自己綿薄的力量。盤州市保基鄉是全國脫貧攻堅戰的一塊小小的陣地,也是這場在全國範圍內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真實縮影。張興甜只是保基鄉裡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像她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十個、百個、千個……他們猶如一朵朵蔓藤攀爬籬笆的小小薔薇花,在艱苦的環境中不忘心中的夢想,依靠自己點點滴滴的努力綻放在大山的深處。他們是脫貧攻堅戰的一份子,從中受益,又將自己的綿薄之力傳遞下去,將自己心中的正能量傳遞開來。脫貧攻堅的每一個角落,薔薇花淡淡的芬芳正在沁入每個人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