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丨貴州大山的孩子缺啥?澳門安排上了,包括夢想!

2020-12-17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大灣區之聲】;

貴州省從江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2018年5月23日,澳門對口幫扶從江縣脫貧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從江所需,澳門所長」,有力促進了從江縣乃至貴州省脫貧攻堅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

山海一線牽,貴澳心相連

一位學子:從江姑娘圓夢澳大

依山傍海、環境優美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莘莘學子慕名前來求學。其中,就包括來自貴州省從江縣的梁琳特。

獲得澳門基金會資助的澳門大學學生梁琳特

梁琳特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為了供梁琳特讀書和支付她癱瘓的妹妹治療所欠下的20多萬元的費用,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

得益於澳門對口幫扶政策,梁琳特在全國高考中以總分610分被澳門大學錄取,澳門基金會還為她提供了每年10萬澳門元獎學金,徹底解決了她的學費和生活費等後顧之憂。

和梁琳特一樣被澳門大學錄取並獲得澳門基金會資助的,還有從江縣的5位家庭貧困大學新生。為讓從江學子更快適應澳門的學習生活,澳門高校還細心提供了更多的輔導和關懷。

「沒來澳門前,我比較喜歡獨處和寫小說,到澳門後我參加了學校的手工、烹飪和講座等豐富活動,我還參加了攀登和天文學會,出去觀過星,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突破。」幾年的求學經歷,讓梁琳特深深愛上了這座文化多元、開放包容的城市,原本內向不愛說話的她變得逐漸開朗。

澳門展銷會現場

近兩年,澳門特區政府還邀請從江的企業來澳參加各種展銷會。在課餘,梁琳特和她的同學也會自發到展臺推介從江的幹香菇、幹木耳、油辣椒、山茶油等農特產品,為家鄉的脫貧攻堅盡一份力。

「在完成學業後,希望能發揮自身優勢,在家鄉和澳門之間架起合作交流的橋梁,幫助家鄉脫貧。」梁琳特說。

一所村小:大歹小學華麗蛻變

「小朋友們好,我叫梁琳特,受益於澳門對從江的幫扶政策,現在在澳門上大學。你們有這麼好的條件了,要好好讀書,才能去看外面更大的世界。」今年9月下旬,在澳門大學就讀的梁琳特通過視頻連線,勉勵家鄉大歹小學的弟弟妹妹們。

梁琳特視頻聯繫鼓勵學弟學妹們

從前孩子們的上學路山高路遠

大歹小學坐落在從江縣的一個苗族群眾集聚的村落。這裡群山連綿,少有平地,共居住著280多戶村民。早些年,因為教學點接納能力有限,這裡的學生念完小學二年級後就得去20公裡外的縣城或者周邊村寨學校繼續學業。由於山高路遠,再加上村民普遍對教育認識不到位,不少適齡兒童青少年早早輟學失學。

2018年5月,澳門基金會出資3000萬元人民幣援建了新的大歹小學。

大歹小學改建前後

新學校建成後,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標準化運動場等一應俱全,大歹小學一躍成為從江縣教學設施最為齊備的村級小學。

「澳門援建了這麼好的學校,幫助我們教育打造了一副強筋勁骨。他們在大山深處,種下了教育的種子。大歹小學的建成,對於我們這裡的孩子來說,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大歹小學校長王紹東自豪地說,新學校不僅可以讓大歹村的孩子們可以就近讀完小學,還解決了鄰近村莊適齡孩子的入學難題。

除了大歹小學,由澳門援建的幹團村美娥小學教學樓和宿舍樓也已投入使用。澳門還邀請專家為從江縣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訓,以提升當地教學及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已累計為500多名從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包括英語教學、學校管理等方面的培訓。

一個村莊:加水村的「農業+旅遊」脫貧路

「上山入雲端,下山到河邊;兩山能對話,相會要半天。」從江縣加水村坐落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月亮山腹地,自然山水綺麗多姿,民族文化原生古樸。但產業單一、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後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在得知澳門對口幫扶從江的消息後,已邁入花甲之年的澳門青旅集團總裁張志民主動和從江縣有關方面聯繫,希望依託當地自然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助力當地脫貧。這個幫扶計劃在美麗的加水村邁出了第一步。

風景秀麗的加水村梯田

「第一次去就趕上大雨,一路遇到幾個滑坡,走到半道又換路,140多公裡走了五六個小時,到晚上才到。第二天回來又下雨,河水上漲漫過路面,車過不去也退不了,後來就插竹竿探水深,硬硬地這麼衝過去,很危險。」談到第一次到加水村考察,張志民至今仍記憶猶新。

儘管路途遙遠艱險,卻沒有打消張志民幫扶加水村實現脫貧的念頭。為找到打開「貧困鎖」的「金鑰匙」,2019年的春節,他還不顧家人的反對隻身來到村裡,和村民同吃同住,和當地老鄉及外出打工返鄉過年的青年拉家常,了解村情民意。

澳門青旅集團總裁張志民和老鄉拉家常

在澳門中聯辦和從江縣的支持下,張志民逐漸摸索出了「集團幫扶+農業+旅遊」的脫貧思路。暢通水電公路、設立種養示範基地、保障農特產品銷路等措施齊頭並進。

扶貧要從「輸血」轉變為「造血」。從安裝企業捐助的太陽能路燈,再到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程,以及村裡景觀建設等等,張志民都動員村民積極參與,減少工程外包。

「民宿由我們出資金,村民出房子,我們找人來改造,改造的工錢我們來先墊。比如說有客人來住這個房間,房價是300元,其中先給100塊給村民,村民如果負責房間水電、打掃衛生等就再給他100元,另外100元就是我們的資金回收。」張志民說,發展旅遊,如何把遊客留得住,發展民宿是他們最近在大力推進的工作重點。

目前,加水村已經建成5棟民宿,有了26個床位。路通了,燈亮了,景色也更美了。初見雛形的鄉村旅遊民宿項目,不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也讓村民看到了足不出戶增收的新希望。張志民說,在投入資金回收完成後,未來民宿經營收益將全部歸村民。

在各方的幫扶下,2019年,加水村提前達到脫貧標準。未來,張志民還計劃打造「綠色山泉香豬」等加水村品牌,在當地發展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用優質品牌打入澳門等灣區市場,讓加水村的村民從「脫貧路」換道走上「致富路」。

貴州省從江縣縣長周哲雲表示,2018年5月,澳門方面按照「從江所需、澳門所長」,對從江縣傾情支持,傾力相助。

從一位從江學子,到一所村級小學,再到一個村莊……從江縣脫貧進程中的許多小小變化,凝聚著澳門社會各界對從江同胞的滿滿深情。兩年多來,立足「從江所需」與「澳門所長」,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圍繞產業、旅遊、文化、教育、醫療、人才培養、勞務輸出等領域對從江縣開展了全方位幫扶,累計籤署幫扶協議27項,涉及幫扶項目73個,幫扶資金物資折合人民幣11547.91萬元。

一系列暖心、科學精準的幫扶措施,在補齊從江縣發展短板的同時,持續釋放其發展的潛能,不僅堅定了從江人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的決心,也充分彰顯了「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截至2020年10月底,從江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31046戶138875人已全部脫貧,20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邁向新裡程的新起點。根據國家的總體部署,在國務院扶貧辦、中聯辦的指導下,我們將與貴州省政府一道共同研究下一階段的合作方向,鞏固扶貧的合作基礎。依照從江所需澳門所長相結合的原則,拓展兩地的合作空間,進一步做好從江扶貧的工作,為從江脫貧和未來發展做出澳門應有的貢獻。」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

總策劃:王全傑

總監製:萬梅 胡翼

監製:任永蔚 陳星

策劃:陳嘉琦 陳菲

視頻總導演:馬力

廣播採制:肖中仁 陳菲

新媒體主編:張蓓

編輯:肖中仁 張馨允(實習)

鳴謝:

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

廣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

中共從江縣委宣傳部

澳門大學

澳門青旅集團

相關焦點

  • 貴州大山的孩子缺啥?澳門安排上了,包括夢想!
    2018年5月23日,澳門對口幫扶從江縣脫貧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從江所需,澳門所長」,有力促進了從江縣乃至貴州省脫貧攻堅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一位學子:從江姑娘圓夢澳大依山傍海、環境優美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莘莘學子慕名前來求學。其中,就包括來自貴州省從江縣的梁琳特。
  • 大山深處 薔薇花開——貴州省盤州市保基鄉脫貧攻堅紀實
    十二年前,她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舉辦的「電波牽手山裡娃」活動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首都北京。北京之行深深觸動著她的心靈,也讓這位大山裡的孩子在心中埋下了一粒夢想的火種。2018年8月底,當記者時隔十二年再次見到這位大山裡的孩子時,她是這樣的自信、陽光,曾經的那粒種子經過錘鍊和蛻變,已經成為大山深處一朵堅韌美麗的薔薇花。她叫張興甜,她在成長過程中也見證了自己的家鄉在黨和國家脫貧攻堅工作中發生的巨大變化。
  • 貴州大山裡的巾幗「斷臂飛鳥」
    貴州大山裡的巾幗「斷臂飛鳥」 2021-01-08 1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僑心 促脫貧丨葉驚濤:建設家鄉是每一位遊子的夢想
    編者按:脫貧攻堅是湖南省僑聯響應黨中央號召、服務大局、服務僑胞的一個重點。近年來,湖南省僑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要戰略思想,增強政治擔當,廣泛調動僑界力量,深入推進僑愛心工程、結對幫扶等工作,湧現了一批批擔當作為的僑界人士,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 「天眼述評」向著夢想奮勇前進!貴州發起最後總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黔中大地脫貧攻堅步履愈發鏗鏘。3月9日,望謨縣油邁瑤族鄉巧路村芒果種植地,村民正在為芒果樹掛上防蟲板。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唐波 攝3月9日,麻山腹地望謨縣油邁鄉300畝芒果基地,10餘名農戶抓緊防蟲、疏枝管護。
  • 脫貧攻堅「貴州戰法」之九:誓奪雙勝利
    做好「必答題」 答好「加試題」 ——脫貧攻堅「貴州戰法」之九·誓奪雙勝利  兩場戰役都要打贏,兩個勝利都要必得。  貴州堅持戰貧戰疫兩手抓,在率先採取系列舉措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發起脫貧攻堅最後總攻,「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 貴州農業產業在脫貧攻堅大考中全速前進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大考之年,貴州農業關鍵時刻顯身手,體現出「十三五」以來厚積薄發的重要成效:上半年,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面對防疫挑戰加之脫貧重任,我省糧食生產保持基本穩定。
  •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脫貧攻堅...
    貴州路橋集團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二三四」精準扶貧工作思路。即「一個主題」,黨建助推脫貧攻堅,彰顯國企社會責任,用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為幫扶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兩個責任」,集團黨委牽頭統籌落實總體工作的主體責任,基層黨支部和村民組結對幫扶落實具體工作的主體責任,回答了「誰來幹」的問題。
  • 《光明日報》刊登貴州銅仁堅守大山33年的女教師優秀事跡,看哭了!
    杜典娥說,每年只交6斤米,交不上的可以記帳,啥時有,啥時再給。 1987年9月,這個沒名沒照、只有一個沒證老師的「私立山村小學」辦起來了。方圓十裡八鄉的30多個孩子背著空書包歡天喜地跑來,最大的3個女孩十六七歲,小的男孩6歲,滿滿登登擠了一屋子。沒課本怎麼辦?
  • 走,帶你去看山村的「脫貧標語」——貴州脫貧攻堅一線採訪見聞
    新華社貴陽6月5日電(記者段羨菊 王新明 駱飛)盤旋繞行在貴州山區採訪,時時映入眼帘的是一條條脫貧攻堅標語。它們有的漆在路旁,有的塗在牆上,有的寫在牌子上。語言大多通俗,有時不乏幽默,有的還散發著與貧困鬥爭的硝煙味。
  • 體彩為大山裡的孩子追夢築路——《溫暖有光放映隊》系列報導之四
    中國體育彩票推出的脫貧攻堅主題公益紀實節目《溫暖有光放映隊》近日來到貴州榕江。體操奧運冠軍楊伊琳、演員林永健與任敏組成的「星光放映隊」與觀眾一起,在深山侗寨,循著侗族大歌的優美旋律,感受榕江人民的幸福生活。
  • 脫貧攻堅「天元」戰(上)丨下好脫貧棋 這個「棋手」有「蜜」訣
    天元鄉正在下的「天元戰」,叫做脫貧攻堅,圍繞這個「棋眼」,這個深度貧困鄉鎮下出了一連串的產業妙棋。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脫貧攻堅「天元」戰》系列報導,從一個人脫貧致富的故事,到一個鄉產業結構的調整,再到人居環境整治,群眾精神面貌的變化等方面,深度解析天元鄉脫貧攻堅這盤「棋」。
  • 「人民網 貴州頻道」大山裡的新生活
    過上小康生活的夢想,古已有之。希望生活越過越滋潤,遠離貧困和飢餒,是每個中國人最樸實的願望。如今,全面小康的美好畫卷已經展現在眼前。在貴州大山裡,有一個個動人的脫貧故事,講述著人們與貧困的搏鬥和對新生活的期待。「你好,新生活!」
  • 脫貧攻堅·榜樣丨鄭鑫:堅守鄭重承諾 鄉村妙手「點金」
    脫貧攻堅·榜樣丨鄭鑫:堅守鄭重承諾 鄉村妙手「點金」 2020-12-23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貴州"錦繡計劃"助力脫貧攻堅
    婦女既是脫貧攻堅重要的工作對象,也是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現在,家門口就業,一個月輕輕鬆鬆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真想不到呢,從小就會的手藝活兒也能賺錢養家。」 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龍興街道心安處社區長虹工業有限公司扶貧車間,剛從龍場鎮三河村搬到新家不久的繡娘潘仕花臉上洋溢著幸福。
  • 貴州「雙培」行動助推脫貧攻堅成效明顯
    參訓貧困群眾全部實現脫貧貴州「雙培」行動助推脫貧攻堅成效明顯  12月4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全省『雙培』行動助推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省民宗委根據民族地區脫貧攻堅需要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實際
  • 【藝苑】原創脫貧攻堅歌曲丨我們是一家
    【藝苑】原創脫貧攻堅歌曲丨我們是一家 2020-05-18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心用情真扶貧」丨劍河縣岑松鎮屯州村脫貧攻堅隊隊長龍安江
    我叫龍安江,是劍河縣岑松鎮屯州村脫貧攻堅隊隊長。  剛到屯州村,從上一任隊長手中接過屯州村脫貧攻堅隊的戰旗時,心中感覺到了沉甸甸的責任。龍安江給村裡老人蓋好被子考慮明遠坤老人一個人在家怕他晚上被凍著,於是我趕回村委會叫上村裡的周支書和網格員楊通才同志拿上兩床被子一起給明遠坤老人送去,我親自給他鋪好床並給他蓋好被子,他說很暖和不冷了,我才從他家帶上門離去。
  • 這家貧困戶,搬出大山有奔頭
    數據來源:民政部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沒脫貧要同群眾一起算帳」。算帳是檢驗脫貧攻堅成效的好方法:既算收入帳、也算支出帳,既算眼前帳、也算長遠帳,既算貧困地區的大帳、也算家家戶戶的小帳。掰開了揉碎了一筆筆算仔細,哪條路啥經驗一件件理清楚,脫貧了的是怎麼脫的貧?脫貧以後該怎麼防返貧?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摘帽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晴隆、望謨、威寧、赫章、納雍、榕江、從江、紫雲、沿河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貴州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全省有188萬人從大山深處搬遷到城鎮,搬遷規模佔全國近五分之一,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