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真扶貧」丨劍河縣岑松鎮屯州村脫貧攻堅隊隊長龍安江

2020-12-14 天眼新聞

「龍隊長,你是我見到的工作最負責最認真的駐村幹部。」這是我所在村的幾位老黨員和老百姓見到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我叫龍安江,是劍河縣岑松鎮屯州村脫貧攻堅隊隊長。  剛到屯州村,從上一任隊長手中接過屯州村脫貧攻堅隊的戰旗時,心中感覺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龍安江(左)

2019年12月24日,那天特別冷,走訪完我的結對幫扶貧困戶吳昌科,準備回去的時候,看見貧困戶明永友家亮著燈。於是,就走進他家看看,只見明永友七十多歲的老父親明遠坤老人在堂屋裡走來走去,很冷的樣子,我問他怎麼還不睡覺,他說他冷得很睡不了。  他的兩個兒子和媳婦都外出務工了,老伴去幫大媳婦帶小孩去了,家裡只有他一個老人在家。

龍安江給村裡老人蓋好被子

考慮明遠坤老人一個人在家怕他晚上被凍著,於是我趕回村委會叫上村裡的周支書和網格員楊通才同志拿上兩床被子一起給明遠坤老人送去,我親自給他鋪好床並給他蓋好被子,他說很暖和不冷了,我才從他家帶上門離去。  第二天他的二兒子明永友打電話給我表示感謝,謝謝我那麼晚了還去幫忙照顧他們父親,我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並盯囑他,你父親一個人在家你們每天都要打個電話問候和了解情況。

龍安江與村幹部給留守老人送去棉被

這件事情也給我提了個醒,我立即安排各網格的網格員在全村範圍內對留守老人進行排查,對缺被子的分別送上了御冬的被子。   一年多來我和我的隊員們戰貧困、戰役情,搶秋收,真心實意的幫扶,讓村裡越來越好,也讓老百姓對我們的工作更加認可。脫貧不是工作的結束,而是新一輪工作的開始。真心希望我們的農村建設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下越來越美麗,讓我們的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

【人物小傳】   龍安江,男,中共黨員,苗族,48歲,碩士研究生學歷,中級經濟師,1994年7月畢業於貴州民族學院工業企業管理專業,2011年12月畢業於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為2013年劍河縣從廣東省引進的「急需緊缺和高層次人才」,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劍河縣工信和商務局工作,2015年8月至2019年11月任劍河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2019年11月至今任黔東循環經濟區劍河縣屯州功能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2019年7月任岑松戰區屯州村脫貧攻堅隊隊長、網格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傑 整理

編輯 孫文竹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有效的矛盾化解方式丨劍河縣岑松鎮報谷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蒲祖鋒
    我叫蒲祖鋒,是劍河縣岑松鎮報谷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記得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報導的第一天,看到一張張陌生的村幹部和群眾臉龐時,內心十分忐忑不安。我被安排在報谷大村馬山小村擔任工作隊副隊長負責馬山小村的脫貧攻堅全面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濃濃魚水情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丨劍河縣岑松鎮稿旁...
    扶貧路上,我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我叫王志波,是劍河縣岑松鎮稿旁村稿旁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上面的這段話,是我包保的一位貧困大學生發信息給我這樣說的。當收到這段話時,我被深深的感動,感覺一瞬間,扶貧路上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得到了回報,扶貧路上,我們不但戰勝了貧困,還收穫了濃濃的魚水般的親情。由於工作調動,2017年9月,我從六府小學調到現在的稿旁小學。
  • ...群眾喜愛的扶貧隊長|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寨章村脫貧攻堅隊隊長...
    我叫張俊傑,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寨章村脫貧攻堅隊隊長。撤併村後,寨章村是合併村川洞大村中的1個自然寨,共有119戶45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173人,貧困發生率37.9%,是街道3個貧困村之一。
  • 「我的扶貧故事」金杯銀杯比不上群眾的口碑丨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
    2020年2月11日,我受組織安排到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任職,擔任脫貧攻堅隊隊長。入村後,我便開始了遍訪貧困戶和全村摸底工作。今年4月初,全面復工復產後,為了減少三類戶收入受疫情影響,我們一一動員其外出務工。當我得知雷劍平夫婦還未出去務工後便放心不下,決定與村黨支部書記雷秀紅前去了解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異鄉戰貧困丨劍河縣南哨鎮九朗村脫貧攻堅隊...
    我叫呂文文,是劍河縣文體廣電旅遊局旅遊服務中心工作員,2019年7月來到南哨鎮九當村開展扶貧工作,擔任九朗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九朗村是九當村和朗晃村合併的行政村,但是兩個村離得很遠,為了方便開展工作,楊江勇隊長與我一人負責一個小村,我具體負責九當村脫貧攻堅工作。我是河南人,來到劍河工作了6年多了,但是到村裡駐村是第一次,農村工作經驗不足,剛到村裡的時候特別擔心,生怕語言不通或者自己做不好。
  • ...見證鄉村蝶變丨劍河縣久仰鎮黨義村脫貧攻堅隊隊長劉涵
    我叫劉涵,2015年10月考入劍河縣久仰鎮人民政府工作並擔任黨敢村駐村幹部,2017年6月調至黨義村任駐村幹部,2019年3月15日參加縣脫貧攻堅工作誓師大會後,有幸成為黨義脫貧攻堅隊第一組網格員兼副隊長職務,並於2020年4月任黨義脫貧攻堅隊隊長職務。
  • ...扶貧結束我就回來看你丨劍河縣磻溪鎮洞庭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潘陽
    「爸爸,您安安心心治病,我會努力做好扶貧工作,待扶貧勝利,您也要健康歸來。」我在與父親的通話中說。  我叫潘陽,是劍河縣磻溪鎮人民政府安監站工作員,同時擔任劍河縣磻溪鎮洞庭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網格員,主要負責圭仁村的脫貧攻堅工作。  圭仁村共163戶645人,其中貧困戶47戶193人。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的肯定就是我脫貧攻堅的勳章丨劍河縣革東鎮...
    我叫劉躍忠,是劍河縣革東鎮南沃村八郎小村網格員兼資料員。南沃村由八郎村、屯州村組成,其中我所負責的八郎村有193戶,813人,其中貧困戶57戶213人,是一個非貧困村。雖然是非貧困村,但是脫貧任務依然艱巨,在入村的第一天,我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情況,看到他們的居住環境和貧困情況,我深感肩上擔子沉重。劉躍忠(左)入戶了解村民家庭情況我的幫扶戶共8戶,其中劉全勝是我幫扶對象之一,是個單親家庭。
  • 「我的扶貧故事」「你是這樣的好幹部」丨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川洞村...
    我叫廖朝元,是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川洞村脫貧攻堅隊隊長。每一次同村民們在一起時,老百姓們總是拉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你不僅是個好隊長,更是我們的好兄弟,我們就是一家人。」廖朝元組織召開攻堅戰隊會議自劍河縣城搬遷到革東以來,能有點能力的都搬遷到清江湖畔的兩岸居住,老寨上面被遺棄的四、五十棟老木房已破爛不堪,村內環境髒、亂、差十分嚴重,居住在裡面至今尚未脫貧的30多戶貧困戶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思想觀念也非常落後,扶貧工作有些難做
  • ...能安居是對我最大的褒獎丨劍河縣南明鎮平珍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
    我叫徐文美,是劍河縣南明鎮平珍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歐大榮戶是平珍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當時他們一家四口人居住在大約30平方米的老舊木房裡。我了解到萬老政常年生病,歐大榮需要照顧妻子無法外出務工,兒子歐陽章發外出務工得到的工資,除了供給妹妹讀書生活費外,已經沒有多餘的錢用來補貼父母開支和改善家裡的現狀。
  • ...一切辛苦都值得丨劍河縣久仰鎮久丟村脫貧攻堅隊隊長楊壽昌
    我叫楊壽昌,是劍河縣久仰鎮久丟村脫貧攻堅隊隊長。久丟村是久仰鎮比較貧窮落後的一個深度貧困村,位於劍河縣久仰鎮西南部,共轄8個村民小組,有243戶95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95戶368人。楊壽昌(右)入戶與老百姓進行交談剛到久丟村時,正值炎熱的夏季,劍河縣普遍乾旱,當時給我的印象是,村內環境衛生差,臭氣燻天,髒亂差現象較為嚴重。當時正值危房改造和透風漏雨整治階段,村裡各項工作任務繁重。
  • 「我的扶貧故事」立志當好村民的「管家」丨劍河縣岑松鎮報谷村...
    我叫周章炎,是貴州黔東南劍河縣教育和科技局派駐岑松鎮報谷(馬山)村脫貧攻堅隊隊長、網格員。剛到馬山報谷村,我就立志要當好村民的「管家」,讓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報谷村總人口229戶98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00戶463人。
  • 「我的扶貧故事」一家八口搬家記丨劍河縣革東鎮交東村脫貧攻堅隊...
    2019年我剛被選派到劍河縣革東鎮交東村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就碰到這麼一件棘手事。交東村五組網格員劉海生告訴我,石春輝戶一家8口人擠居在一個20平米的爛木房裡,吃飯、睡覺地方都不夠,房子安全保障也過不了關,他家是貧困戶,但又不願意易地扶貧搬遷,這讓他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天,我買了肉、油等生活物資,來到石春輝家入戶調查。看到全家8口人住在一個岌岌可危的木樓中,樓下煮飯,樓上吃住。
  • 「我的扶貧故事」「楊隊長,我想申請脫貧」丨劍河縣南寨鎮繞慶村...
    因工作原因,在全力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同時,我還需統籌兼顧各方面工作,經常在縣、鄉、村中來回奔波,因此村裡年紀比我大的村民總是激動、熱情地邀請我到家裡坐坐,嘮嘮家常,談談家事,其實是一種關心、關愛、關懷。我叫楊林,是劍河縣南寨鎮武裝部部長、副鎮長,同時也是南寨鎮繞慶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網格員。
  • 「我的扶貧故事」責任在肩 共創美好丨劍河縣太擁鎮烏連村第一書記...
    我叫龍登斌,劍河縣森林公安局太擁森林派出所副所長,2016年4月被選派到劍河縣太擁鎮烏連村擔任第一書記。  該村受地理環境和民族習慣影響,經濟極端落後,要想改變這一現狀,作為一名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隊長,首先就要解決村鎮交通和群眾思想。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那跨向幸福橋梁上的一顆螺絲釘丨劍河縣革東...
    我叫儲吉梧,是劍河縣革東鎮五河村脫貧攻堅隊長,2019年3月,奉命帶隊赴五河村參加脫貧攻堅至今。   「為了脫貧攻堅,真的可以不管家了嗎?」儲吉梧查看村中房屋建設情況但在面對有限的時間內必須要打贏的脫貧攻堅戰,我只能如此。
  • ...月亮山上的「火鳳凰」丨荔波縣佳榮鎮威巖村脫貧攻堅隊隊長張春鳳
    威巖村是鎮鄉結合部的大村,地理位置特殊,人口基數大,扶貧工作面大。又因是非貧困村,受益的扶貧項目相對較少,脫貧攻堅工作任重道遠。張春鳳在威巖村金桔基地栽種金桔苗基層15年,再度回歸基層到脫貧攻堅一線戰場,來不及感慨,臨危受命,必當霹靂補位、立言厲行做好「總把頭」。  我當即組織攻堅隊一周一會議、一周兩調度,日日排查大走訪,梳理出脫貧相關的詳實數據和任務清單。
  • 用心用情勇擔當 精準幫扶助脫貧
    經中國電信阜陽分公司選派,鞏思碩自2017年10月開始擔任阜陽市潁東區範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以來,他心繫群眾,踏實苦幹,始終堅守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帶領扶貧工作隊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406戶1262人,助力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20.3%降至目前0.1%。
  • 「我的扶貧故事」希望貧困戶脫貧又「脫單」丨劍河縣磻溪鎮黨委副...
    我叫田錦良,是劍河縣磻溪鎮黨委副書記,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共走訪貧困戶1200餘次,幫助協調扶貧項目20餘個。疫情期間田錦良(左一)和村民一起在卡點執勤2014年來,我結對幫扶的13戶貧困戶,現已全部脫貧,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下柳村楊天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