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安居是對我最大的褒獎丨劍河縣南明鎮平珍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

2020-12-12 天眼新聞

「我的胃痛得不得了,歐大榮要照顧我,他無法外出務工,家裡困難好多年了......」在歐大榮家,他妻子萬老政聲音低沉地向我介紹著,看到這樣的家庭狀況,我憂心忡忡。

我叫徐文美,是劍河縣南明鎮平珍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歐大榮戶是平珍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當時他們一家四口人居住在大約30平方米的老舊木房裡。我了解到萬老政常年生病,歐大榮需要照顧妻子無法外出務工,兒子歐陽章發外出務工得到的工資,除了供給妹妹讀書生活費外,已經沒有多餘的錢用來補貼父母開支和改善家裡的現狀。

歐大榮家舊房

為了幫助歐大榮戶脫貧致富,實現長期穩定脫貧,我經過不斷地思考和對比,發現動員該戶進行易地扶貧搬遷是最好的幫扶措施。

「不搬遷,搬遷了,進城買菜、買水都需要大筆錢,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進城要吃泥巴啊,要搬,我們早就搬了......」聽到搬遷,歐大榮夫婦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

我想,這次動員不成功,或許是我的方法不對。按照該戶條件,最合適的幫扶措施還是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第三天,我又走進歐大榮戶,耐心勸導:「歐叔,根據你家條件,你家還是搬遷到縣城居住,才更有助於你家發展,阿姨身體不好,如果你進城,就在城裡務工,晚上回家同樣可以照顧家人,務工看家兩不誤。加上歐陽章發也不小了,萬一帶個兒媳,家裡是這樣,會嚇跑兒媳婦的,在城裡,一套房子也值幾十萬,少奮鬥幾十年,在村裡,你還要找錢修房子,要花去十多萬,你要把握好機會啊」。

平珍村脫貧攻堅隊協助歐大榮搬家

聽我這麼一說,萬老政說:「還是我家丈夫說了算,我無所謂,只要他答應搬遷我就搬遷」,此時歐大榮還是說:「不搬算了,還是怕到城裡生活不下來。」

此時,妻子已經有了搬遷想法的苗頭,動員歐大榮戶搬遷工作算是有點成效,但是歐大榮的工作還未做通。當晚回到宿舍,我反覆思考怎樣才能動員他搬遷。

唯一的突破口應該在他正讀大學的女兒歐陽春河和在外工作的堂兄弟身上。因為歐陽春河讀大學,見到的新事物比較多,歐大榮的堂兄弟在外工作,也有威望和說服力。

歐大榮入住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

於是我立即聯繫他們,把歐大榮戶具體情況和搬遷好處算給兩人聽,同時要求協助動員搬遷,沒想到,我第四次入戶動員,就這樣成功了。

歐大榮答應搬遷後,舊房拆除卻遇到困難。因為他家沒有勞動力拆除舊房,也沒有錢請工人。平珍村脫貧攻堅隊了解情況後,主動協助該戶搬家,並請來工人幫助完成舊房拆除工作。

歐大榮搬進了新房

歐大榮入城後,日子有希望了。去探訪時,看到歐大榮臉上的笑容,我心裡的這塊石頭終於落地了。貧困群眾在搬遷後能夠安居下來,就是對我們幹部最好的褒獎。

【人物小傳】

徐文美,1984年9月生,本科學歷,2018年3月,駐劍河縣南明鎮平珍村,2019年3月至今,任南明鎮平珍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傑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有效的矛盾化解方式丨劍河縣岑松鎮報谷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蒲祖鋒
    我叫蒲祖鋒,是劍河縣岑松鎮報谷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記得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報導的第一天,看到一張張陌生的村幹部和群眾臉龐時,內心十分忐忑不安。我被安排在報谷大村馬山小村擔任工作隊副隊長負責馬山小村的脫貧攻堅全面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忠誠履職奔小康丨劍河縣南明鎮楊柳村駐村幹部彭...
    我叫彭仁傑,是劍河縣南明鎮楊柳村駐村幹部。2017年元月,我接到組織的安排入駐楊柳村。初到村時,村寨垃圾到處亂扔,汙水亂排現象不容樂觀,儼然是一派貧困落後的景象。為此,我虛心請教村裡的老幹部,深入田間地頭、走家串戶摸清村裡基本情況,為以後的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異鄉戰貧困丨劍河縣南哨鎮九朗村脫貧攻堅隊...
    我叫呂文文,是劍河縣文體廣電旅遊局旅遊服務中心工作員,2019年7月來到南哨鎮九當村開展扶貧工作,擔任九朗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九朗村是九當村和朗晃村合併的行政村,但是兩個村離得很遠,為了方便開展工作,楊江勇隊長與我一人負責一個小村,我具體負責九當村脫貧攻堅工作。我是河南人,來到劍河工作了6年多了,但是到村裡駐村是第一次,農村工作經驗不足,剛到村裡的時候特別擔心,生怕語言不通或者自己做不好。
  • ...扶貧結束我就回來看你丨劍河縣磻溪鎮洞庭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潘陽
    我在與父親的通話中說。  我叫潘陽,是劍河縣磻溪鎮人民政府安監站工作員,同時擔任劍河縣磻溪鎮洞庭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網格員,主要負責圭仁村的脫貧攻堅工作。  圭仁村共163戶645人,其中貧困戶47戶193人。
  • ...見證鄉村蝶變丨劍河縣久仰鎮黨義村脫貧攻堅隊隊長劉涵
    我叫劉涵,2015年10月考入劍河縣久仰鎮人民政府工作並擔任黨敢村駐村幹部,2017年6月調至黨義村任駐村幹部,2019年3月15日參加縣脫貧攻堅工作誓師大會後,有幸成為黨義脫貧攻堅隊第一組網格員兼副隊長職務,並於2020年4月任黨義脫貧攻堅隊隊長職務。
  • ...用心用情真扶貧」丨劍河縣岑松鎮屯州村脫貧攻堅隊隊長龍安江
    「龍隊長,你是我見到的工作最負責最認真的駐村幹部。」這是我所在村的幾位老黨員和老百姓見到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我叫龍安江,是劍河縣岑松鎮屯州村脫貧攻堅隊隊長。  剛到屯州村,從上一任隊長手中接過屯州村脫貧攻堅隊的戰旗時,心中感覺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 「我的扶貧故事」「舍小家、顧大家」 堅守脫貧攻堅崗位|劍河縣...
    我叫楊昭鈺,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南明鎮大坪村第六網格網格員、大坪村副主任,擔任大坪村支書主任13年。楊昭鈺正在整理材料2014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同村兩委、攻堅隊同志緊緊圍繞群眾利益無小事,積極想方設法幫助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貧有百樣,困有千種!
  • ...一切辛苦都值得丨劍河縣久仰鎮久丟村脫貧攻堅隊隊長楊壽昌
    在久丟村,很多村民對我說這句話。每每聽到這句話,我心裡都感到既高興又受之有愧,高興的是我在久丟村的工作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信任,不安的是我總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到位,有愧於群眾的評價。我叫楊壽昌,是劍河縣久仰鎮久丟村脫貧攻堅隊隊長。
  • ...群眾喜愛的扶貧隊長|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寨章村脫貧攻堅隊隊長...
    我叫張俊傑,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寨章村脫貧攻堅隊隊長。撤併村後,寨章村是合併村川洞大村中的1個自然寨,共有119戶45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173人,貧困發生率37.9%,是街道3個貧困村之一。
  • 「我的扶貧故事」「你們幹部都是來幹好事、辦實事的」丨劍河縣...
    我叫郭三風,是劍河縣南明鎮凱寨村脫貧攻堅隊隊長。在將近兩年的脫貧攻堅戰中,我組織全體攻堅隊員入戶走訪群眾,召開院壩會聽取鄉親們最真實的想法、意見和建議,把握好扶貧政策落實好的契合點,確保黨中央精準扶貧的好政策落地落實。期間,我們全面收集整理農戶「一戶一檔」資料,完善檔案材料的收集,逐戶建立「戶檔」並整理歸檔保存。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1460多個日日夜夜丨劍河縣岑松鎮脫貧攻堅...
    我叫楊蒸,是劍河縣岑松鎮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脫貧攻堅期間,任岑松鎮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我經歷的扶貧故事,和眾多奮戰在一線的戰友們的故事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些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日以繼夜之類的東西,寫得人多了,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 「我的扶貧故事」一家八口搬家記丨劍河縣革東鎮交東村脫貧攻堅隊...
    2019年我剛被選派到劍河縣革東鎮交東村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就碰到這麼一件棘手事。一個小小的客廳加上兩間臥室,石春輝母親、妻兒、孫子全擠在裡面生活,這讓我格外震驚。田景文(右)與村幹村民召開村民大會我跟他們嘮著家常,做思想工作,通過我和他們家親戚的勸說,石春輝一家終於有了一些鬆動。
  • 「我的扶貧故事」「楊隊長,我想申請脫貧」丨劍河縣南寨鎮繞慶村...
    因工作原因,在全力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同時,我還需統籌兼顧各方面工作,經常在縣、鄉、村中來回奔波,因此村裡年紀比我大的村民總是激動、熱情地邀請我到家裡坐坐,嘮嘮家常,談談家事,其實是一種關心、關愛、關懷。我叫楊林,是劍河縣南寨鎮武裝部部長、副鎮長,同時也是南寨鎮繞慶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網格員。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的肯定就是我脫貧攻堅的勳章丨劍河縣革東鎮...
    我叫劉躍忠,是劍河縣革東鎮南沃村八郎小村網格員兼資料員。南沃村由八郎村、屯州村組成,其中我所負責的八郎村有193戶,813人,其中貧困戶57戶213人,是一個非貧困村。雖然是非貧困村,但是脫貧任務依然艱巨,在入村的第一天,我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情況,看到他們的居住環境和貧困情況,我深感肩上擔子沉重。劉躍忠(左)入戶了解村民家庭情況我的幫扶戶共8戶,其中劉全勝是我幫扶對象之一,是個單親家庭。
  • 「我的扶貧故事」細小之處見真章,真幫實扶助脫貧丨劍河縣久仰鎮...
    我叫聶開富,來自劍河縣自然資源局,現擔任劍河縣久仰鎮久仰社區脫貧攻堅隊網格員。2019年3月,我來到久仰社區東階仰村。初到東階仰,就被這裡的自然山水、淳樸的民風以及別致的苗家吊腳樓所吸引。我的幫扶戶楊報你金戶情況較為特殊,是唯一一戶因災致貧戶。他的房屋在2018年年底被燒毀,僅剩一個廚房,一家四口分居在廚房和旁邊的糧倉裡,住房保障是他家最大的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看到村裡的變化 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丨劍河縣...
    我叫張書發,是劍河縣自然資源局的一名職工,2019年7月,我來到久仰鎮巫溜村七組擔任脫貧攻堅工作的網格員。巫溜村是久仰鎮貧困面較大的一個貧困村,由巫溜村、光紀村兩個小村組成。我入村開展扶貧工作後,主動與脫貧攻堅隊一起參加協調工作,終於做通部分群眾思想工作,使通組公路得以順利實施硬化。同時,我還發動群眾實施入戶路硬化,開展人畜混居整治,安裝路燈,極大地改變了巫溜村七組自然寨的村容寨貌。
  • 「我的脫貧故事」只要努力 幸福就不會太遙遠丨劍河縣仰阿莎街道交...
    我叫邰秀鵬,是黔東南州劍河縣仰阿莎街道交洗村的村民。我有三個子女。在別人看來,我有兒有女,家庭美滿。但是老天卻跟我開了一個玩笑,我的大兒子邰再森是先天性腦癱兒童,還患有高血壓等疾病,這讓我們一家十分痛苦。
  • 「我的脫貧故事」我們家當上了「股東」丨劍河縣太擁鎮陽白村村民...
    我叫裴木恩,是劍河縣太擁鎮陽白村村民,目前就讀於貴州理工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今年是我讀大學的第一年。政府與教育部門的支持,對於貧困家庭出生的我我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幫助。在這期間,我感受到了國家對我們的關懷,享受到了國家的許多扶貧政策。在這之前,我想都不敢想,我們家可以當「股東」。這幾年,國家扶貧政策「光臨」我家,通過扶貧資金入股,父親成為了合作社的一名「股東」,每年參與合作社利益分紅,坐著也能賺錢,家人別提多開心了。
  • 「我的脫貧故事」收穫屬於自己的晴空丨劍河縣柳川鎮小寨村村民...
    我叫劉秀飛,是劍河縣柳川鎮小寨村的村民,現就讀於劍河縣職業中學三年級。劉秀飛現在的新家脫貧攻堅隊入駐我們村後,我的幫扶幹部周麗梅經常和我電話聯繫、發信息噓寒問暖,節日還發慰問金,時刻關心我的生活學習情況,給我講解扶貧政策,動員我去爭取教育資助,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又得到了久違的關心和溫暖。
  • 「我的脫貧故事」奮發圖強只為美好生活丨劍河縣磻溪鎮平岑村村民...
    我叫陳金紅,是劍河縣磻溪鎮平岑村村民,我家境貧寒,父母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為了維持生計外出務工,把我和我弟寄養在外公家。  新的樓房,新的環境,不僅住房條件得到了質的改變,也讓我與家人能夠有機會在溫暖舒心的新家相聚。  2018年畢業後,我發憤圖強,恰逢國家給應屆畢業生提供了就業渠道,我便來到了劍河縣磻溪鎮人民政府工作,成為了一名見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