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5月到旅順口區長城街道曹家地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曹豔鵬將主要精力聚焦到一枚小小的櫻桃上,為曹家地櫻桃「縫製」鮮亮的品牌外衣,經過兩年不遺餘力地推廣宣傳,讓曹家地櫻桃搭上了電商這班車。在她的推動下,櫻桃種植戶從生產者變成了經營者,激活了發展新動能,奔小康的路上又多了一份助力。2020年,曹豔鵬被評為大連市十佳第一書記。
種植戶們的困惑
「櫻桃上也不刻字兒,誰也不知道是我種的」
旅順口區長城街道曹家地村大多數村民都種植櫻桃,2010年,曹家地村的櫻桃就獲得過多項大連市級榮譽。2018年5月,來到曹家地村擔任第一書記後,曹豔鵬也被當地的櫻桃徵服了。
吃著蜜汁爆漿的大櫻桃,曹豔鵬的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櫻桃,為什麼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呢?」作為工作在旅順、生活在大連的人,她本能地提出了這個疑問。或許是法官這一職業使然,曹豔鵬決定好好地調查一下,不久她就找到了答案。「有一天,我到農戶果園走訪,看到一個臉生的大姐正在讓果農們把剛下的大櫻桃碼入一個個精緻的包裝中,包裝盒讓人眼前一亮,可這產地和果園怎麼印的都不是我們曹家地?」曹豔鵬詳細詢問後得知,這位大姐是做網店的,每年都來曹家地村收櫻桃,進購價28元一斤,在網上最高能賣到68元一斤,每年都有很多回頭客。
看著一旁忙碌的櫻桃種植戶,曹豔鵬問:「大叔,現在有網店老闆現場教學,你也學學怎麼賣個高價錢,多賺一些啊!」
大叔回答:「我念書少,商標、網店啥的也不會,我現在只管種櫻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多省事。」「大叔,網上那麼多人年年都在找你家的櫻桃,但沒人知道你的果園,你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好櫻桃,在給別人作嫁衣。」這位農戶樸實地說:「那咋辦,櫻桃上也不刻字兒,誰也不知道是我種的,誰讓我不會呢,還是踏踏實實種地吧。」
闖出來的知名度
為曹家地櫻桃「縫製」品牌外衣,四面出擊宣傳推廣
「櫻桃上也不刻字兒……」這句話扎進了曹豔鵬的心裡。她進而調查得知,曹家地村是旅順最早種植大櫻桃的村莊之一,農戶幾十年來的種植經驗打造了優質的果品,在水果販子中口碑很高,可消費者對曹家地一無所知。「難道櫻桃上真的不能刻字嗎?」從那以後,她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帶著這個問題,她拜訪了很多人,得到的答案是,櫻桃個頭小,櫻桃上的確刻不上字,但是可以為曹家地櫻桃註冊品牌、打造知名度,一語驚醒夢中人!
為了讓「曹家地櫻桃」走出去,曹豔鵬和村兩委們開始了艱難的品牌建設之路。2019年初,曹豔鵬和村兩委開始張羅建立「曹家地」農產品品牌,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數個版本的LOGO擺在他們面前,最終,一個中英文組合的LOGO脫穎而出,被選為「曹家地櫻桃」的標誌,這個品牌形象也在國家版權局進行了註冊。2019年8月28日,國家版權局下發了作品登記證書。
2019年3月份,曹豔鵬早早地開始製作曹家地櫻桃宣傳片,印製專屬農產包裝、品牌宣傳冊、封箱膠帶、食品級塑膠袋、印有LOGO的多色氣球、展架、展板、展旗等周邊產品。
曹豔鵬和村兩委的幹部們用了2個月時間,為曹家地櫻桃「縫製」了漂亮的品牌外衣。受制於成本因素,曹豔鵬只能一邊做品牌宣傳,一邊做電商推廣。她找到的第一個突破口是與高校交流,搭建農產品產學研平臺。
2019年4月25日,東北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師生一行15人來到曹家地村,對櫻桃產業發展、電商和農產品對接、鄉村旅遊發展潛力等進行調研。6月6日,雙方籤訂共建電子商務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備忘錄。
去年6月17日,大連市委黨校楊曉猛等4位教授到曹家地村調研,幫助曹家地櫻桃出鄉入市。也是在去年6月,曹家地村被列為「遼寧鄉村行」電商平臺大連櫻桃直供基地,開始了「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模式的探索。
去年7月3日,曹家地村與大連外國語大學漢學院共同舉辦旅順曹家地櫻桃文化交流會,曹家地村的明星產品「先鋒」「巴託」等六個品種的大果和特大果,成功吸引了來自俄羅斯等6個國家留學生的青睞,曹家地大櫻桃成了「中外友好的使者」。在這次活動中,多國面孔、多國語言圍繞著曹家地櫻桃品鑑的場景被製作成視頻宣傳片,在青泥窪大商步行街的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視頻被傳到網絡上也引來不小的關注度,讓民眾和網友通過直觀的視覺衝擊,記住了「曹家地」。
樂見果農新變化
從生產者變成經營者,激活發展新動能
從2019年年初至今,曹豔鵬經歷了兩個完整的櫻桃季,她也成了曹家地櫻桃名副其實的代言人,電視上、報紙上、展銷會上、論壇上,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曹豔鵬有了「櫻桃書記」的稱號,在一些場合,大家見到她都不喊名字,直接說「看,櫻桃書記來了!」
每當聽到這個稱呼,曹豔鵬的心裡美美的。她說,自己的IP不重要,重要的是,曹家地櫻桃這個大IP知名度越來越大了。今年的櫻桃季,大連本地多家新聞媒體慕名而來,到曹家地村採訪報導,還有一家全球500強企業來到曹家地,舉辦了多場快消品與櫻桃相融合的直播活動,讓曹家地櫻桃增加了曝光度。
更讓曹豔鵬感到欣慰的是,經過近兩年來品牌化建設的努力,曹家地櫻桃農產在品牌化銷售下單價上浮30%左右,種植戶們得到了實惠。
今年4月23日,曹豔鵬組織多位村民們參加了電商培訓,學習農產品網絡帶貨,學習抖音小視頻經營。種植戶思想觀念的轉化,是曹豔鵬最樂意看到的。
今年6月,本報記者來到曹家地村實地探訪。曹豔鵬帶記者來到櫻桃種植戶王美青大姐的露天果園裡,見到王美青,她就誇讚說:「這兩年,美青大姐是變化最大的一個,她家的櫻桃大部分都通過網上銷售,現在已經是我們村的網紅了。」
當記者和王美青交流時,她的電話、微信不時地響起,大都是催促她趕緊發貨的。採訪期間,電商、微商、直播這些詞兒不時地就從她的口出蹦出來,用她的話說,「現在是電商時代,如果跟不上形勢,做個農民都不合格!」
王美青說,曹豔鵬書記給村裡的櫻桃種植戶帶來了很大的衝擊,這種衝擊是思想上的,也是行動上的,「要不是曹書記引入了這麼多的資源,我們哪能跟得上形勢啊?她在前面做推廣、闖品牌、直播帶貨,我們在後面跟著跑就行。」
「兩年前,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怎麼種櫻桃上,現在我是僱人幹,我自己主要研究市場、研究買家,把好吃的櫻桃賣出個好價格,我比以前還忙了,當然,收益也比以前大多了。」說起自己的身份轉變,王美青覺得,從生產者向經營者轉變,這是新時代農民的一個必然趨勢。
採訪即將結束時,曹豔鵬說,她就盼著村裡能有越來越多的「王美青大姐」出現,這樣,種植戶從生產者變成了經營者,農村發展的新動能一旦激活了,老百姓的小康生活就更加順暢了!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來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