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夏日絕句》

2020-12-18 宸圖小課堂

誰說女子不如男?泱泱中華大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曾出現過舉不勝舉的優秀男兒,但是自古以來,歷史上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巾幗女英雄,如替父從軍的花木蘭,一品誥命鎮國夫人樊梨花,武則天……還有今天我們學習的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真是讓人不佩服不行。李清照是一位很溫婉的詞人。她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詩被千古流傳,題目是《夏日絕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絕句嗎?

七言絕句,全詩為四句。每句有七個字的叫「七絕」,每句五個字的叫「五絕」。四句押為兩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前言(導課)

在眾多人的心目中,項羽是武功蓋世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這個有著不可抵禦的絕世魅力的名字。曾經有過怎樣的風流過去。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終究還是敗在了劉邦的手下。古人云,勝敗乃兵家常事,可是讓人猜不透的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英雄人物最後落了個自刎的結局呢?李清照,一個溫婉的女子卻對他的死,做出了更高的評價。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李清照寫的《夏日絕句》來領略女詩人筆下的西楚霸王的英雄魅力吧。

一 ,學習目標

1 學習生字詞語。

2 了解項羽及作者李清照。

3 朗讀古詩了解古詩的意思。

4 了解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 1 認識本課的生字。

傑 (傑出)項 (項羽)

2 掌握本課會寫的四個生字。

傑出 別亦難 英雄 項鍊

三, 1 了解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區)人。秦末農民起起義軍領袖,傑出的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突圍烏江。最後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旁。

2 了解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的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的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著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等。

3 詞語自學

人傑,人中的豪傑。

鬼雄,鬼中的英雄。

思,懷念。

項羽,秦朝末年的起義軍領袖,後來與劉邦爭奪天下,失敗,自殺。江東,長江在蕪湖,南京間作西南東北流向,古人習慣上稱自此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為江東。

四, 1 分析題目

夏日絕句,夏日,說明這首詩的寫作的時間是夏天寫的。

2 逐句分析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人活著的時候就應當做一個人中的豪傑,如果死了,也要變成一個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直到現在人們還在思憶項羽,因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東。是一個真正的大英雄。「不肯」兩個字充分體現了項羽的英雄氣概,詩人追思項羽,借著項羽來諷刺當時的朝廷。鞭撻了南宋當權派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

五 ,深入理解#古詩詞#

詩人李清照為什麼「至今思項羽」呢?

在北宋南遷的動蕩年代,詩人李清照親眼看到當局面對強敵倉皇渡江逃竄的醜態,與不肯過江東的項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李清照借讚揚項羽來批判南宋王朝的統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徑。

六, 總結

本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的時候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就是死了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詩人的愛國之情,溢於言表。

當時的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的死活,只顧著自己逃命。拋棄了中原的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到了項羽因突圍烏江,無臉見江東父老,苦戰失敗而自刎的英雄壯舉。

這首詩,借著歌頌項羽來諷刺當今的朝廷。批判了南宋統治者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全詩充滿著慷慨激昂的正氣,讓人感到作者凜然不屈的英雄氣概。實為女中豪傑!

七, 歸納總結。

《夏日絕句》這首詩借著歌頌項羽的寧死不屈。反刺了宋徽宗,宋高宗父子的喪權辱國的可恥作為。從而烘託出詩人李清照雖為溫婉的女子,但也有和項羽一樣的愛國熱情和不屈從於命運的錚錚風骨。

拓展延伸。

春 望

唐代詩人(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示兒

南宋詩人(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己亥雜詩

清代詩人(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從軍行

唐代詩人(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八, 課堂練習題。

1 解釋詞語。

人傑——人中的豪傑。

鬼雄——鬼中的英雄。

2 聯繫上下文解釋「不肯過江東」的意思。

到了今天人們還在思憶項羽。歌頌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東的英雄氣概。

3 詩中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表達了作者豪邁的理想和強烈的愛國熱情。

4 這首詩借著懷念項羽,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人借古諷今,鞭撻了南宋王朝當權者不顧百姓死活,拋棄中原,苟且偷生的無恥行徑。表達了詩人對真英雄的讚美之情。也袒露了作者的愛國情懷和敬佩項羽的錚錚風骨。

九, 課後作業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默寫《夏日絕句》。

2 結合注釋說一說下面詩句的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就應當做人中的豪傑,即使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

相關焦點

  • 小學古詩《夏日絕句》項羽真英雄啊!家長:我孩子絕不能學項羽
    我相信很多孩子都會有同樣的疑問,作為父母的您準備讓孩子通過這首古詩和項羽之死學到什麼呢?我們先來一起回顧一下這首古詩:夏日絕句宋 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夏日絕句》首當學習的是直面生死的英雄氣節「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短短十個字展現了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英雄的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
  • 為什麼很多人會喜歡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為什麼喜歡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概括來說,是因為李清照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因為她擲地有聲地大聲吶喊,因為高亢響亮的價值取向!《夏日絕句》是李清照的名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20字,但是卻影響深遠。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金兵攻入中原,俘虜了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遷,趙構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權。
  • 古詩文學習026:二年級下冊,杜甫《絕句》
    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賞析《絕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閒居時所寫。在此期間,詩人共寫絕句4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繪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色。同時,詩人舒暢愉悅的心情也蘊含於寫景之中。
  • 李清照的代表作《夏日絕句》賞析
    宋代詞人中,我最喜歡李清照的代表作《夏日絕句》。李清照(1084—1152),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省章丘市)人。南宋女詞人,詞風婉約清麗,詩作慷慨雄健。李清照夫婦於金兵南犯時逃到江南,面對山河破碎,同胞流離,詩人感慨萬分,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一首借歷史人物抒情言志的作品。
  • 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品讀杜甫對仗最工整的七言絕句
    又到了學習古詩的時間了,本課的兩首古詩都描寫了美麗的自然景物,一首描寫夏天的別樣西湖,一首描寫春天的「萬」物。古詩與學生日常生活用語大有不同,因此學習時稍有困難。大家在學習古詩乃至以後要學習的古文時,都要先學會斷句,理解詞語的詞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
  • 千古絕句最美古詩文,很美很冷豔
    千古絕句最美古詩文,很美很冷豔
  • 古詩二首教材淺析與課堂筆記
    本課有兩首古詩,宋代詩人楊萬裡的七言絕句《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這兩首古詩藝術特色上有共同點。作者都著意對色彩進行描繪,給人強烈的畫面感,並巧妙運用視線的遊移來營造空間感,勻畫出自然優美、開高遠的意境,讀來讓人身臨其境。
  • 宋詩鑑賞:李清照——唱盡霸王氣概的《夏日絕句》
    相形之下,她的詩作存世不多,僅存十五首,流傳也不廣,藝術成就方面和詞作也沒有可比性,但今天解讀的這首《夏日絕句》卻是一個例外。這個例外,不僅僅是知名度、藝術水準的例外,更是風格的例外。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李清照詩詞賞析/文瀾珊
    殊不知,她也寫詩,雖然,留存於世的詩作極少,卻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並且,她的作品中,也有豪放派風格的。比如這首《夏日絕句》。《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第21課《古詩三首》(四年級語文上冊)
    這是本冊第二篇古詩課文,在本冊課本的第9課學習了《暮江吟》《題西林壁》和《雪梅》,今天在第21課將要學習的則是《出塞》《涼州詞》和《夏日絕句》。第21課《古詩三首》《出塞》(王昌齡)王昌齡簡介:王昌齡 (698—757年
  • 四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課後習題答案,讀詩句,說詩意體會
    默寫《出塞》《夏日絕句》。(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古詩時,要注意節奏鮮明,並根據作品的基本節奏調整速度,該輕快的要朗讀的輕快些,該沉重的要朗讀的沉穩、稍慢些。韻腳要讀得響亮而稍長,讀出詩的韻味。還要注意讀好重音。
  • 解讀李清照《夏日絕句》:10個字盪氣迴腸,賦予女兒身英雄豪氣
    歷史上的才女,如果論起來,李清照一定排在前十裡面,如果再論英雄豪氣,李清照則憑藉一首《夏日絕句》當屬第一。 在兵荒馬亂年代,夫妻二人路過烏江時,在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的地方,李清照寫下《夏日絕句》,吟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千古名句,諷刺南宋政權,同時也許也有諷刺越明誠之意。趙明誠羞愧難當,卻也無話可說,不久染病身亡。
  • 王安石夏日午休,這首絕句意境優美,清新明朗,更令人神往
    南宋詩人楊萬裡也讚揚荊公擅長抒寫絕句,很有唐人風採。王安石晚年詩歌重在吟詠山水,抒發閒適恬淡的情感。他在藝術上還專門模仿李商隱的風格,注意形象描繪,克服之前喜歡發表議論的毛病。下面介紹的是王安石夏日午休,這首絕句意境優美,清新明朗,更令人神往。
  • 弘揚傳統、傳承文化,書寫經典第64期——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歷史上的才女,如果論起來,李清照一定排在前十裡面,如果再論英雄豪氣,李清照則憑藉一首《夏日絕句》當屬第一。李清照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蘇軾的學生,進士出身,母親的爺爺王拱辰則是狀元出身。在兵荒馬亂年代,夫妻二人路過烏江時,在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的地方,李清照寫下《夏日絕句》,吟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千古名句,諷刺南宋政權,同時也許也有諷刺越明誠之意。趙明誠羞愧難當,卻也無話可說,不久染病身亡。「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古體詩、近體詩、律詩、絕句」,一些古詩詞的基本常識誤區
    有朋友問: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其中什麼分為律詩和絕句?這其實是一個中國古詩詞的基礎問題,只不過在回答中如果概念不清晰,容易造成混淆。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區分的原則就是看這首詩是否遵守平仄格律,遵守的就是近體詩,不遵守的就是古體詩。古體詩因為沒有規則要求,所以相對比較籠統。我們只要搞清楚一首詩不屬於近體詩,就可以劃入古體詩範疇。
  • 時光荏苒有清歡,人生難得是心安,50句唯美夏日古詩,靜享流年
    流年未亡,初夏已至,在古詩詞裡,有最美的夏日時光。時光荏苒有清歡,人生難得是心安,50句唯美夏日古詩,靜享流年。1、《山亭夏日》唐·高駢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2、《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3、《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古詩分享:夏日炎炎,不敢外出?古人的閒情逸趣你想像不到
    他們的方式很高級:泛舟遊園,閒臥聽風,手掬清泉灑蕉葉,烹茶煮酒樂逍遙,更有狂放如李白,棄了羽扇林中袒露……一起來品品夏日裡的樂趣吧!山亭夏日 (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 「古詩詞」小學生必讀《書湖陰先生壁》《題西林壁》《夏日絕句》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小學生必讀《書湖陰先生壁》《題西林壁》《夏日絕句》第一篇:《書湖陰先生壁》作者:「宋」王安石全文: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第三篇:《夏日絕句》作者:「宋」李清照全文: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為何說這古詩是唐詩絕句最好的一首?千古經典古詩王昌齡出塞賞析
    這首絕句,將明月、雄關和萬裡邊塞聯在一起,構成雄渾的境界,把詩人對歷史的感慨和對現實的憂患熔為一爐,情思悱惻,令人百讀不厭。詩中議論,特別是絕句中的議論,多為詩家所忌。但所發議論若能見識高遠、恰到好處,則會深化詩的內涵,增強詩的力度。黃生在《唐詩摘抄》中評論此詩時說:「中晚(唐)絕句涉議論便不佳,此詩亦涉議論而未嘗不佳。此何以故? 風度勝故,情味勝故。」的確,這首詩的第三、四兩句所發議論,高屋建瓴,寓意深邃,是議論,也是感嘆;格調似沉鬱,卻又爽健,堪稱「盛唐之音」。
  • 第9課《古詩三首》,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單元
    在第9課即將學習的是詩人白居易、蘇軾和盧鉞(yuè)的三首古詩。這三首古詩均為七言絕句,《暮江吟》《題西林壁》《雪梅》。《古詩三首》詩人簡介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去世後諡(shì)號為「文」,世稱「白太傅」或「文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