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早戀脾氣大,青春期問題,一個心理學觀點幫助家長看懂

2020-12-14 知行兒女37度5

知行兒女

(本文字數:1822 閱讀時長約:2分鐘)

我發布的上一個視頻講述了一個真實的青春期的家庭衝突。

從表姐家這次父子打架引發了我對青春期問題起源的思考,仔細想來發展心理學中有一個關於青少年成長的觀點,很好的詮釋了孩子因自我認知衝突從而引發了青春期的問題。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兒童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發展要求,從生物成熟與社會文化環境、社會角色期望之間衝突來分析,並提出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觀點。

個體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與自己有關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標、價值觀等方面統一整合起來的人格化,簡言之就是個體認真且努力的成為一個相對穩定的有別於他人的獨立的人。

青少年有別於兒童時期的「自我感知」,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要做什麼?」「我討厭現在的自己,我討厭我的父母!」

面對社會角色的發展要求與對自身發展的現狀不滿或迷茫,從而產生衝突,而這些內心衝突極易造成青少年心理問題,外在表現出許多青春期問題。

這些孩子內心一定有這樣一些聲音「我掌控不了這些!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對自己不滿意!我討厭我的父母」等。

關於個體同一性發展,埃裡克森提出一般有四種狀態:

擴散、延緩、早閉以及達成

---擴散

個體沒有一個清楚的自我認識,對將來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容易出現適應障礙和自卑情緒,

面對困難也很難做出選擇,會逃避思考問題。

這樣孩子的父母一般是冷淡和漠不關心的態度,甚至常常有否定孩子成長的行為,

有的家庭是父母角色缺失,有可能造成子女自我同一性擴散。

叛逆、漠不關心、脾氣大等問題大概率的會發生在同一性擴散的青少年身上,因為此刻他是迷茫、混亂和無助的。

---延緩

父母給了孩子一定的自由,允許其探索和嘗試,也給了孩子一定的支持,但是沒有積極主動的面對和處理孩子成長面臨的問題,讓子女開展自我探索,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孩子需要跟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現問題處理問題。

---早閉

因為減少探索、盲從權威,有些孩子過早的關閉了自我思考和冒險的大門。

其父母具有比較強的操控性、避免子女有自己的觀點、但一般和子女的關係比較親密,子女也比較信任自己的父母。比如「媽寶男」,就是典型的早閉情形。

---達成

而那些有目標和價值感的孩子,知道自己的發展方向並知道全身投入。這是比較好的發展狀態,因為這樣的家庭中父母鼓勵孩子自主獨立,願意傾聽和共同探討,包容共建良好家庭氛圍。

姐姐家的孩子

因長期在父母關係緊張的環境中成長,缺乏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缺少父母一致性的引導,自己也沒有一個清楚的自我認識,對將來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即使有,姐姐和姐夫也會第一時間幹預製止那些他們認為的一切不利於學習的行為,從而造成了孩子同一性擴散和混亂。

為此,我專門和姐姐一家人分別開展了相關談話,幫助他們認識到教養過程中的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給出了一些適合她們家情況的建議。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和方式,幫助孩子更好的建立自我同一性。

(1)覺察不良狀態

子女的不良狀態我們要第一時間覺察到,並保持關注,但不要過多的主動幹預。

當接收到孩子尋求幫助的訊號後再採取下一步行動。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自主性,對父母的關心常常當做是幹涉和幹擾。

(2)識別不良情緒

子女的不良情緒我們要學會感受並準確的識別出來,可以更好幫助指導我們要怎樣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不能只看孩子的表面,不良情緒會披上發脾氣、叛逆、冷漠的各色外衣,深刻挖掘孩子更底層的情緒狀態需要更多的父母智慧。

(3)釋放情緒

讓孩子將壓抑已久的情緒安全釋放出來,可以避免許多可能發生的更大的心理問題。比如:帶孩子來一次激烈的籃球對抗、自行車騎行比賽等,運動是最好的情緒釋放方式。

(4)親子共情

光識別孩子的情緒還不夠,因為許多家長會被孩子的情緒帶動,從而失去理性的判讀,影響我們的行動。我們要做的是能和子女感同身受他的問題,並站在孩子的一面幫助他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做好親子共情。

(5)表達和引導

鼓勵孩子勇敢表達,耐心傾聽不輕易做評判,適時的進行引導。

當孩子願意和家長交流的時候,家長只要做好一個良好的傾聽者,耐心傾聽,並適時鼓勵孩子表達其困擾和問題,然後一起來探討如何幫助孩子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

讓我們通過民主的方式,在相對輕鬆的家庭氛圍中,一起探索孩子自我同一性達成之路吧。

我是分享家庭親子教養經驗的知行爸,歡迎關注我的文章和視頻,期待您的留言交流,如果您有任何家庭教養問題,歡迎私信我,我一定會認真回復您!

相關焦點

  • 青春期孩子最容易叛逆,但也是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最好機會!
    比如一個女孩子在小學前沒有得到足夠的父母關愛,那麼步入青春期時,她就有可能早戀、厭學、與老師作對……,一個男孩子也有可能因童年階段與父母的不良關係,而在青春期發生一些反常現象,比如網癮、打架、早戀或逃學等。童年是種子,青春期結出第一茬果實,但還未成熟,雖然青黃不接,青澀脆弱,卻也實在地掛滿枝頭,呼朋引伴。
  • 【家長薦讀】孩子青春期叛逆怎麼辦?這20條建議送給家長!
    一般來說,孩子進入青春期,會展現出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厭學,輟學,早戀,離家出走,親情淡漠等等。很多父母會直接責怪孩子,但其實,家長只找孩子的問題的同時,也應該反省、檢討自己。 那麼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叛逆呢?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好管,怎麼辦?家長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建議!
    電影《狗十三》講述的就是處於青春期的13歲女孩李玩,因為一條叫做「愛因斯坦」的狗,從最初的叛逆執拗,到失望妥協,直至最後麻木地成長為大人眼裡的好學生,看似懂事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青春期叛逆的隱痛和折磨。而這樣一個掙紮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人在意李玩的痛苦,甚至沒有一個大人為自己的錯誤道歉,沒有人陪她走過那片荊棘叢。
  • 青春期的學生談戀愛,家長應該戳破嗎?這個方法「事半功倍」
    青春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的孩子可是出了名的難管,家長幹預多了,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如果管得少了,又擔心孩子發生什麼意外,反正難度很大,很多家長表示把握不好這個度,青春期的男孩子比較叛逆,而女孩子情況相對好點,但女孩卻有更讓人擔心的問題,那就是早戀,相信這個對於大多數有女孩子的家庭,都是高度重視的事情了。
  • 孩子脾氣大,家長不要只顧批評,學會這三招輕鬆應對孩子叛逆期
    家長應該多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狀態,很多孩子會像個寶寶一樣脾氣陰晴不定,父母倒也不必太過緊張,孩子可以自我調節,但是這不代表父母可以不管不顧,一定要給孩子多一些溫暖和鼓勵。
  • 「三種需求」,若家長不滿足,孩子會更叛逆
    第一:需要隱私 青春期的孩子,其實已經是個小大人了,在這個時候他們對這個世界已經有非常多的認識,因此,他們就需要一些隱私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如果說,家長經常偷窺孩子的日記,或者說用防止孩子早戀為目的經常管教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隱私的時候,那麼孩子就會對家長非常失望。
  • 家長討厭的青春期叛逆,恰好是孩子邁向成熟,獨立,自律的第一步
    一進入初中,孩子就仿佛變了一個人。從乖巧、懂事、無所不談,變成了叛逆、任性、沉默寡言。最終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突然就改變了呢?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各項生理心理都會發生重大的改變。第二特徵明顯突出,聲音、身體也出現重大改變,這時就標誌著孩子已經成人。
  • 12歲小學生早戀引網友批判:「早戀」低齡化,家長該怎麼做?
    絕對多數人都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小情侶以及小情侶的家長進行批判。其實對待早戀,廣大網友大可不必火上澆油。畢竟這還是家務事,請讓孩子父母自行解決。面對「早戀」,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父母在早戀之前:明白堵不如疏。
  • 如何面對孩子的叛逆:你與孩子分清界限,才是真正愛的教育
    你或許跟其他家長一樣都曾經有個疑惑: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所謂青春期的叛逆?我覺得不是的,孩子步入青春期後是否出現叛逆言行,其實是基於過去孩子跟父母的親子關係如何息息相關。孩子一生有4個階段:0-6歲幼兒期,手把手言傳身教;7-12歲少兒期,牽引他一起走;12-18歲青春期,陪伴他放開手;18歲以上青年期,支持他看他走。
  • 青春期孩子叛逆、頂嘴?父母無計可施,你需要了解孩子的神奇大腦
    也可以說是一個人從青春期開始到個體獨立的整個發展時期。。我們總是在說青春期的孩子有各種壞毛病,和他們完全無法溝通。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全能夠了解青少年的大腦。青春期是一個人一生中生理上最健康的時期,但也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時期。根據英國最新數據顯示:青少年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是年齡較小兒童的三倍。
  • 青春期 孩子叛逆、頂嘴?父母無計可施,你需要了解孩子的神奇大腦
    也可以說是一個人從青春期開始到個體獨立的整個發展時期。。 我們總是在說青春期的孩子有各種壞毛病,和他們完全無法溝通。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完全能夠了解青少年的大腦。 青春期是一個人一生中生理上最健康的時期,但也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時期。根據英國最新數據顯示:青少年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可能性是年齡較小兒童的三倍。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這裡是母嬰親子講堂,每日為大家分享母嬰汽車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
  • 孩子青春期 「談戀愛」了,及時溝通引導策略,為學習旅途助力
    孩子讀高二了,在學校談戀愛。說明孩子的青春期發育正常,但情感自制能力比較弱,未能正確處理好對異性的好感;而是「大膽」地轉移到語言上和行動上的表現了,才會「明目張胆」地在校園「談戀愛」,被老師「逮」個正著,經多次教育未能轉變的情況,教師才會約談家長,協商如何處理孩子的「早戀」問題。
  • 家長注意:千萬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青春期的孩子弒親事件,必須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了。除了弒親外,青春期的孩子離家出走、早戀、自殺事件也頻頻發生。 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 家長要會索取「愛」 3 不少家長在「愛」的問題上,只盡「給予」的義務,不講「索取」。
  • 怎么正確引導中學時代的孩子正確走出早戀的誤區
    家長應該怎么正確看待孩子在上學中的早戀問題嗨,大家好,在2020年的春節,尖子生數理化教育在這裡為大家拜年了,祝願大家在新的這一年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孩子學業有成。很多家長也在反思自己該怎么正確幹涉孩子的早戀問題,這次課程我們就來帶著大家正確理解孩子的早戀問題吧,早發現,早更正,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未來。什麼是早戀發生在18周歲之前的戀愛,我們通常稱為是在校期間的早戀問題,早戀在很多學校是不允許的,家長對於早戀也是不支持的。
  • 13歲初中生早戀,老師察覺異常後叫家長,孩子早戀該怎麼引導?
    文 兩口育兒 青少年早戀一直是社會上熱議的話題,也是家長頭疼擔心的問題。再加上「性」一直是大家比較避諱的話題,孩子從小接觸的性教育也非常有限,父母更是不知道從何教起。
  • 早戀,花季少年如何解除困擾?家長、老師神助攻
    花季少年,青春裡的成長,在朋友的異性交往這個問題上,有個詞大家肯定是都比較熟悉的,叫什麼來著?都知道叫早戀,對於這個問題,家長、孩子、老師都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呢?問問孩子,你理解的早戀是啥樣子的?打電話的同學最好不要關門,因為關門就感覺你在做什麼密謀呢,既然知道家長這麼在意,就要做好自己。家長和老師對待這件事情的做法雖然是不一樣,但是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讓孩子明白,早戀是一個青蘋果。問問家長,家長的反應好像比孩子還緊張,能不緊張嗎,早戀猛於虎,真的是這樣嗎?
  • 北大教授:不被理解的孩子,長大更容易叛逆!6歲前家長要做好3點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有叛逆的現象,讓很多父母都很苦惱,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特別不好管,說什麼都不聽。北大心理學教授Dr.魏就曾表示過他的觀點:不被理解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叛逆。心理學教授Dr.魏說過,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叛逆的經歷,叛逆並不是孩子變壞的表現,相反這意味著孩子在不斷成長。換個角度看待孩子叛逆期行為,我們才會理解。孩子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嘗試,所以家長應該正確對待孩子的「特殊期」,一千個孩子有一千個叛逆原因。
  • 孩子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大……超實用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
    民小編說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今天我們與您分享兩位專家的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