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的士兵為何如此強悍?

2020-12-15 華太師

一提到斯巴達,大多數人的腦海裡就會立馬浮現出「戰鬥」「強悍」等字眼,為什麼斯巴達的士兵讓人如此印象深刻呢?斯巴達是一個古代希臘的城邦,它的領土面積最大,在希臘城邦的多場戰爭中斯巴達表現出的一腔孤勇令人欽佩不已。

戰火連天的爭霸之路成為斯巴達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渾身肌肉赤裸的斯巴達勇士形象讓希臘各城邦見到就害怕。那麼為什麼斯巴達的戰士們戰鬥力如此強大,作為一個城邦的斯巴達能夠在希臘眾多對手中間脫穎而出必然有其出類拔萃的地方。

斯巴達的基本城邦概況和周圍城邦的分布情況與其軍隊建立有必然聯繫,稱霸希臘的願望從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開始

斯巴達在中拉哥尼亞平原的南邊,剛好又在坐落在拉哥尼亞平原上,平原三面環山,地形地勢都十分有利,城邦的建立要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代初,有一批阿卡亞人來到了伯羅奔尼撒,他們組成了一個較小的希臘部落,在這裡建立起一些城市。

拉哥尼亞那時是受邁錫尼國家的統治,城市建立的不算順利。後來又過了將近一千年,另一批多利亞人組成的部落從希臘北方侵入城區,邁錫尼統治的拉哥尼亞地區徹底被佔領,文化衝擊助長了該地區的發展和演變。

公元前十世紀左右,他們把分散的村落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個不太規範的政治中心,這才有了斯巴達城邦的建立,那是連城牆都沒有,根本算不上是個城邦。從建立城邦開始,這裡的多利亞人(斯巴達人)就開始了侵略和擴張之路,經過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逐漸徵服了整個拉哥尼亞地區,那些被徵服的人們要向斯巴達人進貢,他們被稱為皮裡阿西人,在希臘語中是周圍地區的人的意思。

一些不甘於被斯巴達人統治的居民自然要反抗,可是斯巴達人經過多年的遷徙和爭鬥早就有了一定的身體素質,一般這些居民是不可能反抗成功的,那些再次鎮壓下去的居民被當成奴隸,成為希洛人。因為人口眾多、分布不均等問題,斯巴達面臨土地面積緊缺、社會分化等狀況,這就需要積極向外擴張,增加領土。這也成為斯巴達人早期有擴張想法的原因之一。就這樣,一個建立起來不久的城市開始了自己的爭霸之路。

公元6世紀中葉,希臘世界基本建立起伯羅奔尼撒同盟,這是希臘比較著名的城邦集團,是由斯巴達和伯羅奔尼撒半島居住的其他城邦一起建立起來的。有了同盟作為後盾,斯巴達人更加肆無忌憚,他們經常幹涉包括雅典在內的其他城邦內部的政治,這也引得很多城邦不滿。

斯巴達城邦內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造就了驍勇善戰的斯巴達士兵,他們從水深火熱中屢戰屢勝,成為傳奇

從政治的角度分析,在斯巴達社會內部有三個等級,分別是斯巴達人,庇裡阿西人和黑勞士。斯巴達人自然就是斯巴達城邦裡的、有權利的公民,他們靠著剝削奴隸進行勞動和生活,斯巴達人人數的鼎盛時期差不多有9000多戶,他們在斯巴達佔據著最好的地盤,擁有著較高的政治地位,斯巴達的男性公民在成年之後會加入一個「平等者公社」,這是一個具有軍事性質的組織,一旦加入這裡就意味著成為了斯巴達城邦的統治階級。

比斯巴達公民低一級的就是庇裡阿西人,這指的是被政府地區的城邊居住民,他們雖然沒有斯巴達人的政治地位,但也是個自由民,自由民與公民的差距是他們可以在自己當地自治,可受到斯巴達的管制,需要向斯巴達人定期進貢物品和金錢。

最後的黑勞士是奴隸的意思,黑勞士有的體型龐大、性格倔強,想要鎮壓住他們為己所用並不容易,所以斯巴達公民從小時候就要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這也是他們作戰勇猛的一大原因。嚴格的公民軍事訓練制度也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會被選中參與,出生之後的孩子要經過身體檢查,合格之後才會被收養,在父母身邊只能待七年就要被送去兒童連隊組織訓練。

嚴格的軍事訓練讓七歲的孩子身手敏捷、不怕吃苦,那些在皮鞭下哭喊著求饒的孩子基本都不會成為一名合格的斯巴達士兵,這就會面臨淘汰和流放的危險。到了十二歲,斯巴達人認為是成為男子漢的標誌,於是他們要和成年男子一樣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鍛鍊出強健的體格是斯巴達對於士兵最基本的要求,經過多年風吹日曬,斯巴達少年們一腔熱血只等報效城邦,這樣的軍事效果十分顯著,像工廠一樣為斯巴達輸入源源不斷的優質士兵。

經濟方面,斯巴達有周邊城邦和邊民的進貢,加上本身是一個面積廣袤的大城邦,所以經濟發展比較穩定,作為農業城邦的斯巴達在商業方面的建樹也很突出,強大的商船開往世界各地,把斯巴達人製作的黑陶等物品出口到各城邦、乃至世界各地。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保障那麼多軍隊中軍人的糧餉和生活,這也是能夠經久不衰地參與戰爭的重要原因。

相對而言,斯巴達人對文化教育方面就不是很注重了,對於青少年只需要會寫命令和便條,夠平時生活和交流就行,畢竟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是為了參加軍隊、上陣殺敵的。同時,斯巴達的孩子不被允許拐彎抹角、扭扭捏捏,所以長大後的斯巴達人一般都是沉默寡言,說話簡潔明了。這樣的文化氛圍也讓斯巴達人之間的交流如同軍事命令一般寡淡無味,比如有一個國王威脅斯巴達國王,說要把斯巴達夷為平地,斯巴達國王給他的回覆只有一個字「請」,這是非常典型的斯巴達人交流方式。

雖然斯巴達人出口物品比較多,但除了黑陶之外實在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手工藝品,街上建築物的修築也是和精緻完全不沾邊。他們輕視自然文化和文學藝術,對於科學更是如此,只需要有軍事頭腦就行了,這是斯巴達人對子孫的期望和要求。驍勇善戰不僅表現在對外的戰爭之中,在斯巴達內部也常常硝煙四起。比如他們在選國王時會採取二王制,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把國家交給兩個人管理難免會有分歧,而他們則認為,兩個國王只有在相互制約和鬥爭的時候才能有更好的領導力,才能激發他們的潛能。

通常情況下,斯巴達的兩個國王分工明確,一人負責對外統帥軍隊戰鬥,一人則是在國內管理政事,這樣一來好像也有一些道理。對於重大事項的決定權也有專門安排五位協政官輔佐,雖說表面上要經過公民大會通過,實質上只是由長老會議定下即可。軍事化的管理模式讓斯巴達人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在戰場上也就不過如此了。

斯巴達人長期徵戰樹敵無數,被壓迫的奴隸開始起義試圖推翻斯巴達軍事化的管理模式,這才讓這個有如神助的城邦逐漸沒落

公元前800年到前730年,大規模的侵擾和徵戰使得斯巴達人成功徵服了拉哥尼亞地區,他們從剛開始搬來的一小支部落逐漸變成讓人聞風喪膽的斯巴達軍隊。那些被他們徵服的城邦居民要進貢,希洛人本來居住在南部沿海的希洛斯城,在被徵服之後淪為奴隸被斯巴達人壓迫。這些邊民、奴隸和斯巴達人密切接觸,這也讓社會人員複雜不堪,但是斯巴達人並不在意這個,還是繼續向美塞尼亞進攻。

公元前720年左右,美塞尼亞地區被徹底佔領,原住民也變成了希洛人,經過幾十年的壓榨和剝削,希洛人發動了一次次起義,這些起義雖然都是以失敗告終,但是也給斯巴達帶來了慘痛的代價,這些成年積累下來的帳遲早是要還回去的。公元前464年,希洛人再次起義,他們英勇頑強,誓死不做斯巴達人腿邊的奴隸,經過近十年的頑強抗爭,終於讓斯巴達人退了一步,給了起義軍們自由。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軍事化的管理模式把原本不屬於斯巴達城邦的民眾逼到絕路,這也是斯巴達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總而言之,從公元前兩千年初進入拉哥尼亞到最後稱霸希臘,成為最強大的城邦,這是斯巴達政治思想和經濟發展的綜合結果,把生活軍事化、生命與軍隊相連是斯巴達人練就一身好本領、臨危不懼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荷馬史詩》

相關焦點

  • 不倦的「戰爭機器」:斯巴達勇士為何如此強悍?你看看他們的童年
    溫泉關之戰,在付出2萬名波斯士兵的生命後,薛西斯為何感慨?李奧尼達和他的斯巴達勇士們為何被歷史銘記?讓我們透過浴血溫泉關的三百勇士,探尋一下斯巴達國度強悍的秘密,以及那些殘酷的文化,是如何給人的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
  • 這就是斯巴達人《全面戰爭:競技場》斯巴達士兵
    這部電影引領許多觀眾了解西方古典歷史,並形成一種對斯巴達步兵的基本印象。如此經典的影像記憶,《全面戰爭:競技場》這種基於史實開發的遊戲自然不會錯過,不管是斯巴達國王衛隊,還是列奧尼達本人,都作為兵種和將領出現在了這款遊戲中。手持長矛和圓形巨盾,頭戴質感強烈的柯林斯頭盔,這些都是典型的希臘式裝備。
  • 斯巴達軍事文化的三個特點:不退縮、重集體、尊重女性
    我們知道斯巴達在軍事上十分強悍,實際上,斯巴達在軍事上獨佔鰲頭,並非因為他們有秘而不宣的武器或是獨領風騷的戰術,而是因為斯巴達這個城邦的設計初衷,就是以建立軍事強國為目標。
  • 日本士兵戰鬥力如此強悍,對付一個敵軍需要幾個八路軍戰士?
    時光荏苒,當我們回顧起那段歷史,或許會思考,日本士兵戰鬥力如此強悍,對付一個敵軍需要幾個八路軍戰士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可以理性分析,展開今天的話題。 一、軍紀嚴明,作戰能力一流的日本士兵是如何造就的?
  • 斯巴達:底比斯聖軍
    公元前378年,古希臘城邦底比斯組建了神聖衛隊,由將軍高吉達斯所領導,這支軍團非常特別,是由150對同性戀人組成,士兵都是從軍隊挑選出來的精英,平時聖隊還有宗教職能,維持神廟的祭祀。聖軍需要在底比斯的伊俄拉俄斯墓前發誓:「追隨榮譽,寧願光榮的死去,也不苟且的活著」。
  • 斯巴達300裸男勇士,在溫泉關以一當百殺敵2萬?別再被電影騙了!
    相信大家對《斯巴達三百勇士》這部電影都不陌生,把斯巴達人的戰鬥力描述的非常的強悍,讓人看起來熱血沸騰。可是看完之後回想起來,也只有那群只穿著小內內、披著紅色披風的斯巴達猛男讓人印象深刻了。斯巴達勇士可不是裸男在電影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近乎於裸奔的斯巴達勇士,他們非常的厲害靠一塊盾牌就能防禦攻擊,但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藝術處理方式。
  • 斯巴達:狂戰士之怒
    狂戰士之怒斯巴達士兵用片片盾牌相連組成堅實的防線,能夠有效抵擋90%的箭矢傷害,面對波斯人一波又一波的數千箭矢,不時有士兵被箭矢射殺,死傷數百餘人。希羅多德記載稱:"斯巴達陣營淹沒在波斯箭雨裡"。在承受了數輪箭矢射擊後,斯巴達士兵立即全面反擊,組建縱深8行的方陣,正面寬1千米的衝擊陣型,推進至波斯人的陣線裡廝殺。兩軍短兵相接時,穿戴金屬鱗甲和青銅胸甲的斯巴達士兵優勢巨大,再加上斯巴達士兵採取的終身訓練制度,使得他們體格強壯,格鬥技巧精湛,並且奉行戰神阿瑞斯,以殘暴殺戮為榮。
  • 戰平關羽,戰勝張飛馬超趙雲,正史中曹仁曹洪曹純為何如此強悍?
    事實上曹操的兄弟們也真的很強悍,他們不但能夠統領五子良將作戰,而且還曾擊敗或戰平過關羽張飛馬超趙雲。細看《三國志》,我們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關羽張飛是萬人敵,馬超趙雲驍勇善戰,為何打不贏曹操的三個兄弟?
  • 不只是紅披風兄貴:一個斯巴達戰士是如何煉成的
    成為一名斯巴達戰士斯巴達人的軍事制度和強悍健美的斯巴達戰士,因為各種影視和遊戲作品讓人格外印象深刻。而現實中的斯巴達戰士在堪稱嚴苛的軍事制度下,有著一條充滿坎坷的成長之路。斯巴達男孩出生後,家族的男性長者們會聚集在一起,查看嬰兒是否強壯,來決定嬰兒的存留。男孩們7歲前在家庭生活,但7歲生日後必須永遠離開家,開始接受強制性、集體性的系統訓練。
  • 《史詩戰爭模擬器》還原溫泉關之戰 斯巴達300勇士對戰20000波斯士兵
    《史詩戰爭模擬器》是一款非常有趣的獨立遊戲,它可以創造一場超多單位同屏的史詩大戰,具有超高的自由度的沙盒玩法,比如之前的上萬企鵝VS聖誕老人大混戰,如今官方又帶來了一部視頻,這次還原了歷史上有名的溫泉關之戰,即斯巴達300勇士VS 20000波斯士兵。
  • 古希臘城邦的標配長矛之中,斯巴達最短威力卻驚人
    對比斯巴達城邦的士兵與同時代中國春秋時代的士兵而言,就會發現斯巴達城邦之所以注重於發展單兵矛,主要在於單兵運動時期的有效作戰,強調的是單兵也能發揮出戰鬥優勢,而春秋時代中國的士兵則有多兵種分配,組合形成一個陣型,這就導致了單兵的發揮雖然重要但已經不單純依靠單兵的作戰進行了,各組單位的有效配合與組合性進攻或防禦才是表現在戰術上的亮點。
  • 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而我們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之戰,這是一場為廣大歷史愛好者熟知的經典戰役,列奧尼達斯率領三百勇士力據十萬大軍的英雄傳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時也引出過無數人的疑問:為什麼希臘城邦只派出如此稀少的兵力保護國門呢?實際上,真正守衛在溫泉關的並不只有300名斯巴達人。
  • 部隊禁閉室,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房間,為何會讓士兵如此恐懼?
    但是也有一些士兵是不服管教的,尤其是一些新兵。對於這類不服從命令的士兵,部隊自然也有相對應的懲治,其中一種就是將他們關禁閉室。像關禁閉室這種處罰,一般被關過一次的人都會害怕再次被關。但是說到底它也不過就只是一個小小的房間,它為何會讓士兵感到如此恐懼呢?甚至再也不想去第二次。禁閉室,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封閉的房間。部隊的禁閉室一般就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還有就是進行出入的那扇門。
  • 德軍士兵戰鬥力強悍,如今還能保持嗎?軍迷:希特勒看見得氣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所向披靡,士兵們的戰鬥力一個比一個強悍,可以說希特勒的治軍方式很有效,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發起閃電戰期間,各軍配合十分的默契,直接以摧枯拉朽的勢頭碾壓,敵人連擋都擋不住,當時能夠與德軍一戰的幾乎沒有,蘇聯要是和德軍人數相當,完全不是對手。
  • 同屬古希臘城邦,雅典和斯巴達的婦女地位,為何有如此大差別?
    如此情況之下,婦女自然無法對自己的婚姻做出任何選擇,只得逆來順受,很難有幸福可言。如果雅典婦女有不貞行為,男子則必須與其離婚,甚至可以處死偷情的另一名男子。男子對其他婦女進行不軌行為,只需要被處罰一百德拉克馬,兩性關係的不平等可見一斑。婦女享有更高自由和地位的斯巴達不同於雅典,斯巴達是希臘眾多城邦之中的「怪胎」。
  • 著名的斯巴達勇士怎麼會招致被圍殲的結局?
    由於斯巴達人給予的巨大壓力,他的二百多名士兵裹挾在整個局部戰線上的超過五千人之中,正在被數目不佔優勢的敵人居高臨下一步步地逼退。他們所面對的是曾是斯巴達的奴隸「黑勞士」、現今被解放作為士兵的自由民階級。後者拋棄了斯巴達人傳統的2~3米長槍,換裝了長度達到5~6米的薩裡沙超長槍,同樣以馬其頓方陣的方式作戰。於是卡利科斯和他最為根正苗紅的馬其頓方陣士兵們,正在被一群仿效他們的敵手逐漸打敗。
  • 《科普》古代斯巴達方陣戰術
    斯巴達城邦的重型步兵部隊在對其方隊細分的基礎上,確實具有了機動的能力。作為希臘唯一的職業軍隊,斯巴達人按音樂行進,並根據所有方陣在前進時都向右偏移的傾向,進行了戰場訓練。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向右偏移的傾向,是因為士兵都是左手舉著巨大的盾牌,掩護其鄰兵的右側,因此,每一個士兵都會不自覺地向右運動。這就意味著,每個方陣的右翼通常與對方的左翼相遇,並在此一側贏得戰鬥。
  • 斯巴達之魂,相信這5件關於斯巴達軍隊的事會讓你驚嘆不已
    據認為,這種對比的做法根據斯巴達戰士的要求塑造了他的堅韌和體格。考慮到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標準,讓我們看看你可能不了解斯巴達軍隊的十件事。軍事舞蹈和偷竊斯巴達教育,是聯合教育和軍事訓練成一個嚴密的包裝。它被授權給所有6歲或7歲的男性斯巴達人,當時孩子長成一個男孩。這意味著將自己的房子和父母留在後面並搬到營房與其他男孩一起生活。
  • 塞拉西亞會戰:馬其頓薩裡沙長矛與斯巴達超長槍的對決
    由於斯巴達人給予的巨大壓力,他的二百多名士兵裹挾在整個局部戰線上的超過五千人之中,正在被數目不佔優勢的敵人居高臨下一步步地逼退。他們所面對的是曾是斯巴達的奴隸「黑勞士」、現今被解放作為士兵的自由民階級。後者拋棄了斯巴達人傳統的2~3米長槍,換裝了長度達到5~6米的薩裡沙超長槍,同樣以馬其頓方陣的方式作戰。於是卡利科斯和他最為根正苗紅的馬其頓方陣士兵們,正在被一群仿效他們的敵手逐漸打敗。
  • 被忽悠這麼多年的斯巴達三百勇士,真相竟然如此雷人!
    斯巴達三百勇士:一場勝利者編寫的謊言,掌聲應該送給波斯皇帝!大家好,記得幾年前還在上學的時候,當時的一部大片《斯巴達300勇士》確實在那年火了一把,雖然當時是個中學生窮的厲害,還是被朋友慫恿的去看看他眼中崇拜的不得了的斯巴達鐵血真漢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