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播栽全部完成 稻米市場逐漸降溫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糧油市場報

作者:徐彥

核心提示

當前,全國早稻播栽已經全部完成,後期天氣轉暖,大米逐漸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稻米市場熱度將逐步降溫,回歸正常市場節奏。缺乏利多消息支撐,預計短期稻米行情將穩中趨弱運行。

進入5月份,政策性稻穀增量拍賣已進行了三周,成交量再創新高。隨著原糧供應的進一步增加,部分區域供需緊張狀況得到緩解,後期隨著政策性稻穀拍賣常態化進行,加上各級地方儲備稻穀陸續供應市場,稻米供應將進一步寬鬆,價格上行面臨更大的壓力。

早稻播種進展快苗情好

農情調度信息顯示,今年我國春播進度整體偏快,截至5月5日,全國早稻播栽已經全部完成,中稻播栽12%。稻穀整體播種進展快、苗情好,為後期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中,江西省早稻種植面積達到1833萬畝,同比增加190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800萬畝目標任務,扭轉了早稻種植面積連續8年下降的趨勢。

分區域看,目前我國江南、江淮、江漢地區雙季早稻處於三葉至移栽返青期,華南大部處於分櫱後期至拔節期,海南東南部處於抽穗至成熟期。全國雙季早稻一、二類苗佔比分別為12%、87%,一類苗與上周持平,二類苗較上周增加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江淮、江漢等地一季稻處於播種育秧期,陝西南部、西南大部地區處於三葉期,四川盆地東南部陸續移栽返青。

政策拍賣成交再創新高

近期隨著稻穀市場基層餘糧下降較快,市場對政策性陳稻的需求量進一步增加,推動政策性稻穀拍賣成交量再創新高。據統計,4月30日國家共計投放2014年至2018年產稻穀227萬噸,實際成交87.2萬噸,成交率38.4%,成交均價2298元/噸。與前一周相比,成交量增加約9.7萬噸,成交均價略跌29元/噸。

短期稻穀拍賣市場熱度依然較高,原糧需求十分強勁。綜合統計,截至4月末,2020年政策性稻穀累計投放2089.1萬噸,實際成交308萬噸,成交率14.7%,成交均價2214元/噸。由於拍賣到出庫還有一個時間差,目前2020年參與拍賣的稻穀出庫進度不足二成,預計後期隨著出庫進度加快,原糧供應緊張狀況將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下周(5月15日)計劃投放2014年至2016年產最低收購價稻穀144.5萬噸,其中包括早秈稻20萬噸、中晚秈稻84.5萬噸,粳稻40萬噸;計劃投放2017年至2018年產最低收購價稻穀86萬噸,其中包括早秈稻10萬噸、中晚秈稻50萬噸,粳稻26萬噸。與本周相比,投放數量和投放結構基本保持不變。

稻米市場價格逐步趨穩

進入5月份,稻穀市場正處於青黃不接時期,基層稻穀糧源逐步減少,原糧供應主要依賴於陳稻。隨著政策性稻穀成交量持續增加,目前國內稻穀供應逐漸趨於寬鬆,稻米價格整體保持穩定,部分地區窄幅波動。

黑龍江:省內疫情仍較嚴重,初高中學校再次延期開學,大米集團性消費受限,但國內其他省份企業復工復產和學校開學增加,終端大米消費增加,銷區走貨加快,一定程度上支撐黑龍江稻米市場行情。截至5月7日,哈爾濱長粒粳稻收購價3000元/噸,長粒粳米批發價49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佳木斯圓粒粳稻收購價2560元/噸,持平,圓粒粳米批發價3980元/噸,上漲20元/噸。後期隨著省內基層餘糧逐漸見底,市場優質糧源偏少支撐粳稻價格逐步走高。

吉林:省內稻米價格仍處於持續上漲之中,主要原因是疫情影響仍存,居民恐慌性集中採購大米所致。截至5月7日,14.5%水分超級稻收購價2920~3040元/噸,較上周上漲80~120元/噸;14.5%水分、70%出米率的普通雜交稻收購價2640~2700元/噸,持平。由於大米多為口糧消耗,且各加工廠大多有存貨,因此大米價格整體保持穩定,短期上漲空間有限。超級稻小粒米出廠價4160~4240元/噸,與上周持平。

遼寧:省內粳稻價格小幅上漲。由於市場餘糧不足一成,加工企業需求增加,而且目前正處於農民備耕時節,售糧意願下降,供需趨緊導致粳稻市場價格處於上漲趨勢中。據監測,截至5月7日,盤錦粳稻收購價2760元/噸,較上周上漲60元/噸;陳粳稻出庫價2560元/噸,持平。

湖南:受雲南銷毀重金屬超標大米事件影響,益陽蘭溪地區大米加工企業大部分停工。短期省內秈稻米價格保持穩定,有價無市行情凸顯。截至5月7日,長沙陳早稻出庫價2400元/噸,陳中晚秈稻出庫價2400元/噸,晚秈米批發價392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益陽油糠批發價1800元/噸,上漲80元/噸;稻殼批發價340元/噸,上漲20元/噸。短期重金屬大米影響仍存,預計省內稻米行情仍處於有價無市狀態。

湖北:隨著政策性糧源持續投放和陸續到廠,市場糧源緊張狀況得到緩解,省內中晚秈稻市場經過階段性上漲後,購銷逐漸回歸理性,目前價格止漲回穩,預計後市將穩中偏弱運行。截至5月7日,荊州陳中晚秈稻出庫價2420元/噸,與上周持平;「兩優」系列優質稻加工企業進廠價2660~2680元/噸,下跌20元/噸。

江西:省內企業大米加工量少,交易有限,價格整體持穩。截至5月7日,南昌陳早稻出庫價2220元/噸,晚秈米批發價36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宜春陳晚秈稻出庫價2290元/噸,上漲10元/噸。後期隨著天氣轉暖,大米逐步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需求有限,價格上漲壓力仍較大。

廣西:本周區內中小學已經開學,對提升大米需求有幫助。區儲及市縣儲備稻穀持續投放市場,稻穀優質優價特徵明顯。截至5月7日,普通晚秈稻收購價2200元/噸,越南504大米邊貿口岸價311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廣東:省內秈稻米價格穩中略漲。截至5月7日,清遠陳晚秈稻出庫價2200元/噸,與上周持平。廣州早秈米批發價3440元/噸,晚秈米批發價4000元/噸,均持平;進口泰國米批發價4200元/噸,上漲100元/噸。江西、湖南兩省發運到廣東的飼用稻穀報價2180~2240元/噸,基本持平。綜合考慮疫情減弱後國家和地方大量陳稻穀有效供應市場和公路恢復收費後運輸成本增加等因素,預計短期內陳稻穀市場價格呈平穩運行態勢。

國際大米價格窄幅波動

全球糧食搶購熱情減弱。目前,國際大米價格繼續保持窄幅波動。其中,泰國和美國白米價格小幅上漲,其他東南亞國家白米價格持續下跌;蒸煮米和香米價格以漲為主。近期東南亞主要大米出口國陸續調整本國出口政策,出口形勢進一步緩解,預計後期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減弱,東南亞出口形勢將進一步好轉,大米基本面供需仍較寬鬆,出口價格或逐步企穩。

據監測,截至5月7日,泰國100%B級白米FOB報價為572美元/噸,較上周上漲2美元/噸;越南破碎率5%白米FOB報價為460美元/噸,下跌10美元/噸;印度破碎率5%蒸煮米FOB報價380美元/噸,上漲5美元/噸;泰國香米FOB報價1117美元/噸,上漲4美元/噸。

相關焦點

  • 全國春播進度快於往年糧倉更穩固 早稻播栽全部完成
    截至5月5日,全國早稻播栽已經全部完成,中稻播栽12%,春播玉米已播種63.8%,進展快、苗情好,為糧食豐收打下好基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表明,我國種植業增加值逆勢增長3.5%,成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亮點。穩面積:確保口糧穩在8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達1.3萬億斤以上面積、面積,還是面積!
  • 中晚稻首拍火爆 後期稻米或回歸理性
    隨著國儲中晚稻拍賣常態化進行,同時各級地方儲備稻穀陸續輪出,預計後期稻穀市場供應將穩步增加,稻米價格有望逐漸回落。國儲拍賣成交率大幅提升從4月17日開始,2020年國儲中晚稻拍賣正式拉開序幕。雖然拍賣底價與上年持平,但由於前期部分區域居民恐慌性採購導致區域原糧緊缺,終於通過拍賣市場得到有效的釋放,成交量和成交價雙雙走高。
  • 廣東早稻豐收 總產量增幅6.2% 晚稻栽插超去年播種面積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進 通訊員/粵農軒)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我省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今年以來,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等多種不利因素衝擊,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 災後生產自救如火如荼,早稻搶收晚稻栽插同時幹!
    眼下已進入早稻收割季節,但洪澇災害讓農戶們愁眉苦臉,我縣的早稻收割形勢異常嚴峻。隨著天氣好轉,我縣緊急動員,迅速組織機械、人員與時間賽跑,全力做好早稻搶收搶烘工作,為晚稻生產爭取有利時機。據悉,我縣積極指導農戶緊抓雨歇天晴時機搶抓早稻收割,統籌安排1700餘臺收割機開展農機作業及社會化服務,其中,從江蘇、河南、安徽等地調配了200餘臺收割機投入到早稻搶收之中,全力加快早稻收割進度。
  • 湖南:推廣優質稻種植 擴大專用型早稻面積
    省糧食行業協會和環洞庭湖地區稻米產業聯盟倡議 推廣優質稻種植 擴大專用型早稻面積 華聲在線3月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勇)近日,省糧食行業協會和環洞庭湖地區稻米產業聯盟發出倡議書,提請各會員企業、各成員單位,
  • 早稻有望實現五增市場化收購將唱主角
    今年早稻種植面積大幅增加,單產同比變化不大,預計今年早稻產量同比大幅增加基本沒有懸念。考慮到當前稻米價格總體水平高於上年,預計今年早稻託市啟動的可能性已大大低於前期。市場化收購將再唱主角,市場化收購量高於上年同期的可能性較大。
  • 鍾祥市第二屆「好食味·鍾祥稻米」品鑑活動圓滿落幕
    11月22日,第二屆「好食味·鍾祥稻米」品鑑活動在鍾祥市現代農業展示中心舉辦。鍾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小慶,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鍾祥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創建專家顧問金連登,科技部原農村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陳良玉,中國食文化研究會食材專業委員會主任、高級經濟師馬道子,鍾祥市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陳華農及鍾祥稻米公用品牌創建成員單位領導及專家等參加活動,由鍾祥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鄭家宏主持。
  • ...三農信息 關於做好洪澇災害後早稻搶收搶烘,強化中、晚稻技術...
    一方面,要將各項工作做實做細,明確目標任務,將責任落實到人,根據受災程度,因地制宜制定科學的水稻災後恢復生產技術方案,積極組織各方力量,發動農民進行搶救自救,儘快恢復水稻生產,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 廣東早稻喜獲豐收 晚稻生產穩步推進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許悅、通訊員粵農軒報導: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19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
  • 2020年「新羅涇」牌早稻米正式上市!
    2020年「新羅涇」牌早稻米正式上市!由小編帶您一起看一下2020年早稻的收成情況2020年9月12日 早稻開鐮現場2020年,羅涇鎮的早稻經過一百二十天的生長,於上周六(9/12)陸陸續續開始收割。(白露後)本次早稻收割地塊:牌樓村、合建村、寶豐園,面積為150畝左右。
  • 洪澇災害下,早稻品種翻秋直播種植技術
    為減輕災害損失,當務之急,要搶住季節,全力做好遭受澇災絕收稻田搶排積水、搶耕整田、搶時改種,選用早稻品種翻秋直播種植,抗災生產保面積,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湖北省現代農業展示中心自2010年到2018年,連續10年的早稻翻秋抗災直播品種篩選試驗顯示,在7月下旬用早稻翻秋直播,可奪得畝產量400公斤左右的稻穀產量。
  • 秈米市場購銷平淡 市場靜待早秈稻上市
    【】截止到7月初,國內稻米市場總體穩定,局部地區小幅波動。整體來看,大米受限於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米價利多因素不足,但受原糧成本支撐利空因素同樣有限,市場多呈現按質、按年份定價。另外,市場度較強的南方早秈稻穀即將上市,卓創資訊通過對市場動態及時了解並作出解讀,為業內提供參考。
  • 我市全力做好今年早稻收購工作
    為圓滿完成今年儲備早稻輪換工作,中儲糧撫州直屬庫採取多種措施為農民售糧提供優質服務。 第三,夏日炎炎,農民兄弟們來了,我們也給他準備好防暑降溫用品,休息場所。
  • 廣東早稻獲總產量增幅6.2% 晚稻已插到田1438.2萬畝
    南方網訊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我省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今年以來,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等多種不利因素衝擊,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 栽培優質水稻,了解水稻的播期以及秧齡,促進水稻的生長
    在確定播期時,北方稻區由於生長季短,必須兼顧安全齊穗期,適期早播是高產的重要環節。南方稻區的連作早稻,如果過早播栽,減數分裂期遇上17℃以下最低溫度連續2天,秈稻空秕率增加,連續3天,秈、粳稻均會產生「翹穗頭",例如廣東中北部地區,有些年份4月到5月上旬仍有20℃以下低溫出現,早稻的孕穗期以避過這一階段為宜,所以播種期不能太早。
  • 廣東早稻總產量比去年增30.3萬噸,晚稻播種面積超去年水平
    南都訊 記者 莫郅驊 通訊員 粵農軒 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19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廣東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南雄市農民進行田間施肥。南雄市利用無人機開展統防統治。
  • 奶牛場早稻直播「翻秋」自救忙
    場黨委積極採取措施,諮詢區農業農村局專家、爭取區農業農村局支持,搶抓季節,進行早稻直播「翻秋」。 早稻「翻秋」直播,可充分利用澇災後幾個月的溫光條件,抓好每個環節,因天施策,可以獲得災後相對理想的產量。
  • 早稻超級稻中嘉早17,優質還高產,累計種植面積超過6534萬畝
    中嘉早17屬於專用型常規早稻品種,株型適中、分櫱中等,適宜移栽、直播、機插等多種栽培方式,在生產上表現出高產、抗逆性好和適應性強等優點,還具有低Cd積累特性;在米質方面具有「兩高一長」的品質,即整精米率高、直鏈澱粉含量高、膠稠度長,正是米粉、味精加工和儲藏的理想品種。因此,無論從農民的角度還是從米企、消費者角度看,中嘉早17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臨武縣:「五到位」吹響早稻種植號角
    3月18日,臨武縣召開了鄉鎮分管領導會議,對推進早稻生產各項落實措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將2020年早稻生產任務分解到鄉鎮和村組,細化到農戶和田塊。每個鄉鎮主要領導發揮輻射帶動示範作用,辦好1—2個水稻種植示範片,切實推進早稻生產進度,早稻面積確保早稻面積全面落實。
  • 「保飯碗」著力點在保種糧大戶——江西早稻扭轉8年下滑勢頭的啟示
    正值南方早稻生長關鍵期。據農情調度,今年,江西早稻播種面積約1833萬畝,佔全國早稻總播面四分之一,比去年增加190萬畝,扭轉當地早稻連續8年下滑勢頭。記者採訪發現,以種糧大戶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保飯碗」著力點,今年針對種糧大戶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舉措對保障糧食安全有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