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反彈 預計全球汽車銷量到2023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020-12-15 電池網

根據數據分析與諮詢公司GlobalData最新預測,全球汽車行業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實現全面復甦。另外,據外媒此前報導,信用評級巨頭穆迪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車銷量下降27%的勢頭已經「觸底」,預計到2021年將大幅反彈。

據《福布斯》報導,隨著除中國外全球其他幾大經濟體相繼遭遇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全球汽車行業在短期內以「V」字型反彈恢復到疫前銷量水平的希望越發渺茫。

近日,根據數據分析與諮詢公司GlobalData最新預測,全球汽車行業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實現全面復甦。另外,據外媒此前報導,信用評級巨頭穆迪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車銷量下降27%的勢頭已經「觸底」,預計到2021年將大幅反彈。

預計下半年全球銷量下降收窄

今年年初以來,為應對新冠疫情而採取的封鎖措施導致國際供應鏈嚴重中斷,汽車經銷店更暫時關閉。根據群智諮詢(Sigmiantell)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汽車銷量達3250萬輛,同比下滑28.8%,其中二季度全球整車銷量下降31.8%,比起一季度銷量再度下滑了近6個百分點,可以說二季度是今年整體車市銷量的最低點。

按全球區域劃分來看,根據惠譽評級公司在今年8月份的報告,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車銷量下降了25%-30%,其中中國下降了15%,美國下降了24%,歐洲下降了40%。

隨著歐洲地區疫情在6月份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歐盟主要國家也相繼頒布優惠政策以刺激汽車消費,加快汽車產業的復工復產,歐盟在三季度汽車銷量降幅收窄。相比之下,北美地區雖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目前疫情影響正在持續減弱,Sigmiantell預計,下半年全球汽車整體銷量約為4000萬輛,同比下降收窄至11.9%。

此前,汽車預測機構LMC Automotive對全球汽車市場的恢復也給出了樂觀的預測。該機構表示,2019年,全球輕型車——轎車、SUV和皮卡的總銷量約為9000萬輛,預計今年將降至7500萬輛,2021年將回升至8400萬輛,最遲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能達到9000萬的水平。

但根據GlobalData發布的最新報告,在2023年之前,全球銷售額都不會恢復到疫前的水平。GlobalData機構分析師卡倫·麥克雷表示,全球汽車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發展道路,隨著經濟衰退頹勢有可能會進一步凸顯。此外,需求還將因失業率上升和疫情原因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影響。

歐洲車市9月迎年內首漲

今年前9個月,由於疫情「封鎖令」迫使汽車製造商關閉歐洲各地的展廳,汽車銷量下降29%。在3月和4月交付量大幅下降後,汽車製造商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降幅收窄,但在8月再次遭遇滑鐵盧。

10月16日,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歐盟乘用車市場實現了2020年的首次增長。9月,整個歐盟地區的新車登記量同比增長了3.1%,達到933987輛。

儘管歐盟乘用車市場在9月實現了年內首次增長,但歐盟四大市場當月的新車登記量喜憂參半。義大利和德國在政府提供電動車補貼之下刺激了新車銷量,9月新車登記量同比分別上漲9.5%和8.4%。但西班牙和法國的汽車銷量仍在下滑,9月新車登記量同比分別下降13.5%和3.0%。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表示,儘管9月汽車銷售取得了積極成果,但疫情的影響仍然對歐盟汽車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主要市場中,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和德國在前9月的新車登記量同比分別下降了38.3%、34.2%、28.9%和25.5%。

目前,歐洲地區面對疫情的全面反彈,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的領導人正在採取有針對性的策略來緩解疫情的蔓延。但業內分析師擔心,如要在今年的最後幾個月保持汽車市場的增長勢頭仍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英國脫歐和美國大選帶來不確定性

當前,汽車製造商除面臨著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快速發展和不同形式的汽車所有權及新的出行服務的影響外,英國脫歐和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等事件也為汽車行業復甦帶來了不確定性。

就英國與歐盟間未來關係談判僵局,10月18日,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麥可·戈夫在受訪時表示,雙方談判大門尚未完全關閉,但英國已準備好接受「無協議脫歐」,即準備按照世貿組織(WTO)基本規定與歐盟進行貿易,而這將嚴重破壞跨渠道業務。

英國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隨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若英歐沒有在過渡期內達成貿易協議,雙方貿易自2021年起將回到世貿組織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

目前,距離11月3日的美國大選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而美國中部地區的新增感染人數創出歷史新高。選擇不同的經濟路線也會對疫情下脆弱的經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隨著疫情的持續以及由於經濟持續下滑造成的消費能力的疲軟,業內分析師表示,各國政府的直接經濟支持畢竟有時間限制,一旦資金耗盡,經濟或再次下滑,並對重振汽車銷售的努力產生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汽車行業或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樂觀主義者可能會指出,至少這確實代表車市正在恢復常態,而且汽車銷量的確在回升。與此同時,一些激進的環保主義者試圖將銷量的急劇萎縮作為快速淘汰內燃機銷售的轉折點,呼籲用零排放電動汽車取締內燃機汽車。汽車行業在2020年上半年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業內人士此前曾預測2021年全球銷量有望恢復到接近2019年的水平。
  • 標普:全球銀行業預計要到2023年及之後才會恢復到疫情前水平。-FX...
    2020-09-23 18:55:34來源:FX168 標普:全球銀行業預計要到2023年及之後才會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 疫情令全球汽車市場「停擺」 德國三大汽車品牌預計二季度虧損
    來源:央視原標題:疫情令全球汽車市場「停擺」 德國三大汽車品牌預計二季度虧損德國三大汽車品牌寶馬、大眾和奔馳不約而同發布業績展望,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陷入虧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韓國汽車海外銷量銳減,起亞汽車不得不在4月下旬停產一周。 韓國起亞汽車工廠工人 樸某:我能接受工資減少,擔心的是長此以往,就業不穩定。受疫情衝擊,韓國現代、起亞汽車已陸續關閉6家海外工廠。全球生產基地開工率降至65%。
  • 【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IDC預計,2020年...
    【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IDC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2021-2022年得益於疫情後的車市反彈和財政補貼期限的延長,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實現大幅增長;2023年以後隨著補貼退坡,市場將回落到較為平穩的增長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約542萬輛。
  • 日本經濟明年恐難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即將過去的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讓日本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經濟下滑之劇烈超過美國;展望2021年,日本經濟雖有望繼續緩慢復甦,但恐難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今年前兩個季度,日本經濟按年率計算分別實際下滑2.1%和29.2%,二季度經濟下滑幅度之深成為有可比統計以來最大降幅。
  • 預計日本經濟2022年初或能回到疫情前水平
    據路透中文網消息,有分析師稱,日本經濟今年的萎縮幅度將小於最初預期,但至少要到2022年初才能回到新冠疫情暴發之前的水平。報導稱,儘管經濟仍受到疫情的影響,受訪分析師對日本央行下一步政策行動的看法仍存在分歧。
  • ...中國以外地區的鋼鐵產量將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預計2021年...
    2020-12-04 18:25:33來源:FX168 惠譽:隨著汽車、製造業、建築和基礎設施等關鍵終端市場的復甦,鋼鐵行業的全球前景正在改善。
  • 如果全球疫情延至2023年前結束,明年中國車市將繼續探底!
    三天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一千萬,而且還在繼續快速增長,權威專家預測,到兩千萬的時間比一千萬要快得多;在「內防反彈」方面,壓力依然很大,目前北京新一輪疫情還未結束,如果未來一周清零,並且不再出現零星病例,按常規兩個14天之後防控響應級別下調,那也得到8月份的第二個星期;9月份,
  • 全球最大廣告集團WPP:預計2022年收入恢復到2019年水平
    記者 | 馬越編輯 | 牙韓翔1WPP在12月17日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發布了其恢復增長的計劃,概述了到2025年的目標和戰略,包括增加在商業、體驗和技術方面的投資,進一步解約成本,以及進行有限的併購為了儘快從疫情影響中恢復過來,WPP設定了2022年恢復2019年收入水平的目標。與2019年同期相比,WPP預計2020年10月和11月的有機收入下降6.7%,並預計2020年全年有機收入下降8.4%。
  • inNews:愛慕股份將上市 奢侈品至少2-3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in時尚潮流~新穎的時尚信息】1、奢侈品需要2~3年的時間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發布最新研究報告「True-Luxury Global Consumer Insight」,解析新冠疫情對奢侈品市場的影響及行業最新趨勢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預計全球貨幣寬鬆持續到2023年
    匯率到明年一季度末可能還將有一波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大致升至6.2~6.3。從美國這次政策寬鬆來看,疫情期間美股一度飛漲,美國房價同樣如此,但商品通縮與此並存。這導致矛盾加劇,一些受到影響的國家把問題歸到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上。「我們面對的世界,不確定性加劇。」 顏色說。經濟政策研判不能過度樂觀說到疫情,顏色認為,即使疫苗上市,也並不代表疫情會很快過去。由於疫情的壓力在明年持續存在,經濟政策研判不能過度樂觀,需要非常審慎。
  • 鋼材繼續下探 關注海外疫情拐點
    一定程度上,當下鋼材遠月合約定價略顯悲觀,全球均走在一輪貨幣及財政政策大幅寬鬆的道路上,短時間看不到實質影響主要是疫情對需求端的抑制,若全球未因疫情進入蕭條,則疫情過後需求快速釋放及通脹走高的情況仍可能出現,而在通脹預期下,工業品遠月不宜過分悲觀。對於鋼材實際需求,國內就業壓力增加,製造業和地產佔到農民工就業的近50%,後期相關刺激政策仍值得期待。
  • 製造產業2021年投資策略:從製造到智造,從中國到全球
    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總量搭臺,智能電動唱戲乘用車:需求恢復趨勢明確,2021 年有望雙位數增長預計 2021 年汽車銷量為 2642 萬輛(同比+7.0%),其中乘用車銷量為 2312 萬輛(同 比+15.5%),月度增速呈現「前高后平」的趨勢。
  • 海外財經媒體焦點:世界銀行下調全球經濟展望 上調對中國經濟預測
    財聯社1月6日訊,隔夜,海外市場聚焦全球經濟、公司動態以及國際油市。全球經濟方面,世界銀行下調全球經濟展望,提高對中國經濟預測;傳奇投資人Grantham在美股創紀錄之後再提「史詩級泡沫」警告;美聯儲梅斯特預計2022年前美聯儲不會減少購債。公司動態方面,德銀預計特斯拉今年有望交付80萬輛電動汽車,營收460億美元;通用汽車去年四季度在美銷售同比增長4.8%。
  • 車市從來沒有報復性消費,最黑暗的時刻就在破曉前
    5月中旬,億歐汽車先後探訪了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東風本田、寶馬、沃爾沃等5大品牌的6家經銷商。雖然有一家上汽大眾店和一家寶馬店的業績與疫情前仍稍有差距,但所有經銷商都認為:車市正在好轉。但也有人認為不能太樂觀。汽車流通行業資深分析師李顏偉表示,4月汽車銷量出現反彈,很可能與車企對經銷商的考核策略有關。由於疫情出現,車企放寬了對經銷商2月和3月的銷量考核。
  • 疫情之下銷量如何?中德美日工具機行業前三季度運行情況匯總
    從構成來看,日本國內訂單額減少34.3%,連續22個月低於上年。另一方面,海外訂單額增長1.8%。今年初,日工會將日本工具機行業2020年的年度訂單額定為1.2萬億日元,但由於疫情的影響,他們隨後將這個數字其下調至8500億日元。「由於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很難達到最初的預測。」日工會會長(芝浦機械株式會社董事長)飯村幸男面對疫情對訂單環境造成的破壞時表示。
  • 一場與疫情和時間賽跑的 全球供應鏈攻防戰
    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最新調查顯示,企業產能恢復限制的原因包括復工延誤、防護用具的缺口以及運輸不暢,部分企業表示只能達到原產能的30%-40%。特別是由於海外許多國家大幅增加了航空運輸限制,不僅導致國外運至中國的國際航運成本增長到原成本的3-5倍,也拉長了運輸交付時間。疫情不僅影響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對全球製造業和全球市場的衝擊也在所難免。
  • 華為小米的至暗時刻已過,全球手機市場正在回暖反彈
    2020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 2.76 億部,同比-11.3%。市場份額前五為三星 21.1%(-1.9ppts)、華為 17.8%(-1.1ppts)、蘋果 13.3%(+1.5ppts)、小米 10.7%(1.8ppts)、vivo9.0%(+1.6ppts)。OPPO 本季掉出前五名,讓位於 vivo。
  • 預計到2023年之前,美國酒店需求不會完全恢復
    【酒店高參】在STR和旅遊經濟學的最新預測中,美國的酒店需求將在2023年之前不會完全回到大流行前的水平。經濟回暖趨勢撥開雲霧見月明,美國酒店業在雲層上顯示出一線希望。在6月14日至20日這一周,由於開車前往海灘目的地的需求增加,絕對入住率繼續呈上升趨勢。
  • 遭遇疫情黑天鵝,鋼鐵股票具備超跌反彈空間
    4)疫情尾聲:進入5月下旬氣溫顯著提高,非典新增確診病例呈現穩定下降趨勢;到7月全球非典及疑似病例數已不再增長,非典疫情基本告一段落。 聚焦資本市場,2003年A股處於2001年至2005年的熊市階段當中,而實際上從2001年開始,無論是國內本身的驅動還是外貿的驅動,中國經濟在加入WTO之後都處於明顯的增長周期中,熊市的原因主要是消化前一段經濟增速減緩期的高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