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跑步技術可以防止受傷,讓您保持正軌。以下建議請您參考。
1.腳後跟先著地,未必最好
腳著地的方式與受傷有關。大部分跑步者都是腳後跟先著地。但這不一定是最好的。一項研究顯示,腳跟著地者比前腳掌著地者有更多的重複性壓力損傷。不過,這項研究尚未得出結論。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謹慎光腳跑步
有人光腳跑步來提高跑步成績。但研究並不支持這一觀點。光腳跑步會引起跟腱和腳後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因為它給小腿肌肉和腳帶來不同的負擔。
不但不要光腳,還要選擇一雙鞋跟牢固的輕便鞋。如果足弓很高,那就買一雙緩衝良好的鞋。如果您是扁平足,那就買帶有足弓支撐的穩定鞋。如果腳疼,那就去專業跑鞋店,專業的店員可以幫您找到合適的鞋子。
3.跑步姿勢很重要
良好的姿勢可使脊柱保持正確的位置,同時提高跑步效率。保持肩部向後、頭部平衡和骨盆伸直,不要駝背,也不要撅屁股。
雙臂彎曲 90 度以上。讓它們自由擺動,這有助於保持平衡並推動前進。集中精力收緊腹部。強健的核心肌肉是跑步的基礎,也是保持正確跑步方式的關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步子別太大
邁大步子會給下肢帶來更多壓力,會引起腳、小腿和膝蓋疼痛。步幅越短越好。快的步頻——單腳每秒觸地3次——將有助於減少損傷。
5.如何開始跑步?達到 5 公裡需要多長時間?
每周跑3天,隔一天休息。每周裡程數或時間增加不超過10%。這樣很快您就會感覺好一些,身材更好,也不那麼累了。這時就可以開始加速。散步休息是很好的。跑 4 分鐘,然後走 1 分鐘。逐步增加行走期間的跑步量。每周進行幾次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將有助於跑步。大多數人應該在 8 周內達到 5 公裡。從 1 公裡開始,每周 3 次。然後逐漸增加。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