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漕河涇社區食堂人氣不減反增,居民盡享暖心幸福「食」光

2021-01-09 騰訊網

斷崖式降溫突襲申城,一出門就能感受到空氣裡刺骨的寒意。老年人買菜、做飯更加不便,家門口的漕河涇社區食堂很好地解決了老人吃飯的難題。

1月7日中午11點,位於漕東支路上的老年助餐點——漕河涇社區食堂內熙熙攘攘,十幾位老人已經在排隊買飯,寒潮天氣下,這裡的人氣不減反增。

社區食堂「冬日上新」

社區食堂為每一位就餐的顧客準備了薑茶熱飲,供顧客免費取用。

「張伯伯,外面冷,先喝碗紅糖薑茶暖暖身。」說話間,社區食堂的服務員熟練地打上了滿滿一碗薑茶。一口喝下,暖意從胃傳至全身。

社區食堂的食譜根據季節變化推陳出新,更換秋冬季菜單,增加冬季時令菜、燉盅、煲仔鍋等,重點選擇益氣補虛、溫中暖胃的菜品。所有菜都是隨賣隨燒,少做勤出品,保證新鮮、熱乎。

新菜單也吸引了不少顧客前來慕名嘗鮮,居民點的煲仔鍋蒸騰著熱氣,「裡面料放得滿滿的,吃起來暖胃又暖心!」

送餐服務溫暖出發

社區食堂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寒潮天氣中,對於轄區內腿腳不便的老人,我們會保證把每一份助老餐送到老人家中,讓老人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

送餐員騎著電瓶車穿行在大街小巷,為了避免在取餐時一開一合保溫箱導致餐食冷卻,社區食堂加強分餐環節管理,規劃好了最簡潔的送餐路線,同時為所有送餐車增加了保暖層。送餐員在「天寒地凍」中送來的「熱乎飯」,是轄區老人冬日的一份溫暖。

考慮到送餐員平時工作辛苦,社區食堂為他們每個人配備了保溫杯、護手霜等保暖物品,並增加了電瓶車的安全檢查,以確保極寒天氣中的車輛行路安全。

未雨綢繆保障安全

在寒潮來臨的前幾天,社區食堂早早就安排專人對用電、用水、用氣安全進行了檢測、檢修,保證食堂正常運轉。

不僅如此,社區食堂更是及時了解附近道路積水、結冰情況,及時安排人員清掃、除冰。考慮到食堂門口臺階不便,還增加了工作人員攙扶、接送老人,防止老人意外滑倒,保障老人安全。

新的一年,漕河涇社區食堂還將根據居民的反饋需求,對社區食堂進行整體升級改造,增加早餐供應、智慧點餐等,以全新的面貌呈現給居民,進一步為居民提供貼心周到的用餐服務,以飯菜之暖抵禦天氣之寒,努力讓漕河涇社區的飯菜味更香、人情味更濃!

作者:漕河涇街道

編輯:陳思宜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圖說:濰坊社區食堂 記者陶磊 攝(下同)在浦東浦電路上人流熙攘,居民們發現,一個顏值頗高的社區食堂在這裡亮相。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 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社區食堂一開就「火」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個食堂看到,中午11時不到,已經有不少老人來這裡就餐。和普通社區食堂不同,這個食堂有點「潮」,按照不同功能劃分為「記憶」「相逢」「心傳」「家常」「牽手」「關愛」等區域,讓老人不但可重溫記憶中「小辰光」美食的味道,也可在時尚的烘焙間學習製作點心等。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10日社區食堂試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近5400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每天提供近50個品種的三餐餐食。社區食堂為何一開就火?
  • 武漢礄口再添一家幸福食堂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王榮海通訊員劉三愛 劉輝)12月21日,武漢市礄口區韓家墩街雲鶴社區幸福食堂經過三次全方位清潔和消殺後,面向轄區老人開餐試運營,當天為轄區內120名老人免費贈送了120份愛心午餐。
  • 社區小食堂:面積不大但用餐便利 有效解決周邊居民就餐問題
    「下樓就能吃飯,一日三餐不重樣。」…………近年來,不少居民小區漸漸興起了一種服務居民的社區食堂。這種食堂往往面積不大,但價格實惠、用餐便利,有效解決了附近居民的就餐問題。社區食堂能覆蓋哪些人群,價廉的同時能否做到物美,與其他餐飲的運營模式有何不同?
  • 社區大食堂:把「幸福」端到餐桌上
    12月28日中午,在薌城區和平裡社區的「社區大食堂」,服務人員馬上笑臉迎來幾位走進食堂的老人,告訴他們今天的菜譜,「等會張大爺他們幾個來了,正好坐一起,你們邊吃邊聊。」和平裡社區人口3715人,其中老年人1509人,佔總人口的40.6%,社區所在的小區60歲以上老人就有330多人,社區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
  • 舜玉路街道「三保」暖冬行動,抵禦寒潮來襲
    舜玉路街道「三保」暖冬行動,抵禦寒潮來襲 2021-01-12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極端天氣來臨,威海各「社區食堂」為特殊困難群體送餐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月6日,威海迎來寒潮降溫天氣,暴雪、強風、低溫襲城。從1月6日8時至7日16時,威海全市平均降水量達到10.1毫米,全市最大降雪量達30.6毫米。狂風攜著暴雪肆虐了一夜,1月7日6時許,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苑街道文峰社區「社區食堂」負責人沈賢川踏著皚皚白雪,匆匆離家趕往「社區食堂」,「我們食堂每天有40多個老年人前來就餐,其中不乏獨居、身患重病的老年人,這種天氣他們不方便出門,我得抓緊跟社區商量怎麼給他們送餐。」沈賢川的想法跟文峰社區黨總支書記盛蘭花的打算不謀而合。
  • 武漢礄口再添一家幸福食堂 當天免費贈送了120份愛心午餐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王榮海通訊員劉三愛 劉輝)12月21日,武漢市礄口區韓家墩街雲鶴社區幸福食堂經過三次全方位清潔和消殺後,面向轄區老人開餐試運營,當天為轄區內120名老人免費贈送了120份愛心午餐。
  • 便民| 松江擬新建社區食堂11個!
    便民 | 松江擬新建社區食堂11個!2021年,松江區民政局在老年人助餐計劃方面將通過「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民心工程,重點在社區打造一批與老年人「養、食、居」密切相關的服務設施,讓老年人原居安養、老有頤養。其中「食」主要指的是社區助餐服務場所,主要是在街鎮建設集膳食加工配製、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為一體的社區長者食堂,以及遍布社區家門口的助餐點,織密社區助餐服務網絡。
  • 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煙臺市區已建46家社區食堂
    2019年,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煙臺市中心城區市民社區食堂建設指導意見》,在芝罘、福山、萊山、牟平、開發區、高新區等中心區重點推開。截至目前,社區食堂在煙臺市區已建設46家,日均服務社區居民8114餘人,其中老年人1865餘人。作為煙臺市政府今年100件民生事項中的一項,煙臺市民社區食堂,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暖身更暖心,為老年人打造了一個「家門口」的食堂。
  • 【地評線】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社區食堂一開就「火」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個食堂看到,中午11時不到,已經有不少老人來這裡就餐。和普通社區食堂不同,這個食堂有點「潮」,按照不同功能劃分為「記憶」「相逢」「心傳」「家常」「牽手」「關愛」等區域,讓老人不但可重溫記憶中「小辰光」美食的味道,也可在時尚的烘焙間學習製作點心等。濰坊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10日社區食堂試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近5400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每天提供近50個品種的三餐餐食。 社區食堂為何一開就火?
  • 「愛在冬至 幸福家園」雙合成西峪社區食堂迎來首批「顧客」
    冬至時節,伴隨著凜冽的寒風,大地蕭瑟,落葉飄零,但雙合成娘家廚坊西峪社區食堂內卻冬陽溫煦,笑聲盈盈。為了讓轄區內孤寡老人孤身不孤單,頤享晚年,西峪社區聯合雙合成娘家廚坊西峪社區食堂,共同邀請轄區內「三無」老人、失獨家庭老人、歸僑僑眷老人與員工一起包餃子,話家常,享親情,共度冬至佳節。
  • Q345D精密光亮管的供給壓力卻不減反增
    Q345D精密光亮管的供給壓力卻不減反增 ,「kg9ip0」   山東海融信主營材質:10#、20#、45#、Q345B、Q345D、42CrMo、Q355B、Q355D各種材質Q345D精密光亮管等。歡迎來電諮詢。
  • 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深度觀察)
    「下樓就能吃飯,一日三餐不重樣。」…………近年來,不少居民小區漸漸興起了一種服務居民的社區食堂。這種食堂往往面積不大,但價格實惠、用餐便利,有效解決了附近居民的就餐問題。社區食堂能覆蓋哪些人群,價廉的同時能否做到物美,與其他餐飲的運營模式有何不同?
  • 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正式開業
    膠東在線12月3日訊(通訊員 董士傑) 自11月19日以來,每天中午11點剛過,煙臺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內就熙熙攘攘,前來就餐的居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可口的飯菜。試營業以來,社區食堂因其物美價廉、乾淨衛生、色香味俱全、方便就餐而深受轄區居民的喜歡,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在「家門口」就餐的衛生、安全和實惠。經過一周試營業,大約每天450人前來就餐。11月28日,全市首家規模化經營的食堂——市民社區食堂毓西社區中心店正式開業。「魚香肉絲、紅燒茄子、有機花菜各一份,一個花卷,一碗粥。」
  • 重慶忠縣:社區建起「幸福食堂」 200多位老人有了溫暖的家
    近日,忠州街道香怡社區黨委為社區群眾辦了一件大好事——建起「幸福食堂」,讓社區內200多位老人有了一個溫暖的家。「有了這個『幸福食堂』,咱們吃上了可口的飯菜,再也不用為做飯、買菜問題發愁了。」居住在香山湖17號樓的陳小莉夫婦說到這事,就笑得合不攏嘴。兒女在單位上班,無暇照顧家裡行動不便的老人,是不少家庭面臨的現實問題。
  • 各地試水「社區食堂」:家門口的食堂如何帶來便利、安全和美味?
    近年來,各地政府紛紛探索開辦社區、農村小食堂。福建省漳州市第一家社區食堂「幸福大食堂」在薌城區通北街道和平裡社區開業一個多月了。這個社區攜手物業公司,採取「社區免費提供場所、物業投資經營自負贏虧、低償服務居民」方式共同經營,食堂採取套餐制、訂餐制、會員制三種經營模式,面向小區居民,尤其是老人精準配餐。居民可以通過微信群、電話、智慧程序實現線上訂餐。
  • 「地評線」民生十為|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圖說:濰坊社區食堂 新民晚報記者陶磊 攝  在浦東浦電路上人流熙攘,居民們發現,一個顏值頗高的社區食堂在這裡亮相。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 菜品豐富,好吃不貴!浦東這個社區食堂正式啟用啦
    今年8月10日食堂開始試運營,截至目前已經辦理老年就餐卡5000餘張,日均服務1000餘人次。「這裡菜色豐富,價錢也不貴,小區附近有這樣一家社區食堂,對於我們老年人來說非常方便。」社區老人陳阿富說。每天,社區食堂中餐及晚餐出菜數都在50個左右,早餐時段也能提供18種餐點,滿足不同口味、需求的居民。
  • 我市試點規模化經營社區食堂 毓西市民社區食堂中心店正式開業
    自2020年11月19日試營業以來,社區食堂因其物美價廉、乾淨衛生、色香味俱全、方便就餐而深受轄區居民的喜歡,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在「家門口」就餐的衛生、安全和實惠。經過一周試營業,大約每天有近700人前來就餐。「紅燒肉燉土豆、清炒山藥、有機花菜各一份,一個花卷,一碗粥。」 28日中午,75歲的劉炳章大爺打了一份套餐吃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