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為何不和德國東西夾擊蘇聯?

2020-12-14 風長眼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伊始,德軍的迅猛攻勢確實令無數德國人為之振奮,然而在蘇聯解決東部戰線的安全問題之後,大量遠東蘇軍奔赴莫斯科前線,德軍最終功敗垂成。同為軸心國的日本正在蘇聯東側,而且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數十萬關東軍自始至終都是遠東蘇軍的心腹大患。然而蘇日之間除了小規模的諾門坎戰役之外,再不見日本對蘇聯有過成規模的進攻嘗試,難道真的是在諾門坎被打怕了嗎?

有人會將蘇日之間在二戰期間摩擦不大歸因於日軍在諾門坎戰役中的失敗,如果不是遠東蘇軍對關東軍的痛打,日軍極有可能將矛頭指向廣袤的西伯利亞。屆時納粹德軍自西向東,日本關東軍自東向西,兩方夾擊之下蘇聯定無回天之力。這種觀點貌似能夠自圓其說,不過深入分析之後根本站不住腳,說日軍在諾門坎戰役之後對蘇軍的恐懼而不敢北上更是無稽之談。

以日俄戰爭為例,在俄軍已經普遍使用馬克沁機槍和塹壕鐵絲網的情況下,日軍依然採用集團衝鋒的自殺戰術,結果導致戰後日俄傷亡比達到驚人的10:1。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日軍害怕了嗎?沒有,日本人非但沒有害怕,反而投入更多的師團撲向俄軍的碉堡工事,甚至連第三軍司令官乃木希典的兩個兒子都命喪沙場。瘋狂的自殺衝鋒最終導致俄軍精神崩潰,傷亡和戰損似乎從來不是日軍關心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會在乎諾門坎那點損失嗎?

圖-航拍海參崴

從1905年的日俄戰爭到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儘管俄軍整體水平始終在日軍之上,但兩者之間的差距卻在逐漸縮小。從諾門坎戰後的統計數字來看,雖然日軍遭到重創,但蘇軍的傷亡人數只比日軍少一點,也就是說較之日俄戰爭而言,日本更沒有懼怕蘇聯的理由和必要。而且從日本隨後的行動來看,儘管沒有北上西伯利亞,但卻向東攻擊了珍珠港,而美軍的綜合實力是強於蘇軍的,他們連美國人都不怕,會怕被德國拖住的蘇聯人?

日本之所以拒絕同希特勒夾攻蘇聯,不是因為諾門坎戰役的失敗,而是另一項緊缺的戰略物資石油。蘇聯極盛時期,領土面積達到約2240萬平方公裡,比中國+美國+日本之和還大。蘇聯在西伯利亞東西方向縱深幾千公裡,日本人不可能單靠雙腿參戰,而戰車和坦克需要油料,這些油從哪裡出?在中國東北的大慶油田勘探出來之前,整個東北亞都屬於嚴重的「貧油」地區,如果日軍全力北上的話,拿什麼支撐經年累月的損耗?

考慮到這一層,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日本會最終選擇南下同英、美爭雄了,進攻南洋儘管風險極大,但卻可以保證石油和橡膠的供應,而這些是使戰爭維持下去必不可少的物資。從戰略層面看,德國希望日本配合德軍東西夾攻蘇聯,只可惜日本不是德國的附庸,這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它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方向,日本不可能犧牲自己的利益配合德軍的戰術行動。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德國與日本為何不東西兩面夾擊蘇聯?
    實際上,在二戰當中,德國和日本曾經有過這樣的計劃,他們把會師的地方定在了中東地區。時任德國陸軍參謀哈爾德回憶到:希特勒曾經給他說過,要把兵力進行分散,然後穿過伊朗進駐到波斯灣,和日本的軍隊在印度洋地區進行會師。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
  • 二戰,如何德國和日本一起夾擊蘇聯,世界格局是否會發生轉變?
    眾所周知,二戰是迄今為止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場世界戰爭,其歐洲戰場與亞洲戰場的傷亡情況最為嚴重,而負責侵犯這兩個地區的國家分別是德國與日本,了解過戰爭歷史的人都非常清楚,這兩個國家都與蘇聯展開過戰爭,基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便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倘若德國日本聯手對蘇聯形成夾擊作戰,然後在莫斯科會師,世界格局是否會發生極大轉變呢?
  • 二戰時,如果日本選擇和納粹德國南北夾擊蘇聯,蘇聯真的扛得住嗎
    在戰場上,蘇聯紅軍不畏犧牲,勇往直前,同德國侵略者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英美兩國對日宣戰,反法西斯陣營正式形成,二戰的進展也在這個時候達到了高潮,全世界除了幾個宣布永久中立的國家外,其他大多都形成了兩個陣營:同盟國和軸心國,而戰爭的結局自然也是以同盟國的勝利,軸心國的失敗而告終。
  • 二戰中如果日本和德國共同夾擊蘇聯,蘇聯會滅亡嗎?
    短暫的交手之後,雙方很有默契地籤訂了停戰協定,一直到二戰後期雅爾達會議後,蘇聯才再次出兵東北,進攻關東軍。這場戰役,日軍在軍事重工業上的劣勢暴露無遺,面對蘇聯的重型坦克、火炮,被壓製得很慘,打得十分艱苦,但日軍的頑強作戰意志,也使蘇軍承受了巨大損失,雙方對比下來,蘇聯贏也是慘勝而已。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1941年10月,德軍170萬軍隊開赴莫斯科,蘇軍緊急應戰,歷時3個多月的莫斯科保衛戰打響了。
  •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
    二戰結束後,為何德國被盟軍分割佔領,而日本卻只被美國佔領?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慘劇,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一個個國家從閉關鎖國,悶頭發展,到相互之間聯繫了起來。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有軍隊,而日本卻只有自衛隊?
    二戰後締結的反法西斯條約規定,德國和日本均不得設立正規軍,只得設立警察、防衛隊之類的組織,這就大大削弱了兩國發動戰爭的能力。而與此同時,日本卻沒有形成與之相似的軍隊,只有自衛隊這樣一支武裝力量。那麼,德國和日本同為二戰戰敗國,同樣受到戰勝國的諸多限制,國防建設的道路為何有所不同呢?簡單來說,這要從冷戰時代的形勢講起。
  • 二戰時,德國明明是侵略者,為何蘇聯老百姓卻將德軍當成救星?
    在二戰的時候,希特勒橫掃和整個歐洲大陸,唯獨只有英國逃過了一劫。當時在德國佔領了法國之後,便開始劍指蘇聯。很多人對於希特勒的想法非常的不解,因為當時就算是德國所有的工業實力還有農業生產力量加起來,還是和蘇聯差了一截,不知道德國為什麼有進攻蘇聯的底氣。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國防軍,而日本只有自衛隊
    作為二戰的兩大發起國和策源地,德國和日本推行的法西斯戰爭,給歐洲和亞洲人民帶來的災難可謂相當深重。不過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多行不義的德日軸心國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向同盟國投降。
  • 波蘭為何成為二戰被夾擊的國家,與其強橫而又糟糕的外交有關
    二戰爆發的標誌就是德國閃擊波蘭,德國元首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他抓住時機與蘇聯一起夾擊波蘭,蘇聯出兵的速度並不是非常快,而是等德軍已經打下了很多領土,蘇聯才出兵和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在兩大強國的攻擊下,波蘭也沒辦法堅持下去,亡國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能擁有軍隊,而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
    同盟國對德日的處置二戰後德國本土是美蘇盟軍佔領接管的,後又因佔領國的文化觀念不同分為東西德國分別駐軍,東西方陣營冷戰,都保留了被佔領國的軍隊,東西德國合併後延續自然能擁有軍隊。還有就是,德國被瓜分了,而且是被不同陣營的國家瓜分了,不同陣營的國家之間因為利益關係,蘇聯、英國不想讓法國在西歐大陸一家獨大,法國不想讓蘇聯、英國插足德國,美國想讓西歐國家實力均衡,相互牽制,所以,德國基於各個國家自身利益考慮而合法得到了建軍權,而日本是由美國一家完全佔領,隨著前蘇聯和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家利益和考慮、文化觀念的對立,而美國又離東亞區較遠,需要有聽話的盟友
  • 抗日戰爭期間,德國為何向中國提供大量軍事援助?背後暗藏深意!
    德國幫助中國抗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日本缺乏有戰略眼光的人才。因為日本自古以來就是小國寡民,沒有產生此類人才的土壤。而中國就不同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產生此類人才的基礎。德國人不看好日本人。二,中國有德國急需的戰略物資,如鈦,豬鬃等。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現在日本軍事實力強大,而德國默默無聞
    在國際社會中,德國和日本一直是比較受到關注的兩個國家。自二戰戰敗之後,德國和日本都接受了強國的「指導」,各自踏上了新的發展道路。時至今日,日本已經是全世界第二發達的國家,其軍事實力也是穩居世界前列。而反觀德國,除了工業同樣發達之外,似乎並沒有展現出什麼軍事實力。
  • 二戰波蘭遭遇兩大帝國夾擊,為什麼現在獨恨俄羅斯,不恨德國呢?
    與此同時,與希特勒密謀共分波蘭的蘇聯,在波蘭東部地區發起攻擊,令波蘭軍隊腹背受敵,在短短一個月內,波蘭首都華沙陷落,德國坦克氣勢洶洶駛入華沙街道,波蘭宣告亡國了。 毫無疑問,波蘭是在遭遇兩大帝國的夾擊後亡國的。不過,在冷戰結束後,龐大的紅色帝國轟然倒下,波蘭率先宣布獨立並加入北約組織,同時把矛頭直指俄羅斯。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那麼,在眾多捲入二戰中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呢?中國、蘇聯還是德國?按照世界戰爭史記載,二戰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開端,以1945年9月3日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為結束,前後歷時6年。在二戰開始的八年前,即1931年9月18日,中國的14年抗日戰爭已然打響。
  • 為何沙俄在一戰中不堪一擊,蘇聯卻在二戰中逆天翻盤?
    而德國就像狡猾的狼一樣,利用靈活的移動,伺機狠狠的咬上俄羅斯一口,而等俄羅斯緩過來之時,德國人早已經遠遁千裡,俄羅斯這頭北極熊根本沒有發力點,處處受到牽制,處處落於下風。而蘇聯時代則不同,蘇聯穩住了,正值之後立即開始了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後,整個國家卯足了勁,拼命發展,在這個期間,蘇聯的發展速度簡簡直可以用光速來形容。
  • 二戰時日本如果不招惹美國,德國和日本結局是否會不一樣?
    美國當初也是以為日本會進攻蘇聯,這和德國的想法是一致的,因為在歷史上日本和俄國經常發生戰爭,1905年在我國東北地區發生的日俄戰爭日本居然取得了勝利,鑑於此,為了限制蘇聯的發展,美國便開始去支持日本。另外日本在諾門檻戰役失敗以後就沒有再次進攻蘇聯,反而對我國進行大肆的侵略,由於那時美國在我國也有利益,這樣日本就直接侵犯了美國在我國的既得利益,甚至把德國在我國山東半島的利益也拿走了,這讓整個西方都感到日本是一個威脅。
  •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不進攻蘇聯?反而要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老周摘要: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在德國進攻蘇聯,特別是在1941年下半年,蘇聯最為困難時,如果日本出兵進攻蘇聯,很可能就會將蘇聯徹底打敗,為什麼結果日本不但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 二戰時期,為何蘇聯沒有首先進攻德國,原因其實很簡單
    德國和蘇聯在二戰前干係非常友愛,由於兩邊都面臨著相像的國外布景,相互息息相通,配合交換借鑑產業常識,兩國在產業程度上都獲得非常大的進步。 二戰首先後,勢如破竹的德國戰績逐日劇增,野心日益伸展的他將眼力放到關數目壯大的蘇聯,如許才氣真正統治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