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之潯
責任編輯|晴寶
如果說夏天和西瓜是絕配的話,那麼冬天和火鍋便是完美CP。
數九寒天,窗外大雪紛飛,寒意刺骨。在這樣的時候,來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實在是再幸福不過的事。
作為冬天的最佳拍檔,火鍋以其明亮的色澤和可口的味道俘虜了無數吃貨,也溫暖了無數奔波在外的人們。
如果你是嗜辣者,川渝火鍋保證讓你辣到盡興辣到流汗。
如果你是清淡口,清湯鍋、番茄鍋、粵式滇式小火鍋,既有火鍋的靈魂,又有溫和的口感。
如果你是「食肉動物」,鍋涮肉VS犛牛火鍋,一定能滿足你「大口吃肉」的欲望。
火鍋,一種兼具江湖氣與煙火氣的美食,面面俱到、老少皆宜,在全國遍地開花,是當之無愧的國民美食。
那麼,一起來看看這款國民美食的花式變身吧。
01重慶火鍋
提火鍋必提重慶。除了「網紅城市」的名聲,再加上各種大熱的影視作品的加持,重慶火鍋這幾年可以說是風頭無倆。
和這座城市的民風一樣,重慶火鍋也是江湖氣十足。
論鍋底,九宮格、牛油鍋是重慶人的心頭愛。論菜品,毛肚、黃喉、鴨腸是傳統老三樣,耗兒魚、老肉片是菜單上的常客。論蘸料,蒜泥加香油是他們永遠的倔強。
對於重慶人來說,紅湯是對火鍋最基本的尊重,各式香料是火鍋的點睛之筆。在防空洞、馬路邊吃火鍋才「巴適」的很。外地人不能承受的辣,是刻在他們靈魂裡的火鍋之味。
從家喻戶曉的德莊火鍋,到正在全國開花的大隊長主題火鍋,再到本地人常去的渝味曉宇火鍋,無不彰顯著重慶人對辣的追求。
而除了夠辣外,重慶火鍋還很便宜。悄悄說,絕大部分重慶當地的火鍋不收鍋底費哦。
02四川火鍋
自古川渝是一家。作為常和重慶「相愛相殺」的好兄弟,重慶有的,四川大多也有。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並不知道其實川和渝的火鍋並不一樣。
如果說重慶火鍋重辣,那麼四川火鍋便是重鮮香了。不管是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的小龍坎火鍋,還是新網紅蜀大俠,口感都比重慶火鍋溫和的多。
四川人常點鴛鴦鍋,鍋底以看著沒那麼火辣的清油為多,火鍋用油更是多以菜籽油為主,吃起來口感溫和不少。至於菜品,倒是比重慶火鍋豐富,幾乎到了凡菜皆可涮的地步。
甚至在蘸料上,四川火鍋也是花樣百出,蠔油、芝麻醬、花生醬、小米椒、香菜等等,能排列組合成無數種油碟。
和重慶火鍋江湖氣十足不同,四川火鍋內斂的多。若論起味道之爭,兩者實在難分上下,但要battle誰更便宜,四川火鍋只能選擇不說話了。
03老北京涮羊肉
和川渝火鍋齊名的,便是老北京涮羊肉了。幾乎每個去首都的人,都嘗過地道的涮羊肉。
北京人愛這一口鮮,每到秋冬,東來順、聚寶源、金生隆這些百年老店便聚滿了老北京。
和傳統火鍋不同,涮羊肉的鍋地域特色十足。銅火鍋一上來,便有了北方味道。清湯鍋底乍一看有些寡淡,卻為羊肉的原汁原味提起打好了埋伏。
重頭戲羊肉早已被切成了卷狀薄片,白裡透紅,肥瘦相間,只消看一眼,喉頭便有口水湧動。
羊肉下鍋,片刻便變了色,撈出來在芝麻醬的蘸料裡滾一滾,入口鮮香四溢。芝麻的清香在舌尖顫動,羊肉的鮮美縈繞齒間。
更妙的是,一口下肚,竟然沒有羊羶味。再看鍋底,竟也沒有浮沫。
涮過了羊肉,還可以加入粉絲、白菜一起涮著吃。在銅火鍋的騰騰熱氣裡,連胃也暖和了起來。
04東北酸菜白肉火鍋
和北京一樣,東北老鐵們也愛吃銅火鍋。而酸菜白肉火鍋,便是他們的最愛了。這個季節,哈爾濱街頭的王寶長天津衛炭火鍋已是高朋滿座,特色酸菜白肉火鍋更是供不應求。
論分量,酸菜白肉火鍋和東北人一樣,實誠。滿滿一鍋肥而不膩的五花肉、各色豬雜,和酸到讓人想流口水的大白菜,就夠一家人吃了。論口味,和涮羊肉不同,酸菜白肉火鍋保留了更多的豬肉原香,從菜到湯都滿是葷香。
不過,不要以為酸菜白肉火鍋就是把豬肉扔進清水一鍋亂燉。要想吃這頓火鍋,食材可得提前煮好。湯底是慢火熬製的豬肉高湯,熬製時,煮好的五花肉先出鍋,豬雜緊隨其後。酸菜是在東北得天獨厚條件下自然儲存醃製的酸白菜,無任何添加。
白菜的酸味中和了一部分肉味,不會膩卻也不會寡淡。豬血點綴了素淡的火鍋,喜食其它菜的還可以加入些其他蔬菜。一口熱湯下去,東北的數九寒天似乎也遠去了。
05潮汕牛肉火鍋
而在沒有數九寒天的南方,雖然沒有禦寒的煩惱,人們卻也愛吃火鍋。
其中,潮汕牛肉火鍋更是憑藉一己之力將南方火鍋推廣到了全國。陳記順和火鍋聲名鵲起,八合裏海記牛肉店緊隨其後。雖沒有如川渝火鍋那麼火爆,潮汕牛肉火鍋也以其極致的鮮,將「大味至淡」發揮的淋漓盡致。
吊龍、肥胼、脖仁、匙仁……初聽這些名字,外地人會一臉懵,這都是什麼鬼啊?潮汕人大概會會心一笑,不緊不慢告訴你,這都是牛身上的部位。
新鮮宰殺的牛肉,不同部位燙涮時間不一,蘸上必備的沙茶醬,牛肉本味在喉間綻放。吃飽了,再來一杯熟地水,或是來一碗原湯,大概會滿足到不想離開。
哦,對了,別忘了點上一盤生牛肉丸,煮熟後咬一口,從此,你再也不願吃超市的手打牛肉丸了。
06藏式火鍋
同是牛肉火鍋,潮汕地區吃的是黃牛肉,在廣大藏區,吃的便是犛牛肉了。
作為高海拔地區特有的火鍋,藏式火鍋可以稱得上是因地制宜了。它的湯底由犛牛骨混合道地藥材熬製而成,濃稠的奶白色帶有犛牛肉的清香。
犛牛火鍋的菜品不多,且不同於低海拔地區火鍋邊煮邊吃,藏式火鍋是將所有的肉類提前煮好。犛牛肉、牛舌、藏豬肉、胡蘿蔔、菌菇等等一乾菜品整齊碼在鍋中,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無需蘸料,只消一點犛牛骨湯,便可自成一碗濃鬱的味碟。這頓高原風味十足的火鍋在拉薩也俘虜了無數遊客,央卿倉藏餐廳更是憑藉它一舉成為拉薩街頭美食王者。
07雲南菌菇火鍋
相較於藏式火鍋的「小眾」,鄰居雲南的菌菇火鍋就出名的多。
每年的吃菌季,雲南的菌子就要上一次熱搜。而雲南的菌子到底有多好吃,走進「一朵菌」、「菌故」這樣的連鎖品牌店吃一頓菌菇火鍋就知道。
由數種常見的菌菇製作而成的湯底味道極鮮,松茸、見手青、老人頭、牛肝菌、雞縱菌、金耳等等一系列或聽過或沒聽過的菌菇的加入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打一碗折耳根蘸水或小米椒蘸水,夾一片煮好的菌菇,入口或滑嫩或脆爽,好吃到上頭。
每一種菌菇都有獨屬於自己的味道,而在雲南,一頓菌菇火鍋,會讓你直呼原來菌菇可以這麼好吃,從前的菌菇都白吃了。
菌茹湯底的鮮,會顛覆你對火鍋清湯鍋底的認知。不過,在桌上的計時器響鈴之前,千萬不要提前伸出筷子,因為烹煮時間不到的話,容易引發菌子中毒,嚴重的,眼前還會出現小人跳舞的幻覺。
08海南椰子雞火鍋
在比雲南更南的海南,也喜歡清淡的火鍋。和廣東人喜歡把火鍋叫打邊爐一樣,海南人也喜歡把火鍋稱為打邊爐。
海南的打邊爐五花八門,其中名聲最大的應該是椰子雞火鍋了。椰子和雞,初聽似乎覺得二者風馬牛不相及,實際嘗一嘗才知道,那口清甜味太贊了。
看看三亞「嗲嗲的椰子雞」這家頂流火鍋店的客流量,就知道海南人有多愛吃椰子雞火鍋了。的確,海南島的椰子又大肉又厚,椰汁加椰肉的組合便先俘虜了一票吃貨的心。拿來做湯底,再配上海南雞,更是清爽十足。
椰子做的湯底越煮味道越馥鬱,隨意打點小料做一碗蘸水,再配一點自己喜歡的蔬菜,便輕輕鬆鬆將海島的味道留在了唇齒間。
這款火鍋非常簡單,食材卻全是海南當地產的。入口是獨一無二的清甜味,真海南限定款火鍋。
怎麼樣?看完這份全國火鍋圖鑑,是不是在大開眼界的同時食慾大開呢?
祖國幅員遼闊,各地的火鍋都大有不同。不管你是紅湯愛好者還是白湯愛好者,不管你是重口味還是小清新,總有一款火鍋適合你。
寒冬已至,室外冷風習習,快去吃一頓熱辣的火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