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申明貴
歲末年尾,為迎接新年、衝刺越來越近的春節銷售旺季,河南壽酒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壽酒集團」)向市場正式推出了全新打造的壽酒新品——「龍吞」酒。
據悉,「龍吞」酒11月27日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當時由河南省白酒業轉型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支持,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大河報、河南壽酒集團聯合承辦的「豫酒中原行,佳釀醉牧野」豫酒專題活動在新鄉開元名都大酒店舉行,壽酒集團利用在家門口舉辦活動的契機,正式推出了市場售價666元的百泉壽酒高端新品「龍吞」酒,目標市場瞄準中高端商務消費需求,贏得與會領導、嘉賓及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記者看到,「龍吞」酒由1瓶500mL裝42度優質壽酒和4瓶100mL裝65度壽酒原漿組合而成,既可單獨飲用,也可以根據喜好按照不同比例「搖一搖」,任意調配出不同度數、不同口味的全新產品,飲酒的同時還可以過一把調酒師的癮,因此宣傳語為「我是調酒師,高低隨心配」,意在滿足大家的個性化需求。其外包裝以高貴的金色為主色調,正反面上部呈現的是雙龍戲珠,圖案生動,霸氣十足,重點突出「珠」之靈魂——「百泉壽」品牌,下半部以古樸簡潔的紋飾增加其典雅氣質。包裝盒分上下兩部分,均可打開。500mL裝42度優質壽酒,瓶身金色,沿襲長壽酒之經典瓶型,但質感更加厚重,搭配的4瓶100mL裝不同顏色的65度壽酒原漿,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乃壽酒集團的匠心之作。
產品是工匠精神的最佳載體,品質則是產品的靈魂,也是有效打開消費者之口的最有力的語言。地處南太行腳下的壽酒集團,佔盡「好山好水好糧出好酒」的天時和地利,為打造「龍吞」酒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南太行獨特的釀造環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一方水土也能醞釀出有別於他處的美酒。壽酒集團所在的南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相接,為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但由於受山脈走向和海拔高度影響,山水交錯,地質條件特殊,微生物種類豐富,而且當地土質為弱酸性黃黏土,黏性強,富含多種礦物質,是釀酒所需微生物生存的沃土,空氣和泥土中的微生物構成了釀造白酒特有的微生物群落。
二是太行山深層地下水源。好水,是釀一瓶好酒的核心要素。現代科學證明,微生物是釀酒活動的主角,釀酒用水中所含的各種微量成分,均與微生物的生長密切相關。壽酒集團釀酒用水選取南太行天然山泉,經過專業檢測,礦物質含量豐富,水質極佳;集團麯酒生產基地峪河鎮,地處南太行簸箕狀天然山泉的必經之地,山泉水清澈透明,口嘗微甜,呈微酸性,礦物養分含量豐富,硬度適宜,能促進各種微生物的的繁殖,有利於糖化和發酵。三是方山「益民洞」三年以上洞藏優質基酒。「室藏不如窖藏,窖藏不如洞藏。」壽酒集團對白酒貯藏一直保持著苛刻的標準,優質基酒會被儲藏在太行山南麓方山景區的「益民洞」,這裡依山抱陽,遠離塵囂和汙染,氣候溼潤,冬暖夏涼,全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左右,相對溼度在70%-80%之間,屬於中、低溫相交型微生物繁衍、生長和活動頻繁的區域。時間是最偉大的工匠,酒罈被密封保存在山洞,經過時間的沉澱,形成一個自然封閉的微生物環境,每一滴洞藏酒都要在這千米長的洞裡儲藏三年以上,在時光錘鍊中涵養天地精華,在自然靜態的環境中自然升華,因此業內有「洞藏一年相當於窖藏三年」的說法。
四是高素質的釀酒師團隊精雕細琢。釀造白酒是一種奇妙的藝術,縱使現代工業多麼發達,白酒這種憑感官取勝的靈性之品仍關鍵取決於工藝團隊的精雕細琢。壽酒集團生產副總孟延景帶領著壽酒集團高素質的釀酒師團隊,用豐富的經驗、敏於常人的感官、精益求精的鑽研,賦予了令人回味無窮的品格和口味。他們以審視的目光釀酒,以藝術的高度品評,以品質典範的標準為我們每一瓶酒注入精神內涵。
經歷了無數道工序與蛻變,一粒粒糧食最終成為杯中美酒——入口綿甜,窖香濃鬱,酒質儒雅、爽淨的特點,喝過不上頭,口不幹,頭不痛,適合廣大消費者的口感需求,令人啜飲回味無窮……
作為豫北地區的龍頭酒企,憑藉一流的產品品質、獨特的文化魅力、強大的品牌勢能,壽酒集團近年來推出的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作為壽酒集團採用千年古法結合現代工藝精心釀製的高端白酒產品,「龍吞」酒是在傳統生產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生物分析技術,融入「川酒」生產工藝優勢進行創新,經過長期低溫發酵精心釀製而成,由此也奠定了其作為原生態、健康白酒的基礎。
有理由相信,在接下來的春節銷售旺季,「龍吞」酒一定能給消費者帶來驚喜,成為豫酒主力單品大家庭裡的一匹黑馬。
編輯:河南日報專刊